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法:怎样选择并叙述论据材料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法:怎样选择并叙述论据材料

时间:2021-02-02 02:41:15

相关推荐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法:怎样选择并叙述论据材料

一、点面结合,详略有致

点面结合,详略有致,就是所列的论据既有“点”上的事实,又有“面”上的例子;点上的事实要详写细述,面上的例子点到即可。点上的事实是重点论据,不宜过多,一篇文章里,尤其是一个段落中,一般只有一两个,不能过多,多了,也就无所谓详略之分了;面上的例子是次要论据,可以也应该多一些,一般都表现为罗列性,但文字应以简略为主,不可详说细述。这样,在论述举例的时候,既有详写的点上的论据,又有略述的面上的论据,以点带面,以面衬点,点面结合,详略有致。这样运用论据,对论点的证明最为有力。这种方法,是从论据的剪裁角度提出来的,是用好论据的基本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一是文字简明扼要。它集中体现在“面”的论据上,可将许多人的事迹、许多事情的内容,或简缩,或合并,或点及,化繁为简,能够节省许多文字。二是重点突出。这集中体现在“点”的论据上,对于这种论据的叙述,可以不厌其烦,详写细说,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甚至细枝末节也不放过。由此可见,这种论据的运用,就是详与略的密切配合,来共同完成证明论点的任务。

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就点与面的先后顺序来看,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先点后面,先详后略,先详用某一两个突出的人物,或者细述某一两件典型的事例,形式重点论据;然后,再概括简述,也可以点到为止,具有罗列归类的特点,至于罗列的频率,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形成例群,对前面的重点论据起辅助和衬托作用。二是先面后点,先略后详,这种情况,与上面所述的运用顺序正好相反,但特点和意义是相同一致的。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一切勤奋努力渴望事业成功的人,都是十分珍惜时间的。古人有“牛角挂书”、“映雪读书”“囊萤夜读”的美谈。今人惜时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李大钊说过,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今”。鲁迅是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写作的。经常在旅途中读书读文件。苏联昆虫学专家柳比歇夫,每天晚上要把一天的活动,包括休息、读报、写信、看戏、谈话花去的时间,十分精确地记录下来。一月作一次小结,一年作总结。1963年是他最满意的一年,因为他创造了小时的最高工作记录。他出门散步,便背外语;遇到废话连篇的会议,就演算习题。真是分秒必争。

这个语段,除了第一句话是论点之外,其余文字都是论据,都是事实论据。先是三个古代论据,通过引用展示,点到为止,只用了一句话。接着,通过一个领起式句子,又列举了李大钊、鲁迅、等三个“今人惜时”的例子,一例一句,较前三个论据要稍详一些,但又高度概括。最后一个论据是以苏联昆虫学专家柳比歇夫十分珍惜时间为例,写他晚上的记录、定时总结、最高工作记录、散步开会习惯等,占去了语段的三分之二文字。可见,这个语段共用了七个论据,其中前六个都是“面”上的论据,简明扼要,最后一个是“点”上的论据,详实而具体。这样,先面后点,由略到详,密切配合,产生了很好的证明作用。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面”上的论据要服从“点”上的论据制约,因为前者是次要的,后者是主要的,要根据“点”上的论据来选好“面”上的论据,不能貌合神离,影响“点”上的论据,进而影响论证力度。二是“点”上论据的叙述不可面面俱到,要把人或事物的主要内容和适合作为论据的方面入诸文中,不可叙述过多过详而偏离了议论主体。

二、古今并蓄,中外兼收

古今并蓄,中外兼收,就是在所用的论据中,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今的,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这是从论据的广度上提出来的,是针对“面”上提出来的。由于论据多,范围广,涉面大,因而论证力度也就会自然加大,说服力也就会明显增强。这种情况,主要是指事实论据而言的,也就是说,运用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事,而不是指那些道理论据。至于这种论据在文中运用频率的多少,一般不大讲究,只要存有各自的代表即可,至少要各用一次。通过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论据的运用,来增加论证的力度和效果。

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一是涉及面宽,横向范围大,空间领域广阔,时间跨度久远。也就是说,文中出现的论据,空间可及几万里,时间可跨几千年,可以把我们带入更远的疆域和更久的过去,不仅扩展我们的知识视野,而且可以把论证的道理说透彻说清楚。可见,这样运用论据,其广度和宽度都是极为明显的。二是论据充分,说服力强。由于这种论据不仅涉及频率较高,而且具有各方面的代表性,因而在论证的时候,可起到十分有力的证明作用。

运用这种方法,就其剪裁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详写细述,就是所用文字较多,叙述过程清楚,有一定的情节,涉及的人和事比较具体;二是比较简略精约,就是以概述为主,所用文字不多,没有过程和情节,甚至点到为止,具有罗列的特点。这两种情况,有时兼而用之,有时只用某一种,较多的是前者。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古往今来,有作为有成就的人无不摒弃平庸的青春,珍惜这黄金时代,因而能在青少年时期就崭露头角,作出光辉的成就。唐朝李世民18岁当了统帅。周恩来同志19岁时,高吟“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诗句东渡日本寻求革命真理。李大钊27岁担任《晨报》主笔,为宣传马列主义和反帝爱国思想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爱因斯坦26岁创立了“光量子学说”和“狭义相对论”,35岁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这段文字除了首句都是论据,都是事实论据,都比较概括。这里,既有古代论据,如李世民,又有现代论据,如周恩来李大钊,还有外国论据,如爱因斯坦,从人物身份来看,既有政治家,如前三个人,又有科学家,如爱因斯坦。这样,古今兼收,中外并蓄,构成排比之势。不拖泥带水,不四面开花,起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论证作用,很有说服力。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详略有致。就是对所用事例的叙述,既要有简略点及的,又要有详细具体的,这样,才可以避免摆设论据的呆板和简单的现象,防止变成论据的堆垒和事例的简单相加,如果都用详述,或者都是简括,没有什么变化,那就会产生沉闷枯燥之感,也会影响论证力度。二是要疏密相间。就是在运用论据时,既有几个论据紧紧相随的,接二连三,并列合用,构成密度较紧的格局,又有在论据之间偶尔用上一两句分析评论的文字,形成过渡,产生间隙疏密之感。这样,疏密相间,松紧有致,会使论证生动活泼,意趣盎然。

三、取之课本,为我所用

取之课本,为我所用,就是从中学课本中拾取论据,来为我议论所用。这种方法,是从论据的取向和范围角度提出来的。这里所说的课本,包括从初中到高中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科书,当然,主要是指语文课本。这是因为,中学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浩如烟海,可以俯拾皆是,不仅有事实论据,还有很多道理论据。而且,这些论据都是十分典型的,都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这么说,不论写一篇什么内容,什么倾向的议论文,都能够在课本中找到论据,其广泛性和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一是效果显著。因为课本论据人所共知,又是典型确凿的,阅卷教师也好,社会读者也好,只要一看课本论据,他们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印象也就自然加深了,议论所产生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二是取之快捷,运用方便。因为课本中的论据都是成品或半成品式的,无须多大精力加工,拿来就能用;即使需要适当加工,也是极为容易的,这主要是人们对它们极为熟悉之故,可以大大降低运用论据的难度,节省时间,迅速成文。可见,课本论据对于我们写议论文,其积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这种论据的具体运用,就其角度来看,既可以是道理论据,也可以是事实论据;就其剪裁来看,既可以是详细复述,也可以简略交代,就其出处来看,可以是出自正式课文之中,也可以见于注解、提示、附录和单元训练之中。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年青人,不过是刚刚开始,然而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人的真正的生活。那些至今仍为人们所赞颂的人,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从史可法梅花岭上以身殉国,到谭嗣同北京街口慷慨就义;从林觉民的《与妻书》到鲁迅的《呐喊》,哪一位没有那令人钦佩的真正的生活?哪一位没有那献身祖国的可歌可泣的生活?

这段文字出自习作《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所用论据都来自中学语文课本。段中先后涉及六位名人:屈原出自郭沫若的《屈原》、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以及他本人的《涉江》;岳飞的事迹出自陶铸的《崇高的理想》;史可法的英烈出自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谭嗣同的例子见于梁启超的《谭嗣同》;林觉民的《与妻书》是高二册28课;鲁迅的《呐喊》见于作者本人的《〈呐喊〉自序》。这些论据在语段中接连运用,都是确确实实的,有爱国诗人,有民族英雄,有改革闯将,有革命旗手,他们不为一已之私利,为民族和国家利益敢于献出自已的一切。不难看出,这些人物和论据都来自于高中语文课本,读来更使人感到亲切,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做有心人,不仅写作搜集论据时要面向课本,而且在平时学习和阅读时,也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多留心课本中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至少要有这种意识,平时注意了,战时也就不会捉襟见肘了,如果将课本中的人和事分门别类梳成辫子,用时不仅会随心顺手多了,而且会产生源源不断、各取所需的效果。二是课本中文学作品所及的人和事要慎用,最好不用,因为那里的人和事大都是虚构的,用之会影响可信度和论证力度。

四、关注社会,留心周围

关注社会,留心周围,就是把搜集和寻找论据的目光对准社会,扫视周围,就是面向现实生活实际。现实生活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我们写作议论文索取论据的源泉。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各种人物、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证明论点的论据。还有社会上的新闻人物,某个地方及至某个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处处有论据,只要注意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写议论文是不愁找不到论据的。这种方法,主要靠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善于归纳积累,加工提炼,因为我们所获得的,多是零散的纯自然的原材料,是不能直接运用的。

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一是现实性强,由于这种论据来自于社会,来自于身边,来自于现实,生活气息浓,针对性强,社会意义显著,因而读者熟悉,人们的印象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二是说服力强,这种论据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联系最紧,甚至论据中的人就是自已的亲友,就是班级的同学,运用得好,不仅具有真实性,而且会大大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就其范围和取向来看,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来自于社会,主要是指当时社会上发生的大事,被人们传颂的英模人物,乃至国际上出现的轰动新闻。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可以点到为止,也可以详细叙述。这种情况,取材内容比较广,论据范围比较宽,但叙述的文字不宜空乏,要具体实在。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大家都知道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的赫赫战绩,他在奥运会上以三块金牌、一块银牌的优异成绩掀起了美国的“李宁热”,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人们羡慕他的成功,可成功的背后,却是遍体的伤痕和苦练。

这段文字,选自习作《自古雄才多磨难》,在文中起事实论据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是李宁在奥运会上获得“三枚金牌、一块银牌”。这件事情,在当时世界体坛上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和影响,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以此为论据,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很强的论证力度。

二是来自于周围,主要是指作者身边出现的人物和发生的事情。这种情况,涉及对象最多,内容最丰富最具体,可以是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也可以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可以是学校、家庭中发生的,也可以是社会上发生的;可以是正面的人和事,也可以是反面人和事。总之,只要注意,我们生活中能作为论据的人和事比比皆是,取之不尽。例如:

据我所知,这位朋友整日埋头于课本,电视及“闲书”是极少看的。我问他:“你就没有枯燥的时候?”朋友答曰:“我非圣人,枯燥之时免不了,但我得顾及今后的高考、深造呀!”我默然。在家长及老师眼里,他可算是“求上”之典型,是个成绩优秀、学习刻苦的好青年,可他又如苦行增一般。

这段文字选自习作《求乐与求上》,虽然是从正面来论述朋友的”求上“精神,然而方法不可取,如“苦行僧”一般。这个事例,就取之于身边,“我”也进入其中,令人可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对所见所闻得来的材料要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因为它们都是感性的东西,通过自已的理性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适当剪裁,并确定适合于作为论据的方面和角度,把它变成论据成品。这样,可以防止论据的粗制滥造。

五、正反对比,鲜明深刻

正反对比,鲜明深刻,就是文章或段落中所用的论据,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对比鲜明,深刻有力,是列举论据的常用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可以是几个道理论据之间的对比,如正面引用与反面引用同时出现;也可以是事实论据之间的对比,如正面例子与反面例子一并用来。至于正反对比的顺序,一般不大讲究,可以先正后反,也可以先反后正;至于所用文字的详略,也不那么呆板,可以是正面论据详实一些,反面比较简略,也可以反之。可见,这种方法,是从运用论据的角度上提出来的,只要有正反内容即可。

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一是对比鲜明。由于所用的论据一正一反,一好一坏,一优一劣,一正确一错误,因而给人的印象是十分鲜明的。众所周知,在有关段落中若出现某一种倾向的论据,其效果还并不明显,若加进一个与之相反的论据,其鲜明的程度会顿然清晰起来,效果也就产生了。二是论证深刻。由于所列论据在内容和观点上是相反的,但证明的观点只有一个,也就是说,证明的角度至少有两个,通过一正一反两种论据的共同作用,其深刻程度和证明力度,显然要胜人一筹。

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就其频率和顺序来说,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各用一次,即一次正面论据,一次反面论据,可以是道理,也可以是事实。由于运用频率低,总体篇幅一般不长,多适用于某一个自然节中。二是各用多次,即多次运用正面论据和反面论据。至于顺序,可以正反交错出现,形成由正到反再正再反的格局,也可以正反集中运用,先都是正面论据,后都是反面论据,或者反之。由于运用频率较高,涉及篇幅较长,因而多适用于整体篇章之中。例如,下面这段文字:

我们可以从儒家和道家的兴衰,来看看“为”的重要作用。道家的开山鼻祖老聃十分崇尚“小国寡民“,其骨子里就包含有”无为“的思想;而庄周比起老子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极力主张顺应自然而无视人的作用。老庄的消极思想给此后的道家弟子打下了深刻烙印。结果,除了清高、超脱之外,道家一无所成。儒家则不然,从孔子开始就大力宣扬“有为”,他巡游各国,积极要求参政,而后又大办私学,广收门徒,宣讲教义。其后的孟子亦对此加以继承和发展,到了董仲舒时,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终于使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阶级接受并奉为经典。而道家却只有隐居山门,借道消愁的份了。

这段文字只用了两个论据,一是道家的“无为”思想,从老子到庄子,有过程有发展;二是儒家的“有为”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到董仲舒,脉络清晰,经过分明。这两个论据,前者是反面的,提倡“无为而治”,结果一事无成;后者是正面的,提倡“有为”,“求参政,办私学”,影响日渐扩大,被奉为经典。可见,习作者站在历史高度,从儒家和道家的兴衰史来评定其“有为”与“无为”的长短优劣,先反后正,以反为主,对比鲜明,论证十分深刻有力。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列举正反论据进行对比时,要么在道理论据之间进行,要么在事实论据之间进行,一般情况下,二者不宜混用,因为它们不属于同一类型,即使用于一起,对比也不和谐,证明效果显然不够理想。二是在运用事实论据时,要有详略之分,要么正面论据详实,要么反面论据详尽,不宜平分秋色,这样,会大大增强论证的深度和力度。

六、假想设譬,灵活多变

假想设譬,灵活多变,就是通过假设联想和设例取譬的方式来列举论据,形式多,内容丰富,自由灵活,变化多姿,可以增加论证的色彩,提高议论效果。假想,就是假设想象,含有虚构成分,因而来得方便自然,可以随时嵌入;取譬,就是假设比方,是一种喻化事物的方法,可使之形象具体,产生较好的论证效果。这种方法,文字有详有略,位置无拘无束,运用是很方便的。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一是得来容易。由于这种论据是作者临时编拟的,可根据论点需要和论证角度,适当设制一些为“我”所用的事例,或假设,或想象,或譬如,或造话,以丰富论据的形式,增加议论的力度。二是生动活泼,多彩多姿。由于这种方法涉及论据多,论据形式多,如果在某一篇段中同时运用,不仅对证明论点产生积极的意义,而且会增加议论特色,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这种方法的运用,就其频率来说,如果是用假设方式,文字虽然不长,但出现的次数较多,假设复句、假设句群都可以,它是在有关论据中的自然运用,通过假设,增加说理的内容和过程;如果是造话,往往是通过引用来实现的,常用的格式是“有人说”,可作为段首论据提出问题,也可以用于段中作辅助论据;如果是想象取譬,文字一般较为详实,甚至编拟一个故事,有情节,有过程,生动有趣,意味深长,这种情况,多是文中的主要论据。例如: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已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整段文字几乎都是论据,都是从反面列出的,但它是通过设譬的方式摆出来的,其标志是开头的“譬如罢”;其中还运用了假设的方式,其标志是“如果”。文中用祖上得来的一所大宅子来比喻文化遗产非常贴切;下面的分头用喻都是服从于这一总喻的:以“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来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跑主义者,以“勃然大怒……清白”的“昏蛋”来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和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以“羡慕旧宅子”“接受一切”“欣欣然地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这些譬如,既有举例的功能,又有假设取喻的意义,准确形象,生动活泼,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由于这种论据主观意识强,不能胡编乱造,要符合实情,要适应论点之需,不可有随意性,不能夸张,不能将所列的论据编成天方夜谭,这样就会失去可信度,影响论证效果。二是这种方法很少用于道理论据,因为道理论据多是名人名言,不能把自已的话强加于某某名人,这就破坏了道理论据的严密性,同样有损于说服力,甚至会造成难以换回的失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