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为实现“健康高考”“平安高考”“公平高考” 东莞做了这些准备

为实现“健康高考”“平安高考”“公平高考” 东莞做了这些准备

时间:2020-02-27 02:59:08

相关推荐

为实现“健康高考”“平安高考”“公平高考” 东莞做了这些准备

今年普通高考考试时间为7月7日—8日,东莞市高考报考人数为37092人,比上一年增加1790人,增幅5.1%。其中参加7月高考的人数为28724人,比上一年增加1383人。

今年东莞市共设18个考点,分别为东莞中学考点、东莞一中考点、东莞高级中学考点、实验中学考点、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考点、东华高级中学(东城高三校区)考点、东华高级中学(东城高一、高二校区)考点、光明中学考点、石龙中学考点、虎门中学考点、常平中学考点、万江中学考点、塘厦中学考点、第四高级中学考点、第六高级中学考点、厚街中学考点、光正实验学校考点、东华高级中学(松山湖校区)考点。

据悉,为实现“健康高考”“平安高考”“公平高考”“诚信高考”“暖心高考”的工作目标,确保普通高考安全有序进行,东莞市教育局加强对普通高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进一步抓好疫情防控,做好高考的各项保障工作。

加强考试防疫工作确保“健康高考”

从6月23日起,东莞市教育局组织各考点及学校全面落实高考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所有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开展考前连续14天健康情况监测,做到精准把握身体异常考生情况,及时联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对异常状况考生逐一进行评估。各考点将增加一名卫生副主考协助主考负责涉及疫情的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并依托卫生副主考进一步做好对监考员、考试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确保监考员、考试工作人员准确掌握防疫基本技能和考点内应急处置流程。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除设置18个普通高考考点外,已将东莞开放大学设置为备用隔离考点,并按照普通高考软硬件设备要求进行考场部署,根据需要安排无症状感染者、复检阳性人员、无症状感染者等高风险考生考试。各考点也按照每10个普通考场设一个备用隔离考场(每个考点不少于3个)的标准设置数量足够的备用隔离考场,用于安排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考生进行考试。确保正常考生、有疑似症状考生、确诊考生隔离进行考试。同时,进一步明确备用隔离考场启用的流程,并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防疫要求进行操作。

加强安全工作管理确保“平安高考”

通过设立从考务办公室到考场的“封闭式”专用通道,东莞市加强试卷从考务办公室到考场的管理,要求监考人员必须通过专用通道携带试卷直接进入考场,全程在考试工作人员视野范围内,确保试卷安全保密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还加强对试卷运送全过程的监管,明确运送试卷具体路线,制定运送试卷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车辆检测,提醒司机安全驾驶,运送试卷车辆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试题试卷的运送过程中,与公安、保密部门紧密联系,实行警车开路、警察押运、保密车运送的方式。各高考考点的试卷运送除了安排两名市教育局巡视员押运外,还安排一名考点保密人员和两名公安人员押运,试卷到达考点后,安排专人看守好试卷,保证试卷的绝对安全。

加强考风考纪建设确保“公平高考”“诚信高考”

据了解,东莞市按要求选派一名市教育局巡视员、考点副主考和足够的考务人员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对考试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回看考试监控录像,对考点的考风考纪全程监控;通过金属探测仪检测等手段,对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检查,严禁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携带手机进入考场;使用好身份识别系统,认真检查、核实考生的身份信息,严防考生冒名顶替;考试期间启动作弊防控系统,屏蔽考场内的手机信号和通讯信号,保持打击违纪作弊的高压态势;市经信局派出无线电设备流动检测车到各考点周边监测,合力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行为。

加强考试保障工作确保“暖心高考”

东莞市从起已实现18个高考考点、所有994个考场都安装空调,并实现高清监控全覆盖,监控信号实现与省教育考试院互联互通。高考前,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各有关部门对考点及周边场所、考生驻地及餐饮场所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对考点保密室进行检查验收,对考点电子监控系统、身份识别系统、作弊防控系统、供电设备、门窗、桌椅、灯管等考试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确保考试设施设备能正常使用,确保考生吃住安全。

针对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东莞市各部门、各考点、各学校制定了因台风、雷电、洪水、暴风雨、炎热高温等引起的突发事件的预案,确保考试安全和考生顺利赴考;明确一旦发现疑似症状等身体异常状况考生时的应急处置方式和处置流程,确保处置及时妥当,确保异常考生和正常考生不交叉,确保不出问题。考试期间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考试有关负责人的手机在考试期间保持畅通,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及时逐级上报,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李直建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杨洪权

[ 编辑: gzck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