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白衣为甲 护卫生命!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全纪录

白衣为甲 护卫生命!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全纪录

时间:2020-04-05 15:31:45

相关推荐

白衣为甲 护卫生命!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全纪录

【心语】

杨铭:对医生而言,病人治愈出院是最值得高兴的事。希望以高治愈率继续做好救治,取得战疫的最终全面胜利。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下称“公卫中心”)继续承担着救治境外输入病例的工作。

市民身上的衣服已从冬装换到了清凉的夏装,公卫中心的医生护士们仍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战斗”在一线——发生疫情至今,公卫中心参与救治了大部分的成都本土病例以及所有确诊的境外输入病例。回顾这些日子,公卫中心结核一病区主任杨铭觉得,越是艰辛,大家凝聚力、战斗力越强。

投入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以来,公卫中心整体工作量激增,但公卫中心护理部主任万彬从来没有为人员问题发过愁。

“刚开始,光是请战的信息我就收到了几十条。很多妹妹完全还是个孩子,也有累得哭鼻子的,但从来没有哪个说害怕、不愿意干的。”万彬说。

插管,是最可能职业暴露的治疗环节,也有人“抢”着干。

ICU为数不多的男护士杜小彬一听说有患者需要插管,便立马“请战”:“是时候发挥出重症的优势了。以前在应急队的时候,从来没有应过急,现在一定要补上。”

疫情期间,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医护人员在巡房。

半年多来,“到一线去”成为公卫中心医护人员间的默契。数百名医护人员陆续投入一线,没上一线的医护人员就自发组建了志愿者团队,为一线提供后勤保障。

救治工作挑战很多。对医护人员而言,“罩”在多层防护装备中开展工作需要“忍耐”。因为隔离病房没有护工、清洁工,护士还得照顾病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帮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擦洗身体、处理排泄物。有一天,护士长肖旭钰收到了患者发来的微信,照片里都是护士们干着脏活累活的样子。“他们能看到我们的好,就够了。”对此肖旭钰很感动。

处在成都市的防疫前沿,公卫中心后勤、院感等部门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刚接到任务时,公卫中心一边启用应急病区,一边启动二期装修改造工程,370张床位的负压病房改造要求在10天内完成,公卫中心院感科科长段晓菲为此整整熬守了10天。防护物资告急,公卫中心后勤保障科全员加班,有次为了9个医用N95口罩,驱车几十公里去厂家取货……一切艰辛都值得!杨铭告诉记者,“有治愈患者看到血浆对治疗有帮助的消息,主动表示愿意捐献。这些事儿让我觉得,面对新冠病毒,不只是医护人员,社会各界包括患者都和我们一起在战斗。”

“铁军”经得起细节考验

【名片】

陈康:四川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

【心语】

陈康:这段经历将成为职业生涯中难忘的记忆,我们将继续秉承拼搏忘我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四川援鄂医疗队班师回蓉,回到日常工作已4个多月。9月7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该院急救中心副主任陈康还在参与编制抗疫经验的相关书籍。

“援鄂期间,医疗队接到了建设方舱医院的任务,并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疗零事故,人员零感染,患者零返舱’目标,形成了‘方舱医院四川经验’。”陈康表示,结合前期实践,我们将形成对疾病防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2月27日,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在队友的帮助下穿戴防护物品。

时光回溯到2月4日,陈康临危受命,带领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代表四川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这是四川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共有72人,以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主体,由四川省疾控中心,成都市一、二、三、五人民医院,成都妇女儿童中心,成都市血液中心等医护人员组成。

接到任务后,陈康紧急开展队伍组建、防控训练、纪律培训等工作。“当时武汉疫情不明、不知具体任务,更不知要建方舱医院。”陈康回忆,但一想到汶川特大地震时,湖北人民给予四川的无私大爱,想到我们身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全体队员怀着报恩之心和“逆行”的勇气,向武汉出发。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队员们宣誓出征。

抵达武汉后,2月10日下午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命令: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立即到达武汉国际博览园,勘查现场,建立武汉汉阳方舱医院,次日收治患者。

接到命令后不到20个小时,四川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就完成了方舱医院的院感防控、批量收转、医疗救治、紧急抢救的场地改造、设施布置、流程设置,以及协作单位人员培训和整合,把一个会展博览中心改造成为收治传染病人的临时医院,收治患者475人,比指挥部命令快了4个小时。

如何做到的?陈康坦言,是因为使命所在,面临挑战时,大家都能迅速从医疗救治型人才转变为医疗组织和管理型人才。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个信念,建一个‘诺亚方舟’,让病人得到照顾,公众得到抚慰,同时也报答了汶川特大地震时湖北对四川的帮助。”陈康说。

2月10日,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苏玓,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工作12小时后,脸早已被口罩勒出了道道痕迹。

“在援鄂期间,我们完成任务使命,做到全队队员‘零感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铁的纪律。”陈康坦言,在武汉期间,陈康制定了一份“驻地纪律和防护制度”,要求每位队员必须无条件遵守:严禁串门;任意两人会面严禁摘取口罩,一人摘口罩,两人受处罚……

陈康表示,我们到武汉的目的是为了打赢这场防疫战争,绝不允许因自身失误削弱队伍战斗力。

援湖北

3批疾控队10批医疗队3名国家单独抽调专家1463名援湖北医务人员

援黑龙江

4月11日,接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赴黑龙江绥芬河支援当地疫情防控

援北京

6月23日,四川省派出由4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核酸检验检测队,赶赴北京,协助当地开展核酸检测排查工作

援新疆

7月18日,四川省援疆核酸检验检测队医务人员共20人,协助当地开展核酸检测排查工作

援国外

3月12日,四川5名专家随国家首批援意大利医疗队驰援意大利

4月16日,四川12名专家赴埃塞俄比亚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5月10日,吉布提总理卡米勒授予四川援吉专家独立日国家勋章

8月4日,10名四川医疗专家从成都启程,赴阿塞拜疆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I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全省8.37万家医疗卫生机构、79万卫生人员全部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充分发挥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排头兵、主力军作用。

紧急启动备用实验室升级改造,调配疾控重点业务和一线人员,建立起平时5倍的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能力。

紧急动员全省医疗资源,公布226家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床位达8745张,确保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的要求,紧急落实后备定点医院54家、储备床位7759张,建立12.8万多人的医疗救治人力储备库。

不惜代价 守护生命

来自实验室的“一锤定音”

对疫情防控来说,来自实验室的“一锤定音”至关重要。四川省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被正式确认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对疫情快速准确反应并处置的过程。守护生命,应治尽治固然重要,防患于未然更是生命至上的具体体现。每一例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都为病例的早隔离、早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9月4日上午10时,孟建彤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正在实验室忙碌着——他们的工作,是对病毒进行检验,对新冠病毒进行“一锤定音”。

“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的调查中,没有实验室检测结果支撑,就只能是疑似,不是确诊。”孟建彤是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党支部书记、微生物检验科主任,他说,实验室第一时间的检测确认,为全省整个防控大局争取了宝贵时间。

1月中旬,第一例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送达成都市疾控中心。“这一疑似病例是从武汉回成都的,当时出现了发热症状。”孟建彤说,接到任务后,团队第一时间投入到检测中。

疫情初期对新冠病毒认识不足,没有防控方案、检测方法、试剂,检测如何进行?孟建彤和同事采用“笨办法”,开展了20多个跟呼吸道有关症状的病原检测。在孟建彤带领下,大家抽丝剥茧,不是流感、不是非典、不是腺病毒、不是支原体……随着20余种病原微生物被排除,怀疑圈越来越小,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高度怀疑就是新冠肺炎病例。

当晚,初步检测结果送达省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认为检测结果高度可疑,上送国家疾控中心进行测序。1月21日晚11时,我省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正式确认。

首例病例确诊后,孟建彤和同事更加不敢放松。成都市疾控中心组建了以微生物检验科为核心的检测组进行病毒检验。“疾控中心实验室24小时接受样品,以确保疫情检测结果的快速和准确。”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之后,孟建彤又承担起推动成都市区县检测能力提升的工作。作为成都全市实验检测的总协调、实验物资的“总管家”、信息上传下达的“中枢”,他是实验室电话最多、工作时间最长的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治愈感言:任何时候信心不能垮

四川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杨某入院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调集精锐力量组成医护团队,四川省、成都市卫健部门给予全力保障,成立了华西医院牵头的省、市多学科专家组定期会诊,全面指导患者救治工作。经过医务人员积极救治,杨某痊愈出院。杨某得到的及时救治是我省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的缩影。

632例——这是截至9月4日0时,全省累计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病例数据。从1月29日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起,7个多月时间过去,这600多名患者走出医院,迎来新生。回想起在医院治疗的感受,四川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杨某记忆犹新。

杨某说,刚被送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病房时,看到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非常绝望。

在隔离病房经过几天的治疗后,杨某的精神状态开始好转,不再需要长时间输液。他说,医生和护士都很好,自己想吃什么都可以告诉他们,医护人员会帮他把饭菜端到病房里。“我想吃水果,一个护士妹妹还专门从家里带了些水果来,让我感觉很温暖。”

杨某说,在隔离病房的日子,自己的情绪一度很低落,担心会留下后遗症。为减轻他的焦虑,医护人员每次查房时,都会告诉他某某地方已经有被治愈的病例,鼓励他要充满信心。

1月29日,杨某终于等到了可以出院的消息。“感谢政府提供如此好的医疗条件,让我及时得到救治。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给我细致、周到的照顾。”治疗期间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中,杨某也学到不少“专业知识”,比如面对病毒,患者自身的抵抗力非常关键,医生要做的,是通过药物缓解症状,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治愈出院后我一样正常工作、生活。”他说,“所以说,任何时候信心不能垮!”

2月5日,成都东客站,防疫人员严格检测过往旅客体温。

守好交通干线上的防疫“大门”

疫情期间,在飞机减航、火车减运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多了起来。各地防疫指挥部在进出四川、通往市州的各条高速公路上设置防疫检测点,对入境车辆逢车必检,不漏一车一人。这种非常规手段,有力地守住了防疫“大门”。

“我们的职责是让高速公路保畅,从来没有这样: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一个卡点,检测过了关才能进成都。”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执法三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田宇说。9月5日,在向记者回忆起成南高速淮口服务区防疫检测点设立及撤除的全程时,他感慨:20多天的时间,平均每天数万辆车次的流量,没有一个人发出杂音——无论是“三班倒”24小时轮守的工作人员,还是必须“刹一脚”的司乘人员。

成南高速是省外车辆入川的重要通道。1月底,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成都市防疫指挥部决定在进成都方向的成南高速淮口服务区设点,对所有车辆进行防疫检测。

接到通知的当天,地方公安、交通、防疫等部门,以及高速交通执法、高速交警、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就聚在一起开会,商量防疫点的具体布设细节。田宇回忆,大家讨论最多的,是24小时防疫值守的人手难题,以及如何将对车流的通行影响降到最低。

1月30日13时,成南高速淮口服务区防疫检测点正式启用。在距离服务区2公里处,所有车辆进入临时隔离出来的一条车道,排队进入服务区;服务区设置了9条车道,同时进行防疫检测。

但路上还是堵了起来。检测点不断增派人手,提升检测速度,当晚8时,车流逐渐恢复正常。此后两三天,二维码扫码登记、全省“一检多认”机制相继上线和推出,车辆通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这一段经历被收录进了《战疫——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7月底,田宇专程到四川博物院观展,隔着橱窗,看着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料、执法人员对车辆严格管控的照片等,他感受最深的不是自己和同事们的忙碌,而是全社会的协调配合。

意大利等来中国最美“逆行者”

在世界抗疫图景中,一批批中国医疗专家不顾危险,战斗在全球疫情发生地。5位四川专家主动请缨赴意大利助力“战疫”是其中的生动写照,网友赞他们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逆行者”大勇,敬他们有战疫救人无国界的“行医者”大爱。

进入9月,在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流感也将随着秋冬季节到来迎来流行高发期。如何区分流感和新冠肺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主任梁宗安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最新一期《一周医讲安有话说》医疗科普栏目中为公众答疑解惑。

像这样的公益栏目,梁宗安已连续录制了15期。在更早之前,梁宗安曾因担任中国首批赴意大利抗疫专家组组长而被公众所熟悉。

今年3月,梁宗安一行9人携带防疫物资前往意大利支援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护师唐梦琳坚持用日记记录在意大利的工作。

近日,记者翻看唐梦琳的日记,就像在翻阅5名四川专家的“意大利疫情防控笔记”:“到达位于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帕多瓦后,我们立即赶往帕多瓦大学医院办公室参加紧急会议”“路上一辆小车司机摇下车窗,不停地向我们竖大拇指比赞”……

在赴意专家组中,不少四川专家都是主动请缨。这背后是四川与意大利多年来守望相助的故事。

1988年,意大利无偿捐助四川建立大型急救中心。,“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意大利第一个派出医疗专家团队前往四川灾区援助。

今年3月初,当接到出征意大利的抗疫任务后,四川各有关部门快速行动。在短短10多个小时内完成了专家组建、物资筹集等工作。3月11日,5名四川专家从成都出发到上海,与其他专家组成员集结后从上海奔赴罗马。

一到罗马,专家组成员随即投入到高密度、高强度的工作中。十几天内,他们先后深入罗马、米兰等地,向意大利捐赠医疗物资,调研了解当地疫情,同时分享防控救治经验,帮助意大利更有效控制疫情。通过媒体,中国专家组还向意大利民众普及抗疫知识。

专家组的努力,赢得了意大利民众的频频称赞。专家组成员、四川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所原副所长童文彬回忆,这些友好的声音让他格外感动。

关键词

守好通道

在全国率先实行交通运输领域“八项举措”、汽车客运站“七不出站”规定。设置客运场站、机场口岸、港口码头卫生检疫站,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开行超长客车。落实分区分类防控和低、中、高三类风险区划分要求,加强入境管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热血”川人

“我们和湖北人民是同胞,他们有困难我们理应挺身而出。”9月5日,成都市民、上海交通大学大三学生申倬豪这样对记者说。2月9日,他看到成都市血液中心号召大家献血的推文,第二天,就动员了父母和自己一起去献血。这是全省各地爱心志愿者积极为湖北献血的一个生动体现。截至6月3日,我省已向湖北省发送5批共286.6万毫升爱心血液。

求真创新 精准施策

3小时还原查实36名同车者

准确、及时地追踪到密切接触者,是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降低感染率的重要措施。疫情发生以后,我省第一时间建立健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坚持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控措施,严格实行人员分类管理。

招式点击

9月5日,马尔康市公安局一片忙碌。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有一个特别的档案盒,里面存放着阿坝州在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郭某确诊后,排查的与郭某接触的人员名单、基本信息等内容。“共排查出1000多名接触者。”李仕斌说。

李仕斌是马尔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值班指挥长,通过信息排查和走访,1月26日,他掌握到湖北籍人士郭某于1月22日乘坐客车到马尔康探亲的信息。当时,郭某并没有发热、感冒等症状,暂时在马尔康居家隔离。“1月29日凌晨,我们得到信息,阿坝州疾控中心初步检测后,发现郭某的标本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郭某是疑似病例。”

这个消息让马尔康这座高原小城的人们顿时紧张起来。1月29日6点左右,马尔康市公安局紧急召开临时会议,成立调查组开展核查工作。

李仕斌第一时间与郭某取得联系,了解到她坐过客车、出租车等活动轨迹后,迅速与同事又分成客车同车人员、出租车和社区核查3个小队,快速排查密切接触者。“在马尔康客运站拿到与郭某同车的37名乘客和司机信息后,我们一个个打电话核查,告知这些乘客在家等疾控和卫健部门来做检查,根据情况采取隔离观察措施。”仅用了3个小时,马尔康市公安局就查实除1人外的所有同乘人员并取得联系。

下了客车,郭某又坐了出租车。“我们一个个排查,最终找到与郭某密切接触的两名出租司机。”李仕斌说,“我们还还原了郭某在马尔康城区活动轨迹,并绘制成路线图,帮助更多人回忆是否与之接触过。”

“通过核查,我们最终梳理出52名与郭某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在李仕斌看来,快速精准的排查非常关键,“避免了病毒扩散传播。”

5G会诊缩短诊疗时空距离

四川坚持“四集中一远程”,在全国率先采用5G+双千兆信息技术,构建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中心、所有省市县定点医院为基础的远程会诊网络,开展重症、危重症会诊和远程心理干预。3月2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全国首个跨省用5G+远程CT系统进行新冠肺炎病情诊疗案例,标志着四川远程医疗由传统“会诊”模式向“实操”模式的重大转变。

招式点击

“在未来,我们仍会借助5G远程会诊系统,指导基层医院诊断、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9月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务部科长李念告诉记者,目前其团队一直在为未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做筹备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时,5G远程会诊为不少病患带去了帮助。李念印象最深刻的病例是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袁某,“袁某最开始属于轻症,病情平稳,但突然间病情恶化,多次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立即联系华西医院,希望进行远程会诊。

在华西医院远程影像会诊中心内,通过5G远程会诊系统,华西医院专家一边听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介绍病情,一边通过面前的大屏幕实时在线查看袁某的影像病历资料,各种数据在屏幕两端的交流几乎无延时。会诊团队在讨论后,给出解决方案。最终,袁某转危为安,治愈出院。

疫情期间,5G远程会诊让偏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与高级专家“零距离”接触。李念告诉记者,借助远程会诊,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刘兴会为甘孜州一名新冠肺炎孕妇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华西医院与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医院进行了多次远程会诊,将四川经验带给前方。

“有很多常规诊疗项目被转变到以在线的方式去提供,在此方面中国展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在四川我们见到这一点非常惊艳。”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组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这样为四川点赞。

国内首个检测试剂盒这样诞生

疫情发生后,四川迅速启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技攻关应急项目。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全省科技力量围绕临床重症救治技术、流行病学研究、精准检测诊断技术、药物疫苗研发、中医药防治技术等方面开展攻关。

招式点击

9月7日,回忆起国内首个新冠肺炎病毒芯片检测系统——呼吸道病毒(6种)核酸检测试剂盒的诞生过程,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云鹏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种试剂盒看上去很普通,就像一片圆形的透明塑料片。但和检测仪器配合,它能在一个半小时内快速“揪出”新冠病毒,准确率达到99%。试剂盒一出来,就迅速被送到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抗疫一线。这段时间,试剂盒还拿到欧盟CE认证,已有意大利、英国等十多个国家主动找上门来洽谈订单。

宋云鹏表示,春节前,公司已有病毒检测产品在准备报批,但没有新冠病毒这一项。直到集团生物顾问团的两位专家——大名鼎鼎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先后和研发团队做了深入沟通,一致强烈建议加入相关检测功能。

确定新方向后,团队从启动研发到最终产品获批只用了大概一个半月。按行业惯例,正常情况下至少得两年。

为什么这么快?宋云鹏说,做病毒检测,公司已经研究了七八年,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清华大学也保持常态化合作。这次再度携手一起攻关,半个月就让产品具备检测新冠病毒的能力。

真正难的是临床测试。所幸的是,团队得到各方帮助,省卫健委、省科技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都在积极协调,大约5天时间就完成200多例阳性样本的搜集和测试……

健康证明助他们顺利返岗

我省人社部门会同卫健、大数据等部门,对外出务工返岗人员开展行前免费健康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出具健康证明,与全国10个省(市)建立健康证明互认机制。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为1654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出具健康证明。

招式点击

9月4日,顾万财在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返岗务工已半年多。提起顺利返岗复工,他非常感谢政府做的两件事情:健康证明和返岗专列。

顾万财是德阳市中江县继光镇人,已在东莞市清溪镇务工3年多,春节前回家过年。谁知受疫情影响,春节后根本没法出门。

2月19日8点多,顾万财的老板打电话告诉他,20日将有一趟政府组织的从成都开往广东的专列。稍后,顾万财也接到村上通知。经过量体温、量血压、抽血化验、新冠病毒肺炎相关问题问询等,检查合格后,顾万财顺利办到了健康证明。

就在顾万财办健康证明的时候,我省已与广东、浙江等川籍农民工外出务工集中的省份,建立了健康证明互认机制。与此同时,我省开展了返工复工“春风行动”,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运输方式,彻底化解疫情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家门难出、车门难上、厂门难进”返工复工难题。

2月20日10点多,顾万财坐上中江县派出的专车,到达成都东客站候车大厅。11时30分,D4755次专列载着顾万财和900多名四川老乡出发,这是我省与广东达成疫情期间劳务协作共识后,开行的首趟农民工返岗专列。

晚上8点过,列车准时到达广州南站,四川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协调广东省人社厅、广东省就业局组织的接送专车就停在站外。顾万财的老板亲自开车来接他,晚11点左右,顾万财到达了厂里宿舍。

受益的农民工还有很多。从2月下旬起至6月底,全省累计开行农民工专车2.9万辆、专列(厢)55列、专(包)机16架,运送农民工52.57万人。全省农民工转移就业2380万人。

关键词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紧急启动备用实验室升级改造,建立起平时5倍的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紧急动员全省医疗资源,全省确定705家发热门诊,公布226家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床位9449张,确保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5111”强化救治经验

针对危重症、重症、孕产妇、儿童、老人等“五类”重点人群,全面落实“一人一策”诊疗方案,安排“一个专班”进行诊疗。建立(危)重症病情日评估和24小时病情变化报告制度,尽最大努力抢救患者生命。四川“5111”强化救治经验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并向世界推广。

追踪管理

较早明确密切接触者定义时间范围,要求对病例出现症状前3天、无症状感染者采样前3天(2月2日前为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采样前14天)的密切接触者全部纳入管理。组织流行病学专业团队加强对前一日新增密切接触者全覆盖追踪情况审核和督促整改,确保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落地。

来源:四川日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