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农村生产队塘钓不到鱼?它的变迁过程了解一下 再因地制宜去钓鱼

农村生产队塘钓不到鱼?它的变迁过程了解一下 再因地制宜去钓鱼

时间:2018-07-08 19:29:20

相关推荐

农村生产队塘钓不到鱼?它的变迁过程了解一下 再因地制宜去钓鱼

我国地大物博,地域形态复杂多样,农村是一个广泛的地域,分布于全国各地,只要有国人的地方就有农村,对于我们钓鱼人来说,最熟悉不过的就是鱼塘了,建国后,国家组织兴建了许许多多的生产队塘,生活在广大农村的钓鱼人肯定对村里的生产队塘不陌生,可以说咱们钓鱼基本上都是起源于生产队塘,它陪伴了我们美好的童年时光,一杆一线一蚯蚓,就是一整天。所以说曾经我们熟悉的生产队塘在我们钓鱼的时间中占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可以游泳,可以钓鱼,可以捉虾,我们对它了如指掌,哪里的芦苇里有鸟窝,哪里的洞里有龙虾,一清二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队塘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迁,现在的我们早已步入社会,家庭,工作,让我们无暇顾及曾经陪伴的生产队塘,但在记忆的深处仍为它保留着一席之地。

生产队塘的变迁历程

笔者身为钓鱼人,现在又在农村里生活,所以经常性地在生产队塘里钓鱼,也就目睹了它的变化,有感慨,有失落,有高兴,也有惋惜。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说一下生产队塘的变迁历程。

一、严厉保护期。

对于刚修建的生产队塘,村里肯定比较重视,一方面它担任着雨天蓄水,旱季灌溉的光荣使命,另一方面,塘里还能养殖鱼虾,逢年过节还能给村民们带来不小的福利,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每年旱季或者年底的时候,捕完鱼,总会组织村民们把鱼塘给修缮一下,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一般钓鱼都是村民在闲暇时候来钓,或者是孩子放暑假没事干钓鱼来打发时间,基本上每个村都有生产队塘,而且可能不止一处,所以完全能满足钓鱼人的需求,那时也不存在外来不认识的钓鱼人来生产队塘钓鱼,所以村民保护归保护,保护的是水塘的生态安全,对钓鱼人还是比较宽松的,所以这个时候生产队塘里的鱼是非常好钓的,基本上只要想钓都能钓到,无论用蚯蚓还是米饭。

二、从禁钓到放开钓。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农村劳动力,所以年轻人都转入城市发展,寻求机遇,那么农村的劳动力也就相应地减少,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村里的人逐渐从田地里解放出来了,所以在闲暇时间,总会重拾儿时乐趣,拿起鱼竿来打发时间,没成想钓鱼这东西越钓越上瘾,村里的生产队塘已经满足不了垂钓的需求了,于是就跑到其它村里的塘去钓,一开始也没人在意,但是鱼越钓越多,越钓越大,塘里的杂鱼也钓,家鱼也钓,有时候甚至不择手段,村民们就不愿意了,所以就禁止外来钓鱼人垂钓。这个时候的鱼还是非常好钓的,而且鱼还大。

渐渐地,钓鱼人不断壮大,资源却越来越少,有些没人管的可以垂钓的生产队塘的鱼就不怎么好钓了。所以针对这些生产队塘需要在特定时间,特定季节来作钓才有口,比如在夏季暴雨后的涨水时或者在天气气压各方面都比较合适的时候。

可以说钓鱼人都是半个探险家,没有找不到的鱼塘,一些位置比较偏僻的村和生产队鱼塘就逐渐暴露出来了,由于大环境舆论的影响,一开始村民们肯定都不愿意外来人钓鱼的,有的是因为村民们的一致同意,有的是因为个别年纪大的管事人的看守。但是钓鱼人只要看重这个塘,想办法也要挥两杆,有的找关系,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在这个村里,说两句话就能顺利作钓,所以说时间长了都不好管,也管不来,农村人情大于一切,渐渐地也就没人管了,所以最终生产队塘还是由钓鱼人来看守。

三、滑口塘的形成。

生产队塘之所以变成滑口塘,主要还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首先,就是利益的驱动,有买卖就有杀戮,这在生产队塘一点也不为过,为了眼前利益,无数电工徘徊在鱼塘周围,无数网工捕鱼越网越小,造成了渔业资源的急速下降,而且影响久远,这也导致了一些鱼类不开口,不靠岸,钓获难度加大。其次,我们一些钓鱼人眼看有鱼就是不吃钩,就想办法来锚鱼,有的鱼顺利上岸,有的被伤到了就很难开口,还有就是经常性地钓获放流也能对鱼口有点影响,当然小鱼肯定是要放流的。

再次,就是钓鱼人的饵料和小药的使用也能造成鱼滑口,经常用一些劣质的化学物质生产的饵料不仅对鱼有伤害而且对钓鱼人自身也有危害,小药就更不用说了,纯生态无污染的小药毕竟在少数,大部分都是化学制品,有的使用不当还能造成驱鱼的效果。

最后,也不知是受广告的影响还是受某些大师的影响,打重窝之风开始悄然流行起来,认为打了重窝等于能钓到鱼,殊不知人家大师是在大水面打重窝,那是地广鱼稀没办法的事情,你一个生产队塘才多大的面积,打个重窝倒是能诱来鱼,但是鱼毕竟就那么多,来一波人打一波重窝,鱼肯定吃不完的,时间长了窝料会坏掉,不但影响了水质还影响了鱼口。

综上所述,滑口塘的形成也是必然的,那么怎么应对这类水体的鱼口呢?

首先,来到一处水域先别急着打窝,或者少量打窝,问一问钓友水情鱼情,如果有人打窝,可以续窝,在原来的窝子附近少打一点,可能之前的重窝已经死窝,那么可以钓旁边。还有就是可以开辟新钓点,对鱼来说相对安全的地方就比较好钓。如果塘边有果树生长,可以用成熟的果子试试,有时候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水边的构树果子,桑果等经常落入水中成为鱼儿的食物,用它们来钓,鱼吃钩的警惕性会降低。

四、肥水塘的形成。

农村生产队大塘变迁的最后形态就是肥水塘。

分布位置:

一般情况下是滑口塘不一定是肥水塘,但是如果一处水域成了肥水塘的话,鱼口肯定滑,肥水塘的位置一般分布在村庄里,村头处以及主要的交通要道旁边。所以从位置来看,基本上肥水塘的行成都是与人为的因素有关。

形成原因

一、污染导致的。一般情况下村民是舍不得在家用井水或者自来水洗衣服的,有点环境保护意识的最多第一次清洗是在家洗的,因为不费水。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生产队塘完成衣服的清洗的,大家都知道含磷洗衣粉里含有三聚磷酸钠、硅酸钠、表面活性剂、荧光增白剂等物质,磷是藻类植物生长的营养素之一,三聚磷酸钠严重污染水源后,可使生产队塘的含磷量增加,导致水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浑浊,水生生物难以生存。还有就是清洗一些动物时将不需要的内脏随意乱扔在水里,由于水是净化不了动物内脏,会导致水质变坏,久而久之就会使水体富营养化,水草疯长,和鱼类争夺水体里有限的氧气,从而导致鱼口轻,鱼口滑。最后就是地势比稻田低的水塘会受到其污染影响,比如在下雨的时候,水会携带着稻田里残留的农药汇入塘里,形成二次污染。

二、没有定期清理塘底的淤泥。可能在生产队塘的前期淤泥会被定期清理,但是如果时间长了不清理,塘底的淤泥会越积越多,为水草的生长蔓延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当水草基本上覆盖全塘的时候就会形成肥水塘。究其原因,其一就是村里组织不起来,因为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农村劳动力都转移到城市里打工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儿童和老人,基本上实现不了清淤的工作。其二就是田地被荒废或者被承包了,就会导致村里没必要出钱请人来清淤,或者承包者都有自己的灌溉水源,不可能顾及生产队塘的定期清淤。

如何防止生产队塘的消失

农村的生产队塘都是建国初期老一辈的人用双手用血汗一点点挖出来的,所以说确实是来之不易,但现实情况是,这一资源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消失。个人感觉非常可惜,所以在这里提倡一下一定要保护好农村的生产队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村里方面。现如今提倡绿水青山的理念,就是考虑到这方面的,所以说村里要组织定期的塘底清淤工作,从长远考虑,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然后就是杜绝一些对水体污染的行为,以及严厉打击电鱼网鱼的行为。

二、从自身做起。虽然我们钓鱼对水域的影响不大,但是也要树立环保意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理念,所以在平时垂钓的过程中就不要乱用对水体有污染的饵料,窝料和小药等化学物质,还有就是随手带走我们产生的垃圾,不刻意锚鱼,钓鱼结束后留大放小,才能资源永续。

最后总结

生产队塘在当前所经历的变迁就是体现在这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影响着我们的垂钓,以当前的环保意识及人为因素影响,生产队塘最终的走向必然是形成肥水塘,导致水体生物锐减,也发挥不了生产队塘本来应当发挥的作用。所以要树立全局意识,保护生产队塘从你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不仅要让山更青,还要让水更绿。

绿水青山,风清月明,纵情山水,享垂钓人生,我是大别山小农人,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