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乔乔的异想世界:关于人生道路 谎言的遮羞布在人性面前如此不堪

乔乔的异想世界:关于人生道路 谎言的遮羞布在人性面前如此不堪

时间:2024-08-03 12:29:12

相关推荐

乔乔的异想世界:关于人生道路 谎言的遮羞布在人性面前如此不堪

文/西思

一个男孩的精神信仰

电影从一个叫乔乔·贝茨勒(Jojo Betzler)的男孩的自白开始,向“救世主”阿道夫·希特勒的宣誓如此荒诞确又在男孩身上如此真挚。影片中,乔乔从独白到与阿道夫的多次对话,试图辩解着自己的忠诚与勇敢,从画上犹太人的恶魔形象到却在杀兔、“刺杀”艾尔莎的行动上不那么坚定,有着一个自我矛盾的性格。乔乔作为影片反战核心思想这一视角的中心,从被洗脑加入参与军事政治的纳粹青年团到最终感悟人生真谛,一脚踢飞阿道夫,彻底摆脱狂热信仰,伴随着杀兔、掷弹受伤、与妈妈独处、想爸爸、发现艾尔莎、给艾尔莎编造信件、母亲罹难、伙伴告知希特勒死亡、被教官救存等情节,乔乔的情感世界不断丰富,对人生的感悟体验不断增加,最终精神信仰有了质的转变。

电影成功塑造了这一略带自闭的男孩形象,在好奇心的指引下,乔乔探索了政治宣传下的自我发掘,对犹太人的看法从虚假到现实真切的转化,从图画本里的世界清晰地告知给观众。应该说,乔乔是一个会成为经典的自我拯救人物形象。

在自我拯救中,妈妈让他看到了世间的真善美。从带他站到犹太人被吊死的情景,到多次给他系鞋带,桥边母子静处闲暇时光、骑自行车,妈妈扮演爸爸,发现妈妈的工作(发“解放德国”内容宣传单),到妈妈被吊死等,一个个与妈妈相关的故事情节,促使乔乔内心的探索和反思不断增加,自我拯救一步步转向,最终发生彻底转变。

两个女人的精神输出

斯嘉丽·约翰逊扮演的罗茜好似整部影片中一朵向日葵。精致的妆容和服饰,干练的举止、聪慧的言行,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母亲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双重交叉,镜头运用不多,却给观众很多思考。罗茜生活中是爱乔乔的,自己喜欢的美好要教授给孩子,带乔乔看吊死的犹太人叮嘱让他记住,是让孩子看到纳粹的罪恶和世界的丑陋。在孩子自卑不出门时给予鼓励,在孩子鞋带开了时给孩子系鞋带,教孩子怎样俏皮眨眼,在孩子想念爸爸时扮演性格粗鄙的爸爸,在女儿房间藏匿犹太人不让乔乔知道,告诉孩子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枪炮武器而是爱,都是为了让孩子在内心脆弱时保持性格里的纯真坚强,在他心头种一把草。

如果说罗茜是乔乔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那艾尔莎则是乔乔精神世界探寻外界的一道云梯。她让乔乔知道了犹太人是什么样子,犹太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也知道了爱的含义和青春期性的启蒙。艾尔莎是个善良的女孩,在纳粹制造的恐怖中幸运活了下来。她也是个聪颖的女孩,没有过多说教,没有过多责备,只是让乔乔自行探索知道了关于犹太民族的性格喜好生活习惯,在应付盖世太保搜家时,表现出了女孩单纯的一面。她也是脆弱的,在大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个人渺小到无能为力,为了活着到处躲藏,在乔乔念信时表现出对爱情的依赖。艾尔莎的出现使得乔乔对犹太人的态度发生根本改变,从内心坚定纳粹信仰到怀疑政治宣传的真实,自发写书记录对犹太人的认识,某种程度上,艾尔莎是开启乔乔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

群体性狂热的人们

虽然影片以诙谐幽默的形式述说,电影画面色调以亮丽为主,但还是让人感受到纳粹时代人们的狂热,以及群体性疯狂的颠倒世界。从青年团开头的荒诞到影片最后的破败,向观众展现了狂热带来的族群伤害和民族反思。影片几个典型形象里,无一不在展现成人世界里对战争的不同态度,对人性的不同感悟。克伦琴多夫教官,表面冷酷实则善良,两次救助乔乔,对罗茜的评价等都体现了克伦琴多夫的人性之美。胖胖的拉姆小姐,是深陷狂热的典型,各种言行无一不对纳粹的各种教化思想保持深信不疑,直至最后身赴战争。约克,一个和乔乔一般大的孩童,被青年团发展成小兵,在最后战争中存活(逃离)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是背着和他身子等高的枪小跑的画面,加上大黑框眼镜,无比戏谑。整部影片中大多数的人都是处于狂热而激进状态,这就是战时德国的状态。狂热过后,希特勒时代结束,复归冷静。

这部影片有区别于以往反战题材,从一个孩童视角讲述那些成人世界的困惑和思考。其中有几个画面,多次出现的犹太人被吊死场景,乔乔幻想的阿道夫、蝴蝶、兔子,妈妈的鞋子、乔乔的鞋带、乔乔的画画练习本,处处悬挂的卍字标志,房顶和窗户上的“眼睛”,都是隐晦表达对战争的反思,以及艾尔莎对纳粹的嘲弄,人们见面时打招呼喊的“希特勒万岁”,政治色彩的浓厚让人捧腹的同时也对纳粹的宣传舆论进行了讽刺。从影片结尾的跳舞片段,乔乔的笑容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对生命价值的追寻和对爱的渴盼。战争场景的展现是令人心碎和反思的,而诙谐音乐的使用使得影片整体不那么压抑。自人类存在以来,战争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也一直占据着人类社会的绝大多数时间。电影借助人性的题材,去反思战争带给世界的伤害,带给人们的伤痛,无论是死去的犹太人还是德国的士兵们。归根结底,战争都是灾难,对人类来说,反战争才是永恒的命题。

— END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