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看了这个豆瓣评分高达9.3的良心综艺 我发现过去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看了这个豆瓣评分高达9.3的良心综艺 我发现过去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时间:2022-06-18 15:14:13

相关推荐

看了这个豆瓣评分高达9.3的良心综艺 我发现过去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最近,一档“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小火了一把,豆瓣评分高达9.3分,还被网友称为“良心国综”,也让我有了追综艺的冲动。

选秀类综艺、吐槽类综艺、旅游真人秀。。。大家看多了,用综艺来推荐好书,真是一股清新之风。

节目推荐的书,种类之丰富令人咂舌。已经推出的五期中,有全球风靡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有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有我一再推荐给大家的《人类简史》,有当红科幻小说《三体》,还有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

节目形式也相当特别,“以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呈现12本书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优美语言”,即使是《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历史著作,也演绎得引人入胜,激起观众进一步看书的冲动。

第一期推荐的是英国小说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成书于1919),其中呈现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人性与艺术的关系,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永恒的话题,即使这本书已经诞生了近百年。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品书”环节中,文化名人对于这本书的解读。在当下的环境下,他们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如何看待天才,如何看待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他们的声音与作家毛姆形成了一次“历史的对话”。

有时候,这种对话,比读书本身更有启发。

天才与社会秩序的纠缠

很多年前,我在朋友的推荐下看过这本书。

给我荐书的朋友,当时陷入自我感觉是天才的幻想,看过书之后就“清醒”了。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以19世纪伟大的印象派鼻祖级画家高更为原型。他40岁之前还是一个世人眼中平庸的证券经纪人(为什么又是证券经纪人?呵呵),有妻有儿,过着看似平凡幸福的生活;40岁之后突然抛妻弃子,大家都以为他和女人私奔了,没想到,他身上就带着100块,跑到巴黎住进了一间破旧不堪的旅馆,开始画画。

朋友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书中的主人公特别“渣”,为世俗所不容。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月亮”(在我认为是艺术之神),漠视一切人间秩序:抛妻弃子,公然与朋友之妻搞婚外情又始乱终弃,导致朋友之妻自杀。

对他而言,一切世俗的身份,“丈夫”、“父亲”、“朋友”、“情人”。。。都是束缚,都是阻碍他通往心灵自由之路的阻碍。一切人间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也都是绑架心灵的绳索。他的眼里只有艺术,没有他人,也没有自己。

斯特里的创作一直不被接受,但他一直坚持着,即使穷困潦倒,也不肯跟世俗的艺术界妥协。

最后,他在一个太平洋的孤岛上,得了麻疯病,双目失明地面对自己的惊世壁画,死去。他交待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把自己最后的作品烧掉,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月亮”,一切他人的评价都没有意义。

这是一个关于天才,从充满泥沼的现实中走出来的故事。虽然世上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独独追求“月亮”。

月亮代表人们心中的理想,或者还要加一些定语,以纯粹、极致的方式追求理想的天才,他们所能达到的地方叫“月亮”。

其他人所关注的,世俗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小康之家的幸福生活也好,都是“六便士”。

取名《月亮与六便士》,或者作者是希望我们能去思考,理想与世俗之间的该如何平衡取舍。

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

以高更为原型的斯特里,极致追求理想,为了理想抛妻弃子,40年以来没有学过画,却好像忽然承蒙上帝的点拨,必须去画画。

注意,他说的是必须画画,不是我必须把画卖出去,必须成名。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偏执才能创造伟大的艺术。我觉得应该这么说,只有偏执的天才才行,只有偏执而没有天赋的人,最终只会沦为笑谈。

大多数搞艺术的人,可能是有偏执而无天才。

品书人、作家蒋方舟就在节目中说到,这个世界上对于小有才华的人是最残酷的,他看到了月亮的一点点光芒,觉得现实难以接受,他要向月亮的方向去,但他的才华又不足以让他够到月亮,两边都沾不上。。。

书中故事的讲述者,即天天穿梭于斯特里和斯特里太太之间的消息传递者,就是一个穿梭于“月亮”与“六便士”之前的一个“智者”,他不完全认同斯特里的“反社会”人格;但却能隐约看懂、理解斯特里所追求的“月亮”。

小说家毛姆,是一个月亮和六便士平衡得非常好的人。

他在世俗中非常成功,几乎拿到了文学的所有奖项,非常富有,他所写的剧本,所拿到的版税,让他过上了上流的生活,在英国还有爵位。

不知道作为伟大小说家的毛姆,是否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心中的“月亮”。至少,在这部他最重要的著作《月亮与六便士》中,他表达了对追求极致的天才的尊敬、向往和理解;还有对世俗温柔的批判。

品书人的“消极论”

节目中的两位品书嘉宾,分别是作家蒋方舟和大学教授、文化学者朱大可。

他们对于《月亮与六便士》的解读,我觉得是这期节目最有意思的地方。

嘉宾在介绍完这本关于天才的书后,用相当长的时间警告世人——尔等都不是天才。

蒋方舟举例——

两年前,她曾经跟一个读者说,要相信文学的力量。结果他抛妻弃子创作,还捧出作品给她看。

蒋方舟看了之后非常羞愧,当时真的不该给他希望,于是她给那位读者写了一句话:“但使爱人不挨饿。”(鲁讯语)

言下之意,你不是这块料,还是先让自己的爱人吃饱饭吧。你是追求不到什么“月亮”了,还是回归现实吧。

朱大可则直言,作为老师,他身边有很多试图摘取月亮,但资质平庸的人。

面对这样的人,他会直接规劝:

你现实点,你的梦想在现实生活里基本是要破灭的。

是不是听起来有些刺耳?和当下流行的“鼓励为主”的教育观念有些背道而驰?

我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过,当年如果不是因为现实(“六便士”),因为家里的条件,很可能现在我就在数学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了,我自认为还是一个追求“月亮”的理想主义者。

现在,我再反思一下,发现有点“高估”了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对比斯特里抛弃世俗的决心,我根本不可能奔向“月亮”,我从来没有至于死地而后生的决绝,我有可能拿到菲尔兹奖(数学最高奖)吗?估计不可能。

如果当年我选择在学术的道路上走下去,当一个教授小有成绩,退休之前混个博导,还能赢得一点尊重,估计也就是仅此而已。其实离月亮还远,只是以追求“月亮”之名,达到一个低风险的“六便士”生活罢了。

也就是说,我不是这种极致追求理想,追求心中月亮的人。我仍是世俗中人。

我必须承认,且接受这一点。

不做首鼠两端的家长

朱大可还说到当下的家长教育:

孩子稍微做出点成绩,很多家长都觉得不得了,马上给孩子请最好的家教,妄图摘取月亮,但最后梦想却一次次地破灭,他们不得接受孩子不是天才的现实,高昂的曲调变成挽歌。

听到这段话我有点脸红,说得好像就是我这种“社会人”家长呢。

面对教育的时候,我们大多数家长容易首鼠两端,摇摆不定。

我们这一代家长,接受了一点新派教育的的观点,在早期教育中,让孩子放飞自我去追求“月亮”(其实月亮还远着呢)。

当我们把快乐就好,遵从内心追寻自我,放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这种极致状态就是斯特里,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家长开始“觉悟”,纷纷转向,不少曾经鼓励孩子追寻自我的家长,最后倒是成了学X思积极的拥趸。

上学X思、上名校,到底是极致地追求月亮,还是追求世俗的六便士,不好说,但是我感觉还是偏向于成功学,追求世俗中的成功标准。

大多数家长的转变,是因为慢慢地意识到,还是安全一点的路径,更能在世俗中取得成功;什么自我,让天才去实现吧。

这样摇摆不定的策略,最容易让孩子在成长中茫然无助,左右为难,这才是现在教育中最大的问题。

从我这个世俗的眼光看,是天才总会发光的,父母挡都挡不住,根本不存在什么扼杀天才于摇篮里的可能,所以也别太担心。

对于大多数的“非天才”的孩子,也没必要马上转向“六便士”的现实,我们总可以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求得一个平衡吧。

回到之前我说过的教育理念,托住孩子教育下滑的底部,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让TA放飞自我、追求自我,给TA更多支持,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即便成不了斯特里,曾经追求过理想,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这也是我做理财规划这么多年的一个愿望,希望大家坐拥“六便士”的时候,可以仰望星空,寻找心中的“月亮”(再贴一次金吧)。

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

特此声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