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面对出国留学不归的质疑 其实清华和北大早就给出了“回应”

面对出国留学不归的质疑 其实清华和北大早就给出了“回应”

时间:2020-01-12 12:30:01

相关推荐

面对出国留学不归的质疑 其实清华和北大早就给出了“回应”

,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要是不看自媒体,你可能都不知道清华和北大的毕业生,“都去国外留学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清华和北大突然就被顶到了风口浪尖。

我想了想,其实也不奇怪。

别看每年招生时,两家“打”得挺热闹。

但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国内的大学只分两种。

一种是清华北大,一种是其他大学。

清华和北大有没有一起“吃过肉”我是不知道,但是只要网上有人煽风点火的话,那让他们俩一块挨刀,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

我拢了拢网上的评论,说清华北大的学生留学不归的,大概有这么几个“佐证”。

92%的清华留学生选择留美发展;

美国硅谷有2万名清华毕业生在做科研;

前阵子“美国认证”的13所高校中,没有清华和北大。

总之,在他们的眼里,清华和北大就是美国“异地办学”的产物。

这还得了?

我赶紧查了查数据来源,毕竟有些消息的真实性,你懂的。

92%这个数据,我唯一能对的上的,是《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

原文是这样的。

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或工程博士的中国博士生,到仍然留在美国比例为92%,总人数为2000多人。

至于现在的比例是多少,没查到。

不过我想,如果仍然维持在这个比例,或者说哪怕是小幅下降的话,也不至于让建国同志如此大动肝火,对中国留学生百般阻挠了吧。

说白了,一条断章取义的假新闻。

再看美国硅谷有2万名清华毕业生的事。

我查了查清华和北大的留学生人数。

一份数据显示,北大本科生出国人数为816人,占毕业人数的31.92%。

而清华本科生的出国人数为813人,占毕业人数的28.15%。

从出国率来算,北大排第四,清华排第8。

按出国人数来算的话,北大和清华都得排到10名开外去了。

闹了半天,原来最顶尖的学府,出国率和出国人数反而并不是最高的。

虽然是的数据,但是这种数据的波动不会过于剧烈,所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那要是这么来看的话,清华就算是每年都有800多人出国留学,而且全去了美国,而且出国不归率为100%,而且全部供职于硅谷。

那么要达到2万这个数字的话,也得25年…

当然了,你说也有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出国的。

但是这人数就更少了。

俩学校加起来出国的研究生还不到300人。

至于博士出国的比例,更小。

我不知道硅谷这2万名清华毕业生的人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也没找到所谓金灿荣教授的讲座跟这个数据有什么关联。

更没找到所谓的美国加州教育局,到底是在哪发布的这个数据。

其实这个数据,还有个更邪门的版本。

说是有30万的清华毕业生赴美发展。

拜托,清华一年才招3300人左右。

那30万的清华毕业生,按现在的招生规模,也得招100年才能把人头凑够。

要不您再回去查查那数据,到底是清华大学,还是清华池?

上面那两点,我更倾向于是谣言。

不过“美国国家认证”的13所高校里没有清华北大毕业生,这个是真事。

有人说,这下清华和北大尴尬了。

这问题其实也不复杂。

先说一个矛盾之处。

没被美国提名,这就尴尬了?

那这样的思维基础,不还是建立在“奉美国为真理”的基础之上吗。

这跟口口声声喊的情怀热情好像完全是对立的吧。

裂开的?

再说提名的事。

这方面不适合说太多,但是有个道理大家一定都懂:国之重器,不可示人。

那么研发国之重器,自然也得有专门的高校去做其中关键领域的研究。

所谓的“汹汹舆情”,不过是断章取义的带节奏罢了。

如果连这样的事都需要专门出来做个回应的话,那清华北大一天到晚也不用干别的了。

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

谣言是辟不完的。

其实我们不如回过头来想想,清华北大的留学生,毕业后到底要不要立刻回国的问题。

论学术水平,国内的博士生和国外的差距并不像过去那么大。

在一些领域的研究中,甚至比国外还要领先不少,对国外高学历留学生的吸引力反而更大。

既然毕业就得回国,哪又何必费那个劲花那个钱,背井离乡地去求学呢。

其实对于留学生而言,真要为国做更大的贡献,毕业后还不如在国外工作个十到二十年。

等到那个时候,理论有了、技术有了、团队有了,成果可能也有了。

而在国外的那些技术,虽然不见得比国内先进,但是理念却可能是新的、成熟的。

这时连人带技术带团队一起回国,意义总比一个刚毕业的海归博士生要大得多。

要是他们所在的领域恰好是我们急需功课的弱项,那么连人带技术带团队带成果一起回国,岂不是更香?

饶毅教授,在美国学习工作长达,曾加入过美国国籍。

如果按如今“学成不归就算不爱国”标准来评判的话,那应该怎样去评价他?

但是当他回国的时候,很多人瞬间转向,称他回国的意义“不亚于钱学森回归”。

请问,一个饶毅顶的上多少刚毕业的海归留学生?

姚期智院士,曾加入过美国国籍,但是71岁时毅然回国。

他用个人的学识,和在学术界的影响力邀请了世界顶尖学者讲学,创立了闻名世界的“姚班”。

请问,一个姚期智又顶得上多少刚毕业的海归留学生?

有时候,不知道什么其实不一定可怕。

可怕的是,你知道的东西是错的。

对于一些别有用心带节奏的人,我想借用郑强教授的一句话送给他们:

在你以救世主的姿态对国家评头论足的之前,先想想自己为这个国家做过什么贡献。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诚言呈语。

公号同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