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

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

时间:2023-04-27 16:48:23

相关推荐

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情况介绍

接受良好教育的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石。为准确把握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及金融消费者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评估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以下简称“消保局”)的积极推动下,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于1月11日下发《关于建立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试行)的通知》,正式建立了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开始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地区)每两年全面开展一次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

为第一次全国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调查一方面从消费者态度、消费者行为、消费者知识和消费者技能等多角度综合定性分析当前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另一方面构建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得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得分,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定量研究影响金融素养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样本的分布看,此项调查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地区)全面开展,在各调查省份选择省会(首府)城市市区、地级市市区和县三个层面随机抽取600名金融消费者,在各直辖市选择具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的区/县随机抽取600名金融消费者。全国共18600个样本。本次问卷调查所反映的结果是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的基点,也是人民银行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的重要基础。

二、调查结果定性分析

(一)消费者态度分析

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进校园的态度较为积极,对消费、储蓄和信用的态度趋于理性。

1.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态度

当询问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态度时,87.06%的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普及“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城镇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普及“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占比为90.23%,农村消费者占比为82.58%。各地区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均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认为金融知识普及 “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消费者占比均为88%左右。

当询问消费者对在校园普及金融知识的态度时,81.04%的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进校园“是”非常有价值。城镇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进校园“是”非常有价值的占比为83.56%,农村消费者占比为76.78%。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认为金融知识进校园“是”非常有价值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81.97%、83.08%、80.97%、74.23%。

2.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

当询问消费者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时,79.40%的消费者对于“今天有钱今天花完,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的观点。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观点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80.59%,农村消费者占比为77.38%。各地区消费者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略有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观点的比例分别为79.11%、80.37%、80.70%和72.78%。

3.对信用的态度

当询问消费者对信用的态度时,86.80%的消费者同意“信用是一辈子的记录,不应过度扩张信用,应谨慎维护”的观点,其中同意这一观点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90.50%,农村消费者占比为80.52%。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同意这一观点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89.00%、88.20%、85.33%和82.01%。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对未来支出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申请贷款、信用卡还款和使用自动取款机的行为较为合理,对金融知识获取和金融纠纷投诉的渠道有一定的了解,但消费者家庭支出的规划和执行有待提升,未能充分利用和使用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和对账单。

1.对家庭开支的规划

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做家庭开支计划时,20.43%的消费者“一直都有”,23.63%的消费者“经常做”,42.78%的消费者“有时有做”,13.16%的消费者“从不做”。有家庭支出计划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89.09%,有家庭支出计划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83.04%。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有家庭支出计划的占比分别为87.19%、85.15%、87.64%和85.08%。

当询问制定家庭开支计划的消费者是否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时,20.83%的消费者表示严格执行,34.12%的消费者表示偶尔执行,42.02%的消费者表示有时执行,3.02%的消费者表示从不执行。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97.41%,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96.2%。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的占比分别为97.24%、96.81%、97.18%和95.36%。

2.对未来支出的计划

当询问消费者如果下个月有一笔约等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是否能全额支付这笔费用时,调查结果有34.06%的消费者选择了“完全可以”,39.92%的消费者选择了“或许可以”,19.73%的消费者选择了“可能拿不出”,还有6.29%的消费者选择了“肯定拿不出”。选择“肯定拿不出”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4.32%,选择“肯定拿不出”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9.64%。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肯定拿不出”的占比分别为4.57%、6.07%、7.40%和8.66%。

当询问消费者是否为孩子上学存钱时,调查结果有41.27%的消费者选择了“有或曾有”,34.77%的消费者选择了“目前没有,但计划这样做”,9.05%的消费者选择了“目前没有,且不计划这样做”,还有14.91%的消费者选择了“没有孩子”。43.29%的城镇消费者选择了“有或曾有”,37.84%的农村消费者选择了“有或曾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有或曾有”的占比分别为43.07%、45.27%、38.41%和39.41%。

当询问消费者预期如何保障在老年的开支时,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三项为“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60.99%)、“依靠退休金”(54.70%)和“依靠养老保险”(47.82%)。城镇消费者选择最多的是“依靠退休金”(66.03%),农村消费者选择最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57.07%)。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均为“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

3.对合同和对账单的使用

当询问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是否阅读合同条款时,调查结果有38.09%的消费者会仔细阅读合同条款,51.74%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合同条款,还有10.18%的消费者根本不阅读。城镇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更注意阅读合同条款,7.79%的城镇消费者选择了“根本不读”,选择了“根本不读”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14.2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根本不读”的占比分别为9.68%、11.03%、10.60%和8.88%。

当调查消费者对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对账单的使用情况时,发现37.32%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15.54%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但难以理解,35.12%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对账单,5.08%的消费者根本不读,6.94%的消费者则表示从未收到过对账单。39.15%的城镇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农民消费者这一占比为34.20%。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的占比分别为38.74%、35.25%、37.97%和32.68%。

4.对贷款的申请

当询问消费者在申请贷款前是否考虑了自己的偿付能力时,调查结果有70.54%的消费者选择了“是”,只有4.26%的消费者选择了“否”,还有25.20%的消费者没有申请过贷款。在城镇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中,在申请贷款前没有认真考虑自身偿付能力的占比分别为3.31%和5.88%。消费者在申请贷款前没有认真考虑自身偿付能力的占比分别为4.29%、4.19%、3.45%、7.71%。

5.对信用卡的使用

当对消费者的信用卡还款行为进行调查时,发现51.01%的消费者采用全额还款方式进行还款,15.09%的消费者采用分期还款方式进行还款,4.53%的消费者采用最低还款额方式进行还款,5.47%的消费者有多少钱还多少钱,20.09%的消费者没有信用卡,另外还有3.81%的消费者有信用卡但不清楚如何还款。城镇消费者采用全额还款方式、分期还款方式、以及最低还款额方式的占比依次为58.78%、14.58%和4.31%,这一比例在农村消费者中分别为37.83%、15.96%和4.9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采用全额还款方式的占比分别为57.20%、51.11%、46.39%和46.37%,采用分期还款方式的占比分别为13.18%、13.00%、17.19%和17.24%,采用以最低还款额进行还款的占比分别为4.09%、4.05%、5.23%和4.12%。

6.对自动取款机的使用

当对消费者使用自动取款机(ATM)的情况进行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74.15%的消费者在输入密码时,有意识地用手或身体遮挡,防止他人看见;20.49%的消费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5.36%的消费者没有使用过自动取款机。其中,78.43%的城镇消费者有意识地用手或身体遮挡,防止他人看见密码;66.90%的农村消费者有这方面的意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意识遮挡密码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76.81%、73.86 %、74.27%和63.90%。

7.对金融知识的获取

当消费者金融知识方面存在疑惑时,消费者最常采取的行动是“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和“上网找资料”。在回答这一多选题时,调查结果有62.72%的消费者选择了“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的方式,55.56%的消费者选择了“上网找资料”的方式,27.92%的消费者选择了“求助家人朋友”的方式,15.38%的消费者选择了“求助个人财务顾问”的方式,10.46%的消费者选择了“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咨询”的方式,另有2.78%和1.32%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如何寻求帮助”和“置之不理”。城镇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在金融知识方面存在疑惑时,最常采用的行动均是“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和“上网找资料”。当消费者存在金融知识方面的疑惑时,各地区消费者最常采用的行动也均是“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和“上网找资料”。

8.对金融纠纷的投诉

当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发生纠纷时,调查结果有69.99%的消费者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47.18%的消费者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45.25%的消费者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31.31%的消费者向当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15.96%的消费者利用“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11.37%的消费者向家人朋友求助,另有3.32%的消费者不知如何投诉。城镇消费者最常采用的三种投诉方式分别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和“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占比分别为73.62%、52.75%和46.96%。农村消费者最常采用的三种投诉方式分别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和“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占比分别为63.84%、42.35%和37.74%。分地区看,各地区消费者最常采用的投诉方式均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

(三)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分析

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在城乡间和区域间具有一定的不平衡特征。

1.消费者金融知识总体情况

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当让消费者对自身的金融知识水平做出主观评价时,35.2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非常好”或“比较好”,认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不太好”或“一点也不好”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1.84%、16.01%和6.88%。与之相对应,从金融知识客观题的正确率来看,消费者对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也仅有59.56%。

消费者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消费者贷款知识、投资知识和保险知识较为薄弱,而对银行卡知识、信用知识和储蓄知识的掌握情况则相对较好。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贷款知识、投资知识和保险知识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2.72%、49.08%和53.82%,而在银行卡知识、信用知识和储蓄知识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4.52%、64.49%和64.49%。

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在城乡间和区域间具有一定的不平衡特征。城镇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城镇消费者对于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为64.78%,农村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0.70%。东部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要略高于其他地区,东部消费者对于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为62.79%,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8.25%、57.18%和59.36%。

2.消费者金融知识分类调查情况

(1)储蓄知识

针对储蓄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62.73%。城镇消费者的储蓄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67.36%,农村消费者仅有54.87%。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66.49%、63.53% 、58.19%和65.91%。

(2)银行卡知识

针对银行卡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74.52%。城镇消费者的银行卡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81.37%,农村消费者仅有62.90%。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8.41%、72.80%、72.78%和69.80%。

(3)贷款知识

针对贷款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2.72%。城镇消费者的贷款知识水平要高于农村消费者,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7.27%,农村消费者为44.99%。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5.77%、49.75%、51.73%和50.22%。

(4)信用知识

针对信用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1.9%。其中,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4.9%,农村消费者为44.8%。各地区消费者信用知识水平差异不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3.1%、51.3%、51.8%和52.0%。

(5)投资知识

针对投资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49.08%。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5.57%,农村消费者为38.07%。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3.23%、49.43%、45.30%和48.35%。

(6)保险知识

针对保险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3.82%。城镇消费者的保险知识水平要高于农村消费者,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8.40%,农村消费者为46.04%。各地区消费者的保险知识水平差不多,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6.85%、52.82%、51.06%和55.46%。

(四)消费者金融技能分析

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假币识别和处理能力,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也较强,但使用银行卡和利用冠字号码查询功能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1.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选择

当询问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是否会对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做出比较进行调查时,调查结果有62.22%的消费者选择了“对所需的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了比较”,17.09%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道如何进行比较”,14.51%的消费者选择了“没有足够的信息进行比较”,还有6.18%的消费者选择了“没有比较”。城镇消费者中选择“对所需的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了比较”的占比为67.76%,农村消费者中选择“对所需的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了比较”的占比为52.8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对所需的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了比较”的占比分别为65.35%、58.88%、60.11%和64.83%。

当询问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能否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时,调查结果有62.38%的消费者选择了“能”,17.49%的消费者选择了“不能”,20.13%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道”。城镇消费者中选择“能”的占比为67.66%,农村消费者中选择“能”的占比为53.4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能”的占比分别为66.22%、55.70%、60.33%和67.79%。

当询问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是否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风险和收益有清晰的认识时,调查结果有67.66%的消费者选择了“是”,13.03%的消费者选择了“否”,还有19.32%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道”。城镇消费者中选择“是”的占比为73.44%,农村消费者中选择“是”的占比为57.84%。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是”的占比分别为72.17%、61.86%、64.74%和72.55%。

当询问消费者阅读完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条款后,是否能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时,调查结果有19.48%的消费者表示完全理解,65.48%的消费者表示大致理解,13.88%的消费者表示不太理解,还有1.16%的消费者表示完全不理解。城镇消费者中选择“完全理解”的占比为19.71%,农村消费者中选择“完全理解”的占比为19.04%。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完全理解”的占比分别为19.94%、16.57%、19.24%和23.57%。

2.对银行卡的使用

当询问消费者银行卡被自动取款机吞掉后会如何做时,调查结果有49.29%的消费者选择了“在自助设备前耐心等待3-5分钟,确认卡片被吞后,立即拨打机具管理银行客户服务电话,随后拨打发卡银行电话确认账号交易”,43.87%的消费者选择了“立即到最近机具管理银行的柜台寻求帮助”,5.12%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道怎么办”,还有1.72%的消费者选择了“其他”。城镇消费者中有54.16%选择了“在自助设备前耐心等待3-5分钟,确认卡片被吞后,立即拨打机具管理银行客户服务电话,随后拨打发卡银行电话确认账号交易”,这一占比在农村消费者中为 41.0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有51.51%、50.30%、49.64%和37.49%的消费者选择了“在自助设备前耐心等待3-5分钟,确认卡片被吞后,立即拨打机具管理银行客户服务电话,随后拨打发卡银行电话确认账号交易”。

3.对假币的识别与处理

当询问消费者误收假币后的处理方式时,70.04%的消费者选择了“交银行或者公安机关”,13.55%的消费者选择了“自行留存”,16.41%的人选择了“撕毁”。城镇消费者中选择“交银行或者公安机关”的占比为74.71%,农村消费者中选择“交银行或者公安机关”的占比为62.1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交银行或者公安机关”的占比分别为73.50%、62.33%、69.81%和70.99%。

当询问消费者最经常使用的辨别版100元纸币真伪的防伪特征时,调查结果有30.5%的消费者选择了“水印”,21%的消费者选择了“凹印图文和手感线”,16%的消费者选择了“光变油墨面额数字”,10.9%的消费者选择了“安全线”,6.1%的消费者选择了“隐形面额数字”,还有12.7%的消费者不知道如何辨别。城镇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最经常使用的辨别版100元纸币真伪的防伪特征均是水印、凹印图文和手感线以及光变油墨面额数字,11.9%的城镇消费者不知道如何辨别版100元纸币真伪,农村消费者中这一比例为14.6%。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有12.7%、14.3%、10.9%和13.5%的消费者不知道如何辨别。

当询问消费者是否了解冠字号码查询功能的作用时,13.08%的消费者选择了“非常清楚”,35.03%的消费者选择了“大致知道”,51.89%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城镇消费者中选择“非常清楚”的占比为14.46%,农村消费者中选择“非常清楚”的占比为10.76%。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非常清楚”的占比分别为15.88%、8.75%、11.51%和16.44%。

(五)金融知识需求分析

消费者对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相关金融知识最为关注,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债券投资等是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最欠缺的金融知识,消费者也较为重视金融纠纷解决。同时,城乡、区域、职业、收入、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导致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1.消费者金融知识需求总体情况

当询问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金融纠纷解决和债券投资知识,选择上述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0.02%、28.06%、26.74%、25.25%和22.62%。

2.城镇和农村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

当询问城镇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金融纠纷解决、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和债券投资知识,选择上述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2.33%、27.89%、27.56%、25.72%和23.57%。

当询问农村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债券投资和金融纠纷解决知识,选择上述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36.09%、28.91%、28.48%、21.01%和20.77%。

3.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

当询问东部地区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金融纠纷解决、银行理财产品和债券投资知识,选择上述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0.21%、29.80%、28.01%、23.69%和23.36%。

当询问中部地区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金融纠纷解决和债券投资知识,选择上述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1.62%、26.91%、26.68%、25.54%和23.29%。

当询问西部地区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住房贷款、金融纠纷解决和债券投资知识,选择上述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1.93%、29.39%、26.10%、23.59%和23.15%。

当询问东北地区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住房贷款、股票基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金融纠纷解决和债券投资知识,选择上述金融知识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31.63%、28.44%、27.51%、21.07%和16.42%。

4.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

当询问全日制学生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和金融纠纷解决知识。

当询问务农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和股票基金投资知识。

当询问全职工作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金融纠纷解决、住房贷款、债券投资和银行理财产品。

当询问兼职工作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和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知识。

当询问主动放弃工作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保险产品、股票基金投资、金融纠纷解决、住房贷款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知识。

当询问失业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保险产品、住房贷款、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股票基金投资和银行理财产品知识。

当询问退休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股票基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和住房贷款知识。

当询问其他职业状态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金融纠纷解决和住房贷款知识。

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全日制学生和务农消费者对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知识的需求远高于全职工作消费者。全日制学生和全职工作消费者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知识的需求远低于其他职业消费者。主动放弃工作和失业的消费者对保险知识需求远超出其他职业消费者。

5.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

当询问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住房贷款、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银行理财产品和股票基金投资知识。

当询问家庭月收入为2000-4999元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和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知识。

当询问家庭月收入为5000-9999元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住房贷款、金融纠纷解决和债券投资知识。

当询问家庭月收入为10000-19999元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住房贷款和预算规划知识。

当询问家庭月收入为2万-5万元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金融纠纷解决、债券投资、住房贷款和预算规划知识。

当询问家庭月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金融纠纷解决、股票基金投资、债券投资、退休金计划和住房贷款知识。

从趋势上看,随着消费者家庭月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股票基金投资、债券投资、保险产品、预算规划、退休金计划和金融纠纷解决知识的需求逐步增加,而对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银行自助终端设备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使用知识的需求逐步减弱。不同家庭月收入的消费者均对住房贷款和银行理财产品具有较大的兴趣。

6.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

当询问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住房贷款、银行自助终端设备和银行理财产品知识。

当询问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和股票基金投资知识。

当询问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或技校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银行理财产品、住房贷款和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知识。

当询问文化程度为大专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住房贷款、金融纠纷解决和债券投资知识。

当询问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金融纠纷解决、住房贷款、债券投资和预算规划知识。

当询问文化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金融纠纷解决、住房贷款、债券投资和退休金计划知识。

从趋势上看,随着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对股票基金投资、债券投资、预算规划、退休金计划和金融纠纷解决知识的需求逐步增加,而对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银行自助终端设备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使用知识的需求逐步减弱。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均对住房贷款、保险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兴趣。

7.消费者了解金融知识的最有效方式

当询问消费者哪种方式最能有效地帮助其了解所需要的金融知识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通过金融机构网点发放宣传资料”、“通过互联网”、 “通过短信、微信等手机信息”、“通过电视宣传”和“通过与家人、朋友的交谈”,选择上述方式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55.97%、44.50%、38.80%、36.38%和19.70%。城镇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对于了解金融知识的方式的选择趋同,均认为“通过金融机构网点发放宣传资料”、“通过互联网”、 “通过短信、微信等手机信息”是了解金融知识最有效的三种方式。

三、调查结果定量分析

(一)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构建

金融素养是根植于消费者内在认知的综合性概念,无法直接观测,也难以直接衡量。因此,可使用行为评估法,通过调查问卷对消费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技能的考察来具体衡量金融素养。在剔除个人基本情况、金融教育、金融信息获取等无法反映金融素养的题目后,得到如下评估表。

在主成分法和因子分析基础上构造公共因子来构建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1。先对筛选出来的变量进行验证,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水平判断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结果显示,KMO值是0.934,接近1,说明变量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且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统计量数值较大,显著性趋于零,应拒绝“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这一原假设,因此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在对选取的变量标准化后,提取公共因子,共有18个公共因子,对总方差的解释累积达到61.31%。

接下来,利用因子旋转后的得分系数矩阵来计算各公共因子得分,再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金融素养综合得分F,最后通过百分制转换公式,得出最终的金融素养指数FL。

(二)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分析

1.总体情况

在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18600个样本进行计算后,可以得到如下基本统计数据:全国的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3.71,标准差为15.03,中位数为65.74。

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符合一般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统计特征。其中,得分在60-70分之间的消费者数量最多,占比达26.70%,其次是70-80分区间,占比25.42%,两者合计占52.13%。

2.地方金融素养指数概况

地方金融素养指数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进行划分。

东部和中部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得分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得分分别为65.07、64.37、62.52和62.65。从得分中位数上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得分中位数分别为66.62、66.54、64.68和65.37。同时,标准差显示了样本得分的离散程度,通过变异系数(即标准差/指数平均分)可以将公众的金融素养均衡发展状况考虑进来,变异系数越低,说明金融素养发展越均衡。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变异系数分别为0.22、0.23、0.24和0.26。综合金融素养指数得分、中位数、变异系数来看,东部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较高且发展较为均衡。

(三)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消费者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金融素养的影响,本报告基于消费者金融素养得分和问卷中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数据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β0为截距变量,βi(i=1…15)表示待估计的回归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FL为因子分析所得的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age、gender、education、income、profession和region分别表示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状态和地域情况。

模型中所有的自变量均定性变量。其中,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地域为有序变量,年龄、性别和职业为分类变量。有序变量可以表示等级的高低,根据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家庭收入的多寡以及地域的偏远程度分别赋值。如根据户口所在地分别赋值1、2、3、4,数值越大表示被调查者所处的地域越偏远。而分类变量仅表示变量的性质(如男、女,青年、青壮年、中年和老年),不能直接比较,因此采用哑变量赋值法。

表12的回归结果显示教育、收入、地域、年龄和职业等五个因素与消费者金融素养得分显著相关,性别对金融素养得分的影响有限。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金融素养的重要因素。从表中可以看出教育与金融素养在95%的概率条件下显著相关,且系数为正,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越高。年龄显著地影响了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快速提升,然后提升速度开始放缓,但依然保持正相关关系。职业3和职业7(“全职工作”和“退休”)与金融素养指数显著正相关,职业2(“务农”)与金融素养显著负相关。收入与金融素养在95%的水平以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家庭收入是金融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消费者所属地域与金融素养在99%的概率条件下显著相关。性别对金融素养水平的作用不明显,表明性别不是影响金融素养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

(一)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是一项应长期实施的基础性、制度性工作。通过长期、定期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情况调查,动态掌握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和需求,研究和分析金融消费者行为特点的变化。调查结果可以度量以往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有效性,是各相关机构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的基础依据。因此,应严格按照调查制度长期、高效地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

(二)要将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态度、行为和技能提升并重。金融素养包括了消费者金融知识、态度、行为和技能,良好的金融素养有助于消费者做出适当的金融决策,降低系统性行为偏差,提高金融市场参与度并降低金融风险。因此,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应注重提升消费者的整体金融素养,改进或提升消费者的知识、态度、行为和技能,从而达到做出明智的金融决策、改善个人和家庭的金融福利的目的。

(三)重视低净值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本次调查显示,东部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金融素养要高于农村居民,消费者收入与金融素养在95%的水平以上显著正相关,“务农”与金融素养显著负相。因此,要明确金融消费教育的重点区域和群体,重视低净值人群,对在校学生、边远地区贫穷人群、劳务流动人口、妇女、残疾人等金融服务中的弱势群体制定相关倾斜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消费者教育专项活动,帮助其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实现国民金融素养的整体提高。

(四)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金融知识普及抓早抓小。本次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与金融素养在95%的水平以上显著正相关,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是金融素养提升最快的阶段。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构筑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阵地,可以在最大层面上覆盖所有在校儿童和青少年,并让其在学生生涯这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学习金融知识,培养具有高水平金融素养的未来公民,并且可以达到“教育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的良好效果,是国民金融素养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