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百强年会】“创”与“新”的力量——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解读

【百强年会】“创”与“新”的力量——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解读

时间:2024-03-08 21:47:50

相关推荐

【百强年会】“创”与“新”的力量——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解读

是医药行业充满机遇与考验的一年。新版《药品管理法》的实施,优化审评审批与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将进一步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控费降价的风暴席卷行业,促成我国药品定价机制在新医改十年后全面蜕变……从“天花板”到“地板”的价格差,决定了企业必须在运营战略、资源配置、价值链条等多方面做出变革。多重政策交织下,行业重组洗牌的大幕已然拉开。

在这个以创新与变革为主题的新时代,究竟谁能勇立潮头?8月30日,“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在第37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正式发布,或许我们能够从中找到答案。百强企业凭借对外部环境的清晰洞察,对内部资源的合理调配,创新制胜、降本增效、资本助力、多元发展,不仅实现本年度榜单名次的跃升,更是走在前、作表率,全力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榜单特征

多项数据创新高,持续领跑全行业

创纪录,百强营收近万亿

受多项政策落地实施的影响,度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6147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4.7个百分点。然而改革的阵痛是为了实现结构的优化,百强企业凭借更强的市场能力和更有价值的产品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96.4亿元,同比增长10.7%,超过医药工业整体增速2.7个百分点。两位数的增速,代表着百强企业出色的抗压能力,也表明行业正朝着优化集中的方向稳定发展。

图1 -百强企业总体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及增速

挑大梁,集中度首超三分之一

长期高于行业整体水平的增速,表现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8745家,百强企业数量仅占1.1%,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却高达35.6%,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数量仅为0.1%的十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11.8%。龙头企业对我国医药工业的贡献度持续提升,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彰显了我国医药工业调结构、促转型的努力卓有成效。

图2 -十强、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行业集中度

破恒局,十强企业显著更迭

随着医药工业集中度加速提升,龙头企业格局逐步形成,百强榜单已趋于稳定,企业排名波动幅度缩小。然而,近两年行业改革逐渐深入,政策调控作用持续发酵,隐藏在榜单中的细微变化终于在汇聚成磅礴的变革力量。本年度百强企业大幅变化,特别是十强榜单产生了5年来最为显著的席位更迭。

具体来看,榜单前三甲分别是:扬子江药业、广药集团、国药集团。虽然面孔未变,但三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400亿规模,前三强差距逐年缩小,竞争进入白热化。其中以国药集团医药工业营收增速最快,本年度大幅增长20.8%。随着国药旗下各大业务板块并购重组完成,资源整合优势显现,发展势头迅猛。

前十强作为百强企业的核心代表,既荣誉加身,又必须以身作则,承担起引领产业发展的重任。本年度新晋十强榜单的有两家企业:远大集团、江苏恒瑞。作为我国本土制药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典范,这两家企业多年来排名稳步提升,更是以加速度实现超越,终于杀入榜单前十。远大集团凭借跨界并购,在优势治疗领域多元化发展;江苏恒瑞则聚焦自主研发,创新产品带来丰厚营收回报。由此可见,外延式扩张和内生式增长,已成为我国制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流方式。

表1 医药工业十强企业排名变化

强恒强,百亿集群扩容升级

除十强之争外,主营业务收入破百亿成为龙头医药企业的另一道门槛。本年度“百亿俱乐部”再添5家新贵:阿斯利康、鲁南制药、深圳东阳光、赛诺菲中国以及华北制药,总数量突破历史新高达27家。同时,百亿成员也在不断向更高层次跃迁,除国药集团突破400亿外,远大集团、江苏恒瑞、石药控股新晋200亿集群。在全行业面对严峻考验的时期,百亿企业的增长步伐从未放缓,从0到1乃至更高规模的层级,强者恒强已成为市场不变的定律。

图3 -百亿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层级分布

门槛升,核心竞争力凸显价值

正视与上榜门槛的差距,将成为促进全行业企业前进的动力。本年度百强上榜门槛进一步提升至28.6亿元,增速为9.5%,较上年度同比增长7.5个百分点。企业能否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拥有核心竞争力,将成为登榜与否的关键因素。7家新晋企业中,甘李药业专注于胰岛素类似物的研发和生产,打破了全球市场的寡头垄断格局,对降低胰岛素价格、提高可及性起到重要作用。先发优势、产品线布局优势、价格优势等共同构成甘李药业的核心竞争力,促使其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保障民生的同时成功步入百强行列。

表2 百强榜单新上榜企业

优布局,产业集聚效应再分布

综观百强企业的地域分布,我国华东、华北地区利用区位合作优势和丰富的人才、资本、技术资源,抢抓机遇,长期引领医药产业高速发展;内陆地区凭借丰富的药材、土地、人力等资源,形成产业梯度,为医药产业转移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在国家深入实施振兴东北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内陆地区积极招商引资,扶持地方产业发展,东北、西南地区的百强企业数量有所提升,新的产业集聚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图4 和各地区百强企业数量对比

比较整体和各地区百强企业的平均营收水平,华中、西北、东北等地区企业的营收差距已显著缩小。内陆地区大力兴建医药产业园区,加强创新扶持力度,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重点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产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为承接医药产业转移做好准备。

图5 -各地区百强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整体均值对比

外资企业的发展也是华东地区百强企业数量较多的原因之一。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崛起,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的发布等多项政策实施,中国正以扩大开放的态度积极迎接外资药企的进入。辉瑞普强的全球总部落户上海,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全球总部的跨国药企,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大部分产品均已实现本地化生产。营销渠道下沉,全链条合作,快速调整的在华策略,外资药企已成为中国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共性挖掘

转换发展动能,构建多元产业

透过数据直面本质不难发现,百强企业虽各有所长,但其发展策略亦存在共性,可总结为“内外兼修”:对内把钱花在刀刃上,既加大研发投入、为企业增添发展动能,又控制成本、强化产品竞争力,在各类谈判中占得先机;对外则积极参与资本运作,借助资本市场乃至科创板的东风谋求变革,同时跨界布局,从优势领域向多元化业务拓展。

创新制胜

百强企业的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平均研发费用5.5亿元,平均投入强度为5.9%,均为历年来的最高值。百强企业在研发上的重视和热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成为企业良性、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图6 -百强企业研发费用(亿元)和投入强度

进一步比较个体研发投入强度,多家由仿到创的转型企业表现突出。投入强度大于15%的企业由上一年的3家增至5家,分别是江苏恒瑞、浙江海正、深圳信立泰、成都康弘及北京四环。尽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制药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但研发创新永远是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根本动能,不能“因噎废食”,重视研发的企业才有未来。

图7 -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同梯度分布

作为创新驱动的典范,江苏恒瑞在本年度首次进入榜单前十,其成功与长期一贯的高研发投入密切相关。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到获批的27个一类创新药中,江苏恒瑞的数量最多,拥有呲咯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甲苯磺酸瑞马唑仑3个创新药,这表明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该企业已初步形成高研发高回报的正反馈机制。浙江海正则是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其研发投入强度逐年提升,进一步升至16.6%,该企业也正以研发创新为发展动能,驶入从原料药向制剂、仿制药向独家仿制药乃至创新药转型的快车道。

表3 -百强企业获批一类创新药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药名单中还出现了外资百强企业辉瑞的名字,辉瑞选择在中、美、欧、日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递交该药品的注册申请并获得批准,再次证明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从侧面验证了我国药品审评审批能力已具备国际水平。

降本增效

百强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7%,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20个百分点,恢复至往年工业增加值加速提升的整体态势。在医药行业提质增效的要求下,智能制造和精益运营在规模化制药企业中得到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导致工业中间投入(包括原材料、燃料等各类实物产品以及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等多方面)显著下降,有效实现控成本、降价格的产业发展目标。

图8 -百强企业工业增加值及中间投入增速对比

生产成本的降低给了百强企业更大的定价自主权,从而在药品集中采购中占得先机。从“4+7”城市试点到第三批国家集采,百强企业始终表现突出,品种覆盖率不断提升。在刚刚公示的第三批国家集采拟中选结果中,本年度百强企业有41家(包括集团或子公司)中标,涉及全部55个采购品种中的51个,中标产品占比近6成。我国本土百强企业积极参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集采工作,其品种覆盖率和产品覆盖率之高,表明降本增效后的百强正在以规模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龙头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已占据主动。

表4 百强企业历次国家集采中标情况

资本助力

将百强企业根据公司性质分成外资、中资未上市和中资已上市三类。榜单上的中资已上市公司数量高达65家,并且仍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其中,A股上市公司为48家,H股上市公司11家,A+H股上市公司6家。对于大型本土企业而言,A股市场仍然是首选的上市渠道。医药企业上市不仅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政状况、募集大量资金用以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大大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也是对企业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的有力证明,可显著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临床形象,最终扩大产品渗透率乃至收益。

图9 和各性质百强企业数量及上市渠道分布

在港股上市新规出台后,为了强化A股市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服务能力,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应运而生。截至8月16日,已有35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包括三生制药旗下的三生国健、以及上药集团为第一大股东的复旦张江。除此之外,科创板的巨大潜力还吸引了一批百强企业分拆子公司,如乐普诊断、百克生物(长春高新子公司)、天士力生物均正在筹备中,甚至港股千亿市值的石药集团也宣布拟登录科创板,掀起一股红筹股回归的浪潮。受益于日臻完善的投融资机制,本土创新正在更强有力的资本支持下崛起。

多元发展

本年度上榜企业以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成药制造为主,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企业数量虽少,但已逐年增长至4家:长春高新、三生制药、华兰生物、以及首次上榜的甘李药业。生物制品的治疗领域广、市场需求量大、总体临床成功率高,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机会。

图10 和百强企业登记注册主行业分布

由于企业只能选择唯一的主行业登记注册,故按此分类并不能如实反映当前制药企业更加多元化、外延式的发展策略。一方面,规模企业正逐步告别单一药品类别的业务模式,转向综合发展。统计本年度位列百强的82家本土制药企业,其中79家拥有化药制剂批件、65家拥有中药制剂批件、24家拥有生物制品批件,由此可见,三大类药品多元化发展已成为百强企业的战略趋势。

另一方面,药品、器械、服务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受到企业追捧。新晋十强企业远大集团,采用先重点领域药物再相关医疗器械的并购思路,打造“诊断-药品-手术”全周期产品线;传统支架强者乐普医疗,进军心血管及相关并发症药物,走药械互促互补道路。复星医药作为跨界企业代表,自以来相继收购多家医院及高端医疗器械公司,近期又推出“复星健康+”试水互联网医疗服务。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成为百强企业维持发展活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望未来

整合优化将是行业长期趋势

百强企业拥有辉煌和高光时刻的同时,也有一些发展困局值得关注。一是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优秀的百强企业仍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市,内陆地区相对薄弱;二是百强企业仍以化药制造为主,在生物医药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拥有生物制品的百强企业相对较少;三是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百强企业的出口交货值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表明我国医药产业仍需要加强政策引导,转换新旧动能,拓宽投融资渠道,提升规模企业的支撑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升级。

正因如此,百强企业所具备的研发创新、成本费用控制、资本运作、生产监管、原料制剂一体化等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疫情防控所带来的公共卫生安全需求、经济增长动能的持续转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进一步加速我国医药产业变革。

展望未来,医药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将是整合和优化。在“创”与“变”的时代风口,拥有绝对创新力量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将持续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来实现企业自身的整体战略目标,并在促进行业高速发展、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和冲击世界一流企业的过程中,更好地诠释整个产业所赋予其的社会价值与责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