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略论汉族士人与北魏合作关系的建立

略论汉族士人与北魏合作关系的建立

时间:2020-02-29 16:20:46

相关推荐

略论汉族士人与北魏合作关系的建立

作者简介:王汇(>@9@— ) ,女,河北省唐山市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在职研究生。

摘# 要:汉族士人与北魏政权合作关系的建立经历了四个阶段:北魏建立之前汉族士人与鲜卑拓跋部的合作为

其最初阶段,北魏建立之初汉族士人正式登上北魏的政治舞台,道武帝平定河北之后汉族士人与北魏的合作关系初

步建立,而太武帝神 四年征士则标志着汉族士人与北魏全面合作关系的建立。 在鲜卑、 汉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北

魏王朝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关键词:汉族士人;鲜卑拓跋部;北魏;合作关系

中图分类号: A!"@’ !>#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88B ? ":>= (!889) 8" ? 88<" ? 8"

# # 北魏王朝统治中国北方达一个半世纪之久,这是在鲜卑

拓跋部与汉族士人的合作下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然而,汉

族士人与北魏鲜卑统治者合作关系的建立却经历了一个较

长的历史过程,目 前学术界虽对北魏前期的鲜卑、 汉关系有

所论述

[>] ,但未见有专文探讨汉族士人与北魏合作关系建

立的进程,故我们不揣浅陋,对之略作探讨,认为这一进程可

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我们的论述定有不当之处,还望学界

同仁教正。

一、北魏建立之前汉族士人与鲜卑拓跋部的合作

早在北魏建立之前的西晋时期,已有一部分汉族士人来

到鲜卑拓跋部中,从那时起,双方的合作便初步开始了。

民由于当时西晋国内的八王之乱,各派政治势力都想寻

求少数民族的支持,与鲜卑拓跋部为邻的并州地方官员司马

腾、刘琨等人想拉拢鲜卑拓跋部是此时汉族士人进入鲜卑拓

跋部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时期,与鲜卑拓跋部合作的汉族

士人多来自幽州地区的代郡、 上谷、 广宁三郡和并州地区的

雁门郡,因此,这些汉族士人被学者称之为幽并士人

[!]

,这四

郡与鲜卑拓跋部的根据地代北地区邻近也是他们首先与鲜

卑拓跋部合作的一个原因。 幽州代郡人卫操便是幽并士人

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史称其在“ 始祖崩后, 与从子雄及其宗

室乡亲姬澹等十数人,同来归国,说桓穆二帝招纳晋人,于是

晋人附者稍众。 桓帝嘉之,以为辅相,任以国事。 及刘渊、 石

勒之乱,劝桓帝匡助晋氏” 。

[>]

( 卷 !"《卫操传》, C’ =@@) 又有

并州雁门郡人莫含, 为并州刺史刘琨的从事,“ 穆帝爱其才

器……求含于琨” ,而莫含不愿意到鲜卑拓跋部来, 后来, 在

刘琨“入为代王腹心, 非但吾愿, 亦一州所赖” 的劝导下, 莫

含来 到 了 鲜 卑 拓 跋部, 且“ 甚 为 穆 帝 所重, 常参军 国 大

谋” 。

[>]

( 卷 !" 《莫含传》,C’ 98") 需要指出的是, 从最初与鲜

卑拓跋部合作的那些汉族士人所进行的政治活动来看, 他们

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鲜卑拓跋部的势力来帮助自 己在晋的那

派政治势力,而并非像后来北魏时期入仕北魏政权的汉族士

人那样要帮助北魏发展壮大以统一北方并统治中原。

随着西晋国内 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刘渊、 石勒的起兵反

晋,这些早期来到鲜卑拓跋部的汉族士人也逐渐转变了他们

的固有角色,开始帮助鲜卑拓跋部的统治者为谋求一方霸权

而努力。 政治上,他们积极促进鲜卑代国的成长,如许谦, 被

“擢为代王( 什翼犍) 郎中令, 兼掌文记” , [>] ( 卷 !<《 许谦

传》, C’ 9>8) 又如 代 郡 人燕 凤,“ 拜 代 王 左 长史, 参 决国

事” , [>] ( 卷 !< 《燕凤传》, C’ 98@) 他们为鲜卑代国的成长做

出了贡献。 文化上,他们也积极帮助鲜卑贵族学习汉族先进

的封建文化知识, 如前面所提到的许谦, 曾“ 与燕凤俱授献

明帝经” , [>] ( 卷 !<《许谦传》, C’ 9>8) 开创了以后北魏诸帝

系统学习汉文经典的先河。

总体看来,北魏建立之前来到鲜卑拓跋部的汉族士人在

数量上是很少的,他们只是众多鲜卑统治者的点缀, 在政治

上也未有太大的作为。 与同一时期的十六国政权相比,鲜卑

代国与汉族士人的合作并无太多特别可称赞之处,甚至由于

代国远在北方荒漠地区, 与中原地区相距较远, 来到代国的

汉族士人还远远不如后赵、 前秦、 前燕等一些深入中原内地

的少数民族政权为多。 鲜卑拓跋部与其他内迁的少数族相

比,汉化程度较低,而它的进一步汉化和迅速发展壮大,还有

赖于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后与汉族士人的进一步合作。

二、北魏建立之初汉族士人登上政治舞台

公元 "B9 年,拓跋珪重建了十年前被前秦所灭的代国,

不久,他又改称魏王, 这一政权史称北魏。 在北魏政权的建

立过程中,汉族士人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原来就仕于鲜卑代

・ " < ・

万方数据

国的一些幽并士人又纷纷回到代北地区, 投奔了 鲜卑拓跋

部。 他们积极支持拓跋珪统一代北诸部,平定了整个代北地

区,基本恢复了以前鲜卑代国的疆域。 之后, 他们又劝拓跋

珪将目 光转向中原地区, 以期统一中国。 如左长史、 上谷人

张衮“常参大谋,决策帏幄……衮每告人曰: ‘ 昔乐毅杖策于

燕昭,公达委身于魏武,盖命世难可期,千载不易遇。 主上天

姿杰迈,逸志凌霄, 必能囊括六合, 混一四海。 夫遭风云之

会, 不 建 腾 跃 之功 者, 非 人 豪 也。’ 遂 策 名 委 质, 竭 诚 伏

事” 。

[!]

( 卷 "#《张衮传》, $% &!’) 其弟张恂亦“ 随兄衮归北,

参代王军事。 说道武宜收中土士庶之望, 以建大业” 。

["]

( 卷

"! 《张衮附弟张恂传》,$% ()&) 在这一批汉族士人的影响下,

拓跋珪制定了进攻后燕、平定河北的策略。

在拓跋珪平定代北的过程中,后燕政权曾给与了很大的

帮助,但是,在代北地区的形势逐渐稳定以后,魏燕关系走向

了破裂。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意外,从当时的政治

形势不难看出,拓跋珪要想进军中原, 必然要把斗争的矛头

指向立足河北的后燕。 于是从登国六年(’)! 年) 开始,魏燕

双方时断时续地进行了近十年的战争。 登国十年,北魏在参

合陂大胜后燕军队,坑杀了后燕士卒数万人。 此役不仅对北

魏和后燕军事力量对比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也使得

北魏获得了一些汉族士人。 史称北魏在参合陂大捷后,“ 于

俘虏之中擢其才识者贾彝、 贾闺、 晁崇等与参谋议, 宪章故

实” 。

[!]

( 卷 " 《太祖纪》,$% "()

在接下来的平定后燕并州地区的战争中,北魏又获得了

不少汉族士人,这有利于北魏对汉魏典章制度的学习, 于是

北魏在皇始元年( ’)& 年) 九月 平并州后,“ 初建台省, 置百

官,封拜公侯、 将军、 刺史、 太守, 尚书郎已下悉用文人” 。

[!]

( 卷 " 《太祖纪》, $% "() 对此, 史书称赞道:“ 帝初拓中原, 留

心慰纳,诸士大夫诣军门者,无少长,皆引入赐见,存问周悉,

人得自尽,苟有微能,咸蒙叙用。” [!] ( 卷 "《太祖纪》, $% "( *

"+) 这批汉族士人按照汉族统治模式对北魏政权典章制度的

初步创建,标志着汉族士人正式登上了北魏的政治舞台。 虽

然平并州后得到的士人并不是很多,但道武帝拓跋珪这样做

的意义重大,给平定河北时所遇到的士人做出了这样一个政

治姿态:北魏政府尊重并且要重用原服务于后燕等十六国政

权的士人。

在北魏建立之初,是以进行平定代北的部落战争为其主

要任务的,虽然在与后燕的战争中与汉族士人有所接触, 但

毕竟还是为数不多的。 应该看到,此时北魏的统治地区主要

在代北地区,所以其与汉族士人的合作还未显现出像后来北

魏君临中原之后那么重要, 在北魏统治者的心目 中, 与汉族

士人的合作也尚未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故而在与后燕的战

争中还有大量残害汉族士人的现象存在, 如在参合陂战役

中,北魏一次就坑杀了包括部分汉族士人在内的后燕数万士

卒,这在汉族士人中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也成为后来北

魏在平定河北过程中遇到后燕军民拼死抵抗的重要原因之

一。

三、平定河北以后汉族士人与北魏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

皇始(’)&—’)+ 年) 年间,道武帝平定了河北地区, 重创

了后燕政权,致使其残余势力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逃走, 而

其部分官吏则留在了河北地区,这其中的一部分士人与北魏

政权进行了合作,但也有相当多的士人隐居民间, 不与北魏

政权合作。

在平定河北过程中, 道武帝“ 意欲抚悦新附, 悔参合之

诛” , [!] ( 卷 !#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曲阳侯拓跋素延传》,

$% ’#() 十分“留心慰纳” ,故而得到了崔玄伯、 崔逞、 王宪、 屈

遵、张蒲、公孙表、李先等一批著名士人与之合作。“ 拓跋鲜

卑以游牧行国入主中原,对于中国传统的文物制度是很隔膜

的。 北魏统治阶级为了统治中原,不得不凭借前朝统治人民

的典章制度,而熟悉这些典章制度的只有参与前朝政治和博

览经典的汉族士大夫阶层。” [’] ( $% ,! * ,") 在平定河北以

后,这些熟悉汉魏典章制度的士人参与了北魏政权的文物制

度建设。 北魏于天兴元年(’)+ 年) 六月“诏有司议定国号” ,

并以“魏” 为号。 十一月 ,“ 诏尚书吏部郎中邓渊典官制, 立

爵品,定律吕,协音乐; 仪曹郎中董谧撰郊庙、 社稷、 朝觐、 飨

宴之仪;三公郎中王德定律令, 申科禁; 太史令晁崇造浑仪,

考天象;吏部尚书崔玄伯总而裁之。” [!] ( 卷 "《 太祖纪》, $%

’’) 特别是其中的崔玄伯和邓渊, 对北魏政权文化建设做出

了重大贡献。 史称:“ 命有司制官爵, 撰朝仪, 协音乐, 定律

令,申科禁, 玄伯总而裁之, 以为永式。” [!] ( 卷 "#《 崔玄伯

传》,$% &"!) 又云: “渊明解制度,多识旧事, 与尚书崔玄伯参

定朝仪、律令、音乐,及军国文记诏策, 多渊所为。” [!] ( 卷 "#

《邓渊传》,$% &’,) 虽然这些入魏的汉族士人对汉魏典章制

度的传承和北魏政府对之的采纳均是有限的,但这也确实在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

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此基础上, 北魏又不断吸取了诸如河

西、东晋南朝等文物制度的积极因素, 从而形成了隋唐两朝

制度的重要一源。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主动与北魏政权合作的士人多为原

西燕官吏,他们是在后燕灭西燕后才出仕后燕政权的, 道武

帝平定河北后他们又转而与北魏政权合作,如屈遵、 公孙表、

李先等人即属此类。 而原仕于后燕的河北士人则多不愿与

北魏合作,他们或远徙, 或隐居, 即使出仕北魏也心存疑虑,

如崔逞,史书称: “逞之内徙也,终虑不免,乃使其妻张氏与四

子留冀州, 令归 慕容德, 遂奔广 固。 逞独 与 小 子赜 在平

城。” [!] ( 卷 ’" 《崔逞传》,$% (,+) 又如宋隐, “太祖平中山, 拜

隐尚书吏部郎。 ……屡以老病乞骸骨,太祖不许。 寻以母丧

归列人。 既葬,被征,固辞以病, 而州郡切以期会, 隐乃弃妻

子,间行避焉。 后匿于长乐之经县,数年而卒。” [!] ( 卷 ’’ 《宋

隐传》,$% ((’) 由此看来, 宋隐是想尽办法来躲避出 仕北魏

政权。 即使是到了临终之时,他还不忘告诫自 己的子侄: “苟

能入顺父兄,出悌乡党, 仕郡幸而至功曹史, 以忠清奉之, 则

足矣,不劳远诣台阁。 恐汝不能富贵, 而徒延门户 之累耳。

若忘吾言,是为无若父也,使鬼而有知, 吾不归食矣。” [!] ( 卷

’’ 《宋隐传》,$% ((’ * ((#) 北魏政府对这些新附士人也存有

戒心,如上文提到的崔逞后来就因报书之事惹怒了道武帝而

被赐死。

总之,在平定河北以后, 北魏的统治深入到了广大汉族

・ # # ・

万方数据

人民居住的地区,为了稳固其统治, 北魏统治者不得不与汉

族士人建立合作关系,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时鲜、 汉之间

还只是初步的和不全面的合作关系。

四、神 四年征士以后汉族士人与北魏全面合作关系的

建立

虽然在道武帝平定河北以后汉族士人与北魏的合作关

系得以初步建立,但直到太武帝初年, 仍是“ 东方( 代指广大

汉族人民居住的河北地区) 罕有仕者” [!] ( 卷 "#《 阉官・仇

洛齐传》,$% &’!() 的状态。 就连后来曾供职于北魏太武至

孝文数朝的名臣高允也曾言:“ 臣东野凡生, 本无宦意。” [!]

( 卷 #) 《高允传》,$% !’*!)

随着统一北方战争的进行,大片汉族人民居住的地区被

纳入北魏版图,太武帝深刻认识到了与汉族士人合作以巩固

其统治的重要性,因而他围绕选拔人才这一主题多次下诏。

神 三年(#(’ 年) 七月 己亥,诏曰: “昔太祖拨乱,制度草创,

太宗因循,未遑改作, 军国官属, 至乃阙然。 今诸征镇将军、

王公仗节边远者,听开府辟召; 其次, 增置吏员。” [!] ( 卷 # 上

《世祖纪上》,$% *+) 这一诏书成为神 四年大规模征士的先

声。 神 四年九月 壬申,太武帝颁布了著名的征士诏: “顷逆

命纵逸,方夏未宁,戎车屡驾, 不遑休息。 今二寇摧殄, 士马

无为,方将偃武修文, 遵太平之化, 理废职, 举逸民, 拔起幽

穷,延登俊乂,昧旦思求,想遇师辅,虽殷宗之梦板筑, 罔以加

也。 访诸有司,咸称范阳卢玄、 博陵崔绰、 赵郡李灵、 河间邢

颖、勃海高允、广平游雅、 太原张伟等, 皆贤俊之胄, 冠冕州

邦,有羽仪之用。《诗》不云乎,,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庶得其

人,任之政事,共臻邕熙之美。《易》曰: 我有好爵, 吾与尔縻

之。 ,如玄之比, 隐迹衡门、 不耀名 誉者, 尽敕州 郡以礼发

遣。” [!] ( 卷 # 上《世祖纪上》,$% *") 北魏政府“遂征玄等及州

郡所遣,至者数百人,皆差次叙用” 。

[!]

( 卷 # 上《世祖纪上》,

$% *") 这次征仕的应征者共有 (- 人,这些汉族士人的应征和

入仕北魏,大大加强了北魏与汉族士人的合作, 标志着汉族

士人与北魏全面合作关系的建立。 这次征士的规模之大,正

像张金龙先生所言: “像这样一次性大量征召全国各地的汉

族士人进入统治阶层, 在北魏历史上空前绝后, 在中国古代

各少数族政权统治中原时也是罕见的。” [#] ( $% !&) 这次征士

的范围之广和力度之大在北魏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通过宋

宣及其从子宋愔二人“俱被征,拜中书博士” [!] ( 卷 ((《宋隐

附从弟宋宣传》, $% **#) 的例子, 我们可以对此有更直接的

认识。 宋宣的父亲宋洽“ 为慕容垂尚书。 太祖之围中山也,

洽率所领专守北围。 当洽所统, 官军多被伤杀, 太祖特深忿

恨。 及城平,遂杀之。 子顺、训并下腐刑” 。

[!]

( 卷 (( 《宋隐附

叔父宋洽传》,$% **#) 像宋氏这样的曾经与北魏军队有过激

烈战斗的家族,一次就有两人被征, 可见这次征士的范围之

广和力度之大。 延和元年(#(& 年) 十二月 , 针对以往“ 辟召

贤良,而州郡多逼遣之” [!] ( 卷 # 上《世祖纪上》, $% )!) 的问

题,太武帝再次下诏曰: “ 朕除伪平暴, 征讨累年, 思得英贤,

缉熙治道,故诏州郡搜扬隐逸,进举贤俊。 古之君子,养志衡

门,德成业就,才为世使。 或雍容雅步, 三命而后至; 或栖栖

遑遑,负鼎而自 达。 虽徇尚不同, 济时一也。 诸召人皆当以

礼申谕,任其进退,何逼遣之有也! 此刺史、 守宰宣扬失旨,

岂复光益,乃所以彰朕不德。 自今以后,各令乡闾推举, 守宰

但宣朕虚心求贤之意。 既至,当待以不次之举,随才文武,任

之政事。 其明宣敕,咸使闻知。” [!] ( 卷 # 上《世祖纪上》, $%

)! . )&) 史称太武帝“性又知人, 拔士于卒伍之中, 惟其才效

所长,不论本末。” [!] ( 卷 # 下《世祖纪下》, $% !’*) 这并非史

官的夸耀之辞,而是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

总之,以神 四年征士诏为代表的一系列求贤诏书的出

台和实施,使北魏政府得到了一大批以汉族士人为主体的有

才之士。 神 四年征士的规模、 范围和力度之大, 在北魏历

史上空前绝后,影响深远, 标志着汉族士人与北魏全面合作

关系的建立。 这些士人为北魏政权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做出

了积极的贡献,进而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政治

基础。

另外,我们从北魏前期徙民政策的变化中也可以在一个

侧面看出北魏政权与汉族士人全面合作关系的建立。 在向

周边地区扩张的过程中, 为了控制新征服地区的人口, 北魏

政府常常将他们迁徙到统治稳固的地区加以控制。 起初, 往

往是将新附民迁徙到首都平城周围的代北地区,如在平定河

北之后便将河北几十万人迁徙到了代北。 而后来,北魏政权

与河北地区的汉族士人全面合作关系建立以后,北魏在河北

地区的统治得以稳固,北魏政府又有徙民河北之举。 如在延

和元年灭北燕后,太武帝“徙营丘、成周、辽东、乐浪、带方、玄

菟六郡民三万家于幽州” ; [!] ( 卷 # 上《世祖纪上》, $% )!) 太

平真君五年(### 年) , 北魏又曾徙北部民几千落“ 居冀、 相、

定三州为营户” 。

[!]

( 卷 # 下《世祖纪下》,$% "*)

汉族士人与鲜卑拓跋部的合作,直接地推动了鲜卑拓跋

部的汉化,为鲜卑代国的成长做出了贡献。 入魏以后, 汉族

士人又为北魏初期的政权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传

承和传播了汉魏文明,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

作用。 这些出仕北魏的汉族士人, 积极地为北魏出谋划策,

甚至还直接参与了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 随着北方地区的

逐步统一,许多先前由于十六国纷争与乡里失去联系的北方

世族也重新与乡里建立起了联系,为北魏对广大汉族地区统

治的巩固和北方人民对北魏政权心理认同感的形成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而这些都是有利于国家统一的积极因素, 为北

魏长期统治中国北方乃至后来隋唐统一帝国的出现奠定了

一定的基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