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吴尊女儿比赛失败大哭 孩子:漂亮的失败 也是另一种成功

吴尊女儿比赛失败大哭 孩子:漂亮的失败 也是另一种成功

时间:2020-03-19 23:06:45

相关推荐

吴尊女儿比赛失败大哭 孩子:漂亮的失败 也是另一种成功

家长带孩子参加比赛,最怕的是什么?我想首当其冲的就是怕孩子比赛输了哭鼻子。

孩子哭鼻子这件事,不仅我们普通家长怕,就连“二十四孝老爸”吴尊也怕。

作为NeiNei的爸爸,又是明星,吴尊每次都会为孩子比赛输了这事烦恼,一方面他怕孩子哭,一方面他又想借此机会让孩子成长。

有一次,吴尊带女儿NeiNei参加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亚洲比赛。比赛前,NeiNei就展现了超强的胜负欲,一直和爸爸吴尊说“我真的很想赢”。

为了赢,她没日没夜的苦练,准备了很久,可是终究还是输了比赛。

比赛结果出来后,NeiNei大哭了一场。看到NeiNei那么难过,吴尊也掉下了眼泪,因为他知道,为了这个比赛,女儿没日没夜苦练了很多天。

可是心痛的同时,吴尊也清楚地知道:让女儿去感受失败也不是坏事,要让女儿知道,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漂亮的失败,也是一种成功。

就如亨利·福特所说的:“失败,不过是一个更明智地重新开始的机会。”

不止NeiNei,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事事都想争第一:考试要争第一、与小伙伴玩游戏也要赢、甚至是在户外放风筝都要放得比别人高……他们赢的时候开心地乱蹦乱跳,输的时候就会非常生气,有时这种负面情绪还会影响他们很久。

很多家长疑惑,孩子为什么会输不起,家中有输不起的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办?

孩子输不起,是自我意识导致的结果

15个月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并逐步发展和完善。这个时候,孩子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一方面他们会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尽力做到最好,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另一方面,因为年龄小,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旦遭遇失败和挫折,就会心情沮丧,甚至发脾气。

朋友家的孩子,马上上小学了,为了全方面培养他,朋友给孩子报了一些竞技类运动的兴趣班。上了一段时间,孩子很开心,老师对孩子评价很好,说他很有上进心。

但在一次围棋比赛中,孩子输了比赛,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但孩子反应很大,不但把桌子掀了,还发脾气、哭闹不止,说以后再也不下棋了。

后来和孩子私下聊天才知道,是孩子太想赢了,比赛结果出来时,他有点接受不了。

孩子之所以“输不起”,是自我认知规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导致的。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完美后,有时会不愿意面对失败,这也是人类本能的反应。

自我认知决定行为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赢在起跑线

参加比赛的人,输了以后都会很难受,但有的人输得起,有的人输不起,他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将输赢跟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

《最强大脑》中,有一期意大利少年安德烈和中国少年李云龙对战。比赛结果出来时,李云龙以为自己输了,当场崩溃,哭得瘫倒到座位上,不跟任何人交流;后来比赛结果大反转,李云龙才是胜利者,当他得知自己是冠军时,这才露出了微笑。

小小年纪的他,对输的恐惧和对赢的渴望引起了大家的深思,李云龙就是传统的输不起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依赖于比赛的输赢。

输掉比赛后,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甚至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所以才会生气,出现一系列负面反应。

跟李云龙不同,安德烈自始至终态度都比较平和,甚至自己的冠军得而复失时,不但没有崩溃失望,还主动走过来给李云龙一个拥抱,这才是真正输得起的人。

输得起的人,输掉比赛后,会客观分析,他们会反省自己,找出技不如人的地方,加以改进,但不会跟自我价值联系起来。

对输得起的人来说,失败会变成脚下的砖块,让他们收获成长和进步。他们输了会难过,但仍然有自我价值感支持他们重新再来。

自我价值感形成后,一时间很难改变。孩子输掉比赛时,父母光靠口头上给他打气、讲道理是行不通的,父母需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重塑孩子,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想让孩子输得起,家长可以通过这几种方法提升孩子的价值感:

1、当孩子因失败陷入负面情绪时,家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帮助孩子勇敢面对

第五季《爸爸去哪儿》中,有一次妈妈们集体亮相。在一个游戏环节,为了帮妈妈赢得美丽的苗族银饰,Jasper非常卖力,但最后还是输掉了比赛。他哭着对妈妈说:“我不想输,我想每天都赢。”

面对儿子的不服输,妈妈应采儿笑着安慰Jasper说:“没关系没关系,有时候只是运气问题,人生不总是会赢,有时候赢,有时候是输,开心就好。”

简单几句话,妈妈应采儿就把Jasper从悲伤的情绪中拉了出来,小小的Jaspe或许不太懂得妈妈的话,但有了妈妈的安慰和鼓励,相信他的坏心情已经消失了大半,对待输赢也会变得理性,下次失败时情绪不会这么激动了。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提出: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父母应该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尤其是在孩子做的不够好的时候。

2、用优势带动劣势,帮助孩子走出输不起的困境

父母要帮孩子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让他认清自己。当孩子意识到他的优点足够多时,自然会变得自信,偶尔的失败根本无法击败他。

但是,在孩子还不能客观认知自己时,家长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否则孩子会觉得自己哪里都不能让父母满意,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遭受挫折和打击时,就会变得输不起。

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比较负面,当有人问“你家孩子有什么优点啊?”很多父母可能会说:“我家孩子没什么优点,尽是缺点。”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比较单一,甚至有些不切实际,他们给孩子定的目标太高,当孩子达到之后,父母又会提出更高的目标,结果他们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这样做,会让孩子对自己永远不满意,失败时自然也难以承受,变得输不起。

父母要转换一下自己对孩子的看法,放大孩子的优点,弱化孩子的缺点,用优势带动劣势,当孩子哪里做的不好时,耐心地鼓励和引导,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多了解他内心的需求,这样孩子才能越来越好。

3、帮助孩子调整自我归因

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自己行为的归因倾向是不同的,有的人向内归因,有的人向外归因,而这也是影响孩子们自我评价的关键因素。

围棋比赛输了,有的孩子会把原因归结为“我总也学不好,我真是太笨了”,这是向内归因;而有的孩子会认为“这次输了,是因为我不够认真,有几步棋走得太大意了”,这是向外归因。不同的归因倾向,导致孩子对自身的评价也不同。

当孩子把失败的原因向内归因时,他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而且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也只能这样了。向内归因的孩子,一旦面临失败,就会给心灵带来沉重的打击。而向外归因的孩子,他会认为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善于总结原因,下次就能成功。

向内归因的孩子通常伴有输不起的倾向,对于这种孩子,家长要帮孩子调整归因倾向,当孩子发出“我真是太笨了”的感慨时,家长要先肯定孩子的情绪,再帮孩子重新归因,慢慢地,孩子就会主动分析失败原因,不会再因为失败,变得情绪大起大落了。

当孩子失败时,家长可以这么说:“看得出来你现在很难过,我仔细观察了你的比赛,我发现你整个比赛都很专注,也很认真,只是其中几步有点大意了,下次我陪你多练习几次,咱们一起把这个难题解决掉。”

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失败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了,作为家长,我们要教孩子正确看待输赢,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让孩子明白:赢,未必可喜;输,未必可悲,兼具赢得起的实力和输得起的勇气,才可能是人生的赢家。

时隔8个月,NeiNei再次参加芭蕾舞比赛,这次依然没有赢得奖牌,甚至没有进入决赛,虽然NeiNei依然有点失落,可是令人惊喜的是,这次的她竟然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失败了。她不但没哭,而且还在社交网络上说:“sometimes we win ,sometimes we learn new things”.

NeiNei成长了很多,她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不足,接受了自己暂时的不完美。漂亮的失败,也是另外一种成功,只要不放弃,一切都还有机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