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东莞兜底保障:“不漏一户 不落一人”

东莞兜底保障:“不漏一户 不落一人”

时间:2020-12-13 13:43:02

相关推荐

东莞兜底保障:“不漏一户 不落一人”

6月11日,东莞市政府公布十件民生实事,其中“加强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成为“首事”。今年东莞将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980元调高至1060元,孤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685元调高至1820元,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范围从户籍居民逐步拓宽至常住居民。

2-5月,市政府黎军副市长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导各镇街养老服务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东莞市民政局局长黎雪琴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表示,今年将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力度,建立更广泛、更深层、更有效的民生兜底保障,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失业群体“应保尽保”,对困境儿童、生活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农村留守人员、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加强关爱帮扶。对老无所依、无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村贫困老人,关心关怀、及时救助,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力度

南方日报:去年东莞民政工作突出提标扩面,底线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今年是脱贫攻坚之年,民政局将如何继续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黎雪琴:兜底保障基本民生,是民政部门的政治责任。今年市民政局将认真履行好职责,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力度,建立更广泛、更深层、更有效的民生兜底保障,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失业群体“应保尽保”,对困境儿童、生活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农村留守人员、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加强关爱帮扶。

对老无所依、无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村贫困老人,关心关怀、及时救助,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兜底保障方面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根据东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低收入家庭认定等救助标准。从1月开始,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98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06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568元、1470元同步提高至每人每月1696元、1590元。二是完善东莞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办法。将困难家庭临时救助范围从目前的本市户籍居民适度拓宽至本市常住居民,进一步扩大临时救助覆盖面。三是实行“先行救助、分级审批”。对申请低保、特困供养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及个人,视情况由属地园区、镇(街道)社会事务局先行给予临时救助。四是加强临时救助政策衔接。加强临时救助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衔接,对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困难群众,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采取“急难型”救助和“支出型”救助相结合方式,做到有困必帮、有难必救。与疫情五是动员慈善力量积极参防控。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以来,市民政局指导市慈善会等慈善组织积极应对,全力参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4月,省民政厅卓志强厅长率队莅莞指导东莞民政工作,市政府黎军副市长陪同。

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南方日报:今年东莞提出了“三年内在全省率先建成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的目标,接下来将如何继续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黎雪琴:近年来,东莞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紧密联系东莞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等实际,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深化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新格局。接下来,民政局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眼于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堵点”、消“痛点”,破除发展障碍,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努力让养老事业发展更有温度、更有质感。一是强化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建立市级养老服务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合力。出台《东莞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委托第三方开展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分区分级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二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资助对象范围。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行动,完善东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为老年人家庭提供个性化的“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全面铺开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确保年底前各镇街至少建立一家长者饭堂。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为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推广护理服务、家庭病床进社区,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让居家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护理、医疗、康复、配送等综合养老服务。三是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分区分级规划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全力打造市级医养结合示范点,年内新增养老床位500张,到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实现养老服务设施100%覆盖村(社区)。

解决群众身边的“小急难”

南方日报:日前“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已经正式启动,接下来将如何使用这一平台切实解决民生实事?

黎雪琴:为了进一步发挥好“莞家”作用,精准对接群众的现实需求,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诉求,我们分别从内容设置、渠道拓展、监督指导和撬动社会资源等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打造好“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

我们将拓展受惠群体,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分享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内容设置上,我们既着眼群体利益,设立“民生微实事”项目,为居民群众提供贴近生活、迫切希望解决的便民工程和公益服务项目。又着眼个人需求,设立“民生微心愿”项目,一方面为特殊群体提供帮扶救助,保障底线民生;另一方面为社会大众提供心理疏导、权益维护等普惠型服务项目。

另一方面是拓展诉求收集渠道,畅通群众反馈路径。我们建立了市、镇、村三级联动、覆盖线上线下的民生诉求收集机制,市民朋友如有相关诉求,线上可通过“莞家政务”微信公众号、“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网络平台提出,线下可到市民服务中心和各镇街、村(社区)的服务中心提出,还可向挂点联系群众的党员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提出,通过畅通诉求反馈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另外,我们还将强化督促提醒,提高民生诉求办理时效性。对每一类民生诉求,我们都有办理时限要求,同时我们搭建了“民生大莞家”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设置了督办、提醒、警示、通报功能,进一步提高办理时效性,从而做到对群众提出的诉求第一时间摸底调研,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措施,第一时间反馈处理结果,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四是补齐民生短板,政社合力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民生大莞家”涉及的民生保障内容很广。收集到民生诉求,能通过现行政策解决的,通过现行政策解决;现行政策解决不了的,我们通过“民生大莞家”专项资金解决,或发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热心市民参与认领解决,建立起更广泛、更有力、更有效的民生兜底保障机制。

· END ·

文稿来源:南方日报、东莞市民政局

编辑:王依岚

审校:谭钊明

欢迎来稿

gdsmztxwxc@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