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废弃五行学说 中医什么都不是!五行和五脏到底啥关系?有啥用?

废弃五行学说 中医什么都不是!五行和五脏到底啥关系?有啥用?

时间:2021-04-23 21:34:31

相关推荐

废弃五行学说 中医什么都不是!五行和五脏到底啥关系?有啥用?

今天我这篇文说,给你聊聊中医里头的五行。

为什么说这个啊?因为就在几天前,我的订阅号留言区里,又有一些对中医不了解,甚至是否定中医的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中医里头的五行本来就是玄乎其玄、似是而非的概念,是迷信的体现。中医理论构架在五行学说上,注定是不科学的。

看到这样的言论,我觉得,我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好好写一篇文说。

首先,我要承认一点,中医理论,离不开五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古代人所认为的构造这个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然后,古人又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世间万物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赋予它们各自的“金性”、“木性”、“水性”、“火性”和“土性”。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内的东西。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特色医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所以,古来医家就把五行概念,移植到了中医对脏腑,尤其是对五脏的功能认识上,并且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演变,来理解病理和生理。

可以说,这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打开了中国人认识生命、防治疾病的一扇窗。没有五行,就没有中医。离开了五行,也就没有了中医。

我这么说,可能让人觉得太“教科书”了。那好,我现在就细致一点说。

五行之中,心对应火。我们的心,为阳脏,我们血液的搏动,意识的产生,思想的产生,以及思维和感受活动,都是心阳在做支撑。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心阳。五行里面,火的阳热之性最强。故而心属火。我们常说心火上炎。火烧起来,火苗是向上窜的。同样,心火烧起来,也是上部头面有症状,比如失眠、口腔溃疡、流鼻血、耳鸣等等,两者多像啊!

我们的脾,对应土。土,生长万物。我们的脾,生养气血,滋润身体,助力正常机能的开展。这像不像土生万物啊?所以,古人说,脾属土。土,怕大水。水太多,土里就长不出庄稼了。同样,脾湿太大了,也就影响气血生成了。两者是不是有相通之处啊?

我们的肝,属木。肝,古人认为,有升发条达之性。肝只有像自然界的树木那样,向上充分地生长、伸展,我们人的气机,才会条达,各项机能才会正常。所以,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升发之性,对应肝,故而肝属木。

我们肾,属水。古人讲:“肾者水脏,主津液”。就是说,肾主水液的代谢和排泄,和水息息相关,故而属水。另外,肾藏真阴,乃是一身阴气之根。自然界里,水性属阴。故而,两者有对应的联系。另外,古人认为,肾主潜藏和蛰伏。他们观察到,自然界里的江河湖海,深不见底,内藏各种生物、灵物,尤其是到了冬季,更是冰封潜藏。所以,水,就有了潜藏蛰伏之性。这和肾在意义上又有相通。

我们的肺,属金。关于肺为什么属金,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在这里好好说一说。古人说,“金曰从革”。从,指的是顺应,意义上类似的意思。革,指的是皮毛。从前的人,狩猎打来的动物,宰杀之后,皮毛丢弃在一旁。经过风吹日晒,渐渐由松软变得坚硬。这是一个聚敛、收缩、肃降的过程。而金属,它的冶炼过程,也是由一滩最初看似松软的矿石而来。于是,两者都有“聚敛、收缩、肃降”之意。古人因此就说“金曰从革”。之所以把这个关系和肺联系上,源于古人对肺功能的理解。我们的吸气过程,就是肺的肃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胸中宗气被向下运送到丹田一部分,成为元气的补充。肺中的津液,包括心脏血液,也被向下布散全身,其中津液则有一部分直接地,或者经过五脏而间接地汇聚到肾。这也就有了肃降、聚敛之意。两者类比,古人称肺属金。

到这里,五脏和五行的关系对应了。那,这又有什么用呢?古人是如何通过五行来解读身体和疾病的呢?

这就要说道五行之间的关系了。五行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我们拿最简单的一种关系来说吧。这就是相生的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这有什么用?比如说金生水。对一个肾阴不足的人来说,怎么滋补肾阴啊?可以从滋补肺阴的角度来做。肺金生肾水啊!肺中津液足了,就会输布给它的子脏,即肾。这就是所谓金水相生之法。中药里面有一个知母,就是润肺生津、滋补肾阴的常用药。肺肾阴虚的人就可以用。

再比如说水生木。肾水,能生肝木。在治疗肝阳上亢的病人时,医家会着重滋补肾阴。肾阴足了,肝阴就足了。肝阴足了,肝阳就不会上亢了。用治高血压的镇肝熄风汤里有龟板、玄参等等,就是这个道理。

又比如说木生火。肝木生心火。肝火旺的人,往往心火也旺,表现出来的就是肝火扰神,睡不好觉。所以在治疗失眠的时候,医家往往会从清肝火的角度考虑。

还比如说火生土,心火生脾土。心是母脏,土是子脏。中医里面有一个症候,叫做心脾两虚,基本意义就是脾虚不能生化气血供应与心,使得心脾两虚。用五行关系来看,这就是子脏脾亏虚在先,然后累及到母脏心。这既是所谓“子盗母气”。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医家用归脾汤,补脾养心。

还有土生金,即脾土生肺金。脾是母脏,肺是子脏。正常情况下,津液在脾的运化之下,借助脾的升清之能,来到肺,然后布散全身。但是,如果脾病了,运化失常,津液全都为痰湿所取代,那么痰湿被上送到肺,那肺里就全是痰了,我们就咳嗽多痰了。这就是“母病及子”了。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医家往往从健脾入手。

当然,上面这些,仅仅是非常简单、粗浅的一部分。我之所以列举出来,就是想告诉你,中医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包括对生理功能的理解,对疾病的理解,都离不开五行以及五行之间的关系。那么,用这样的思路来治病,到底有没有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说脾土生肺金这件事儿。肺不好,总咳痰,痰量大而清稀,总咳嗽,现代医学怎么治,咱先不管,中医第一件事儿就是健脾。脾湿一旦化散,脾气一旦充足,问题就好一半。再比如说治疗表虚多汗的玉屏风散。本来,表皮的事情归肺,但是里面为什么有黄芪啊?黄芪是健脾的能手啊。目的就是健脾,生肺金,从而增进肺气,实现对肌表的固护之能。

总而言之,我想告诉你,中医,离不开五行。中医看问题,离不开五行。五行是哲学,是科学,是我们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法、钥匙。它对医学的指导,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早已证实了它的正确性和实用价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