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心理学:一个人越是固执 越会表现出这2种特征

心理学:一个人越是固执 越会表现出这2种特征

时间:2019-10-27 12:44:17

相关推荐

心理学:一个人越是固执 越会表现出这2种特征

文章作者:琢磨君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是很多人容易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甚至是刚愎自用,最后吃大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认知水平不同!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格局若是很狭隘,就很难做成功事情,因此他们经常怨天尤人:“为什么我总是出力不讨好?为什么倒霉的那个人总是我?”

一个人读的书越多,知识越渊博,反而越感觉自身的渺小与无知;一个人只有三脚猫的功夫,却喜欢四处显摆。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即: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固执呢?固执的人,身上往往都有这2个“死穴”,越是聪明,犯的错误越大。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越是固执,越会表现出这2种特征,容易耽误大事、吃大亏。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01认知水平低;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所以,对于认知水平低的人,我们就像是对牛弹琴,不在一个频道上,越是争执,越没有结果,对方也会表现得越固执。

小品演员郭德纲曾经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内行要是去和外行辩论,那就是外行。比如我对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选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学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由此可见,越是无知的人,越喜欢自以为是,继而表现得很固执。

我们再来拿刘邦和项羽来对比一下认知水平的不同对于人生的重大影响。

西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引兵屠戮咸阳,杀了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没有灭,搜集宝物美女准备回江东,有人劝项羽说“关中富饶,可以成王霸之业”。但是项羽一心想回老家彭城建都,还气愤地说道:“富贵不回故乡,就像是穿着锦绣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谁能知道呢?”

由此可见,项羽的骨子里面终究是“小农思维”,心中是“家情怀”,而不是“国情怀”,不能胸怀天下,属于认知水平低、见识狭隘的表现。

再来看刘邦的建都选择!刘邦对于建都在洛阳还是关中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征询文武大臣的意见。大臣们都是崤山以东地区的人,争先恐后地申辩说周朝建都在洛阳称王天下几百年,秦朝建都在关内只到二世就灭亡了,不如建都在周朝都城洛阳。

有位大臣名叫刘敬,他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谋士张良也支持娄敬的主张,张良说:“洛阳虽有这些天然的险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田地贫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敌,非用武治国之都;关中则左有崤函之险,右有陇蜀丛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饶农产,北有可牧放牛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险要可以固守,又可向东方控制诸侯。诸侯安定,则黄河、渭水可以开通漕运,运输天下的粮食,供给京师所需。如果诸侯有变,就可顺流东下以运送粮草,足以维持出征队伍的补给。这正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

刘邦从谏如流,听完谋士张良的全面分析,于是决定定都在关中,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正是因为刘邦正确的战略部署,选择对了的都城位置,这才使得汉朝数百年基业长治久安。

其次,刘邦打败项羽后,开庆功会,自我总结了成功的秘诀,他说:“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定国安邦、安抚百姓、供应军需、保证粮道畅通,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精英。但是我会使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任用,这是他所以被我擒杀的原因”。

而项羽失败了,总结原因的时候,他竟然还在用“上天灭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过错”为借口,难道不是太荒谬了吗!由此可见,项羽的认知水平不如刘邦,直到乌江自刎前还没有觉悟,仍在怨天尤人,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难怪他会失败。

对比刘邦和项羽,我们会发现:刘邦虽然打仗比如项羽,但是胜在认知水平上面;而认知水平会影响到抉择,又抉择改变命运,所以项羽的失败是认知水平低、自以为是的结果。

再来看看我们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老年人宁愿上当受骗,也听不进去家人的好心劝导呢?就是因为他们认知水平过低,稍微被人一洗脑,就变成了固执。不管你怎么劝,他们都会用“你不懂”来搪塞你,其实最不懂事的就是他们自己。

这就是典型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种例子曾经在我们身边发生过,现在依然正在不断上演,也是应了一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或许,这些人还认为自己很聪明,占了大便宜,幸好其他人没有发现这个“商机”。但是这种认知水平低的人,越是有点小聪明,到最后越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要吃大亏、上大当!

晚清名臣曾国藩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为什么“识”对于做人做事来说很重要呢?因为凡是办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有识才能知道学问无尽,不做井底之蛙,不刚愎自用,继而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态,少冒风险,多稳步前进,笑到最后。

企业家任正非有句名言叫:“当我们感觉自己很渺小的时候,行为才会开始伟大”;作家蒋方舟也说:“多读点书,要不然你的三观是由你的亲朋好友决定的!”

由此可见,越是优秀,能力越强的人,越是谦虚低调做人,还懂得勤奋读书学习,弥补自身缺陷,使得自己不断进步。

02过于情绪化;

除了认知水平低,会造成一个人固执己见,还有就是做人做事过于情绪化,也会导致固执。这种人一般都是聪明人,明知道自己错了,但就是不认错,不肯低头,于是一错再错,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最终也只会害惨自己。

比如说,前不见一位女研究生被骗311万,不管民警怎么解释,她都死不承认也不愿报案,还怼道:“我做投资的,怎么可能被骗?”。最后单位领导都急了,气愤地拍着桌子质问该女子:你脑子有问题啊!你这研究生研究的什么问题?

按道理说,女研究生的认知水平够高了,但是她也有思维盲区,以及人性中惨杂了贪欲,再加上当众放不下架子,有点情绪化,因此表现出来的固执让人难以理解。

生活中,我们还能经常看见这样的场景:一个聪明人对笨人说事,笨人听不懂,聪明人着急了,爆脾气也上来了。为了说服笨人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做事,聪明人大发雷霆,表现得很固执己见,好像要吃人一样。比如说,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男朋友劝女朋友不要做某件事的时候。

其实,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以顽治顽”,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最后只会导致自己也成了固执、狭隘之人,而且好心经常没有好报。做人做事,过于情绪化,给人一种很固执的感觉,也容易耽误大事。

比如说,你爱一个人,因为过于情绪化,爱得很固执,不管对方人品好与坏,不管他人怎么劝,都要铁了心和对方在一起。

你恨一个人,因为过于情绪化,就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对人不对事,不管对方做了什么,都讨厌对方。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嗔念”,执著于内心的厌恶,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只会毒害身心。

正所谓是“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只要片刻之间生起对他人的仇恨和愤怒,那么千千万万个妨碍修行的罪恶就会滋生出来。也如电视剧里面曹操说:“不要愤怒,愤怒会降低你的智慧;不要仇恨,仇恨会使你丧失判断力“。

为什么越是有才能的人越容易招致失败?就是因为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骄傲会使人过于情绪化,过于自负自满,继而成为情绪的奴隶,说错话、做错事,最终引火烧身。

比如说,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情绪控制和志气恢复的能力很强;但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可见他经不起失败,做事情过于情绪化。

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劝项羽向东渡过乌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但是项羽心灰意冷地说道:“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呢!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现在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父兄怜悯我,让我称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不干心有愧吗?”

最终,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一口气杀了几百个汉兵,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试想一下:若项羽做事不这么情绪化,保住性命,渡过乌江,历史也将会改写。

还比如,元朝末年群雄之一的陈友谅,算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枭雄,但是他身上有个致命弱点——志骄,也是属于过于意气用事。1363年,陈友谅率60万水军进攻朱元璋,妄想一战定乾坤。但在鄱阳湖大败中,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年44岁。

结语: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既要会做加法,也要学会做减法:多做认知水平的加法,不断提高认知;多做情绪的减法,学会丢掉情绪垃圾。这样才能时刻保持头脑理智和清醒,常保思维上活水泛滥。正如古人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积极调整心态,努力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这样便可做出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决定。反之,一个人认知水平低、做事过于情绪化,就会导致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最后耽误大事、吃大亏。

固执的人,身上往往有以上2个“死穴”。而且越是聪明的人,最后犯的错误越大。朋友们,您不妨自我对照一下,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以上2个固执的特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