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父母总想对孩子“有所作为” 殊不知教育有时“无为”胜“有为”

父母总想对孩子“有所作为” 殊不知教育有时“无为”胜“有为”

时间:2022-02-22 06:05:23

相关推荐

父母总想对孩子“有所作为” 殊不知教育有时“无为”胜“有为”

前几年有一首很火的歌名叫《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的歌词引起了为人父母者的共鸣,他们将一生奉献给了孩子,当孩子长大成人远离原生家庭时,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老了。

中国父母的对孩子的用心程度应该能排在世界前列,大家事事以孩子为中心,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而情愿牺牲自己的精神的确让人感动和敬佩。

总想对孩子“有所作为”的父母或许不知道,自己有些过度的爱在孩子看来反而会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压力。

莫小姐是个离异的单亲妈妈,离婚的时候她主动承担了养育孩子的重任。

虽然她作为英语培训机构老师的工作十分繁忙,但是对于自己孩子的事情她总是亲力亲为,不仅要每天督促孩子写作业、检查孩子的交友情况,连孩子每天吃了多少零食都要管。

不过也是因为独自支撑起一个家庭太累了,所以莫小姐常常在孩子无法达到自己要求的时候发火。

有一次孩子的成绩退步,莫小姐批评孩子的时候还被顶嘴,于是她说道:“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已经再婚了,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条件才辛苦工作,你怎么不懂得领情!”没想到孩子却一边哭一边回嘴:“你当时也可以不要我啊,我现在也不会那么痛苦!”

这次争执之后,莫小姐和孩子冷战了很长一段时间,她不明白自己这么有责任心的家长为什么还会引起孩子的不满。

其实家长们在教育上的“有所作为”应该把握好一个尺度,过度“有为”其实就是包办式教育。像莫小姐这样把过度“有为”看作是责任心表现得家长并不少,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喜欢掌控孩子生活中各个事物的高控制欲父母。

☞父母们的过度“有为”体现在哪里?

想让孩子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家长们对于孩子未来的憧憬往往夹杂着自己的理想,倘若孩子偏离了父母所想,不同的家长就有不同反应。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只要他的理想不违反法律、不违反道德,那么即便是爸爸妈妈也没有资格阻止;但部分家长确认为孩子这是在“走歪

路”,于是会严格控制好孩子的每个决定,将他变成理想中的样子。

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莫小姐就有这方面的表现,她希望孩子被批评之后虚心接受,不要顶嘴,所以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她会觉得生气,于是用“我是为你了才......”的句式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

还有的家长会采取更强硬的方式要求孩子听从命令,大家或许还以为自己是在为孩子好,但是这确实掌控欲的表现之一。

不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人

很多家长并没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可以非打即骂,但是家长做错了什么就可以避而不谈;当家长在说话的时候,孩子必须安静倾听,但是孩子表达想法时,家长却充耳不闻。

在这类家长看来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打骂、操控都是应该的,孩子反抗就是大逆不道。

父母的过度“有为”其实就是把孩子的存在当做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正如知名心理学者曾奇峰写过的:“父母看见的是他投射到孩子身上的“理想自我”,而这时,父母必须承认你爱的并非是孩子,而是你自己。”

或许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只是因为爱孩子,想对他好所以才不自主地想操控他的人生,但是这种“以爱之名”的操控却会对孩子的将来造成影响。

☞父母做得太多对孩子有何坏处?

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所说的话都是“圣旨”,因此他们乐于服从命令。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拥有自己的想法之后,家长也会发现孩子变“叛逆”了,他们想要自己做选择、自己下决定了。

倘若父母一味的压制孩子自身的想法,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孩子们叛逆的个性,他们把父母当做实现独立的阻碍。到了青春期之后,家长也更难控制孩子了。

孩子永远学不会成长

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有“公主病”、“王子病”,其实就是因为父母们管得太多才引起的。他们从小生活在温室里面,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家长还喜欢事事包办,那么他们长大之后或许很难独立生活在社会上。

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许多年纪一大把还得伺候孩子的家长就是因为在孩子小时候管得太多。

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父母们都不应该再过度“有为”。在孩子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之后,父母也应该学会放手,有时候“无为而治”反而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这几个方面家长“无为”胜“有为”

社交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进入班级中好学生的圈子,所以不愿意孩子与成绩不好的同学交往。但是每个人的交友方式、脾气、性格都是不一样的,能遇到合得来的朋友也是件很难得的事。

因此孩子选择谁作为自己的朋友一定是因为与对方有共同的话题、爱好等等,家长越是阻止,孩子就越愿意继续交往。

学习方法

家长在孩子1、2年纪的时候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时候父母的帮助有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大家不要完全掌控孩子的学习计划、学习安排,学习是一件需要依靠主动性的事情,家长管得太多反而会让孩子失去主动性。

生活琐事

生活自理能力是在社会上生存的一项重要能力,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力的家务,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照顾家庭的辛苦,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书里写道:“我们常将‘做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比起被父母紧紧握在手掌中,孩子们或许想要在更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家长们可以试试“无为而治”,给予孩子更多独立的空间。

今日话题:各位家长对教育中的“无为而治”还有什么新的看法吗?倘若你有不一样的看法,可以分享在下面的留言区,欢迎各位家长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