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时间:2023-10-19 08:35:38

相关推荐

《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既有建筑改造技术交流平台

各有关单位和专家: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01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技术规程》已完成征求意见稿。

现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附件1)寄送各有关单位和专家,请组织审阅,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填写征求意见表(附件2),于4月30日前反馈至标准秘书处。

联 系 人:刘璟

联系电话:010-64693358

邮 箱:1207968000@

地址及邮编: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新主楼B座1901室,100013

附件:(见文末阅读原文链接)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2.征求意见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科技发展研究院

3月30日

中 国 工 程 建 设 协 会 标 准

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 renewal of existing urban residential area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01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评估与策划、风貌与人文、景观与生态、室外物理环境、交通与秩序、配套服务设施。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目 录

1总则1

2术语2

3评估与策划3

3.1一般规定3

3.2评估要点4

3.3更新策划7

4 风貌与人文11

4.1建筑风格11

4.2色彩与材质12

4.3住区标识13

4.4住区公共空间15

5景观与生态17

5.1住区场地17

5.2绿化种植19

5.3景观水体23

6室外物理环境25

6.1声环境25

6.2光环境26

6.3热环境28

7交通与秩序34

7.1慢行系统34

7.2机动车交通37

7.3停车设施39

8配套服务设施43

8.1能源设施43

8.2环卫设施43

8.3全龄友好45

本规程用词说明48

引用标准名录49

1总则

1.0.1为指导城市既有住区实施环境更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环境品质和宜居水平,制定本规程。

【条文说明】

1.0.1本条是制定本技术规程的目的与意义。

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提高城市宜居品质的重要环节。我国需要进行环境更新的城市住区数量众多,面临的环境问题各异,更新任务繁重。各地开展的环境更新形式多样,既有局部更新,也有整体更新。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程,更新过程中往往出现更新内容与技术要求不清晰,单项更新系统间协调不足,造成资金浪费和反复扰民。

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是一项多专业综合性系统工程,本技术规程旨在从综合统筹角度,为科学合理确定环境更新内容与技术要求,制定经济技术可行的更新改造方案提供全面系统的规范引导。

1.0.2本规程适用于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改造。

【条文说明】

1.0.2本技术规程适用的对象是未列入棚户区改造、征收拆迁、重大项目建设等计划的既有城市住区。县城、工矿区、林区等建成区的既有住区环境更新改造可参照本技术规程。

1.0.3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应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考虑宜居便利、安全韧性、经济集约、绿色生态、活力共享、文脉传承等要求,多方参与,协调统筹推进。

【条文说明】

1.0.3本条明确了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0.4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既有城市住区 existing urban residential area

城市中已建成住宅建筑相对集中的地区。

【条文说明】

2.0.1本条明确了既有城市住区的概念,包括相对集中的住宅建筑以及为居民生活配套服务的各类场所和设施。

2.0.2环境更新 environment renewal

对既有城市住区风貌与人文环境、景观与生态环境、室外物理环境、交通环境、配套服务设施等进行的单项或综合的更新改造。

【条文说明】

2.0.2本条明确了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的概念。将既有城市住区环境划分为住区风貌与人文环境、景观与生态环境、室外物理环境、交通环境、配套服务设施等五个方面,当出现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时,亟需进行环境更新,提升环境品质。

2.0.3配套服务设施 supporting service facilities

满足住区公共服务需要的基础设施。

【条文说明】

2.0.3对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来讲,配套服务设施主要是为居民服务的各类室外设施,如公厕、环卫设施、锅炉房、变电站、文化设施、户外健身设施、绿地、道路、停车设施等内容。

2.0.4住区公共空间 public space of residential area

住区内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条文说明】

2.0.4本技术规程采用住区公共空间的狭义概念,包括住区内街道、广场、公园、户外场地等室外空间。

3评估与策划

3.1一般规定

3.1.1既有城市住区实施环境更新前应对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及其他相关标准,结合住户意见,对住区环境现状进行诊断评估,并形成诊断评估报告。

【条文说明】

3.1.1既有城市住区普遍存在环境衰退、功能下降的问题。为满足当前居民美好生活需求,在实施环境更新前应参考现行技术标准,对既有城市住区环境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评估,为策划决策提供依据。宜通过现场查勘、问卷调研、资料审阅、现场检查、软件模拟等方法,全面评价既有城市住区的环境现状,充分了解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更新诉求,并对原规划设计方案及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科学客观评估。涉及部分竣工图纸等相关资料不全时,宜根据现场查勘情况进行补充完善。

3.1.2经诊断评估存在下列情况时,宜进行环境更新:

1 住区风貌不协调,标识系统不完善,公共空间缺乏,活力衰退。

2 住区场地排水不畅,绿化面积不足,绿地及水体功能低下,景观效果不佳。

3 室外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不舒适,存在噪声干扰和光污染,热岛效应明显。

4 道路不满足消防、救护等通行需求,停车设施严重不足,慢行系统不健全、不连续、不舒适。

5 能源设施与环境不融合,对居住生活造成干扰,环卫与全龄友好设施不满足要求。

【条文说明】

3.1.2本条明确了经诊断评估,既有城市住区宜进行环境更新的主要情况。当住区现状环境存在其他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或不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居民改造意愿强烈时,也可进行环境更新。

3.1.3环境更新实施前应在尊重居民意愿,维护居民利益的基础上,根据诊断评估结论和上位规划,策划环境更新目标和内容,编制环境更新策划方案。方案编制过程中应组织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

【条文说明】

3.1.3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策划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开门编规划的原则,充分考虑公众参与环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与技术有关的意见建议应结合方案技术论证予以答复,与施工和管理有关的意见应结合更新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协调。

3.1.4环境更新实施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可对环境更新技术方案进行部分调整,当调整内容较大或改变方案时,应经过技术专家论证审定,并应进行公示。

【条文说明】

3.1.4既有住区环境更新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的情况,在经过与实际情况核实后,可以对技术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技术方案更切合实际。若技术方案需要调整内容比较大或改变方案的情况下,则需要在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重新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在经过技术专家详实的方案论证审定后,进行公示说明,保证技术方案有效实施。

3.1.5环境更新实施完成后宜对更新方案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后评估,并形成后评估报告。

【条文说明】

3.1.5对环境更新方案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和总结反思,不仅能够为本住区未来持续渐进式环境更新理清思路,还能为其他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提供借鉴。

3.2评估要点

3.2.1现状诊断评估报告和后评估报告均宜包括下列内容:

1 项目概况;

2 评估依据;

3 评估内容和过程;

4 评估结论。

【条文说明】

3.2.1本条明确了评估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施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综合统筹进行选取。

3.2.2现状诊断评估宜重点围绕住区风貌与人文、景观与生态、室外物理环境、交通与秩序、配套服务设施五大方面进行。

【条文说明】

3.2.2本条明确了现状诊断评估内容的五大重点方面,根据实际情况,亦可纳入对既有城市住区环境其他方面的评估内容。

3.2.3风貌与人文的评估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建筑风格,包括建筑整体风貌、建筑入口、立面、屋顶等;

2 色彩与材质,包括建筑、铺装等的色彩和材质;

3 住区标识,包括人行标识、车行标识、无障碍标识、垃圾分类、户外广告等;

4 住区公共空间,包括公共空间设置、开放性、整体性、空间品质等。

【条文说明】

3.2.3风貌与人文评估包括建筑风格、色彩与材质、住区标识以及住区公共空间四个方面,住区的改造应尊重原有环境和地域文化特色,与住区所处城市环境相融合。

3.2.4景观与生态的评估宜包括下列内容:

1 住区场地,包括海绵城市、热岛效应、健身活动场地、景观小品等;

2 绿化种植,包括绿地布局、植被长势、植物种类、屋顶绿化等;

【条文说明】

3.2.4景观与生态评估宜包括住区场地和绿化种植两个方面,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应有利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绿地和健身活动场地,增加景观小品,提升环境品质。

第1款住区场地方面重点评估以下内容:

海绵城市: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有效措施对场地雨水实施控制;

热岛效应:采取浅色路面,乔木、构筑物遮荫等方式,降低热岛效应;

健身活动场地:设置健身活动场地(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和儿童),创造活动,促进交流,保障身心健康;

景观小品:结合美观、功能、节材等因素,设置景观小品,提升住区环境品质。

第2款绿化种植方面重点评估以下内容:

绿地布局:利用率高的绿地,应结合使用功能进行整治;边角绿地尽量保留;闲置场地可增加绿化;

植物长势:生长较好的,应予保留并组合成景;凋零枯萎的,应清理拔除;

植物种类:存在古树名木、大树、珍稀植物,需要充分保护;有毒有刺有污染(果实,分泌物)的植物,应清理、整治或者拔除;

屋顶绿化:状态良好,保留;存在问题的,针对问题进行改造;有条件绿化的屋顶,结合屋顶改造适当增加绿化。

3.2.5室外物理环境的评估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声环境,包括噪声值、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声景等;

2 光环境,包括日照、灯具显色指数、色温、照度、光污染、光景等;

3 热环境,包括分析住区通风设施、绿化、环境遮阳、硬化地面渗透性铺装、热反射材料、水景和人工雾化设施使用情况,统计住区围墙的可通风面积、绿地率、屋面绿化面积、户外活动场地遮阳覆盖率、住区内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比例等,分析住区夏季典型日平均热岛强度。

【条文说明】

3.2.5既有城市住区室外物理环境包括声、光、热三个方面:

第1款声环境方面,目前既有住区的室外物理环境主要问题为噪声;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会对室内外两方面声环境产生影响;另外,高品质要求的既有住区对公共空间声景的营造有一定要求。在声环境方面需从以上三方面加以评估。

第2款光环境方面,需要保证日间充足日照,夜间人工照明的显色指数、色温、照度能够满足人们夜间视觉的基本需要;目前由于灯具设置不合理、滥用玻璃幕墙等原因,光污染成为严重的光环境问题,需要加以控制;此外,光景的营造也是提升既有住区环境美观的重要措施。因此光环境方面需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第3款热环境方面,该条文是针对既有城市住区热环境的评价要求,意在优化既有城市住区的室外热环境。应通过现场查勘、资料审阅方法,对住区通风设施、绿化、环境遮阳、硬化地面渗透性铺装、热反射材料、水景和人工雾化设施有无及具体采用的形式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住区围墙的可通风面积、绿地率、屋面绿化面积、户外活动场地遮阳覆盖率、住区内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比例等指标,对于不满足指标的既有住区,选取夏季典型日进行当地太阳时8:00-18:00热岛强度的现场实测或数值模拟,统计日平均热岛强度。

3.2.6交通与秩序的评估宜包括下列内容:

1 慢行交通评估,宜包括:慢行系统网络化程度、慢行系统与公共空间的衔接、人行通道宽度及铺装材质、行人与机动车分隔设施、步行通道环境品质、道路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内容;

2 机动车交通评估,宜包括:道路布局合理性、各等级道路宽度、路面状况、交通设施配置、道路绿化景观、道路交叉口设置以及特殊条件下的相关需求。

3 停车设施评估,宜包括:机动车、自行车、机动轮椅车停车设施的数量、布局合理性与使用情况。

【条文说明】

3.2.6交通与秩序包括慢行系统、机动车交通和停车设施三个方面:

第1款对既有城市住区中的慢行系统,在评估过程中应逐一对照评估要点进行评价。慢行系统网络化程度高、与公共服务设施有良好衔接是提升住区步行可达性的重要基础,有利于鼓励居民健康出行;人行通道宽度应准确满足相关规范的最低要求,铺装材质改造应重视透水性等生态环保需求;行人与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分离设施应视限速控制等需求分情况设置,保障行人和车辆安全,同时提升通行效率;步行通道环境品质及无障碍设施配置应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要求,打造高品质的步行空间。

第2款对既有城市住区中的车行系统的评估应基于系列国家规范。道路布局合理,实现“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是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环节;各等级道路的宽度控制、路面状况评估需符合国家各项规范标准,交通设施配置应重点关注中小学、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路段老年人、儿童的出行安全;道路绿化景观应在满足美观的同时注重其生态效应,满足一定的防尘、隔离噪音、抗污染等需求;道路交叉口设置在保证道路通行能力的前提下保障行人安全、配置完备的交通分隔设施、无障碍设施等。

第3款对既有城市住区中的停车设施普遍缺乏、布局不合理的情况,评估时应关注停车设施的数量、布局、建设质量及分时共享等使用情况。

3.2.7配套服务设施的评估宜包括下列内容:

1 能源设施,包括锅炉房、换热站、变配电站、燃气设施、太阳能系统等;

2 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包括垃圾收集设施、垃圾清运设施、垃圾回收再利用设施、垃圾就地处理设施等;

3 全龄友好设施,包括室外的缘石坡道、盲道、轮椅坡道、无障碍楼梯、台阶、升降平台、扶手、无障碍通道等。

3.2.8后评估应根据环境更新技术方案选择评估重点内容,并宜对更新实施过程和实施后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

【条文说明】

3.2.8后评估内容围绕更新技术方案的实施前后的情况对比进行总结评价,包括住区风貌与人文、景观与生态、室外物理环境、交通与秩序、配套服务设施等五大方面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并宜通过走访与访谈、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法等对更新实施过程中的安全

防护、扬尘和噪声控制及更新实施后居民使用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

3.3更新策划

3.3.1更新策划宜包括下列内容:

1 环境更新必要性分析;

2 环境更新目标;

3 技术方案;

4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5 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6 实施策略。

【条文说明】

3.3.1本条明确了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策划的基本框架。针对既有城市住区环境更新提出的策划方案,宜结合对既有住区环境现状评估的结论,对环境更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现状经济技术条件和改造更新意愿,提出更高品质的环境更新目标,并制定尊重传统格局,满足住区居民使用需求,提升住区环境品质的技术方案。综合考虑技术方案的功能完善、经济适用,并对未来实施过程中和更新后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判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结合技术方案和可能风险制定环境更新方案实施时序、实施策略和措施,以保证各项内容和项目在不同阶段顺利进行。

3.3.2更新策划应体现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改善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条件,并充分考虑儿童、老年人、残障人等特殊群体的使用需求,营造高质量、无障碍、全龄友好的宜居生活环境。

【条文说明】

3.3.2既有城市住区环境应整体改善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尤其应从关爱儿童、老年人、残障人等特殊弱势群体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念目标推动住区环境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如增设儿童、老年人的活动场地和设施,修建坡道、盲道等,保障儿童、老年人、残障人等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

3.3.3技术方案应符合实际情况、技术合理、经济可行,保护和传承地方文脉,并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条文说明】

3.3.3不同住区经济社会条件、文化传统和居民需求各不相同,技术方案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尊重文化传统,做到技术合理、经济可行、传承文脉,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具有环保措施,控制噪音和光、尘污染,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保证技术方案可实施、可操作。

3.3.4对因增设停车库等配套设施导致部分居民利益受损的,应对损失情况进行客观判断,综合考虑多种形式进行相关补偿。

【条文说明】

3.3.4既有城市住区空间资源紧张,增设停车库等配套设施不可避免会使部分居民的利益不同程度受损,策划方案应予以充分考虑,尽可能减少对居民利益受损,并与居民充分沟通,综合考虑多种方式对利益受损人进行补偿。

3.3.5更新内容和具体项目应根据现状诊断评估结果、更新主体意愿和经济技术水平等情况综合确定,具体宜按表3.3.5进行划分。

表3.3.5 环境更新内容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下载阅读)

往期阅读

战“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发布

战“疫” |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发布《医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

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工程建设标准化读者群

获取更多专业资讯及福利喔!

(加群请备注“实名+单位”)

发广告及散播不良信息者请勿加入!

欢迎点击这里加入[工程建设标准化微信群]

《工程建设标准化》读者QQ群全新上线!欢迎入群交流

关注《工程建设标准化》号外《标准钱言》(ID:GCJSBZH),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更多增值信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