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考点解析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考点解析

时间:2022-06-18 18:59:09

相关推荐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考点解析

【导语】注册测绘师考试已进入复习阶段,因此目前这个阶段教材应该看完一遍,该强化一下自己对于教材考点的记忆,及时查漏补缺。今天为您精心整理了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考点解析,更多注册测绘师考试的资讯,请关注为您实时更新的内容。【篇一】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考点解析:磁浮列车的速度与测量

上海的标志性建设磁悬浮列车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这是国际上首列商业运行的磁浮列车,另一方面时速430公里的速度仅次于飞机运行的速度。人们关心,磁浮列车的高速度和舒适度以什么来保证呢?

上海的高速磁浮工程西起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东至浦东国际机场,全场30公里的测量工程具有五大特点,一是精度要求高,±1毫米超常规测量;二是控制点位稳定性差,在上海的软土地基上作±1毫米精测难度大;三是控制点破坏严重,边施测绘档案工边测量突发因素多;四是时间要求紧;五是施测线路长,段与段间的衔接问题多。面对这一个个难啃的骨头,上海市测绘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坚信: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伴随着科技手段的更新,应用方式的革命,传统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磁浮工程的±1毫米同样离不开这三个要素。他们在人力、物力和装备上作了大量的配置,又在方法上慎之又慎,取得了成功。

在轨道梁架设、轨道梁精调时,需要在盖梁和轨道梁顶建立高程控制网,在地面上布设的水准点与盖梁顶和轨道梁顶平均高差从3米至10米不等,如何快速、高精度地将地面点的高程传递到盖梁和轨道梁上,是高程控制测量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运用了所有的城市常规测量的方法都达不到±1毫米的精度,最后从大学教科书上得到启示,研究使用了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三角高程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也使常规的以厘米计算精度的土建工程测量提高到以毫米计算的新高度。这个项目的研究,也使上海市测绘院的测量速度和精度都比其他单位高出一筹。

为了1毫米的测量精度,超常规的测量手段一直伴随着磁浮测量工程的方方面面。基于磁浮工程的精度要求极高,而上海又是软土地基的现实,为了准确反映控制点点位变化,磁浮工程的首级控制点全部采用了深埋桩的方式,桩深30米,并直入地下持力层,确保了整个精密平面控制网的精确无误。设立基岩点,投入大收效也大,高程和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得到保证。从中,上海市测绘院的工程技术人员普遍感到自己的专业有了拓展。

GPS测量已经是非常普遍且常用的手段了,但为了保证城市控制点的准确无误,他们尝试了一切可以应用的方法。

测量机器人的使用也是上海第一次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新事物。当时曾有七台测量机器人提供使用,只有一台真正能够达到磁浮测量要求的精度。测量机器人的优势是自动照准,精度高、速度快,可提高工效三分之一,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为了保证磁浮工程的速度和精度,上海市测绘院的小改小革不断,针对磁浮特殊工程,他们研制了不少特殊的测量装置。如目标杆的研制,为了在盖梁上进行支座的精密定位。测量线尺的研制,为了对离地面较高部位的盖梁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应用铟钢线尺,采用垂悬法进行观测,解决了这个问题。强制归心标的研制,为了防止归心标受日光照射产生扭曲,改制后的归心标,更加便于观测。其它测量量具的制作也都体现了确保精度±1毫米的指导思想。

上海的高速磁浮列车时速430公里,磁浮运行时悬浮于轨道上面,没有轮轨摩擦,没有粘着极限速度等问题,它之所以能够平稳舒适、安全无噪声,完全与测量精度有关,它的安全度和舒适度,是由测量的精度和测量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奠定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篇二】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考点解析:测绘档案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测绘事业的发展,各类新的测绘成果、产品、工艺不断涌现,形成了不计其数的档案资料。要使这些测绘资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共建共享,就有必要实现测绘档案信息化。狭义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包括目录信息汇编、档案数字化生产和编研材料信息化采集等。本文谈一谈测绘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几个问题。

必须尽可能让标准化工作走在前面,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目录信息汇编经历了从手工卡片着录、机读目录再到计算机着录的变迁,应该是档案工作SPOT遥感影像图技术总结者最熟悉的工作了。测绘档案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实体和专业内涵,要提炼核心内容,把握关键属性,完成建库,首先要符合《档案着录规则》等国家行业标准,必须对档案进行深入的分类分析,还要有专业化的管理软件工具平台。档案着录项目的确定必然要经历一个细致筛选、优化排序过程。特别是档案信息库设计决定了目录信息采集结果的规范程度,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一起完成。如果简单地用电子表格软件采集,表面上简化了设计工作,实际上增加了数据着录的随意性,最后验收数据五花八门,还要用额外的时间进行数据规整,反而增加了工作的难度。比如,在对系列比例尺印刷地形图档案着录过程中,按照原设计方案,“等高距”字段定义为整数型。但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等高距为2.5的,则无法录入,只好改为浮点型。过一段时间又有了新情况,一张图上有两个以上等高距,需并列着录,又要改为字符型。再如,数据量字段因为一开始没有预设单位,采集来的数据有GB的,有MB的,有的干脆没有单位,给统计库存总量造成很大麻烦,只能返工修改。可见,调研工作不到位,或是着录格式失控,都可能导致工作量成倍增加,基础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要看到设计工作的难度,比如黑图档案就有43个着录项,每个着录项都有自己的格式,再加上的文字内容和标识符的规定,可想而知是一件多么繁复的工作。尽管如此,我们也只能细心再细心,严格按程序进行。

档案数字化是关键一步。在当今社会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格局下,如何摆脱时间、空间、成本的束缚,实现信息资源程度上的共建共享,是大家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测绘档案工作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传统的档案利用是通过手工检索,然后人工调取档案原件,用户现场查阅。虽然很多档案部门目前已实现计算机联网检索,但一事一办的审批手续,复杂的业务流程,单一的档案产品,有限的利用场地,无法满足不断提高的用户需求。发展档案数字化也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一步。将存储在不同介质的档案进行数字化采集,并组织修复、纠正、调色、抽稀等深加工,集成目录信息,辅以全文检索,原文显示等技术手段,借助WEB查询平台进行24小时在线服务,已经成为现实。档案数字化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档案原件,而且盘活了信息资源,扩大了档案信息传播面,实现了用户自助自主服务,减轻了档案工作人员的负担。但是,我们同时也不能忽视维护信息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做好保密工作以及公众个性化需求的挑战,需要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质量,并配合行政机关制定相配套的法规标准。

应该主动搜集、挖掘有用的素材。目前,测绘档案编研工作还在起步阶段,现有的编研材料也非常单薄,编研信息化采集工作思路还有待完善。比如,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每年接收的国家基础测绘项目档案达数十个。可以设想,这些工程项目的成果在结项后,慢慢沉淀并必然会得到延续、创新和发展,形成的论文、专利等珍贵素材可以进一步丰富人们对项目的认知。这是对档案编研材料的有益补充,值得档案部门去追踪、搜集和挖掘。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素材,编辑图文并茂的电子文档,甚至可以加工成动态的多媒体数字短片。测绘档案编研还有施展档案工作者才华的广大空间。

大力发展测绘档案信息化,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任重而道远,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需要机构决策者的足够重视,需要每一个档案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并付出艰辛的努力。各级测绘成果档案部门也应该加强联系,互通有无,为测绘档案事业注入新的活力。【篇三】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考点解析: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空间数据描述的是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三大基本特征:空间、时间和专题属性。

1.空间特绝对黑体征红外像片

空间特征是地理信息系统或者说空间信息系统所独有的。空间特征是指空间地物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物的空间关系。空间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来描述。GIS中地物的形状和大小一般也是通过空间坐标来体现。这一点不完全像CAD系统,在CAD中,一个长方形可能由长和宽来描述它的形状和大小。而在GIS中,即使是长方形的实体,大多数GIS软件也是由4个角点的坐标来描述。而GIS的坐标系统也有相当严格的定义,如经纬度地理坐标系,一些标准的地图投影坐标系或任意的直角坐标系等。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空间目标的定位不是通过记忆其空间坐标,而是确定某一目标与其他更熟悉的目标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如一个学校是在哪两条路之间,或是靠近哪个道路叉口,一块农田离哪户农家或哪条路较近等等。通过这种空间关系的描述,可在很大程度上确定某一目标的位置,而一串纯粹的地理坐标对人的认识来说几乎没有意义。没有几个人知道自己家里或办公室的确切坐标。而对计算机来说,最直接最简单的空间定位方法是使用坐标。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直接存储的是空间目标的空间坐标。对于空间关系,有些GIS软件存储部分空间关系,如相邻、连接等关系。而大部分空间关系则是通过空间坐标进行运算得到,如包含关系、穿过关系等。实际上,空间目标的空间位置就隐含了各种空间关系。

2.专题特征

专题特征亦指空间现象或空间目标的属性特征,它是指除了时间和空间特征以外的空间现象的其他特征,如地形的坡度、波向、某地的年降雨量、土地酸碱度、土地覆盖类型、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空气污染程度等。这些属性数据可能为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派专人采集,也可能从其他信息系统中收集,因为这类特征在其他信息系统中都可能存储和处理。

3.时间特征

严格来说,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时间段内采集得到或计算得到的。由于有些空间数据随时间的变化相对较慢,因而,有时被忽略。而在许多其他情况下,GIS的用户又把时间处理成专题属性,或者说,在设计属性时,考虑多个时态的信息,这对大多数GIS软件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但如何有效地利用多时态势数据在GIS中进行时空分析和动态模拟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