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秦始皇陵有“万吨”水银 究竟是从哪来的?“野人洞”给出了答案

秦始皇陵有“万吨”水银 究竟是从哪来的?“野人洞”给出了答案

时间:2023-02-08 22:32:07

相关推荐

秦始皇陵有“万吨”水银 究竟是从哪来的?“野人洞”给出了答案

在这篇文章,笔者要给大家讲述的内容是,秦始皇陵有“万吨”水银,它们究竟是从哪来的呢?对此,“野人洞”给出了答案。

若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可以说秦始皇的身上除了传奇故事之外,还有着不少未解之谜。比如在他死后,光是他陪葬坑中的兵马俑,就能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若是他本人自己的陵墓,那又该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秦始皇光是为了修建陵墓,就已经将整座骊山都挖空了,《史记》里甚至还记载,在整个秦始皇陵里,用了不知多少水银,并且在里面重建了“山河”的地图。但是随着考古的研究进展,就有人开始怀疑起来,这么多的水银,值那么多水银,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学家就曾经讨论过,认为陵墓里面有水银,的确是真事。在当时,专业人员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就对整座陵墓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考察。而研究完,考古人员发现,这周围的确存在着汞含量超标的情况,因此这里面肯定是有大量水银的。根据研究人员的计算后,得出了一个惊天的数值:陵墓当中,有着上万吨的水银。

若是对古书典籍研究过的朋友,或许就知道,其实早在秦朝,官方的史书就有了关于水银的记载。而且在当时,秦始皇为了自己的皇位,的确是在四处求药,好让自己长生不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徐福多次出海,但是出了出海之外,秦始皇还把希望,放到了炼金术师的身上,这些炼金术师,也就是如今的化学的前身。可这些人虽然对化学有点心得,但也不是什么都懂,他们在炼药的时候,经常会在里面添加水银,认为这样就可以做出不老药。秦始皇自然也是吃了不少,甚至出现了汞中毒现象。而秦汉时期,这些水银的出产,正是在如今的四川地区。

可古代的科技是有限的,虽然有地方能提供水银,但是根据《史记》记载,当时的水银产量,一年最多也就三百斤左右,这还是不考虑挥发的。若是秦始皇的陵墓,真的有上万吨的水银,那光是要采四川的水银,就要挖上起码九万年左右。哪怕把水银量减少到上百倍,也是需要几百年的水银,才能满足最起码的需求。想要在几年内,就为陵墓做好准备,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专家认为,如果只是正常生产这些水银,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在其他地方,肯定有人或者土地,可以提供给秦始皇数倍的水银。

但是要注意的是,水银我们都知道,是一种液态的金属,但是自然界,可没有那么好的事情。哪怕是今天,想要提取水银,也需要很强的技术,并且花费一段时间来提炼。就像是淘金一样,没有科技条件的人,想要这些水银,那必然要有人动手提炼。而且因为水银容易挥发,所以从提炼到保存,都要花上不上心思。

哪怕是这样,在科技不先进的时候,汞中毒的现象,更是明显。在三十年前,光是四川汞矿的中毒人员,就有将近一千人出现了不同症状。要是放到是数千年前,这得让多少人中毒呢?更何况当时还是农业社会,要出征匈奴也好,修长城也好,修陵墓也好,总不能全部人都不从事农业,全都在做这些吧?因此,在思考过各种各样的情况,还有参考史书之后,有学者认为,其实陵墓里面,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水银。

当然,学者也不是空口就来,他们的确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证据。那就是因为水银容易挥发,所以这几千年来,正常的水银,恐怕早就全部挥发完毕,或者只剩很小一部分了。这两千年,水银又没法飞到其他地方,全部堆积在一处,必然会出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比如说植物里含量超标,或者是堆积在土地里进入人体。

因此,不少学者开始研究起了陵墓周围的环境,还有对这附近的县志,进行查询。可惜的是,这些理论虽然有可能性,却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周围的地下水里没有出现超标,历史上这里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中毒症状。

秦始皇陵不能打开,又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件事的真伪。因此,对水银的研究进展,暂时卡在了这里。直到数年后,在四川的一个高达千米的洞穴里,才发现了能推动研究的证据。在史书里记载,秦始皇的水银是由“巴青”提供的,“巴”这个词,在古代开始就是一个地名的代指。据了解,在秦汉时期,这块地方处于如今的陕西一带。这里的峭壁有着数千米高,上面还有着不少石洞,因此被当地人视为仙人之所,亦或者是“野人洞”,不敢靠近。

但是考古队来到之后,就发现,其实这个地方,不太像是野人的家,更像是一个采矿的地方。原因就在于,这个地方出入不便,哪怕是有野人,也没有办法适合家庭居住。而且在洞窟里,人们还发现了不少铁器燃烧的遗留物,甚至还有在春秋战国时期,才有记载的乐器。在研究鉴定后,考古人员发现,这个地方是秦汉时期开凿的,再加上这些遗留物,或许就是为了提炼出水银,才建成的。这一切,都和史书当中的记载几乎吻合。但是因为如今陵墓还没有打开,里面的真正情况如何,还需要更多的调查。

参考资料

1.《史记》

2.《考古》

3.《淮南万毕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