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梅兰芳1发奋苦读

梅兰芳1发奋苦读

时间:2023-08-12 14:37:31

相关推荐

梅兰芳1发奋苦读

演讲人:翁思再

讲师简介: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京剧学者,剧作家

内容简介:梅兰芳是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名列四大名旦之首,可是,言不出众、貌不惊人,差点让少年梅兰芳葬送了自己的京剧之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而这个不被梨园师傅们看好的懵懂少年又究竟是如何走出自身条件不足的困境,成就一生梦想的呢?

全文:

梅兰芳响亮的名字,说到这个名字,大家一定想到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剧,中国特有的戏曲,绵延千年发展到京剧集其大成。所以作为我们中国人要了解自己的国剧,那就必须了解这个国剧的代表人物梅兰芳。“海岛冰轮初转成”。

解说:这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电影《贵妃醉酒》中的精彩表演,《贵妃醉酒》是一出载歌载舞的单折歌舞剧,在这出戏中梅兰芳先生以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将杨贵妃演的既美艳娇柔又仪态端庄,《贵妃醉酒》也因此成为国内外观众百看不厌的经典剧目之一。梅兰芳先生生于清朝末年的1894年,本名梅澜,字畹华,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是一位开宗立派的旦角演员,被列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父亲梅竹芬也是名旦角演员。

从梨园世家成长起来的他最终成为中国京剧艺术的一代大师,我国最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之一。梅兰芳先生一生塑造了无数美艳精致的舞台形象,在中国京剧史上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和巨大影响。他以男人之身维妙维肖的表现出了女性之美,并被公认为“四大名旦”之首。他将京剧带出国门,传播到世界,他的表演将中国京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重要的戏剧理论体系之一。梅兰芳就是一个响彻艺术世界的名字,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令世人为之敬仰的艺术大师却曾经因为天分不够险些断送了自己的京剧之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而少年时代的梅兰芳又是如何走出自身条件不足的困境,成就心中梦想的呢?从今天开始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集团高级记者翁思再先生作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传奇人生。

或许大家以为梅兰芳有这么好的一个先祖,梅兰芳又如此风靡,他当年一定是一个天才少年吧?不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他当年学戏条件并不很好,少年时代学戏差点没学下去,被老师炒鱿鱼了,你们相信不相信,这个事情可是实实在在地被写在梅兰芳自己的著作《舞台生活四十年》里面的。

他自己说我小时候学习条件不好,八个字“言不初中,貌不惊人”,我先讲貌不惊人吧,一个理想的演员应该是什么样的脸形?外壳,脸形外科应该柔和,线条要柔和,瓜子脸、鹅蛋脸。虽然我们京剧舞台上的旦角演员可以贴片子,调整一下脸形,但是和你本身的脸形好看与否还是有关系。梅兰芳既不是瓜子脸又不是鹅蛋脸,什么脸形呢?介乎于圆脸和国字脸之间,我这里有一张照片,咱们看看他的样子,看看。并不是鹅蛋脸,也不是瓜子脸。

梅兰芳的单眼皮,眼皮看上去下垂,眼睛不大,小,而且梅兰芳是个近视眼,从小是近视眼。有时候要迎风流泪,这个眼睛是演员脸上五官里面眼睛是最要紧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比如说你们看戏,你们说哪个演员表情好,哪个演员脸上不会做戏,就讲实际上区别就在于两个眼睛。因为人的五官上面只有眼睛是可以动的,是可以传神的,恰恰梅兰芳眼睛不好,没有传神,不会传神,这是天赋条件第一步好的地方。

第二,梅兰芳嗓子一般,他并不是一开口就响堂,作为一个演员来讲这还不够,还不是一个最好的条件。可是嗓子也罢,眼睛也罢,脸形也罢还不是最主要的缺点,最要命的是他的心理素质,他的性格,反映迟钝,他的反映比人家慢半拍,所以学戏就是学得慢,人家一两遍,三、四遍灵敏的孩子一下子就学会了,他不够灵敏,学得慢。

梅兰八岁的时候他的伯父叫梅雨田请进的一个师傅姓朱,叫朱师傅来教他戏,这个朱师傅家学渊源,绝对不是外行。看到梅兰芳这么个样子,他不太喜欢,教了,他很认真地教了,教一遍,教两遍不会,这个老师急啊,骂,没有用,拿起戒尺打小屁股,没有用,不会还是不会,反映慢嘛。老师时间一长就没有耐心了,“哎呀,畹华呀,祖师爷不赏饭啊”,“祖师爷不赏饭”,祖师爷是谁呢?大家知道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在他的后宫梨园办一个戏班,自己上去玩儿,打鼓,当乐队指挥,梨园尊奉唐明皇唐玄宗为祖师爷,祖师爷不赏饭就是你没有学习的条件,没有天赋,你将来成不了角,“祖师爷不赏饭”。你能成角就是祖师爷赏饭了,给你一口饭吃,你有嗓子,你有扮相。

说完“祖师爷不赏饭”这几个字以后这个朱师傅就走了,再也没有来教过梅兰芳。那个时候教戏是一个产业,你得发现人才,学生好了演戏出名了,成角了,赚钱多了,我师父就有钱,否则,我把那么多精力放在你身上,你不赚钱,你没有条件我不是白教吗,所以必须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一些有条件的学生身上。就像现在我们做股票,你得发现潜力股,你都投资成长股吧,你见到垃圾股就得远避它们,你别碰那个垃圾股。所以梅兰芳当时在教戏师傅眼睛里面那就是“垃圾股”,走了。这就是梅兰芳最初学戏的一个故事,梅兰芳最早的一个师傅不要他了,梅兰芳第一次学戏失败了。

解说:京剧是我国最重要的戏曲品种之一,清朝乾隆年间,徽州人办的戏班三庆班北上进京,后来在京城形成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他们在北京的舞台上使得当时的多种地方戏相互融合,优势互补,逐渐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剧种,这就是京剧的前身,皮黄。按照戏界前辈给好的京剧演员所列出的标准应该是面貌好,身材好,身段好,嗓音好,唱功好,脑子好,可是这些标准对于少年梅兰芳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难怪教戏的师傅最终会拂袖而去。而少年梅兰芳也由此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奈。可是我们不仅要问成才的路有很多种,梅兰芳为什么就一定要走上学戏的这个路呢?少年时代的他难道就没有别的人生选择吗?

那么一定有人问了,这梅兰芳家里有钱嘛,何必非学戏不可呢,可以读书去嘛,将来干别的,读书做官,做生意都可以的。可是不行,首先,梅兰芳家虽然以前有钱,但现在在梅兰芳这个时代已经没钱了。他的祖父梅慧神仙,梅巧玲曾经是四喜班的班主,当了四喜班的班主当然有点钱,而且谈自己有自己的教戏班子,教戏的一个学馆,这个教戏学馆是一个私人产业,所以有点钱。可是这个梅慧仙,梅巧玲四十岁就死了,所以这个产业就没有怎么做下去,交给了梅兰芳的父亲叫梅竹芬,也没有几年,梅竹芬自己也当演员,也没有几年26岁就死了,梅兰芳只有4岁,所以梅兰芳很早就成孤儿了。梅兰芳就过继给他的伯父叫梅雨田,这个梅雨田是拉胡琴的,梅雨田的收入时有时无。

第二,闹庚子的时候1900年,洋人和义和团打仗,戏馆不营业了,戏班不唱戏了,梅雨田也没活了,没收入了。梅雨田不得不另外学一门手艺,修手表赚点钱,做别的生意。可见家道是中落了,所以梅家到折算时候已经没钱了,这是第一个原因梅兰芳不可能去上私塾,上中学,上大学,不可能,没钱。

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原因。当年演员的地位可不像现在这么高,当年演员叫戏子,看不起,整个社会看不起。有一句话叫“娼优并列”,优就是优伶优伶也就是现在演员的意思,娼就是娼妓,娼优并举,把演员,把戏子等同于娼妓,下九流,属于三教九流,从事的是贱业,下贱的行业,全社会看不起。一般外界人士不和演员交朋友,梨园行随遇而安,自己自我封闭,也不和外界去多活动。甚至他们自己的婚姻梨园行之内解决,也不多外头找工作,梨园行内自己找工作。第一,梨园行一个习惯的思维就把孩子送去学戏去,子承父业。

北京的梨园行主要几十家人家,也不过最多就是一二百家人家这么一个圈子,代代相传。当不了角,当配角,当不了配角跑龙套,跑不了龙套可以到后台工作去,后来管事,可以去管理衣箱,给人穿服装,给人化妆等等,后台有一摊活。你再不行,你不愿意在戏班里边待,你可以到外头去,这里面还有制作行头的行业,制作胡琴的行业,你可以里边到学徒去,你可以到外地去采买竹子、蛇皮,卖给京胡制作的作坊。

所以梅兰芳离不开这个梨园界,这里有他的社会原因,有他们家里面的一个习惯的思维,这就是梅兰芳的宿命,他们家还必须把他送去学戏。

解说:梨园世家在今天是一个尊敬的称呼,可是在少年梅兰芳所处的时代却意味着社会地位低下,宋、元、明三代都规定,演员的后代只能子承父业,不能改换门庭。清代虽然没有这样的明文规定,却也沿袭了这样的习俗,因此梅兰芳注定了他的人生选择只能是学戏、唱戏、演戏,可是,天生条件如此之差,甚至气跑了教戏师傅的梅兰芳将会如何走向他人生的下一站呢?

那么这回学戏怎么办呢?梅雨田吸收教训了,他不把师傅请进来了,这回他把梅兰芳送出去了,送出去便宜,请进来花费大,送出去钱可以少花一点。送到谁家呢,送到他自己女婿的家里,这个女婿也姓朱,继承了前辈给他的一个教戏学堂,学的人不止一个了,梅兰芳就在这一批学生里面一块儿学习,学费就比较低一点。可送过去也不行,这梅兰芳有那个前车之鉴,“祖师爷不赏饭”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朱师傅曾经不要他,所以这个学馆里面的其他师傅都不愿意教梅兰芳,敬而远之,知道你是梅巧玲的后代,可是敬而远之。谁也砸不起这个牌子啊,你要教不出。惟有一个人例外,谁呢?此人姓吴名菱仙,吴菱仙,他愿意教梅兰芳。这个吴菱仙早年在四喜班搭过班,工作过,教梅兰芳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他每天早晨五点钟就从家里边里来梅兰芳学戏的地方,朱家的学馆敲那个窗,把梅兰芳叫起来,然后带着梅兰芳溜弯,第一件事溜弯逛马路,到那儿二指呢?到窑台,现在陶然亭一代比较空旷,有时候也到皇城根底下,皇城下面对着墙壁,或者在前门的门洞喊嗓子去,喊嗓子怎么喊?依……,啊……,很响,把嗓子弄得不好,嗓子要喊破的。

孩子的嗓子很稚嫩,如果是不得法的话,嗓子要横掉,要坏掉。这个吴先生非常爱护这个孩子,先把他溜弯,这个溜弯不是十分钟,二十分钟,很可能半小时以上,很长时间,把人走热了,身体走热了,嗓子这儿血液都流通了,你再喊再叫,就不容易受伤,这是吴先生爱护梅兰芳的一个例子。

吴菱仙为什么要这样如此认真,不计报酬去教这么一个被大家都认为没有天分的孩子?为什么?原来其中有隐情。我刚才不是最早就说吴菱仙曾经在四喜班里面搭过班,四喜班的班主就是梅巧玲,梅兰芳的祖父。有一次吴菱仙家里边出了事,急需要用钱,可是囊中羞涩没有钱,他也不好意思开口去跟人借钱,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这个心情,这个事逐步地就让梅巧玲知道了,他也知道他要面子,知道吴菱仙要面子啊,梅巧玲找准一个机会,趁吴菱仙一个人在那儿的时候,他拿起一个东西扔过去,菱仙啊,您看着啊,你把这个捡起来,给你一个槟榔果,您吃吧。槟榔果,什么叫槟榔果,槟榔是一种水果,不大,圆的,小的,能够润肺清喉这么一个东西,演员、学生有时候拿它润润嗓子。吴菱仙捡起来一看圆的,打开来那是一个纸团,把纸团打开一看一张银票,现在讲就是一张支票。所以说梅巧玲曾经非常得体地解决了燃眉之急,吴菱仙的燃眉之急。所以吴菱仙如此认真地报答梅巧玲,没有直接报答在梅巧玲身上,报答在他孙子的身上,这叫知恩图报。

解说:京剧艺术从清朝乾隆年间兴起,到同治、光绪年间日臻成熟,一批剧目闪亮登场,一批名角脱颖而出,京剧也就迅速成为中国第一大戏曲剧种。在这种背景下,梨园子弟自然都在积极争取自身的成才与发展,而梅兰芳是幸运的,他在自己最重要的人生路口遇到了像吴菱仙这样恪尽职守、关爱有加的恩师。在吴菱仙严格而又开明的培养下,梅兰芳还是渐渐走入了京剧艺术的大门,学戏也由开始被动转为了主动,但是,梅兰芳自身的外在条件确实是比较差的,怎样做才能克服这些缺点呢?

怎么办?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去学戏,去训练,对不对。那么梅兰芳是怎么训练的呢?针对自己的缺陷,一一去解决的呢?第一,练眼睛,他眼睛是最要命的。梅兰芳不是近视眼,眼睛没有神嘛,怎么克服?一个方法,就是训练眼神,每天早上在练功耗山膀的时候同时练眼神。这个眼神,眼睛对着前面一个焦点看,或者是一片树叶盯着它看,盯着不动,把它看穿,看到它背后去,耗山膀这个动作就是台上一个基本动作,为了一伸手就到这个位置,每天就得耗这个样子,耗,那么耗的同时眼睛这么看,耗十分钟、半小时,一个小时,眼睛就盯这个点,就看那么长时间,基本上不能眨眼睛。我到下面做一个你们看看。

这个时间一长,眼睛老盯着一个点看,看几十分钟很累,眼睛酸了,流泪了,梅兰芳坚持,就这样的话他把眼皮肌肉就练得有张力,肌肉就有力量,眼睛也有神了,也有凝聚力了,聚焦了,所以这个眼睛是练出来的。

还有一个,梅兰芳一个著名的练眼睛的办法养鸽子,天上的鸽子,梅兰芳家里边养了几十只鸽子,有一个阁楼鸽棚,他每天要花一点时间去饲农这个鸽子,他把手一挥,鸽子就在阁棚上齐刷刷站好了,他就像个司令官在那儿指挥它,他手里拿着一个很长的竹竿,六米长,如果要想鸽子飞出去,放飞,上面就挂了一个红颜色的绸子,他把竹竿这么一挥,红飘带一飘,鸽子看进了,看见红的飞走了,如果要它鸽子回来,他就把这个竹竿上的红绸换成绿绸,绿颜色,再这么一挥,鸽子就飞回来了。

他眼就看着鸽子飞、转,眼睛就随着鸽子运动,眼睛随着鸽子的运动而运动,有时候鸽子飞得很远,他就目送鸽子飞得很远,盯着看,就像练山膀一样看,望穿云层,望到天际这么看,眼珠也练活了,眼睛也睁大了,眼睛也有神了,有凝聚力了,聚焦了。这个练不是三天五天,练了十年,整整练养鸽子练了十年,每天。

解说:通过刻苦甚至是残酷的训练,梅兰芳的眼睛终于焕发出勃勃生机,达到了光彩照人的舞台艺术效果,但面对着嗓子不响堂,接受东西慢的弱点梅兰芳又会有怎样的办法来克服呢?最终他是如何成就心中梦想的呢?

除了练鸽子,练眼睛以外,第二他解决嗓子问题,他嗓子不是不大响吗,练嗓子。但是知道生活中的嗓子和舞台嗓子要求是不一样的,舞台上的表现嗓子是要有色彩的,要有表现力,而且当时没有现在的音响设备,所以你在台上说话、唱戏要让末了一排都听得见,必须要有共鸣,没有共鸣你生活当中嗓子很响的人,你到了台上台下的人很远,听不见你。

如果你生活中是一般性的嗓子,到了台上会用共鸣的话,你的嗓子还是一条有威力的嗓子。所以必须经过训练,梅兰芳就练自己的嗓子,这怎么练呢?我刚才说了一……,呀……那就是两个辙口,基本上一个闭口音,一个张口音两个辙口,辙口就是韵辙,那还有别的韵辙,我们汉语有很多韵脚韵辙,我们京剧把它规定为十三辙,十三个韵辙,很简练地归纳为十三辙,十三辙每一个辙口,唇齿牙舌喉在嗓子里边,在口腔里面的位置都不一样,我们平时讲话不注意这些东西,在我们舞台上就很讲究这个发声的位置,共鸣的位置,旦角演员梅兰芳他为了好看,他嘴巴要张得很小,不大,但内口张得很大,比如说这个“一”,你看一个“一”,这个“一”字就必须要把鼻翼,鼻的翼张开,鼻子要通气,把前额要引领,牙关要打开,上牙膛绷得像个降落伞一样,绷得紧紧的,内口张得很大,然后用丹田气,用丹田气冲击子一的声带,把软腭要抬起来,那么一番动作。

梅兰芳通过对每一个辙口的机械的训练,使他每一个辙口之间发声都达到平衡,而且台上发哪个字,发哪个韵辙,一张口,里边口腔位置就到了,形成条件反射。练出来了一条嗓子,弥补了他生活当中嗓子不响的一个缺陷。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那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最后讲一讲就是他如何克服他学得慢。还是学得慢啊,怎么办,有什么诀窍没有?没有,那就是练,苦练,死练,用笨办法练,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三遍不行五遍,五遍不行十遍,最后吴菱仙给他规定你每一句,每一段给我唱30遍。比如说一个基本的戏《宇宙锋》,老爹爹发恩德,“老爹爹发恩德将本修上,”就这么一句,好一遍,怎么记那个数呢?他左边摆一个空的碗,右边有一堆铜板,当时的铜板是康熙通宝,乾隆通宝,铜板。“老爹爹发恩德”唱完一句一遍好,一个铜板放在碗里面,下一句再来一遍,“老爹爹”老,第二遍,30遍,梅兰芳再笨也不会30、50遍,也不用,他有时候10、20遍也就会了,会了也得巩固,30遍。“老爹爹发恩德将本修上”。

所以,梅兰芳他的漂亮的眼睛是练出来的,梅兰芳的好的嗓子也是练出来的,梅兰芳学戏完全是靠着那种死办法,笨办法,机械的办法刻苦练出来的,后来梅兰芳出名了,成功了,原先说他“祖师爷不赏饭”的朱师傅有一次在后台见到了,朱师傅非常不好意思,“哎呀,畹华呀,真不好意思,我是有眼不识泰山,想不到你现在这么好。”梅兰芳怎么说的啊?哎呀,师傅,非常恭敬还鞠了一个躬,师傅,您还别这么说,要不是您说我“祖师爷不赏饭”、我还想不到我有这么多缺陷,我还不会下那么多死功夫去学习,我绝对不会有今天了,因此反过来我应该谢谢您的。

我今天讲的是梅兰芳早年的一些学戏的故事,他以勤补拙,笨鸟先飞早入林,从而拿到了进入梨园,在梨园界能够吃好一口饭的饭票。后来他怎么这个饭越吃越好,后来他怎么一举成名的呢?咱们下次再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