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试议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试议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时间:2020-03-16 15:04:38

相关推荐

试议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人文素养是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对人类及民族的关注与责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等方面。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是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科学知识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当前,理工科大学生过多关注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素养的提高,相对于文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欠缺、不能辩证看待社会理由和个人利益理由、缺乏对人的关爱与信任、书面表达能力差、人际交流能力弱等方面。人文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理工类高校的普遍关注,各高校正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但在具体实践中,不少高校仅是开设了几门人文课程,而忽视人文素养教育的系统设计。笔者认为人文素养教育应超越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授活动,更加关注校园人文氛围的培植,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化。因此,理工科高校需要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媒介、评价机制等各方面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知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具有先导性作用。近年来,理工科大学开设了一些人文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两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中国通史、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基础课;二是文学欣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哲学文化类课程等公共选修课。但是课时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课程类别还不够丰富。因此,应增加人文课程的课时比例;

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丰富人文课程种类,比如针对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培养,开设网络文化选修课;开设一定比例的文化艺术类、摄影、摄像类的选修课,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互为补充的体系。此外,还要对人文课程设置内容与结构、课时、学分等做出明确规划,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模块化公共选修课程改革,注重人文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基础性保障。

课程教学是大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程教学中不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对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可通过人文课程的教学策略改革、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等策略来实现。

注重人文课程的教学策略改革。目前,人文课程的教学主要以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局限于人文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内化,无法深入、持久地塑造、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和修养。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对人文知识的吸收,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自主探究、理由教学法等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独立深思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感悟和提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