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为什么99%的价值投资人都会死去(精华)?

为什么99%的价值投资人都会死去(精华)?

时间:2023-02-28 22:47:56

相关推荐

为什么99%的价值投资人都会死去(精华)?

一、世上最危险的运动

攀登珠峰是当今世界最危险的运动之一。从 1896 开始,陆续有 1584 名登山运动者相继登珠峰,结果有 395 位中外探险者遇难,还有些不知名的运动员也有遇难,死亡率高达 14.8% 左右。(攀登珠峰路上,随处是这种已成为路标的尸体)

为何如此高的死亡率?两个原因:

1、攀登珠峰,看似简单,并不难:珠峰永远都在那里,无论昼夜晨昏。当你在珠峰大本营宿营的时候,你会发现珠峰几乎触手可及。

2、珠峰的攀登路上有无数的 " 坑 ":可能是一块松动的岩石,可能是一道窄窄的冰裂缝,可能是一场意外的雪崩,也可能是同伴一次最微小的失误引致的滑坠……

这些可能让你送掉性命。

1953 年 5 月 29 日人类首次登顶珠峰而闻名世界的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 - 希拉里老年时接受记者采访,做了如下评述:没几个人真正了解珠峰。我曾经以为我了解,但最后发现,其实我也根本不了解(它)。

二、噬人无数的 " 价值投资 " 之路

如果我说,选择价值投资模式,或许比攀登珠峰还危险,会有多少人相信?

自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被引入国内之后,声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的人非常、非常、非常多。

然而不幸的是,在这帮自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的人群中,赚钱的非常、非常、非常少。

为什么声称自己是价值投资的人这么多?因为价值投资的逻辑堪称完美,且貌似执行起来也非常简单。

价值投资有且只要 4 个核心理念,这四个核心理念堪称完美:

1. 股票是对公司的部分所有权。

2. 市场只会告诉你价格是什么,而不会告诉你价值是什么。

3. 投资本质上是对未来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不可能 100% 正确,因此要有安全边际,安全边际主要源自于买的便宜和低预期。

4. 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的边界比大小重要。

如此完美的理念,那为什么这么多人赚不了钱呢?

首先是因为任何投资理念都需要配套的性格。价值投资需要两个非常重要的性格特质:不从众和耐心。

耐心和不从众,这两个性格特征可能就直接排除掉 95% 的投资者了。

如果你本身的性格特征和运用价值投资理念需要的特质不和,即使你学会了,你也发挥不了任何效果,纯粹在浪费自己时间。

这就像让黄蓉去学降龙十八掌,让张无忌去学九阴真经。好马配好鞍的道理,显然大家都懂。

然而,你如果抱着做不了价值投资,可以做其他投资,比如趋势投资、矢量投资或者现代投资等其他门类投资的想法也是错误的。恕我直言,阅读本文的各位,你们之中只有极少的人适合投资,或者绝大多数人根本不适合做投资。既然如此,你想要获取投资收益最可行的方法只能是购买蓝筹指数基金,比如沪深 300 指数。或者把你的金融财产交给那些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又深谙投资之道的专业人士打理。

回到正题,其次是因为价值投资里的坑特别多。任何一个真正拿价投作为投资理念的人,首先要学的不是怎么赚钱,而是学会怎么躲坑。

这就是查理.芒格让投资者去总结大家是怎么在股市里赔钱的原因。要想赚钱,先学会怎么避免赔钱,把 80% 的坑排除掉,你赚钱的几率就会非常大了。用芒格引用农夫的话讲,如果知道我会死在那棵树下,打死我也不会去那里。

因此,要真正从这个残酷的市场中获得超额收益,你要知道你的前辈们是怎么死在这个路上的。

就像本文开始处的那个著名的珠峰路标尸体——登山界把他称为 "Green shoe—绿鞋 "。

三、那些最终埋葬投资者的价值投资陷阱(Value Traps)

攀登珠峰,无论从南坡,还是北坡,路线都是固定的——这很类似价值投资路径,看似简单一致,但攀登路上,哪怕最微小的失误或者陷阱,都可能让你丢掉性命。

下面我就结合真实案例,讲讲我自己总结的普通投资者常遇到的价投陷阱。当然,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清单,因为我也还在学习中。

1. 抄底具有反身性的股票

我曾经在 Seth Klarman 的《安全边际》和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里看到过这个陷阱,但是真正让我重视这个陷阱并把它放到我买股票前的检查清单上,是 年金融危机。

年时,有很多价值投资者因为过早的买入了金融股而血本无归。

死的原因很简单:忽视了索罗斯说的反身性。

索罗斯的反身性实际上指的就是股票价格可能会影响股票价值。也就是说,股票价格下降可能会导致股票的价值下降。

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反身性会形成自我加强的反馈,导致恶性循环。比如说股票价格下降导致公司无法开展正常的业务,无业务开展又会导致公司股价继续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真实案例:

比如 年时的贝尔斯登,一旦股价跌幅超过一定程度,大批的对冲基金就会停止与其交易,并提出提款要求,这种情况下,公司价值随着股价一起下跌,你买的实际上一点都不便宜。

贝尔斯登的倒下实际上由两个阶段构成:

一是在 年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中,贝尔斯登遭遇严重冲击而陷入困局,因为它在房贷抵押债务和衍生品市场投资太大——作为美国债券市场上最大的承销商和衍生品发行商,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之后遭受了严重损失。贝尔斯登先后遭遇旗下两只对冲基金破产、标普下调其债信评级、CEO 引咎辞职、被投资者起诉等事件,伴随这一系列事件的是其股价的大幅下挫。

二是最近的这场所谓 " 反身性的灾难 ",也正是这场灾难让一些投资者倾家荡产,因为这些投资者以贝尔斯登历史业绩数据来判断公司价值。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年 3 月 10 日,美国股市开始流传贝尔斯登可能出现了流动性危机的消息。一些美国固定收益和股票交易员开始将现金从贝尔斯登那里提出,害怕如果贝尔斯登申请破产自己的结算资金将会被冻结。其实从 3 月 4 日开始,欧洲银行就已经停止和贝尔斯登进行相关的交易。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敏感时期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怀疑自己资金会被冻结更有破坏性呢?

所以理所当然的,贝尔斯登发生了挤兑,现金像溪水般流出,止也止不住。到 3 月 14 日,对冲基金的大批离场终于抽干了贝尔斯登的最后一滴血,170 亿美金被抽出。就是因为这 170 亿美元的抽离,使传言变成了现实:贝尔斯登真的出现了流动性危机。

你可以想象,一个面临 " 挤兑 ",公司业务无法正常开展的公司,它的内在价值是多少?

是零,也就是说,在股价下跌同时,这个公司的价值也逐渐归零。

另外一个例子是花旗银行。

上图是花旗银行在 年股价走势图,从 1986 年上市到 年,花旗银行股价上涨了 30 倍, 年达到了每股 55.7 美金。

然而在 年 3 月 6 日,其股价正式跌破 1 美金,跌到了 0.97 美金,短短半年估计下跌了 95%(你现在看到的股价走势实际上是 年 10 股合 1 股之后的股价)。

这是我研究 年历史时,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之一:

当股价下跌会影响到其主营业务时,这种下跌会降低企业价值,你研究过去的财报是没有意义的。这种下跌,切记不可越跌越买。

只有当股价和企业自身价值(基本面)没有反射性时,才可以越跌越买。

国内有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德隆系。德隆系把高股价抵押出去获得贷款来进行扩张,一旦股价崩盘,整个公司也会跟着直接崩掉。

2.处于周期顶点的低 PE 股票

PE 这个指标对周期股来讲,几乎是完全没用的,除非你的 E 指的是 Normalized Earning(正常化利润)。

比如最近 1 年多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暴跌,很多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股价都腰斩了,并且利润变成了负的。

如果你用 PE 这种盈利指标来估值,你会发现现在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股价非常 " 贵 ",而 年时,这些公司的股价非常 " 便宜 "。

就拿 AR 这个低成本页岩气生产商来讲, 年的 EPS 是 2.57 美金, 年是 3.43 美金,中间 TTM EPS 最高到过 4 美金以上。

站在 年和 年的时间点上,你会发现 AR 这个公司的 PE 其实仅仅只有 10 倍不到。

因此你可能就会觉得这个公司非常的 " 便宜 ",实际上它不过处于周期性高点而已。

同理,现在 AR 这个公司的 PE 是 73.42 倍,你可能会认为股票很 " 贵 ",实际上它不过处于周期性低点而已。

当你买入一个周期性股票时,一定不能只考虑当下的利润,因为这些利润都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周期性股票经常需要参考重置成本,参考市销率,在高市盈率时买入,在低市盈率时卖出。

当然,周期性股票永远面临一个问题:周期反转什么时间来临。

3. 隐藏资产丰厚,无催化剂的股票

例子 1:目前香港某百货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票市值是 160 亿人民币左右,目前这个公司自己的市值仅仅只有不到 40 亿人民币。

于是你认为,160 亿的隐形资产远远大于目前的市值,所以这个投资有丰厚的收益,同时有安全边际。

例子 2:你发现一个上市公司手里的房地产资产价值 100 亿,而市值仅仅只有 30 亿。

于是你认为 100 亿的房地产价值远远大于公司市值,有安全边际,利润丰厚。

如果是你按照上面思路投资的,恭喜你,你半个身子已经到坑里了。

为什么这是陷阱呢?因为在催化出来之前,市场是不会认可这部分价值的。

而在 A 股和港股,很多上市公司都有绝对大股东,这个大股东决定了是否把这个隐藏资产价值催化出来,作为小股东的你,没有任何办法强迫公司分拆或者出售隐藏资产。

在美股,由于上市公司股权很分散,所以激进投资者会杀入这种隐藏资产丰厚的公司,强迫管理层把资产进行变卖或者分拆,从而催化出价值。

总结:公司有大量的隐性资产,但是股权集中,没有催化剂,是典型的价投陷阱。要拿走这些隐性资产的价值,需要让管理层或者强迫管理层分拆或出售这些资产。

4. 盈利能力正在衰退的企业

某些投资者采用一个过分单纯的向后看的投资规则 : 买入低市盈率的股票。这个想法是支付一个盈利的较低倍数 , 投资者买入一个失宠的便宜货。

在现实中 , 跟随这种规则的投资者其实是只看后视镜来驾车。低市盈率的股票被压低股价 , 通常是因为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盈利急剧下跌的前景。买入这种股票的投资者也许很快会发现市盈率上升了 , 因为盈利下降了。

常见的盈利能力衰退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企业处于一个已经被技术彻底淘汰的行业

2. 企业处于重资产的夕阳行业

3. 企业竞争优势在丧失殆尽

处于以上三种情况下的股票,再便宜也不应该购买,因为其持续恶化的基本面会使股票越跌越贵,因为其目前看似很便宜的利润是不可持续的。

盈利能力的衰退会导致,你看着你的股票 PE 从 7 倍变成 14 倍变成 20 倍,从看似很便宜的估值,慢慢的变贵。

例子:如果你现在想找美国净资产 / 股价比例最高的股票,我倒可以给你推荐一只:西尔斯百货(NYSE:SHLD)。

美国的西尔斯百货现在手里的净资产价值是 40-60 美金,股价是 10 美金左右,公司每年烧掉 15 亿美金的现金(盈利能力是负的)。

西尔斯的净资产之所以比股价高那么多,主要是因为 CEO 能力不行,同时企业的竞争力几乎已经丧失殆尽。

这其实也是巴菲特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之后掉入的陷阱。虽然在买入的时候感觉买的很便宜,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会慢慢变得贵起来了。

5. 不考虑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即使排除上面说的周期性陷阱和衰退陷阱,PE 高低也并不能代表便宜与否。

并不是说 PE 这个指标完全无效,而是它的有效性是有一定范围的,跨出了这个范围 PE 就是个 " 狗屁指标 "。

这是投资的复杂性之一,也是我很享受这有游戏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够复杂不容易玩腻。

为什么 PE 这个常用的指标有巨大的局限性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1. 大多数人使用的是当年的盈利,而 1 年的盈利很可能是不持续的。因此用 PE 时,要排除掉那些不可持续的利润,然后使用的是正常化的运营盈利能力(Normalized Earnings)

2. PE 完全没考虑一个企业的负债(资本架构)。实际上负债也是构成一个公司是低估还是高估的重要因素。

关于负债是如何影响估值的,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假设两家公司质量一样,单纯从以上数字来看,两家企业哪个更便宜?

从 P/E 和 P/S 上来看,企业 B 明显比企业 A 便宜。

但是当你考虑负债之后,两家企业的 EV/Sales 和 EV/EBIT 完全一样。并没有哪个企业便宜之说。

因此,当你对比两家企业时,企业的资本结构可能扭曲掉 PE 和 PS 的真实性。

6. 购买那些刚刚兴起的行业。

很多读者,可能会很困惑,为什么要避免投资那些刚刚兴起的行业呢?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上述 5 个大坑,只要是真正进入价值投资真理自由王国的专业人士,他们都知道。然而上帝专门为这些人专门准备了第 6 个陷阱。

很多时候,那些刚刚兴起的行业表现出具备超强行业竞争优势的态势,如果研究他们的财务指标,你会发现它就是你要找的那种价值投资标的。请看案例:

本标的开始两年的盈利能力是那么出众,然而随着市场迎来饱和,残酷的市场竞争开始显现,行业迎来红海局面。企业的财务指标随之迎来大拐弯儿。如果你在头两年买入,并且坚定持有,那么你又完蛋了。

针对第六条这个陷阱,我的应对策略是持续跟踪一个标的足够长的时间,尽量超过一个行业的快速扩张时期。在市场成熟稳定后,再来观察标的,我建议的时间是至少 5 年。

这个陷阱也是曾经差点让我们入坑的陷阱。

当然,这个清单极其不完备,持续深入研究导致投资价值失败的原因是我们作为夹头的天生职责。

(我们会持续跟进这个清单)。

然而,还有一个更大的终极大坑儿,隐藏在价值投资道路的某个前方,等着你我去踩。

这个坑儿来自于商业欺诈。

不管是财务报告舞弊,还是恶意操纵或者采取了激进的企业战略,或者实控人洗钱,恶意套现 ....。

这些针对资本市场,在道德层面上进行的欺诈行为才是投资人面临的最终挑战和陷阱。

针对这个终极大坑儿,我们的建议是深入评估这家企业的 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指标。即使这家公司表现得再优秀,在公司治理层面上出现了问题,你就应该坚决回避这类标的。可能阅读本文的部分人士是专业机构,你们通常会对即将投资的标的进行尽职调查。然而,我很怀疑你们绝大多数人所谓的尽调只是走过场。

当然,如果你不考虑这些问题,你的无知迟早会导致你掉入陷阱。

几乎任何投资的前瞻性发现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你把你的投资依靠在这些手段上时,你最好问问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些手段的局限性。你们是否能够完美解释这些手段所表现出的企业质量或者对未来的展望相互矛盾的地方?或者你在持续跟进投资的过程中,是否观察到了你事先预判的那些产业发展趋势或者标的基本面质量的变化,或者商业环境的变迁?

所以逆向思维不仅仅在应对资本市场的极端环境下有用,它还始终贯穿于价值投资的每个环节。

多问为什么?多朝着反方向思考,试着寻找支撑那些反方向观点的证据,就是投资避免掉坑儿的最佳方法。

相比激进和充满热情的投资风格,我更倾向于采取保守和平淡的投资风格。

四、结语:价值投资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它不是总有效的前提下的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首先要做的不是提高什么分析能力,而是先学会排除掉那些明显的投资陷阱。

看看历史,看看过去投资者是怎么把钱亏掉的,然后把所有陷阱写成一个清单。

当你下次要投资时,好好检查检查这些清单。

只要能避开陷阱,投资就可以相对比较轻松:找到便宜的好公司,买入持有,直到股价不再便宜,或者发现公司没你想象中那么值钱时,卖出。

不过我相信当下次金融危机来临,依旧会有无数人跳进反身性陷阱,这就是人性。

另外,很多人认为价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时候都有效的方法——他们认为,选择了价值投资,就算赚不到钱,但至少是安全的。

这就是 99% 的价值投资者最后都会死掉的原因——价值投资需要排除很多的坑,同时需要很特殊的性格与之配套。

选择价值投资就意味着你要常常站在大众的对立面,你要坚信你是对的,同时在发现自己是错的时候快速认错,你要对投资非常痴迷,同时还要非常有耐心。

这种反人性的性格要求,其实注定了大多数人无法从事价值投资。

另外,价值投资如果是一个天然能提供安全边际,且简单易学,人人可以使用的工具,那么这个方法很快就会失效。因为资本市场的逐利性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个方法,直到这个方法不再有效。

实际上,价值投资的有效性,恰恰是建立在它并不总是有效的前提下的。

你需要知道价值显现其实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很多时候它还可能需要借助其他催化手段才能显现,尽管你不知道价值显现的确切时间。

所以价值投资有点像母亲的分娩,婴孩儿的降生与成长历程,总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疼痛和烦恼。不过正因为如此,才赋予了生命更多现实的意义。

你说,是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