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吃了那么多香肠培根 是时候聊聊「致癌」这件事了

吃了那么多香肠培根 是时候聊聊「致癌」这件事了

时间:2024-02-26 13:40:30

相关推荐

吃了那么多香肠培根 是时候聊聊「致癌」这件事了

为什么那么多加工肉制品都要添加亚硝酸盐?

钱程,技术型吃货

「加工肉制品都添加了大量亚硝酸盐!如果不想得癌症就少吃这些东西!」

「酱菜腌菜里面也有大量亚硝酸盐!别吃这些东西!」

如果您也听过类似这样的「忠告」,您肯定不会对这种添加剂有什么好印象。

可能找不到第二种食品添加剂,能够像亚硝酸盐这样,背负着那么多的非议和骂名,而又屹立不倒。那么,亚硝酸盐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它会被添加到食品中?

-

1. 神秘的中毒事件

事情要从 18 世纪末开始说起。

火腿和香肠历来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食物,对于那时的人们,当然也不例外。但是,那时的火腿和香肠,往往还意味着意想不到的风险。

1793 年,德国的 Wildbad 小镇发生了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13 人发病,其中 6 人因此死亡。经过调查发现,他们曾经食用了同一批次的香肠。这种类型的中毒就被暂时称为「香肠毒」(Sausage poisoning)。

虽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类似的中毒事件一直在发生,但人们不知道原因,对此也束手无策。

这些中毒事件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中毒者的症状并不是像普通食物中毒一样腹泻呕吐,而是非常恐怖的「失去控制肌肉的力量」。一开始可能只是觉得疲倦无力,接下来发现手抬不起来了,眼睛睁不开了,也无法开口说话了。最后连呼吸都无法进行,从而缺氧而死。

时间跨越到差不多 100 年后,1896 年,比利时的一场乡村音乐会上,这种神秘的中毒事件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次有 23 人发病,有 3 人因此死亡。

刚才没有提到的是,科学一直在迅速发展。这 100 年间,微生物学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并慢慢发展完善了。在中毒事件发生后,人们首先怀疑的就是,很可能是食物中的某种微生物导致了中毒。

果不其然,法医最终从中毒者的消化道分离出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它的名字你一定听过:

肉毒梭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

这种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而造成这一切中毒事件的,就是这种细菌分泌的毒素,我们把它称作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毒的物质,只需 0.1 微克,就能把一个正常人置于死地。

2. 硝石与加工肉制品

那我们是不是对这种细菌一点办法都没有呢?

当然不是。各国在很久以前就有一个腌制香肠、火腿等的秘密配方:在腌制过程中添加硝石。

最一开始,人们当然不懂微生物知识,添加这种东西,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让肉的颜色变得更好看。添加了硝石的肉会变得红彤彤的,看起来比较有食欲。而没有添加硝石的肉看起来灰不拉几的。

↑ 左边是没有添加的,右边是添加过的 ↑

之后,就有人发现,如果肉制品中添加了硝石,似乎就从来不会有肉毒梭菌中毒的事情发生。大家知道,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而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

在 19 世纪到 20 世纪,人们终于发现,硝酸盐可以特异性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繁殖。本来是发色剂的作用,没想到却得到了「防腐」的意外收获!添加了这种东西,就再也不怕出问题了。

而硝酸盐之所以可以发挥作用,是因为在添加到肉制品中,转变为了亚硝酸盐。所以说,真正最终发挥作用的是亚硝酸盐。大家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就开始直接往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来代替了。

久而久之,添加亚硝酸盐便成为了肉制品加工的行业规范。那么,添加这种东西究竟是为了颜色好看,还是为了防止肉毒梭菌污染呢?答案是两者都有,而且这两个作用都非常重要。这就导致了亚硝酸盐在肉类加工中更加不可或缺了。

-

3. 亚硝酸盐的致癌性

亚硝酸盐本身没有致癌性,只有急性毒性。一次性大剂量摄入(0.3g - 0.5g)后会引发中毒。但是,平常的食物中残留的亚硝酸盐,离中毒剂量还差得很远。我们只要不是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添加进菜中,就不用担心这种风险。

而我们我们平时说亚硝酸盐「致癌」,是因为它会和肉类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生成亚硝胺类物质。

亚硝胺类物质在国际上被列为 2A 类致癌物。所谓 2A 类致癌物,就是指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被明确了「会致癌」,但人体实验的结果还不明确的一类物质。一般来说,2A 类致癌物,致癌的可能性确实很高。

这么看来,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确实会有致癌的风险。但是,也不必过度担心,因为食品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找到了「破解」的办法。

具体是怎样破解的呢?

说起来也很简单:既然亚硝胺是致癌的元凶,那么,如果某种东西可以阻止亚硝胺的形成,那么,即使食物里添加了亚硝酸盐,也不能拿我们怎样了。

这种东西真被找到了,而且它太常见了,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它就是

维生素 C

(也叫抗坏血酸)

但是,维生素 C 是一种很酸的东西。如果添加到香肠和培根里的话,肉的味道就不对了!于是,食品科学家就设计出了和维生素 C 结构类似,效果相同但是没有酸味的「D- 异抗坏血酸钠」。只要有它在,亚硝酸盐向亚硝胺的转变就会被抑制,亚硝胺的形成也会受阻。

所以,下次去超市买香肠、火腿等加工肉制品的时候,看看配料表,在「亚硝酸盐」的附近,往往可以看到「D- 异抗坏血酸钠」的身影哦。只要有它在,我们就不会吃进太多亚硝胺类的致癌物质。

可是,如果黑心商家往食品里面大量添加亚硝酸盐,那不是不管多少「D- 异抗坏血酸钠」都没用了吗?而且说不定还会急性中毒呢!

其实,不用担心这个,因为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含量是有严格的限量标准的。

国标 GB 2760- 中对每种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最大使用量」和「最大残留量」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而且对于加工肉制品来说,亚硝酸盐残留量也是品控的必检项目。只要购买正规厂商的产品,就基本不用担心超标的问题。

4. 加工肉制品还是要少吃

前面的内容阐述了,亚硝酸盐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恐怖,虽然有致癌性,但目前也有办法「破解」。

但如果听了上述的介绍,就觉得香肠、培根等加工肉制品可以放心大胆吃了,那就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因为加工肉制品本身也是致癌物,而且比亚硝胺类物质还要高出一级——它是 1 级致癌物,已经证明对人类有确定的致癌作用。当然,这不是说加工肉制品的危害更大,只是说「致癌的可能性更高」。

加工肉制品为何会致癌,目前还不清楚。可能是其中的杂环芳胺和多环芳烃等导致的,但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关于加工肉制品和癌症的关系,我曾经回答过相关的问题,有兴趣的可以点进去看一看。

培根会致癌吗?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培根、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偶尔吃一次的话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但最好不要长期、大量食用。

总结

亚硝酸盐能特异性抑制肉毒梭菌繁殖,也能使肉色保持红润,所以在加工肉制品中必不可少。

亚硝酸盐的致癌性来自亚硝胺,但亚硝胺可以通过添加 D- 异抗坏血酸钠 的方式去除。

加工肉制品本身也致癌,不要长期大量食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技术型吃货

查看知乎原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