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诗词赏析|《岁暮到家》 给我们讲述比《游子吟》更深沉的母爱

诗词赏析|《岁暮到家》 给我们讲述比《游子吟》更深沉的母爱

时间:2021-01-29 06:18:40

相关推荐

诗词赏析|《岁暮到家》 给我们讲述比《游子吟》更深沉的母爱

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孟郊的《游子吟》,母亲面对着即将远行的儿子,唯恐他在外面饿着冻着,所以,那件出行的衣服,缝了再缝,针线密不透风,不管要花上多少工夫。所以,一千多年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三十个字,一直在游子的口头传诵,更在游子们的心目中回荡。

同样是写母亲,我以为清朝将士铨的一首《岁暮到家》,与孟郊的《游子吟》甚是有得一拼。诗中这样写道:“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岁末年终,远行的儿子终于归来了,那身上出门时候的寒衣,是不是早已破得不能再穿?或者重买了新衣,哪里及得上母亲的针线?所以接了儿要归的家书以后,忙着给他赶件新衣出来。“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报归的书信墨迹犹新,母亲的手头衣缝得正紧。大概已经熬了好几个通宵了吧。古时候做衣服不像现在,缝纫机一踩,一天好几件。那时候全靠一双手,一针一线地扎下去,缝出来。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在母亲眼里,儿在外奔波一定是无比辛苦的,不用说,又消瘦了许多,或许本来并没有瘦,可是,母亲的心疼,全在一个“怜”字上!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身为人子,却不能在母亲跟前尽孝,心有愧疚,在外面的那些苦辛,哪里还敢跟母亲说?

孟郊看到母亲临行密密缝,发誓自己要报得三春晖。对于蒋士铨来说,看到母亲的辛劳,觉得自己所有的苦痛都抛至一边了,不能再给母亲增添任何的精神负担,让她为儿担忧。

母亲见儿的喜和怜,儿子见母的愧和不叹,拳拳之心我们都体会到了。

蒋士铨,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蒋士铨在他的《忠雅堂集》里专门写过他的父母。他的母亲钟氏,名令嘉,原本是南昌的名门望族,十八岁嫁给了他的父亲,那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四十多岁。父亲一向洒脱,行侠好客,不久就把家中的钱花得差不多了,生下蒋士铨后,家道益发衰弱。后来,父亲去世,母亲更是带着他艰难度日,即使如此,母亲的脸上却从来没有露出愁苦状,乡人和亲朋好友都夸她贤惠。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 教儿低吟之以为戏。蒋士铨《忠雅堂集》

从小母亲教授他经典,从不停歇。母亲和蒋士铨身体都不好,铨生病的时候,母亲自己不睡,抱着他在屋里转。病稍稍好些,就指着墙上挂的诗词,让他读背,并以此为游戏。

写到这里,觉得这样做或许对现在有一些不爱读诗词的孩子来说,蒋母的做法真是一个好招数。可以说,蒋士铨日后的成功,有一大半得益于母亲的教诲。

先府君(指去世的父亲)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蒋士铨《忠雅堂集》

父亲有过失,母亲婉言规劝。父亲不听,母亲就安静地呆在一边,等他不生气了,再劝。父亲因为我读书而发急发怒,母亲就流着泪打我,叫我跪在地上直至将书读熟才罢休,我自小不敢荒废学业,都是得益于母亲的严格教导。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母亲的“喜”和“怜”,作者的“愧”和“不叹”,感觉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意思。作者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满怀对母亲的拳拳之心,一片深沉之爱。母亲呢?也正用她手头的“寒衣针线密”,向我们展现出浓浓的爱子之心。

明天是母亲,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安康!也祝所有的家庭母慈子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