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36氪对谈领英中国总裁陆坚 新经济职场进入了变革阶段 | WISE 新经济之王大会

36氪对谈领英中国总裁陆坚 新经济职场进入了变革阶段 | WISE 新经济之王大会

时间:2019-05-17 12:34:21

相关推荐

36氪对谈领英中国总裁陆坚 新经济职场进入了变革阶段 |  WISE 新经济之王大会

互联网行业蒙眼狂奔之后,更需要一个新经济职场。

文 |焦佳星

11月26-27日,36氪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大会下设13大会场,邀请超百位新经济社群的代表,共同关注新技术、新场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与融合,连接初创公司、互联网巨头、投资机构、地方政府、传统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聚焦那些脚踏实地、以梦为马的未来产业之王的成长和成熟。

当下的职场环境急需新经济人才。在新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企业要着力于发现、培养新经济人才,另一方面求职者也需要适合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位,双向的需求刺激了对职场社交的需求。同时,受宏观环境和互联网红利消失的影响,职场环境也进入了变革阶段。

LinkedIn(领英)中国总裁陆坚在“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上,与36氪首席内容官李洋的对话分享了他对中国互联网职场的新观察。他认为,在互联网职场愈发焦虑的大背景下,领英和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思考自己下一步会去往何方。

领英作为一个诞生于美国的职场社交平台,在全球拥有6.6亿会员,其中4800万会员就在中国。在其他竞争平台和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领英中国发布了2.0战略,升级完善其在中国的服务体系。

贴合中国职场人的需求,领英不仅为职场人寻求机会,也将帮助解决职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真正做到为职场人提供一站式职业发展方案。

以下为会谈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主持人: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如何发现、培养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新经济人才?个人如何选择更适合的企业?下面让我们再次有请36氪首席内容官李洋、LinkedIn(领英)中国总裁陆坚进行高端对谈。

李洋:您介绍一下自己。

陆坚:今天非常高兴,谢谢36氪的邀请,今天有机会来参加对话。我是一个技术人的出身,做了20多年的技术。从技术高管变成产品管理,然后做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李洋:陆坚博士原来在苹果工作过多年,回国之后在盛大、360、沪江网工作过,又到了领英,作为总裁来管理整个公司。

言归正传,今天主持人要求聊一下新经济职场这块的趋势。最近一个帖子非常火,一个大厂的程序员曝料说,因为对老板不太满意,一气之下辞职了,三个月没找到工作。怎么办呢,要延续生活,就做了外卖。他觉得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以领英的视角来看,包括后台的数据,现在整个中国的宏观情况是怎样的,尤其是中国互联网职场的整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陆坚:很高兴分享一些从平台上看到的数据。先讲一下,有一些同事并不知道数据来自哪里。领英是职场社交,上面每一个会员有他的职业档案,职业档案里面包括哪年从哪个学校毕业,现在在哪工作,之前在哪工作,有点像简历,如果把变化了职业,也会经常去更新。从上面看到的数据,当量非常大的时候,这个量级在全球是6.6亿的会员,在中国是4800万会员。在上面看到的趋势,当一个会员换工作以后,就会改变简历。过去四年里面可以看到流动性大大下降,流动性是指有的人换了工作或者离职。

今年年中的时候和的数据相比,工作的流动性下降了35%。这反映了两点,一个是职业的机会少了,一个是大家变得更谨慎了。

李洋:像很多程序员、互联网公司很高薪,运用的人才也是高水平的。这一块的趋势,是怎样的呢?

陆坚:今年互联网是受到冲击比较大的行业,还有新能源汽车,从一些公司的股价上也可以看出来。我听到不止一家说公司,候选人的池子变大,就是供需关系有了明显的变化。

李洋:新经济领域的竞争是异乎寻常的残酷的,从领英的视角来看,怎么去面对这种竞争呢?

陆坚:过去的几年中国整体的互联网经济有一些大起大落,比如O2O行业,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已经不存在了。在过去的几年里面,有一些过度投资,用一个词叫“蒙眼狂奔”。这几年过了以后,即使是当时胜出的,记得一个投资人讲过一句话,竞争的时候靠重金砸进去以后,要把厂商的其他竞争对手搞死,经历一个清场的阶段,清场以后,好像有一个玩家胜出了。但是我们看到一个例子,即使到了清场,剩下的这家也不一定是赢家,它都不见得能一定活下去。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在过去几年的过度投资,并没有一个被证明是可持续的。今天到了产业调整的阶段,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

对于领英来讲,我们也不是几年前追风口的公司。我们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阶段,因为经济危机的时候,也是领英全球发展最快的时候。因为这个阶段的时候,它们更需要这个职场。

我经常问别人,大家知道领英在商业化角度是怎么做的。我们大量是B2B的业务,而且是为企业招聘服务的业务。在职业社交上面,我觉得职场社交或者职业社交大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我是领英的会员,从就加入领英,确实感受到领英带给我在职场发展上、职场转折点上,领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对领英的理解,它是一个个人的职业品牌。在上面的档案,是个人品牌。而个人品牌和社交的关系是什么呢?在领英这样的平台上,它还有一个活跃的关系链。而活跃的关系链,跟你的职业平台是不是很高,成一个直接的比例。职业品牌跟你的关系链相关,关系链越广,品牌越高。

领英是一个连接机会的平台,除了个人职业品牌和活跃的关系链以外,我们平台最终是为职场人连接机会。为什么这么讲呢?在职场领域里面,还有一些公司像51job和智联招聘,它是主动求职者的平台。大家去那上传简历,申请一份工作,三个月已经就不会再去了,因为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有点像去一个电商平台买东西,是一个交易性的,交易完了以后,这个关系就结束了。

而在领英上的平台,是要打造你的职业品牌。这个过程中有两种情况连接机会,一种情况是积极寻求机会底时候,这跟智联、51非常像,是主动求职者。在领英平台上全球有3000万个工作。另一个情况,也是跟主动就职平台不一样的地方,机会找我们的。因为在上面每一个人有自己的职业品牌。特别是对资深的人来讲,是机会找到人,而不是你在找机会。所以我们是一个双向连接机会的平台。

李洋:你在海外使用过领英的服务,在中国市场也经历过中国的职场,您觉得海外和中国的环境在职场提供的服务,有什么差异化呢?

陆坚:有很大的差异。领英平台它的存在在美国,美国有Facebook这样的平台。美国会把职场上做的事情和生活上的事情区别开。比如很多人会在Facebook发小孩生日的照片,这种不会发在领英上。在领英上会发公司团建和客户谈项目的照片,所以在美国来讲生活和职场分得很开。

在领英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眼里,“信任”是领英从诞生之日到发展至今的基石。根据Business Insider Intelligence的排名,在美国所有的社交平台中,领英是连续三年最受信任的平台。一份真实、可信的领英档案,不仅是个人职业形象在网络世界里的名片,也是获得高价值人脉资源、专业知识和职业发展机会的窗口。在领英,你有且只有一个最真实可信的职业身份。

有的人在我们平台会说非职场的事情,就会有一群人在上面说,你不要讲非职场的事情,应该去Facebook。

李洋:但是在中国微信朋友圈,经常会分不清生活和工作的界限。

陆坚: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相同的体会,确实在中国,在微信的平台上,不管是职场还是家里的个人生活都会讲。当朋友圈里面的朋友越来越多,还有很多人不认识的时候,很多人发得越来越少或者会偏向某一类,比如只发职场,个人生活不怎么发了。这也是当你的圈子扩大以后的一个挑战,虽然微信可以分组,但这个管理很难。

李洋:比如刚刚谈到的那位兄弟,如果给他一位建议的话,他应该怎么做呢?因为现在职场环境受到宏观环境和互联网红利消失的影响,会有么一个大环境。除了谈996以外,还会越来越多谈到中年危机、年龄歧视,这都是经常会提到的话题,你会提什么建议呢?

陆坚:我建议先进入领英。

刚刚讲我们过了一个非常高涨的蒙眼狂奔的时代,这是指整个行业。随着行业的高涨,不管之前是追风口,随着尘埃落定以后,每一个人会反思,我下面应该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大家可以在这个阶段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也是领英中国发布的2.0战略,我们在思考职业社交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实现了连接,在微信上也可以连接,连接以后做什么呢?我们新的战略,做了连接之上的“一站式职业发展平台”。解决职业发展的很多阶段的问题:有的人需要寻找一个导师,有的时候需要测评一下自己的技能到了什么程度,有的人需要知道行业发展的动态,有的人还想知道自己的薪酬水平,还有的人有很强的自趋力,会主动选择一些课程提升自己。

相比欧美市场,这些都是中国职场人非常可贵的品质,因为我们的职场人很多年龄还非常年轻。年轻的特点,大家有很强的自动力和自我提升的愿望,也是中国的职场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句话是:“觉得中国的职场人普遍比在国外更焦虑。”我们的平台做了很多事来满足这些需求。我们跟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和行业专家合作,一起出谋划策,为职场人提供讨论和参考。还马上会推出“职场洞察”,这是基于会员所在的行业、地区和关注领域,给他们提供基于全球网络数据的洞察分析,不仅包括来自领英的海量动态数据,还包括了行业大咖的解读及领英社区投票讨论。

李洋: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有好多公司也有一种痛,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有这种情况吗?

陆坚:永远有这种情况,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不管在什么时候,有很多人认为找工作困难。但大部分企业认为,找到好的人有困难。在这个方面,这是一个技能的差距。在领英平台上有很多数据,有很深的研究,我们6亿多会员,很多会员是标记了他的技能。我们有一个项目,跟世界经济论坛做的技能图谱项目,就是看一下每一个职场人标记自己的技能,和求职要求的技能差别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叫技能图谱。

李洋:非常感谢陆坚博士带来的干货分享,非常期待您的产品和服务会推出。

陆坚:谢谢李老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