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千古奇绝谋术 你想象不到的为人处世秘籍--罗织经(一)

千古奇绝谋术 你想象不到的为人处世秘籍--罗织经(一)

时间:2022-12-10 09:02:54

相关推荐

千古奇绝谋术 你想象不到的为人处世秘籍--罗织经(一)

《罗织经》是武周酷吏来俊臣所着的一部专讲如何罗织罪名,陷害杀人的书。酷吏周兴临死之际,看过此书,自叹弗如,竟甘愿受死;一代人杰宰相狄仁杰阅罢此书,冷汗直冒,却不敢喊冤;女皇武则天面对此书,叹道: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杀机遂生。时至今日,此书亦被看做阴谋学的扛鼎之作。

今天,小编就分几期讲一讲这部赤裸裸的讲述利己害人之道的自白书。

一、阅人卷

【原文】人之情多矫,世之俗多伪,岂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耻其匿怨而友人也。

【译文】人间的情谊大多是装模作样,世间的俗事大多是虚情假意,又怎么能信呢?孔子说:“甜言蜜语、和颜悦色、毕恭毕敬,左丘明认为其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可耻的,是他们心中藏着怨恨,表面却与他人要好的虚伪行径。

作为酷吏之首和整人专家,其行为固为人不齿,但不可否认,此等小人的见解和手段是不乏“高明”之处。此言切中时弊,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的冷漠、虚假本质,令人深思。

放到现代社会来说,对人和社会的本质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如果对此认识不清,便只能归结到天真、幼稚之流,其后果必然是处处碰壁,一事无成。

【原文】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译文】人的欲望多种多样,自私乃人的本性。成功时则享受功劳,失败时则推托过错,就连圣人都无法超脱这一点,这大概就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吧。

虚荣心,是人所共有的;责任感,是人所缺乏的。在是非成败面前,人的这种本性最易暴露出来。认识到这一点,对人对己都是大有益处的。它可使人丢掉幻想,因而明白,对人不要期望太高,要求太多,对己不要自信太强,自责太强。凡事若能顺其自然,就势而为,便会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不致怨天尤人,犯忌涉险。

【原文】多欲则贪,尚私则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惩,吏之惧祸,或以敛行;但有机变,孰难料也。

【译文】欲望太多会起贪念,极端自私会偏离事实,罪恶便由此产生。老百姓畏惧惩处,官吏恐遭祸患,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一旦有了机缘变故,谁都无法预料接下来的事。

刑罚对犯罪的威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历代的统治者都不惜用重典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但刑罚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类的自私和贪恋,何况利益和权力的诱惑力十分巨大,总有人会为他铤而走险,置生死于不顾,就像现代说的那样,当利益达到百分之五百的时候,性命,道德,已经完全顾及不到了。

【原文】为害常因不察,致祸归于不忍。桓公溺臣,身死实哀;夫差存越,终丧其吴。亲无过父子,然广逆恒有;恩莫逾君臣,则莽奸弗绝。是以人心多诈,不可视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终无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此道不修,夫庸为智者乎?

【译文】人之所以受到迫害,常常是因为对他人缺乏深入的了解;人之所以遭受祸患,往往是由于对他人心慈手软。齐桓公过分信赖他的臣子,最后却凄惨地死去,实在令人哀痛;吴王夫差没有吞并越国,最后却导致吴国的灭亡;世上最亲密的关系莫过于父子,可是像杨广那样的逆子却一直都存在;施以恩德莫过于君主对臣,但是像王莽那样的奸臣却从未断绝。事实证明,人的内心藏着太多的欺骗,绝不能光看他的外表;世间之事是无情的,做好事的人最后却得不到功劳。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时时刻刻防范别人,不要心存侥幸。如果不修习此道,一个人又怎么能变得有才智?

施恩于人,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回报,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有此依托,即使寡恩薄情,也会令人畏惧,不受人欺。在坏人当道、好人遭殃的封建时代,自然会使那些是非不分、根基尚浅之人,产生这样的错觉。与其为善,不如为恶。这虽和圣贤的教诲相悖,可一旦尝到为恶的甜头,谁又会在乎呢?

本期的阅人篇就到这了,下期是事上卷,怎么对付领导呢?据传来俊臣就是把怎么对付领导详细的写出来才引来杀人之祸,他又说了什么呢,下期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