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很多人闭关修行十几年 却越修越艰难 这到底是为什么?

很多人闭关修行十几年 却越修越艰难 这到底是为什么?

时间:2022-12-01 20:52:32

相关推荐

很多人闭关修行十几年 却越修越艰难 这到底是为什么?

除了名号之外,其他的行法都是“各守一隅”,就是各自站在某一个角落、一个局部。这怎么理解?就像世间建的房屋,“房子”这一概念包含了门、窗、瓦、地板等部件,“房子”两个字很简单,但包含了一切。如果讲门窗,或者栋梁、椽柱,就只是一部分,就是“各守一隅”,都不是全部。名号就相当于“房子”,它是总摄、总包含。其他的行法就相当于门、窗、栋梁、椽柱,不是完整的,只是局部的。

这是说明名号功德殊胜,其他的行法都不圆满,是局部的功德。这是法藏比丘“选择念佛”作为往生之行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以“难易”来说明,念佛易修,诸行难修。所以舍难取易选择念佛。隋唐时期,其他宗派祖师都很喜欢《观经》,也都注解《观经》。其他自力法门基本上都要修观,尤其是天台宗。天台宗人既学本宗也学净土,是两宗兼学。天台宗学净土就是从《观经》学起。

《观经》的理论方法是学天台宗人最喜欢的。他们先学习本宗教理,之后修止观。怎么观?《法华经》没有讲,尤其是要往生西方,更没有讲到如何观法。只有《观经》讲了详细的观法,用天台的止观思想来套,刚刚契入,正好符合心意。所以,他们就通过修观想来回向求往生。但他们在学修《观经》的观想方法时,会加上天台的止观理论。天台的止观是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的,如一心三观,次第三观等。

善导大师劝人念佛,不令作观,就是因为众生障重。业障深重,境细心粗——观的境界很微细,众生的心识很粗,按善导大师的说法就是“粗人”。“识飏神飞”,神识像尘沙一样飞扬。这种识扬神飞的凡夫众生,修观修不起来。观的前提是止,所谓止、观,要止得住才观得起来。止就是让心识定下来,心识不定,观就难以成就。识扬神飞,怎么能成就得了?所以修观不是在那里拼命地想就想得出来的。

很多人闭关修行,想观想,最后越修越疲惫,越修越艰难,就是因为心定不下来。用心观是需要耗神的,如果心定不下来,费劲地去观,就要靠我们本有的精神去支撑。在那里想佛的三十二相是什么样子?佛的莲花是什么样子?使劲地想,还是想不出来。久而久之,心神疲惫,身体反而容易出问题。

“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因为“称名易故,相续即生”。只要相续念佛,上尽一形,下至一声,即使每天念三句、一句也可以往生,这就是“难”和“易”的对比,所以阿弥陀就选择易行的念佛一法作为往生之行。如果法藏比丘考察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后,选一个非常难往生的,符合他的心意吗?

肯定不符合。辛辛苦苦考察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结果是最后 弄得大家都不能往生,那还有什么意义,还怎么度众生?所以,佛的大悲心就体现在众生往生容易这里,给我们选择了容易得念佛,六字名号。源信大师也讲过:问曰:“一切善业,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

答曰:“今劝念佛,非是遮余种种妙行。”不是要“遮余”,遮止或者否定其他教法、行法。“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其实,祖师把我们的疑问早就问出来了,只是我们不学无术,不知道选择念佛往生的道理,所以很多人才摇摆不定,面对种种行法不知如何选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