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技艺(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技艺(五)

时间:2020-06-01 18:26:24

相关推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技艺(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五)

澹台湖畔人家的博客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1986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普23《民居》普通邮票1套14枚,其中第13枚为“福建民居”(1986年10月15日发行,见图),主图民居建筑为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28,福建省龙岩市等单位申报。

客家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因多为迁居至此的客家人所建故名,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龙岩、永定、南靖、华安等地。土楼外墙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成厚1米以上的夯土承重墙,内部为木构架,三至五层不等,主要有五凤楼、方楼和圆形环楼等类型。五凤楼秉承汉族文化发源地黄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中轴线上设祖堂等两三进厅堂,后为四五层正楼,两侧为厢房两三层或分段向前跌落至一层;方楼和圆形环楼多为三四层,当中为空院或厅堂、祖堂。尤其圆形环楼多达三环,外环一般四层,内两环一层,最大直径70多米,均有回廊相通,房间总数近400间,楼内厅堂、祖堂供族人婚丧、祭祖等活动。

客家土楼以独特的建筑风格、高超的工程技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众多家庭的聚居形式,使之不同于世界其他任何建筑,堪称天下一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1997年6月2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1997-8《侗族建筑》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为“增冲鼓楼”“百二鼓楼”“跨河风雨桥”“田间风雨桥”(见图),其均为侗族木构建筑。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30,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等单位申报。

侗族木构建筑以鼓楼、风雨桥为代表,也有寨门、居民、萨堂等,主要分布于广西柳州、三江和贵州黎平、从江等地区。鼓楼为纯木制造,以木枋穿梁和柱,不用铁钉,底部多呈方形,四周或敞开或用木板围,用长条木凳环绕周围,上为装饰性楼层,飞阁重檐,均为单数,从三到十几层不等,层层缩小,屋顶有庑殿式和攒尖式两种,顶端覆以葫芦宝顶,是侗族村寨象征性的建筑,也是公共活动的场所。风雨桥皆木石结构,桥墩以青石垒砌,桥梁、桥柱、桥面和桥上的廊、亭、楼、阁建筑全用杉木凿榫衔接,不用一颗铁钉,纵横交错的杉木斜穿直套,上下吻合,结构紧密,坚固耐久,形式上集桥、廊、亭、塔、楼、阁建筑特点于一身,并饰以彩画,桥上两侧有栏杆、长凳等,可供行人避风雨或歇息。

侗族木构建筑采用竹条为标尺和符号标注,营造出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建筑,其独特的民族技艺堪称一绝,令人叹为观止。

微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1986年4月1日-12月25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普23《民居》普通邮票1套14枚,其中第9枚为“安徽民居”(见图)。

微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178,安徽省黄山市申报。

微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历史悠久,最早追溯至秦汉时期的“穿斗式”建筑,宋朝融“穿斗式”“抬梁式”一体,明代形成内设“天井”三间五架建筑格局并传承至今,主要分布在安徽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婺源等地。工匠以砖、木、石、铁、窑等组成“徽州帮”,凭借锯、凿、尺、刀、板、锤、铲等工具建造,分石匠、木料、砖匠等施工程序。石匠施工由挖脚、采石、砌石基、制作安装细料等;木料施工由出山料、起工驾马、画墨接、排料、竖屋请梁、理柱等;砖匠施工由拌制灰泥、砌筑、抹灰、地面施工、屋面铺砖、盖瓦等。传统民居尤以石雕、木雕、砖雕“徽州三雕”著名,图案有亭台楼榭,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等,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的高超技艺。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以布局严谨周密,格局紧凑精细,风格独具匠心,文化底蕴深厚,建筑装饰丰富,营造技艺精湛,堪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典型代表。

窑洞营造技艺

1986年4月1日-12月25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普23《民居》普通邮票1套14枚,其中第10枚“陕北民居”为“窑洞建筑”(见图)。

窑洞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180,山西省平陆县等单位申报。

窑洞,为土崖面上开凿的拱形洞窟式住宅,主要流行于山西平陆、甘肃庆阳、河南陕县、陕西延安等黄土地区,有靠崖窑和地坑窑两种。靠崖窑在天然土崖上开凿横洞,常数洞相连或上下叠层,简单的仅在窑洞口加一道门即成,讲究的则以砖或石在洞内拱券和洞外护墙,也有在土窑外接上一段石窑或砖窑,称为“咬口窑”,规模较大的,在窑洞前的平地上建房,组成院落。地坑窑,亦称“天井窑”,在无崖面的平地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深坑,平整后沿坑院四壁开凿窑洞,在坡道或踏道自地面而下,坡道与门洞处,用砖砌门楼,安装大门,门洞一侧有拐窑,窑内打有水井。地坑窑的崖顶四周一般砌筑花砖墙,高出地面称“女儿墙”,低于地面称“马面”,屋顶设场地,用于打晒农作物或贮存日用物资等,大型地坑窑可由数个坑院组成,用隧道沟通。

窑洞营造技艺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中,体现人与黄土地的协调和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智慧,被世界建筑界堪称“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蒙古包营造技艺

1986年4月1日-12月25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民居》普23《民居》普通邮票1套14枚,其中第1枚“内蒙民居”(5月15日发行,见图)为“蒙古包”。

蒙古包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181,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和地区申报。

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包、毡帐、旃帐等,是蒙古族牧民的传统民居,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西乌珠穆沁旗、陈巴尔虎旗等地区。蒙古包一般搭建于水草适宜之地,结构以哈纳(墙)、乌尼(椽子)、天窗和包门等为主。先根据包的大小画一个画圈,后沿着圆圈将柳条交叉编结成的“哈纳”架好,再用柳条棍的“乌尼”架上顶部,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固定,最后搭上毛毡,用绳索勒住,一般两三小时即可搭建而成。天窗位于顶中央,多为圆形;包门呈东南向,寓意日出吉祥。蒙古包大小不一,大者容纳数百人,小者也可数十人。其优点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个蒙古包只需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搬运,适宜牧民生活和生产。

蒙古包营造技艺独特,体现了蒙古人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艺,具有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的同时,还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

1986年4月1日-12月25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普23《民居》普通邮票1套14枚,其中第6枚“北京民居”(6月15日发行,见图)为“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208,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

北京四合院通常分内外两院,两院之间设“垂花门”。内院是住宅中心,在中轴线上南向为正房,两侧为厢房;外院北向为倒座。有的有后院,内设厨房、贮藏等辅助用房。其建筑始于元代,因屡受战火摧毁和人为改建,现多为明清和民国时期遗存,主要有小四合院、中四合院、大四合院和大杂院等类型。营造技艺以建筑地基放线、挖槽与夯实的土作,大木作屋架与小木作装修构件制作与安装的木作,基础和各种墙体砌筑、屋面铺瓦、地面铺砖的瓦作,台明、柱础、门枕石、门鼓石和山墙等部位石构件制作与安装的石作,木构件地杖做法与油漆工艺的油漆作,木构件地杖做法与彩画工艺的彩画作,用木材或竹材搭建施工辅助设施和临时建筑的搭材作,吊顶龙骨制作安装与纸质裱糊和门窗纸质裱糊的裱糊作,总称“八大作”。

北京四合院是北京风貌中独具特色的景观,不仅是人类的居住形式,更是中华传统营造技艺的集中体现,沉淀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

1986年4月1日-12月25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普23《民居》普通邮票1套14枚,其中第8枚“上海民居”(9月10日发行,见图)为“石库门里弄建筑”。

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210,上海市黄浦区申报。

石库门里弄建筑起源于同治年间,19世纪70年代在里弄木板房基础上改建而成,逐渐发展,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因门框用花岗岩石板条紧箍,形如旧时官府仓库得名,主要流行于上海黄浦、卢湾、静安等地区。其继承传统江南建筑形式,后吸收中西其他建筑特色,又形成了广式里弄、花园式里弄、公寓式里弄等类型。外墙为不施粉刷的清水红砖或青砖,屋顶覆盖青瓦或红瓦,多为两或三层联排式布局,由天井、客厅、厢房、厨房、亭子间、卫生间、卧室、书房、储藏室、晒台等组成,布局紧凑,居住舒适。门楣早期多为中国石雕、砖雕等传统艺术,后受西方文化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长方形等花饰。此外,门窗和楼梯栏杆雕刻、门匾中国书法、总弄铁门铸造、黑漆门铜环制作等,均彰显着中西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与和谐。

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是上海近代史的缩影,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领域,内涵浓厚,历史价值极其珍贵。

传统造园技艺(扬州园林营造技艺)

4月18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7《瘦西湖》特种邮票1套3枚,分别为“五亭桥”“二十四桥”“白塔”(见图)。瘦西湖为扬州园林著名建筑之一。

扬州园林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Ⅷ-238,江苏省扬州市申报。

扬州园林营造技艺是以建筑为表现形式,结合叠石,辅以植物及理水,科学配置,精心组合,构建诗画、最宜人居环境的综合艺术。始创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成熟于宋明,鼎盛于清代。建筑追求整体效果,在细微处极尽雕琢之能,如复道回廊、花窗雕饰、磨砖对缝等,尤其擅长营造山溪、瀑布、河流、波涛等形状,船舳、桥梁、水榭、池岸等临水景物,使人产生无水似有水,水在意境中的感受,表现出园林的精致,誉为“旱园水做”。扬派叠石在营造过程中被广泛运用,或挑法造险、或飘法求动,称之“中空外奇”。明代计成撰写的《园冶》是世界上第一部造园专著,其理论与实践堪称扬州园林营造技艺经典。代表性建筑还有何园、个园、徐园等;近年在美、德、泰、英、加拿大等国也筑有扬州园林。

扬州园林营造技艺融汇南北而自成一格,雄伟中寓明秀,得雅健之致,而堂庑廊亭高敞挺拔,假山沉厚苍古,花墙玲珑透漏,在传统造园技艺中独树一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