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阿尔茨海默病国际组织:理解认知症友好化社区 从这4个要素开始

阿尔茨海默病国际组织:理解认知症友好化社区 从这4个要素开始

时间:2023-06-14 23:07:18

相关推荐

阿尔茨海默病国际组织:理解认知症友好化社区 从这4个要素开始

阿沐:这两天很多朋友都在聊上海新出台的《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新政(本文后半部分为新政全文)。虽然从去年3月份的陆家嘴峰会开始,阿沐就发布过一些关于认知症友好化社区(英文缩写:DFC)的相关文章,但还是有很多朋友私下问阿沐要关于DFC的相关资料。阿沐找到了此前阿尔茨海默病国际组织(英文缩写:ADI)发布的关于DFC的介绍,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此外也将以往发过的关于DFC的推文附在文末。

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关键原则

概述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是指一个地方或一种文化,在这个地方或这种文化中,社会赋予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及其照护者权力、支持并包容他们,理解他们的权利,认可他们全部潜能。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的基础为了同时达到减少病耻感与增进对认知障碍的理解以及赋予患者权力的双重目标,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指出,支持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的四个基本要素是:人、社区、组织和伙伴关系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参与其中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应该围绕认知障碍的社会与经济影响信息、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的需求与观点,以及照护者的观点等进行塑造。只有确保新项目对不同疾病阶段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具有包容性,我们才可能成功给予他们所追求的尊重、尊严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包括:建立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的战略所开展的社区咨询和工作坊。参照《苏格兰宪章》模式制定权利宪章,明确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及其家庭照护者在疾病每个阶段应享有的权利。开展用户调查,获取反馈信息了解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生活在社区的感受,以及他们希望当地进行哪些变革 。提供资源支持社区聆听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心声,接纳他们的观点,例如,如何与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沟通、提供认知障碍相关信息。

社区社会环境通过必要的策略鼓励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参与并融入社区活动中,以此应对与认知障碍相关的病耻感与社会隔离问题,这一点在当前非常必要。开展适合患者需求的可及的社区活动,提供适宜的交通方式,对构建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极为重要。让患者融入社区现有的活动中,而并非仅仅参加专业活动,也非常重要。为患者提供能继续在自己家里以及社区中生活的机会也应该是一个指导性原则。我们都有权期待的机会包括:有偿或无偿的活动、通过体育活动(如高尔夫球和保龄球)参与社交的机会、朋友聚会、参加社区活动(如唱诗班、走步俱乐部)、获得零售商、银行和其他服务。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包括:启动“认知障碍之友”项目,促进社区对认知障碍的了解与学校合作,提高年轻一代对认知障碍的认识宣传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的事迹推动支持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坚持工作的项目与当地社区机构合作,提供认知障碍相关教育,以支持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持续参与社区活动。物理环境物理环境支持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也极为重要,要求环境不仅是可随意进入的,而且方位也很容易辨别和定位,尤其要特别重视路线、路标以及照明条件等。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包括:

对当地环境进行评估,明确需要改造的主要空间和道路,以使其更适合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生活。

寻找机会与老年宜居社区改造建设项目合作。

组织认知障碍友好化组织为了使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能继续参与社区生活,企业和机构需要展示其对认知障碍的意识,对患者的尊重以及对患者及其照护者需求的积极响应。鼓励各个组织制定认知障碍友好化的方法和实施策略,帮助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融入认知障碍友好型社会。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包括:制定认知障碍友好化组织关键原则指南协商使用认知障碍友好化组织的徽标确定认知障碍友好化徽标,用以支持努力构建认知障碍友好化氛围的机构和组织与主要政府机构、应急服务、零售商和银行等部门合作,鼓励其采纳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项目推动主流企业成为认知障碍友好化组织,为鼓励其采纳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项目提供建议和支持开发认知障碍友好化组织资源工具包,其中包含支持建立认知障碍友好化组织的行动计划获得适宜的医疗保健提供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也是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的关键要素。在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满足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独有的需求,是为提供认知障碍友好化服务。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包括:

开展提升整体健康和幸福感的活动

为患者提供及时诊断和诊断后支持

通过合适的专业机构和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加强建立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渠道

力争使医院更具认知障碍友好化氛围

伙伴关系将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建设工作作为一项社会行动计划,需要争取多部门支持及集体行动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变革。要产生颇具规模的变革并不是某一个组织单独需要承担的责任,因此,在这一事业上需要共同担当,群策群力,以协作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工作,这一点极为重要。为建立认知障碍友好型社会,需要明确各个机构与组织在社区中的优势和重点,并在行动计划中有所体现。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包括:

与相关部委领导、地方政府、商业组织、用户团体、服务机构等进行会议协商 。

制定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模板,帮助社区加强当地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国家层面确定主要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可能的合作协议,支持开展工作并建立伙伴关系 。

寻求机会深入反映罹患认知障碍的患者的观点和重点关注话题,宣传创建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的重要性。

以上内容来源

阿尔茨海默病国际组织(4月发行)ADC译校

关于上海市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的通知(10月16日)各区民政局:为贯彻《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沪府规〔〕26号),按照《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在养老服务中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沪民养老发〔〕4号),现就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试点单位根据《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方案》,经街镇申报,相关区民政局初审,市民政局确认,本市首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共28家(名单见附件1)。对于未纳入首批试点单位的街镇,鼓励其积极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社区建设实践探索,市民政局将根据探索情况,优先纳入下批试点单位。二、试点内容各试点单位应结合本社区特点及老年人群需求,坚持预防为主和人文关怀,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全过程服务,完善保障机制,营造关注、关怀、关爱认知障碍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健康教育。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普及认知障碍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老年认知障碍的正确认识,推动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二)风险测评。通过社区老年认知障碍风险测评,掌握本社区老年认知障碍人群的基础数据。每街镇开展风险测评的对象不少于2000户,使用市民政局统一开发的“上海市社区老年认知障碍风险自测系统”(APP系统),并做好数据上传工作。(三)早期干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认知障碍健康促进活动,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非药物干预训练和早期照护服务。(四)家庭支持。通过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认知障碍老年人家庭互助组织等形式,为认知障碍老年人家庭提供心理慰藉、能力提升和喘息服务等。(五)资源链接。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精神卫生中心及医疗机构合作,为需医疗诊治人群提供医疗转介服务;为需持续照护人群提供社区托养机构或养老机构专业照护、医疗资源链接。(六)平台建设。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建立“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发挥平台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健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支持网络,形成社区长效支持机制。各试点单位可参照《上海市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指引(试行)》(见附件2),结合街镇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探索和实践。三、督导与评估市民政局成立本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督导小组,对试点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导,并结合督导情况,对试点单位给予成效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四、资金安排按照《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方案》落实试点资金。对首批试点单位的试点资金,已纳入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各区要及时拨付资金,用于支持专业组织开展服务;对未纳入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由各区财政先行垫付试点项目资金,在下年度市级财政转移支付中列支。请各区民政局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相关预算的清算和申报工作。五、工作要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是完善本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解决老年人家庭民生“痛点”的创新举措,各区要高度重视,指导街镇做好试点工作,在政策、资金、场所等方面给予试点工作大力支持。各试点单位要积极开展探索实践,为全市面上提供经验示范。每个试点街镇至少要依托1家专业从事老年认知障碍服务、并在社区中有实践的社会服务机构,开展试点工作,依靠专业优势,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附件1.

附件2.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指引(试行)1.范围本指引涉及本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基本建设、全程服务、社区环境、保障机制等基本内容。适用于本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在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内(复杂的注意,执行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知觉运动,或社交认知),与先前表现的水平相比存在显着的认知衰退,其证据基于:个体、知情人或临床工作者对认知功能显着下降的担心,认知功能显着损害,最好能被标准化的神经心理测评证实,或者当其缺乏时,能被另一个量化的临床评估证实。2.2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在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内(注意力,执行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知觉运动,或社交认知),与先前表现的水平相比存在轻度的认知衰退,其证据基于:个体、知情人或临床工作者对认知功能轻度下降的担心,认知表现轻度损害,最好能被标准化的神经心理测评证实,或者当其缺乏时,能被另一个量化的临床评估证实。3.基本建设要求

3.1 应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全民受益的理念,整合社区资源共同参与建设。

3.2 应建立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全流程、全方位、可持续的建设机制。

3.3 应建立基于需求、分级分层的认知障碍家庭支持功能性服务载体,提升社区认知障碍服务效能。

3.4 在构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过程中,宜根据社区自身提点,创造特色化认知障碍服务内容。

4.全程服务要求 4.1健康教育普及

4.1.1 应利用社区宣传的各种载体和形式,全范围开展认知障碍的公共健康教育工作。

4.1.2 应提升社区居民对于认知障碍的科学认知,消除恐惧与歧视。

4.1.3 应提升社区居民对于认知障碍患病风险因素的了解,做好预防管理工作。

4.1.4 应提升社区居民对于认知障碍的辨识能力,推动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4.2筛查诊断便利

4.2.1 应在社区内建立认知障碍筛查、评估、初诊和双向转诊的标准、路径与机制。

4.2.2 应开展跨部门、多渠道参与的认知障碍筛查工作,推动认知功能自评和他评。

4.2.3 应建立社区认知障碍评估团队,培训专业的认知功能评估员。

4.2.4 应引入社区医生团队,形成认知障碍初诊分层机制。

4.2.5 应通过筛查掌握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情况基础数据,建立记忆健康档案。

4.3认知训练有效

4.3.1 应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认知健康促进活动。

4.3.2 应为社区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及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非药物干预训练或专业疗法课程。

4.3.3 应针对干预训练做好相应跟踪及数据对比,提升干预效率和干预效果。

4.4照料支持全面

4.4.1 应定期开展主题沙龙、科普讲座等系列线上线下活动,为家庭照料者提供认知障碍相关信息。

4.4.2 应开设认知障碍照料课堂,提升家庭照料者的专业照料能力。

4.4.3 应建立家属支持团体,促进家庭照料者之间相互分享照料经验,倾诉照料压力。

4.4.4 应着重关注家庭照料者认知障碍预防工作,降低家庭照料者患认知障碍的风险。

4.4.5 应为认知障碍家庭照料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慰藉和喘息服务。

4.5服务对接高效

4.5.1 应有效梳理社区认知障碍服务资源,制作社区认知障碍家庭支持手册,方便家庭了解和对接相应服务。

4.5.2 应开展社区认知障碍家庭顾问服务,精准匹配社区服务与家庭需求。

4.5.3 应建立认知障碍家庭顾问服务标准和规范,做好顾问团队的培养与培训。

4.6专业照护完备

4.6.1 应全面实施体现人文、人本,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模式。

4.6.2 应根据居家、社区、机构照料的不同需求,制定评估标准及服务标准。

4.6.3 应在社区范围内,建有能够接收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日间照料中心、长者照护之家、养老机构等为老服务设施,同时配备认知障碍床位。

4.6.4 应在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的设施环境内,进行适应认知障碍的改造,方便老年人安全生活。

4.6.5 应对所有相关服务设施内的照护人员进行认知障碍服务专业能力培训,熟练掌握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照护及应对方法。

5.社区环境要求 5.1建立基础平台

5.1.1 应建立服务数据库,管理分析认知障碍家庭支持服务的相关信息与数据。

5.1.2 应在社区内统一认知障碍友好标识、友好色彩,帮助老年人认识周围环境,提升视空间辨识度。

5.1.3 应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中加入认知障碍友好化元素,使得诸如居住、交通、公共空间方便认知障碍老年人使用。

5.1.4 应建立社区认知障碍老年人应急机制,防范认知障碍老年人走失等相关风险。

5.2健全支持网络

5.2.1 应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文化的框架下,构建社区认知障碍友好支持网络。

5.2.2 应拓展“认知障碍好朋友”,传播认知障碍友好化理念。

5.2.3 应建立认知障碍友好使者团队,通过邻里结伴等形式,帮助认知障碍老年人在社区安心生活、安全活动。

5.2.4 应拓展认知障碍友好单位,对企事业服务机构、窗口服务机构、商业服务机构开展认知障碍基础知识培训,建立认知障碍家庭服务绿色通道。

5.2.5 应定期组织社区支持网络联席会议,推进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共同建设。

5.3维护合法权益

5.3.1 应充分保障认知障碍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社工服务团队,在社区建立认知障碍老年人人身照护、财产保护等方面的有效保障机制。

5.3.2 应充分听取认知障碍家属的意愿及需求,引导家庭照料者参与友好化社区建设。

5.3.3 应充分肯定认知障碍老年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社区所做出的贡献,激发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潜能。

6.保障机制要求6.1 应建立政府主导,街道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运营,社区各方参与的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核心团队。6.2应建立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实施办法及指导手册,实施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6.3 应建立日常评估、定期评估相结合的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评估机制。6.4 应建立区级财政主导、社会多渠道参与的财力投入机制,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7.相关说明本工作指引参照国际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通行做法,结合本市部分街镇开展相关工作的实践,参考《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标准》制定,作为试点工作督导和评估的参考依据。

9月23日

关于认知症友好化社区的更多内容:

认知症友好化社区怎么做?走进上海第一批“记忆家”

尽美:在社区为认知症家庭搭建“记忆家”(陆家嘴峰会演讲全文分享)

HELLO!认知症友好社区(陆家嘴峰会演讲全文分享)

记一次认知症公益沙龙:上海如何建设认知症友好社区

上海认知症社区筛查,从发现到搭建社区支持体系,如何做到

日本:深度老龄化时代,认知症照护的社区解决之道

沐芃设计在认知症友好化环境、老年友好化社区环境改造方面的实践:

沐芃&沐恒案例 | 上海首家公建民营认知症照护机构—北桥老年福利院

老小区改造怎么做?看一条百年老弄堂的适老化升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