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悠然南山·醉美西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征文:山高有村 拔槊涌泉

【悠然南山·醉美西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征文:山高有村 拔槊涌泉

时间:2024-01-27 21:35:47

相关推荐

【悠然南山·醉美西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征文:山高有村 拔槊涌泉

悠然南山

醉美西营

庆祝新中国

成立70周年

回顾光辉历程记录时代变迁助力乡村振兴

山高有村 拔槊涌泉文/钱欢青从西营镇政府驻地往拔槊泉村走,让人真正体会到崇山峻岭的感觉——盘山公路九转十八弯,景色缤纷壮丽,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即使再贪恋美景,你的眼睛也不敢一直望着窗外——在急弯众多的山路上开车,必须格外小心。驶到一处稍平坦的山脊,但见前面一座牌坊拔地而起,上写“拔槊泉村”四个大字。此时放眼望去,在山脚时感觉到的“崇山峻岭”,已然成为一个个低矮的小山头。再往前走就进了村,随走随望,远处层峦叠嶂,竟已在自己脚下!——这个济南市海拔最高行政村迅速彰显出了自己“荡胸生层云”的霸气。

李世民拔槊涌泉

拔槊泉村海拔780米,几乎隐身群山之巅,因此,行走村中,道路忽高忽低,两侧老屋斑驳,草色掩映。忽而路边出现一座豪华三层楼,问村人,才知道是城里人来盖的。

从这豪华三层楼稍往东,就是一个修着围栏的观景平台。平台很大,正好可以停车。下车北望,远处层峦叠嶂,黄的迎春花,白的杏花,一片一片怒放在山间丛林,美不胜收。而村中最为着名的拔槊泉,就在这个观景平台下面。

泉西侧就是崖壁,崖壁上挂一斑驳木牌,写着村和泉的简单介绍,泉眼东侧,立着一块石碑,正面刻“拔槊泉”三个大字,北面则记录了几乎每个村民都能“说道说道”的传说故事——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被敌军追杀到此,人困马乏。此处山高岭峻四壁悬崖,人马口渴难耐,纷纷倒地。而敌军步步紧逼,形势危急。李世民顺手抓过身边将士的槊,绝望地往地上一插,仰天长叹:“莫非苍天真的绝我于此地!”说罢欲拔槊自毙,不料一股清澈的泉水随槊而出!将士们一阵惊喜,人马痛饮,绝处逢生。故而此泉得名为拔槊泉。

碑立于,传说当然也只是传说。但是有意思的是,村中有关李世民的传说并不单一,而是有着一个纷繁的“体系”。除了拔槊泉,村周边山上还有饮马池、跑马岭等等名称与拔槊泉的传说“配套”,村民口中的跑马岭是真正的“大跑马岭”,山那边的“小跑马岭”才是野生动物园。最有意思的是跑马岭上的一处酸枣树林。据说当年李世民被酸枣树上的倒钩挂住了袍子,李世民说了句:“以后不许长倒钩!”那片酸枣林子此后果然就只长直钩不长倒钩了!

山色秀美岁月苦

和拔槊泉同处一个平台,在东北侧崖壁之下,还住着一户人家,石墙引过道,过道尽头是一扇古朴的大门,进门一个小小四合院,破旧而沧桑。外人眼中“很有感觉”的老屋,在屋主人眼里却很不咋地,“住了六七辈人了,人家都住楼房去了,我们只能还住这破屋子。”而在小四合院的西侧崖壁之上,正是城里人来建的那幢豪华三层楼。得知我们要了解村的历史,52岁的村会计沈祥臣帮我们找来了他的“二大爷”,已经88岁的沈传会老人。除了耳朵略背,回忆起山里人家的岁月往事,老人思路清晰:“小时候家父有病,一年的粮食兑换成钱,都买了药。借人一斗粮,还的时候就要还2斗;粮食不够吃,就吃糠咽菜。7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把兄弟三个拉扯成人。”1947年,19岁的沈传会走出深山去当了兵,先是在“山东警备团章丘主力营”,后来转到“三野”,全国解放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入朝,打了近两年仗,又帮朝鲜百姓搞了两年建设。1956年,沈传会回家待了一个月,母亲哭得泪汪汪,身体也不好。回部队后沈传会汇报了家里的情况,部队就让他回了乡。回到村里,沈传会就干了村支书,这一干,就是27年。深山里日子很苦,村支书也不好当,去区里开个会,走着来回,“两头不见明”——天不亮出门,天黑了才能回家。和很多村一样,如今,拔槊泉村的很多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了,用沈传会老人的话说,“年轻人也不来家种地,村里尽是老年人,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地就荒了,怪让人疼得慌。”老人的儿子也在济南打工,两个孙女,一个已经上了大学。如今,老人每月能领抗美援朝补助600元,村支书退休补助200元,村里人说,老人当年要是不从部队回来,那收入“可就大了”。但老人很淡然。邀请我们上家里去坐坐的时候,沈传会也邀请了一位几十年一起在村里忙活的老伙计,两人走在前面,手牵着手,互相搀扶。石墙斑驳、山路崎岖,阳光洒下来,把两位老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沈传会是沈祥臣的“二大爷”,今年88岁,沈祥臣的父亲今年84岁,“大大爷”今年已经92岁。沈祥臣说,“去年腊月二十七,电视台来村里录节目,有个杀鸡的镜头,就让我父亲他们兄弟三个出的场。”因为爷爷在父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沈祥臣自然连爷爷长什么样也不知道,“奶奶是1978年去世的,我15岁,在枣林念初中。深山里的孩子,读书也十分不易。上学放学都是跑着,早出晚归,往返20多里山路,要走一个多小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