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3 智慧不是指人们所知道的事情都知道

3 智慧不是指人们所知道的事情都知道

时间:2023-02-01 21:24:56

相关推荐

3 智慧不是指人们所知道的事情都知道

【原文】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

君子之所谓贤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谓辩者,非能遍辩人之所辩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正矣。相高下,视墝1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财货,相美恶,辩贵贱,君子不如贾2人;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荐撙,以相耻怍3,君子不若惠施、邓析。若夫埶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万物得其宜4,事变得其应,慎、墨不得进其谈,惠施、邓析不敢窜其察,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

【译文】先人所走的道路,是仁爱的人所推崇的,比较中间的来行为。什么叫做中?回答说,中就是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所谓道路,不是天的道路,不是地的道路,而是人的道路。

君子所说的贤能,不是指能把一切人所能做到的一切事都做到;君子所说的智慧,不是指人们所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君子所说的明辩,不是指人们所能辩明的东西他都能辩明;君子所说的明察,不是指人们所能明察的东西他都能明察。凡事都要有纠正。查看地势的高低,分清土地的肥瘠,按时序栽种农作物,君子不如务农的人。弄通财物及货源,查看货物的好坏,辨别价格的贵贱,君子不如经商的人。设置圆规和方矩,敷陈墨斗和墨绳,方便使用各种器具,君子不如做工匠的人。不分是与非,也不管是不是这种情况,便互相推荐吹捧,互相羞耻羞辱,君子不如惠施、邓析等人。至于根据时势和规律以定出次序,衡量人们的才能而授予职权,使贤能与不贤能的人都能得到恰当的位置,使有才能的人与没有才能的人都能得到恰当的官职,使万物的成长都能得到法度,使事情的变化都能得到响应,使慎子、墨子不能进言献策,使惠施、邓析不能窜改其所观察的,言说必定符合道理,有事情必定去做,这就是君子之所长。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荀子继续论证说,君子——大儒——管理者,并不是全能全知的人,他在很多专业方面比不上专业人士,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只不过他们懂道理,能明白事理,并且能踏踏实实做事,务实,这种人就是君子,由此可见,所谓的君子就是管理阶层。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知识与文化的问题,知识是一回事,文化又是另一回事,很多读了书的人,其实只是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不一定就学到了文化。对一般人而言,上学读书就是做学问,凡上过大学的就是有学问的人,就是知识分子,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很错误的。上学读书是学会一些知识,而往往怎样做人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那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有的人读了大学还是个很坏的人,而有的人从未读过书却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说,学问不是知识,知识也不代表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的,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但他做人好,做事对,对人好,他就是有学问。当然,经过学习而获得文化知识,则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从孔子以来,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只教技能知识,它们是教人认识社会,认识人,“四书五经”所贯穿的一个主题就是“仁、义、礼、智、信”,就是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那么,君子——管理阶层是不是就不学技能知识了呢?不,管理阶层也要学,但不是学其精,而是要懂得原理。比如种庄稼的原理,植物生长的原理;比如陶冶的原理;比如学经济学,并不是要人去做一个商人,而是要懂得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和原理等等。因为只有懂得了原理,才能进行更好的管理。因为君子——管理阶层管理的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但又思想复杂的人,而不是管机器、管田土,管机器的是工人,管田土的是农民,因此,管人才是君子的职责。衡量人们的才能而授予职权,使贤能与不贤能的人都能得到恰当的位置,使有才能的人与没有才能的人都能得到恰当的官职,使万物的成长都能得到法度,使事情的变化都能得到响应,使慎子、墨子不能进言献策,使惠施、邓析不能窜改其所观察的,言说必定符合道理,有事情必定去做,这就是君子之所长。

——————————————————

【注释】1.墝:(qiao敲)《国语·楚语》:“瘠硗之地。”《淮南子·原道》:“田者争处墝埆。”《说文》:“硗,磐石也。字亦作墝。”这里用为土地坚硬而瘠薄之意。

2.贾:(gu古)《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诗·邶风·谷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诗·大雅·瞻仰》:“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周礼·地官·司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平子每岁贾马。”《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荀子·解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本义为买卖,这里用为商人之意。

3.怍:(zuo作)《论语·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礼记·曲礼》:“容无怍。”《礼记·祭义》:“孝子临尸而不怍。”《公羊传·宣公六年》:“灵公心怍焉。”《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说文》:“怍,惭也。从心,作省声。”这里用为惭愧、羞辱之意。

4.宜:通“仪”。《诗·鄘风·君子偕老》:“如山如河,象服是宜。”《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诗·大雅·文王》:“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鲁颂·閟宫》:“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国语·晋语四》:“将施于宜。”《管子·明法》:“案主当宜,行其正理。”《荀子·不苟》:“左之左之,君子宜之。”这里用为法度、标准之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