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

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

时间:2022-04-26 13:28:36

相关推荐

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

宣城市老科协副会长骆臣保

[摘要]:在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是关键,要实现产业振兴,提高产业动力,关键是要培育农业新型主体,充分发挥人才市场资源优势,打通产业链条中的堵点和难点,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补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短板,改变当前的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小农户生产方式,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十四五”期间振兴乡村经济,建设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乡村产业 新型主体 农民合作社 专业大户 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 社会化服务。支持、扶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是新时期农村改革以及乡村振兴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政策导向,也是“十四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因为我们是一个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是关键,乡村产业如何定位,习总书记最近在吉林考察时指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把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总书记的讲话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当前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生产服务型组织,积极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抱团闯市场,实现共同富裕,所以要坚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和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振兴步伐。

一、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综合体,是集资本、人才、市场、生产、营销、管理为一体的生产管理经营模式,它能充分带动一家一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大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力军,是振兴乡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新型农业经营方式通过建基地、联农户,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带动农村种养各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发展,能够有效保障农民家庭经营收益,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济主体的发展。农村合作社就是新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据第三次农业普查,现在全国农民合作社200万家以上,到今年6月底,家庭农场已经超过100万家,农业规模经营户接近400万户,各类服务组织近90万家,农业龙头企业近10万家,这些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全国农村常住人口5.5亿人,城镇化水平已经突破60%,有效释放和盘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在我们人多地少,小农占绝大多数的国度里,要振兴乡村经济,首先必须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必经加快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联合和合作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对保证农产品(主粮)有效供给,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脱贫,补齐传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的短板,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在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发挥主要作用。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的产业延伸,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的必然要求,据调查,“十三五”以来,宣城市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动龙头企业集聚,提升加工能力,增强发展综合实力,发展壮大了华为、荣达、思农、詹氏、立大、顺安等多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加大针对性招商引资,积极对外合作,引资引智、补销售短板、补人才资本短板、盘活了农产品加工产能,和超禽业、国肽生物、惊石农业、云燕食品、宁青茶业、松鼠詹氏等一批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投产达效。全市35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890亿元。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绿色生态战略的实施主体,充分发挥自身核心带头作用。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就是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特产富农战略的重要抓手,对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实践。据调查,近几年来宣城市利用皖南青山绿水优越自然生态,积极开展绿色兴农,积极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农村垃圾减量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畜禽粪污染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家禽产业和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有效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化肥农药零增长达到全覆盖,森林绿色覆盖率达到85%,有效的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质。

二、新型农业农村经营主体现状和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不断创新模式,辐射带动小农户、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稳步发展,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加快应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就宣城市而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33个,其中市级以上455个,省级92个,国家级6个。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9个。全市家庭农场7839个,农民合作社3520家,全市现代农业联合体180个,按照全市894个建制村计算,每个村就已经有龙头企业1.7个,家庭农场8.7个,农民合作社3.9个,已成为宣城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是,近几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虽取得成效,但依旧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力不强等问题,面临诸多短板和制约依然存在,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从自身发展水平看,基础设施落后,经营规模偏小、集约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经营理念不够先进等问题依然存在。大而不强、强而不优、小而不精、精而不细,抗风险能力低,带动性和牵引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有的名不副实,生产、加工、营销后劲不足,有的靠国家的项目在支撑,难以经受自然灾害和市场的风险。在发展区域性平衡问题上比较突出。家庭农场多数仍处于起步资本积累发展阶段,部分农民合作社运行不够规范,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能力不足,服务领域拓展不够。从外部环境看,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等问题仍然突出,财税、金融、用地等扶持政策不够具体,倾斜力度不够,一些基层农业农村技术指导服务组织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不足,其功能亟待提升。

在当前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支压力增大,我们要从这个现实出发,既要争取增量更要用好存量。事实求是讲,国家要像以前那样高增长扶持难度已经很大了,所以,在支持、扶持和引导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发展上,我们要向扶贫那样,精准滴灌、精准施策。精准谋划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通过扶持打通产业链的堵点和难点,要从经济规律出发找准切入点和扶持重点,抓住关键环节,补齐短板弱项,使扶持引导更加精准,推动新型农业农村经济主体和服务主体更好的发展。

三、积极培育新型农业农村经济主体和服务主体,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农村经营主体。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当前如何支持、扶持和引导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必须牢牢把握其“姓农属农为农”的特质,围绕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强示范引领,不断增强主体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其服务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功能作用,为推动提供有力支撑。

(一)切实转变农业发展观念,用工业化的理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服务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工作力度,一是吸引社会工商资本和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进村入社,做到“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提升农业农村经营管理水平。二是构建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对接平台,以现代农业示范区、林业产业园区、G60科创园区等平台打造成为承接长三角地区农业产业的阵地。三是建立项目合作平台。加强与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在重点领域的项目合作,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联手、基础设施联建、产业发展联动、公共服务联网、区域市场联建、生态环境联治的合作成果,不断引进农业农村产业链,提高现代化农业综合效益。

(二)加强现代农业载体建设,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平台。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台,力争抓亮点、搞示范。要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知名农业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到园区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研究,试验、示范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模式,并做好推广、普及,形成园区多元化科研投入机制,不断增强园区的科技含量和示范带动能力,大力支持和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建各类农业示范园区,突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先行示范,形成“百花齐放”的良性竞争格局。

(三)推动农村三产融合,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衍生农业新生态。积极组织新型农业经济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示营销活动,组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电商农业”建设,巩固提升农村电商全覆盖水平。支持、引导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旅对接,组织实施乡村休闲农业和农业精品旅游工程,积极参加长三角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博览会,传承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形成沪苏浙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的后花园。

(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扶持培育区域特色明显、竞争优势强、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农产品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支撑力,引导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合作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

(五)高效集聚农业生产要素,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我发展动力。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是改变小农生产的有效办法,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基本保障。一是在资金上要坚持把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加大公共财政倾斜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比例,改变过去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状况。二是要破除阻碍要素城乡流动,平等交换机制的障碍,改变资源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格局,引导和支持土地、人才、资金、技术及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三是在人的要素上更要优先考虑,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人,要把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优秀干部充实到农业农村第一线,把成熟的“三农”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班子,建立健全“三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四是要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让农民在农村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使广大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安居乐业,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