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时间:2022-05-15 23:38:01

相关推荐

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是我国近现代边疆史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在维护主权方面所要考虑的重要时事问题之一。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

《浅析南海问题研究现状》

[摘 要]南海问题是我国近现代边疆史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在维护主权方面所要考虑的重要时事问题之一。在国际间竞争激烈、局部动荡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为我国更好地解决南海问题提供了借鉴和方法。

[关键词]南海问题;解决对策;中国政府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在已有的理论上或有继承,或有创新,都为我国更好地解决南海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方法,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一、中国政府早期的解决对策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就开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也为当时的中国解决领海问题包括南海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后来陆续有学者针对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进行研究与解释:其是在主权属我、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也有学者认为,邓小平这一观点的提出和战略运用,主要是从解决利益争端、维护和平的海洋战略需要出发的,成为了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以及南中国海争端等问题的基本方针。而童伟华认为,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的南海对策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无论是“搁置争议”,还是“共同开发”,都未取得预期成效,南海主权争端反倒愈演愈烈。

在这一决策基础之上,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又有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论断。

二、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

(一)国外学术界的观点

近年来,国外的许多学者围绕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美国海洋政策专家Mark J.Valencia曾提议成立一个“南沙管理机构”,以此来和解争端。马来西亚的学者汉萨曾提出在南沙群岛的重叠海域的地区成立“共同开发署”的建议。在1992年越南提出了一个所谓的“U形方案”(即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中国就南沙群岛领海划分的方案)。

以上的这一系列方案都在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中国的主权地位,所以没能够得到具体实施。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发表的《南海共同开发:一种新的尝试》一文中提到,南海的政治情况十分复杂,牵涉到众多国家利益。

(二)国内学术界的观点

由于南海的重要战略位置极其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引起了周边国家及美等大国的重视。国内学者纷纷展开讨论:

首先,多数学者从主权角度进行阐述。

有学者总结了20世纪中国南海政策的演变。也有人提出关于中国政府建设南海秩序的政策建议像南海秩序应有中国主导等。也有学者认为,面对复杂的南海局势,在具体战术上应采取综合手段。

其次,从对美政策的角度。

有学者针对美国介入南海积极化、扩大化,提出中国的相应对策。也有学者认为,美国的介入,为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创造了平衡中国影响力的机会,触发了区域外其他国家对南海资源及其战略地位的觊觎。郑华芳从法律、经济和军事手段及美国和台湾方面分别总结了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应在中美关系的战略背景下将对南海问题的相关政策进行谋划。

再次,对东盟决策的角度。

有学者主张睦邻政策,也有学者认为,针对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变化,中国未来的南海政策应该侧重在以下几点:继续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作为解决南海问题的基本原则;保持与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沟通;力争中国在南海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和海洋安全维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邹立刚提出了与周边国家和东盟持续合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及与台湾联手争取南海权益和勘探开发等建议。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一些学者仍是立足于传统的观点。而就中国政府如何应对东盟的统一战线问题,实际上并未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所以,针对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

结语

由于南海的重要战略位置极其丰富资源,引起了我国周边国家以及美、日等的重视,在近些年来也是一直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政府现在的主要解决对策主要还是“和平谈判、协商解决;根据公平原则进行海洋划界以及做好预防外交,缓和南海紧张局势;努力研发勘探技术”等。所以,解决好南海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贺雪瑞,郭欣根.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新思维论析.高校社科动态,.

[2]王历荣.论邓小平的海权思想及其实践.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3]童伟华.南海对策中“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冲突及其调整.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4][5]转引自陈璐:浅析南海问题国外研究现状,改革与开放,.

[6]刘志鹏.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战略态势与中国对策.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7]岳德明.中国南海政策刍议.战略与管理,2002.

[8]陈彩云,邓周平.论南海纷争的中国对策.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9]许利平,曾玉仙.试析南海争端及及其解决思路-基于国外学者观点的分析.太平洋学报,.

[10]吴莉莉.关于美国在南海问题新变化及中国对策的探讨.南方论刊,.

[11]陈剑峰.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及我国面临的挑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2]郑华芳.南海问题解决方案研究综述.东方企业文化,.

[13]韩凝.试论南海问题的当前发展及其应对策略.和平与发展,.

[14]郭渊.从睦邻政策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近代边疆史地研究,.

[15]刘中民.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发展动向与中国的对策思考.南洋问题研究,.

[16]邹立刚.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对策.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王杉羽(1989-),女,黑龙江大庆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相关问题的研究。

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内容摘要:

中国与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交,建交后冷战的来临使中美之间的关系再次陷入冷淡,而且冷战时期美对华进行所谓经济制栽,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对美略有回温,两国的外交只限于经济之间交之后我国同美国产生多次的摩擦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高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在曲折中发展

关键词:经济封锁 曲折中发展 互利互惠 世界格局 多极化

我国自建国以来国力在不断加强,然饿而一国家综合实力的家强比顶会触及到其他大国的利益,而我国强大的人民力量粉碎了资本主义大国要把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的企图,于是合理的搞好和我国的外交,便成为这些国家的唯一的途径而中美的外交历史便是有个很好的例证

我国从建国开始便开始了漫长的外交之路,1953年中国在朝鲜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军,展开了为期三年的战斗最后以我志愿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而告终。这次战争彻底粉碎了美国等国家妄图以朝鲜为跳台侵略中国的意图。但在以后的几年里美国依靠起强大的资本在中国的经济和外交等领域频频施加压力,只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才有所好转,毛泽东在会见美国乒乓球对使说如果尼克松来中国我还是愿意和他谈的,次年尼克松访华,双方一在表示想要建交的意向。1973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中美的建交,而此时的建交是迫于国际的新形式和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两国的建交仅仅限于领导人的互访和经济之间的往来,中美的建交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同美国之间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两国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在中美建交后的不久世界陷入冷战状态美国对华进行经济封锁,给两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打击,对当时我国刚开始的改革开放并不利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形成,中美外交再度恢复对我国引进来的政策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高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

按照这些原则,我国与世界主要大国不断得到新改善和发展。在中美关系上,按照对美工作方针推动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发展势头。贯彻江泽民提出的增加信任扩大合作,减少麻烦,不搞对抗的原则,使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保持相对稳定。1997年和1998年江泽民与克林顿总统成功互访。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9年11月中美双方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2001年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长期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对华最惠国待遇年度审议问题宣告解决。2002年10月江泽民成功访美,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目前,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科技,文化人员等其他各方面联系不断发展。

在努力发展对美关系的同时,我国对美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行为作出了坚决回应。建国初期,美对我国领空多次侵犯,我国军队共击落u2侦察机达4架之多。1999年5月7日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重大伤亡。2001年4月,战机在我国领空与我国战机相撞,造成我方机毁人亡。4月7日,吴仪与美国高层商务部长埃文思和贸易代表佐立克共同主持第15届中美商贸联合会议,共同商议中国对美倾销事件等其他对华商贸政策。

谈到中美关系就不得不谈到当今的热门台湾问题。美国曾一度重审一个中国政策,但却多次未经中国政府同意,私自对台出售武器,美国再三的阻挠台湾的和平统一,而对大陆却一度重申一个中国政策美国的意图很明显是想保持这一状况从向台湾进口武器上谋取经济利益,和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美国这一做法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和外交是不利的,紧接着在11月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向香港提出靠岸请求,美国航空母舰群有史以来在太平洋上的最大规模的集结,在台湾问题日益紧张化的今天,未曾不是一种挑衅,和威胁面对如此的行为只会激起中国人民的抵触情绪是美国的不当外交

我国现阶段同美国的外交仅仅保持在经济和反恐问题上,至今并没有战略问题上的合作这对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是不利的,总之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发展在曲折中发展,这同美国和我国不同时期的当局领导人,当时的国际形式是分不开的,在中美关系上,按照对美工作方针推动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发展势头。贯彻江泽民提出的增加信任扩大合作,减少麻烦,不搞对抗的原则,使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保持相对稳定。努力建设战略伙伴关系是我国同美国外交的努力点,中美关系回朝着更友好,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

摘要:中美关系是自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60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从敌对到和解再到战略合作,中美关系走过了许多的风风雨雨。如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则是全球头号发达国家,利益交汇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回顾历史,中美关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展望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仍不可避免,但不会是两败俱伤的"零和"博弈,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如何处理好各个方面的矛盾,努力实现合作共赢才是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中美关系 历史与现状 合作共赢

正文:60年甲子一轮回,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而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则一直左右着新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选择这个视角来看待中美关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受这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影响。该电视剧讲述了北平解放前夕,国共两党的地下斗争,而美国则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篇论文,就从这段历史开始谈起吧。

日本投降后,中国内战爆发。美国表面上派出马歇尔将军和国共双方代表组成协调小组,调停国共两党的矛盾。由于国党走的是资本主义路线,且当时国民党是当时的合法政府,美国当局决定扶植蒋介石领导的政府。但由于蒋介石专制独裁搞得民心涣散,而共产党选择了民主路线救中国,这其实与美国的基本理念相符合,所以美国也并没有全身心投入的帮助国民政府,仅仅是以经济上的援助为主。国共内战时的美国颇有种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的想法。

可惜国民党的败军之势兵败如山倒,早已是扶不起的阿斗。纵然有美国人的经济援助,也逃不脱败北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拉开了新的篇章。当时中国刚刚从黑暗中走出来,一切的经济建设都是空白,而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正是美苏两强争霸之际,中国站在了共产主义的阵营中。美国出于冷战时期反苏反共的战略,在把主要矛头对准苏联同时,也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封锁。对华政策虽然有时友好,但是更多是遏制和对抗。七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美国开始与这个遥远的东方文明古国接触,72年国务卿助理基辛格访华拉开了中美建交的序幕,中美关系由对立走向缓和。1979年1月1号,中美正式建交。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国内,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可见中美关系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是密切相关的。

中美关系从中美建交开始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苏联则日渐衰落最终走向解体的厄运。90年代,美国陷入了战胜苏联的喜悦之中,此时的国际形势是一超多强,美国一家独大,并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而中国则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这段时间美国的态度在科索沃战争中就有所体现。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公然的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如此的蛮横激发了中国国内的大规模反美浪潮。由此可见当时的美国并没有把中国当成是自己的对手。

然而情况进入千禧年后似乎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加入wto,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如果说之前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是大国,那么现在还要加上一个强国的名号了。中国日益成为美国的头号对手。而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又变得更加复杂。

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美国开始对中国变得警惕。美国害怕中国的崛起会给美国的称霸带来冲击和影响,于是美国开始想方设法的阻止中国的发展。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宣称中国的崛起是对他们的威胁,蓄意夸大中国的国家实力,使得各个国家对中国敬而远之。

美国为了制约中国,想尽一切办法干预中国参与的国际事务以及与中国有关的一切问题。比如在台湾问题上,虽然美国一直宣称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美国却一再坚持对台出售军火,并暗中资助台湾政府,其目的不言而喻。同时美国还暗中自助与中国有矛盾或冲突的国家。日本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争的不可开交,而日本恰恰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在钓鱼岛问题的立场上一直态度暧昧,其用意在于混淆视听,搅乱中国的局势。

在军事上,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集中了美国的精锐力量,意图在海上封锁中国。利用在盟国的土地上建立的军事基地形成三大岛链的封锁体系。同时在南海地区,菲律宾等国均是美国的盟友。依靠美国的支持,菲律宾的国不断向中国挑衅并制造摩擦。

而另一方面,美国又不得不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如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经济增长率超过7%,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这个全球经济的引擎左右着世界经济局势。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向全球出售中国制造的产品,美国也对中国的产品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其头号债主就是中国。除了经济方面,双方在许多国际事务上诸如反恐问题等要通力协作,才能完成目标。

正是因为这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情况,才造成美国对我国政策的暧昧不明、摇摆不定。美国利用日本、台湾及疆独、藏独分子来牵制中国,通过外交手段对中国周边国家进行势力渗透,形成包围圈虎视眈眈;另一方面,从其对待大陆与台湾问题的态度—主张不分离不同意也可以看出,美国最希望的状态不是绝对的势力偏向,而是寻求各方力量的平衡。这也与历史上的中美关系可以看出,双方相争,美国才好坐收渔翁之利。美国的意图是为其重返东亚、称霸全球扫除障碍。 那么中国应当如何应对美方的挑战呢?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的路线,在面对主权问题和国家战略发展问题时,我们决不能退缩,也不能忍让。而对于美国,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消除矛盾,争取实现合作共赢。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积极寻求合作,这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理好当今中美关系的不二法则。

学习心得: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当今国内外的局势的变化。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中美关系和南海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多了解国内和国际上的大事小情,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1. 袁鹏 《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 现代国际关系 (04)

2. 潘锐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 世界经济研究 (12)

3. 邱苗 《奥巴马执政以来的中美关系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4. 孙哲 《亚太战略变局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北京:时事出版社

5. 王鸿刚 《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与中美战略博弈》 现代国际关系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