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人民日报詹国枢跟北大学子谈新闻写作技巧(一)

人民日报詹国枢跟北大学子谈新闻写作技巧(一)

时间:2023-04-26 18:42:06

相关推荐

人民日报詹国枢跟北大学子谈新闻写作技巧(一)

图片来源网络

这次到北大来,与同学们交流,非常高兴。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妙手著文章》,副题是,“谈谈新闻写作的技巧”。

新闻写作是有技巧的吗?我认为是有的。正因我认为新闻写作有技巧,所以,从业20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探索和总结。今天,我就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归纳为这个讲座。

进入正题之前,向大家推荐一个方法,这方法不但对听这个讲座有用,或许对你一生都会有用。这个方法就叫简单化。

简单化,乍一听好象是贬义词。然而,在大部分情况下,简单化不但不应该否定,而且要充分肯定。

举例说吧。湖南有家造纸企业,亏损多年。新上任老总来到工厂办公室,问,企业有规章制度吗?办公室主任回答,不但有规章制度,而且非常详细哩。于是,抱出一大摞管理条例。老总一看,好家伙,厚厚五大本,足有七八斤!老总说,这么复杂的东西,谁愿意看,咋记得住?于是,老总来了个删繁就简,制定了两项制度,一个是四无,一个是五不走。四无就是:车间必须做到无垃圾、无杂物、无闲聊人员、无乱放成品半成品。五不走就是:工人设备不擦净不走,材料不放整齐不走,工具不清点好不走,现场不清扫不走,电源不关好不走。

自此以后,工厂管理大有起色。

简单化常常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由此联想到,在我们身边,有不少规章制度,规范着大家的行为,但是,又有多少是认真执行确实起作用的呢?深究起来,当然与有令不行、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不认真有关,但是,规章制度太庞杂、太烦琐,人们根本记不住因而也实行不了、监督不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怎么办呢?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简单制定几条,让大家都记得住也用得了吧。

再举个例子。今天到北大前,看到一个消息,最近,欧盟委员会打算用一年左右时间做一项工作,要把他们过去的各种规定和条文,做一次大清理,来一个简单化。因为这些条文实在太庞杂,以至大大影响了欧盟的工作效率。记得我在经济日报工作时,报社曾请著名健康专家洪召光来作关于健康养生的报告。报告非常生动精彩,讲了不少洪教授所见所闻的病案和有趣例子。报告听完,不少人觉得确实精彩,可什么也没记住,基本等于没听,日常生活还是老样子,我行我素。我呢,以简单化的原理,记住了洪教授的一句话:饭吃八成饱。就这句话,受用无穷。

言归正传,说到新闻写作技巧,可讲的内容很多,但我劝大家也来个删繁就简,只记住简单的五句话就行了。如果听完讲座,大家别的没有记住,只记住这几句话,而其中的一句或者两句又真的打动了你,在你走上工作岗位上后真打算认真试一试,那么,本人今天就算没有白讲,你们也就没有白听。这五句话是:

第一句话----带着问题写新闻。

第二句话----水平高低在选择。

第三句话----述评写作三段式。

第四句话----言论写作三要素。

第五句话----最高境界是通俗。

一、带着问题写新闻

报社每年都要接收一批大学生,有北大的,清华的,也有武大的、复旦的。说起采访写作,有大学生问我,詹总,你写了那么多稿子,有些稿子我们上学时就读过。写新闻到底有没有诀窍?如果有,可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毫不保留。

我说,毫不保留,没有问题。但要说诀窍,十个人大概可以总结出十种诀窍。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所认为的诀窍的话,这句话就叫做“带着问题写新闻”。

为什么要带着问题写新闻呢?我想先与大家来推敲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记者到底是干什么的?

在座各位,走上工作岗位,都是要当记者的,在你们心目中,或许已经有了一个记者的概念。记者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提起记者,说法很多,比较通行我们也比较认可的有“无冕之王”、“社会的守望者”、“历史的记录人”等等。但是,我们不妨放平心态想一想,记者记者,不过就是一个记录者---记录下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而已。记者所从事的,也是一项服务工作,其本质和街上骑自行车送外卖的小伙子没有什么区别。不过送外卖的对象是肚子饿了要吃饭的人,满足的是人们的食欲。而记者的服务对象是眼睛馋了想看新闻的人,满足的是他们的新闻欲。当然,你这食品应该是健康卫生、吃下去不拉肚子的,你的新闻,也应该是真实健康的、导向正确的,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个概念,记者最大的本事是什么?

新闻同行见面,往往会议论,这个记者非常能干,那个记者本事很大。如果再深问一句,记者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呢?我认为,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提问。在座的同学,可能比较崇拜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王志和白岩松,认为这两个家伙本事真大,做的节目非常有意思。其实,这两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提问,当然,有的问题并不是他们提的,而是他们背后的策划班子策划好的。他们所提的,都是观众非常想知道的问题,问题一提出来,观众就很想听下文,采访对象一一回答,观众的新闻欲就得到极大满足,于是,都说节目好看,主持人有本事。

所以我认为,一个记者,水平高低,就看你能不能摸准读者胃口,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找到他们最想了解的问题,然后,千方百计去回答这些问题。

举个具体例子吧,前些天,中央电视台直播全国主持人大赛。几千参赛者,最终筛选剩下十人,进入总决赛。这些人在比些什么呢?比口才、比风度、比相貌、比临场应变能力。这都对,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比谁能在最短时间提出最精彩的问题。大赛中有一个环节,由参赛主持人当场对某一专家或官员进行采访。这时,最有水平者,往往就是最能提出观众感兴趣问题的那个人。白岩松在点评时说,如果哪位选手提的问题我很想知道,这个选手就是成功的。反之,你提那问题我一听,根本就没兴趣,那你就失败了。

朱军主持《艺术人生》,曾采访世界级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朱军的几个提问,问得就非常好(假如你们是朱军,是不是会问得更好呢?)

第一个问题是,请问大卫先生,你为什么对魔术如此痴迷?魔术对你意味着什么?

大卫说了一番见解,答得非常精彩。

第二个问题是,你已经表演魔术30多年,你演砸过吗?这样一问,大卫肯定要说一些曾经演砸的趣事,观众当然喜欢听。

第三个问题是,什么事情老是重复就感到枯燥,你感到枯燥吗?

第四个问题是,今年是你的本命年,48岁,你有什么人生感受让我们分享吗?

这些问题,都很精彩,显然是精心策划,有备而来。

再举个例子,一次到青岛开会,结束后主人建议,还有一天时间,大家到海边逛逛吧。我说,不去了。因为采访写作中的乐趣,已经足够我受用。利用一天时间,我联系采访,写了篇通讯《青岛为何名牌多》。当时,全国驰名商标只有11个,青岛就占了5个。这样一个并不算大的城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名牌呢?我找了市里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找了一些企业家和学者专家,采写了这篇文章,发表后,反响不错。

大家只要仔细观察会发现,如今,很多媒体做报道时都有一个特点,标题差不多都带问号。比如,房价还要涨多高?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股市拐点是否到来?一看标题就很吸引人,实际上,这就是带着问题写新闻。

有人会说了,如果你写一个中性题材,标题本身没有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办呢?我的办法是----文章当中找问题。

还是举四川的例子吧。那年我到四川,准备写一组四篇文章。总题目已经想好了,就是“四川省里说四川”。第一篇叫《说川军》,就是讲四川的民工。第二篇叫《说川猪》,讲四川的养猪业。第三篇叫《说川药》,四川的药非常有名,有句话叫“无川不成药”嘛。第四篇叫《说川旅》。四川的旅游业也非常不错。

这四个题目,都是非常中性的题目,怎么写呢?写出来会不会有人看呢?

我想了一个办法,在行文中先设几个靶子,自己给自己提问,引起读者兴趣,然后再回答这些问题。

比如,《说川军》,我在文章中开门见山,先设计了一个问题:川军是中国农民进城打工的缩影,对于农民进城打工这件事,到底应该怎么评价?

当时,舆论界对农民工进城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民工大量进城,扰乱了城市秩序,破坏了社会治安,长此以往,会出乱子,等等 。我就针对这些问题,加以回答。

接着,我又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四川农民在全国农民打工中外出最早?人数最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去找有关人员采访,他们跟我谈了深层原因。

第三个问题,四川农民外出打工已经超出1000万,今后趋势如何?是继续增长,还是逐步减少?

第四个问题,农民外出打工,最终归宿何在?

以上几个问题,其实都是自问自答,但只要你在文章中一提出来,便会引起读者兴趣。所谓《说川军》,整篇文章,除了串场话外,实际就是回答这四个问题。

若干年前,我曾到浙江横店影视城采访,去的时候,这个地方已经投资17个亿,建了很多景点和宫殿,规模很大,很有气势。记得当时正挖一条河,要搞清明上河图。回来我写了一篇调查报告,发一个整版,题目是《横店影视城,成败谁能知》。这篇文章,也是由问题构成。

第一个问题,企业做大以后,该向何处扩张?我采访了影视城的董事长徐文荣。由他谈自己的想法。这个问题在当时很有代表性。

第二个问题,投资如此巨大,资金从何而来?企业虽然有一些原始积累,但远没有这么多。影视城要搞成中国最大、亚洲第一,巨额投入从哪里来呢?当然,一部分是企业自己的,但是大部分是银行的,是国家的。当今中国,银行在为经济发展买单,这种买单,虽有必要,但也有极大风险。

第三个问题,投入需有产出,能否产生效益。投入十几个亿,怎样才能收回来?徐文荣说,到横店拍摄是不要场地费的,但是肯定要用当地演员,还要吃喝拉撒。这都有收益。以后,我们还要再搞旅游,尽可能收回投资。

第四个问题,成功还是失败?谁人能够把握?我对徐文荣说,我们是好朋友,直率地说,我认为,你成功的前提是中国至今没有、浙江也没有人要做更大的影视城。假如有个大老板,实力比你强,也做影视城,规模超过你,你就很玄了。徐文荣笑笑说,这就是我们企业家和你们文人的区别了。我们是认准了一个事可以干,立刻就干,想得太多太细,什么事也干不成!所以你们成不了大事。

如今,这篇文章刊出已经好几年了,我要恭喜徐文荣,谁也没有出来跟他较劲,所以他还在贷款,还在把影视城继续做下去。

我们讲新闻写作技巧,“带着问题写新闻“是一个总技巧、大技巧。无论你写什么文章,包括评论、杂文,甚至散文、小说,一定要带着问题。因为有问题,读者就会感兴趣,就会产生阅读需求;有需求,你的文章就会有人看,就有价值。

作者 詹国枢人民日报社编委、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全国政协委员。他具有丰富的新闻实践和理论水平,有多部著作出版;他在12月北京大学的讲座,回答了新闻写作的若干问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