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认识蚊媒传染病 让入出境更安全

认识蚊媒传染病 让入出境更安全

时间:2019-04-03 20:48:55

相关推荐

认识蚊媒传染病 让入出境更安全

一场秋雨一场寒,近日频繁的降雨带来了秋天的凉爽,但烦人的蚊子却丝毫没有“凉凉”的意思,似乎比夏天还活跃。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更加注意防蚊、灭蚊,加强自我保护,避免感染“蚊媒传染病”。

1

蚊媒传染病

由蚊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疟疾、登革热、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寨卡病毒病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

民间俗称 “打摆子”

疟 疾

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为按蚊。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及卵形疟。间日疟和卵形疟潜伏期为13-15天,三日疟为24-30天,恶性疟为7-12天。

典型症状

寒战、高热、大量出汗,间日疟和三日疟的周期性、间歇性发作是特点。

流行地区及流行季节

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疟疾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在亚热带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间日疟流行于夏秋季、恶性疟秋季为多,三日疟秋冬季为多。

登革热

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主要传播媒介为伊蚊。

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面颈胸部潮红、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流行地区及流行季节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尤其是东南亚、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其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

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黄热病

由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的检疫传染病之一。潜伏期一般为3-6天,最长可达14天。主要由伊蚊传播。

典型症状

高热、剧烈头痛、眼部充血,鼻衄,皮肤瘀斑、恶心呕吐、黄疸等。

流行地区及流行季节

本病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呈地方性流行,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生,蚊媒活跃的季节高发。

寨卡病毒病

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蚊媒为伊蚊。

典型症状

发热、皮疹,也可伴有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表现。可导致新生儿小头症和神经系统病变。

流行地区及流行季节

主要流行地区广泛分布于非洲、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他地区的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

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0-14天。主要传播蚊媒为库蚊。

典型症状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等。

流行地区及流行季节

主要分布在亚洲。乙脑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集中在7-9月份。

2

如何预防蚊媒传染病?

出境预防小贴士

01

携带趋避蚊虫的药物及蚊帐;

02

于居住地附近喷洒杀灭蚊剂消灭蚊虫;

03

清理居住地附近室内外阳台、露台、盆景、花草内的积水;

04

到野外活动时穿长袖衣服,尽量避免到杂草丛中;

05

前往蚊媒传染病高发地区依照规定及自身需求注射疫苗。

3

入境申报提示

旅行回国时若出现发热、皮疹、呕吐、腹泻、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及有蚊虫叮咬史、饮食不洁史和传染病患者接触史,应当主动向海关工作人员申报,并告知近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情况,配合做好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等工作,以便得到及时诊治。

更多旅行健康知识可咨询当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全国各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名单

供稿单位:石家庄海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