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聪明的父母都这样说话 不明智父母让孩子学会打人摔东西

聪明的父母都这样说话 不明智父母让孩子学会打人摔东西

时间:2023-10-19 18:56:33

相关推荐

聪明的父母都这样说话 不明智父母让孩子学会打人摔东西

养孩子不容易,宝宝内向吧,担心他受欺负,校园凌霸这么厉害,害怕孩子受伤害。可是孩子太过于活泼吧,又担心他去欺负别人……做父母的也是操碎了心。

相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沟通,幼儿园的小朋友出现各种摩擦时,父母就更觉得为难了,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问题:

宝宝在幼儿园总是咬小朋友怎么办?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候打了对方是为什么?宝宝特别喜欢摔玩具,再喜欢的玩具都会摔碎是为什么?

作为家长,我们相信孩子心地纯良,没有什么坏心眼,可是,为什么总是出现这样的事情呢?

后来,我在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中读到,其实孩子出现欺负别的小朋友、摔玩具的现象,并不是孩子“变坏了”,而是我们父母的言行,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为什么孩子会打人会摔东西?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宝宝出现故意摔玩具、故意欺负小朋友的情况时,往往在之前都受到过父母的责备甚至惩罚。

心理学家认为,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对“打人”有了概念,知道是一种伤害别人的行为,因此,孩子打其他小朋友、摔玩具,就不单纯只是情绪的波动,而是故意为之,宣泄自己的不满了。

但是,每个小孩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为什么篇篇我家孩子就选择了打人和摔东西呢?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暴力行为,是因为受到了暴力对待。

当孩子开始拥有自我意识、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时,很容易就受到父母的反对,而处于执拗期的孩子,会固执地坚持己见,这本是生长发育的一部分,但有的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孩子“不听管教”,于是采用暴力的方式进行对待。

表面上,这种方式非常有效,但事实上,孩子只是策略地假装听话而已。而他由于无法反抗父母,便会把气撒在玩具和小朋友身上了。

由此可见,如果父母总是处于“孩子不乖—暴力管教—孩子还是不乖—继续暴力管教”的循环中,只会让孩子的负面行为越来越多,从而真正“教会了”孩子打人摔东西。

所以,如果父母可以温柔对待,好好说话,寻找原因,孩子也会慢慢学会用温柔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聪明的父母如何好好说话?这里有4种办法

艾丽卡 雷斯切尔是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系博士,她拥有自己的私人心理诊所。她在她的《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一书中,给出了75条黄金法则,来教会父母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会能力。

而关于聪明的父母如何好好说话?她谈到了以下4种办法。

办法1:聪明的父母言出必行

如何让孩子愿意听父母的指令?首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言出必行,让孩子知道,父母说话算数,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会一一兑现,孩子也就不会想着去“挑战”父母的底线,看看父母会不会妥协了。

言出必行包括:

1、你对孩子的规则一定会实现。比如:你如果告诉孩子不打扫完房间就不可以出门看电影,那么孩子没有完成时,你要真正的取消掉此次出行,而不是责骂一番后依然前往。

2、遵守自己的承诺。比如:你如果答应5分钟离开电脑去陪孩子玩玩具,就一定要做到,而不是5分钟后告诉孩子“再等5分钟”。

3、承诺的奖励与惩罚,都会百分百兑现。

如果我们做到这三点,孩子就会明白规则的力量,从而减少故意打破规则的情况。

办法2:聪明的父母会运用同理心,避免毒舌伤人

同理心有能让其他人有一种得到理解的感受,这种感受会驱散不愉快的事情。

特别是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对失败、难受的感受会比我们更直接、更深刻,如果我们只是轻描淡写地安慰,反而会让孩子更加难过。

而当孩子犯错时,一味地指责,更会让孩子感受到伤害。

“你让我气疯了!”——这会跳过事件复杂的因果关系,而把一切问题归结为孩子犯了错。“你怎么这么笨?”——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缺陷的,而不是没有做好而已“你真是个坏孩子!”——彻底否定孩子的一切“你最好***,否则***!”——让孩子以为,只要强迫和恐吓,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往往,孩子们并没有犯下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大部分的时候,他们只是在探索世界罢了。

因此,我们建议,当孩子犯错时,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用温和的语气,理解孩子的行为,再进行指导性的沟通。

比如:

当你发现孩子正用剪刀把你心爱的一幅画剪碎。第一步,克制住自己大吼“你这个坏蛋在干什么!”“你把我的画弄坏了!”的冲动第二步,深呼吸,把话题专注于事件本身,而不要对孩子的人格做出道德评判第三步,尝试沟通:破坏一件不属于你的东西,你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你这么做我很生气(传递出自己的感受),我知道你觉得剪东西很好玩(同理心),但是,这幅画却剪碎了,并且再也无法复原了(告诉他错的原因),所以,你为什么要剪这幅画呢?(了解孩子的目的)第四步,了解到孩子的本意以后,再进行沟通以及提出警告。

办法3:聪明的父母用“是”代替“不”

换一种说法是一门艺术,用“是”代替“不”,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传递出的感受却大不相同。

比如:与其说“你不把玩具收好就不能去吃冰淇淋”,不如说“快,你把玩具收好了我们就去吃冰淇淋!”

同一个意思换一个说法,不但传递出完全不同的感受,并且更不容易让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

办法4:聪明的父母专注于正面管教

当孩子探索世界时,我们总能“看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比如当孩子爬树,我们就会预感到他摔下来,比如当孩子一定要使用一个玻璃杯而不是塑料杯时,我们就会预料到孩子会把玻璃杯打碎。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处处都不准”呢?

比如,我们可以说,“紧紧抓住杯子”,而不是“不要把杯子掉了!”

因为语言可以激发观念和图像,当孩子听到“不要让杯子掉了”,他们很有可能会去想象杯子掉落的画面,从而有可能真的失手掉落杯子。但当我们说“紧紧抓住杯子”时,我们的意思不变,但孩子脑海中画面却变了,会更专注于抓紧杯子。

再比如,当孩子吵闹时,我们不要说“不要闹了!”而是应该告诉他“平静一下,然后告诉我你怎么了”

正面管教,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做父母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

我们不完美,因此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也会犯错、也会走弯路

但只要我们一直坚持追寻最好的方式,就一定会收获丰厚的果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