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上海进城记 | 外滩 1933老场坊 田子坊 南京东路统统打卡!

上海进城记 | 外滩 1933老场坊 田子坊 南京东路统统打卡!

时间:2018-07-30 21:15:26

相关推荐

上海进城记 | 外滩 1933老场坊 田子坊 南京东路统统打卡!

出发时间 :8月上

出行人数 :2人

出行天数 :2 天 1晚

人均费用 :700

窗外跳动着的东方明珠

妩媚的电波轻轻飘过天空

俯望黄浦江翻涌百年故事的倒影

风在闪烁的群星中寻觅它的伙伴

穿过缝隙震动了玻璃的情怀

与夜一起滑过不眠的上海

责任编辑

镜子

来上海的这天,我们住的是外滩老洋房民宿。这里离外滩的万国建筑很近,转过一条街就是南京路步行街和南京东路地铁站。

房间明亮整洁,有当年老上海的味道。

窗外是近在咫尺的东方明珠,白天摩登,夜晚妩媚。楼下不论是便利店、中西餐厅或是酒吧都一应俱全。

中午和小伙伴在地图上找到了火爆魔都的哈林牛蛙面馆,顶着大太阳也不能削减一丝我们对美食的渴望。

果然不负所望,牛蛙面量超级足,味道给5颗星,服务态度一级棒。我们两个女孩子吃完感觉已经撑了。

吃饱喝足准备开始行程,坐地铁到海伦路地铁站,步行5-6分钟就看见1933老场坊的大门。

1933的外观很特别,原来是工部局的宰牲场,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设计。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共5层,牢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镂空水泥花格窗主要位于本建筑的西立面和南北立面的西端。窗户的水泥全部是30年代从英国进口过来,坚固异常。

同时,窗户正面朝西,与上海常年风向一致,可以更好的达到通风的效果。正面朝西的窗户面向西方极乐世界,有让动物死后更好的轮回和超度的意思。

八角形和四边形的伞状柱帽是该建筑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八角形伞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围的西侧,方形伞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围。

据史料记载,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 ,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即使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1933老场坊是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也都无从可寻了。

1933改成创意产业集聚区后,继承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质,赋予了其独有的魅力,见证废旧的工业老厂房如何脱胎换骨的建筑正在这个艺术觉醒的时代重获生机。

与1933老场坊临街相对的沙泾路29号占地约1 亩半,建成于1935年,整个建筑为三层(局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烟囱底座和整幢处理车间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电影《小时代》和综艺《奔跑吧,兄弟》都在1933老场坊取景拍摄过。从1933老场坊出来,坐地铁转到9号线打浦桥站下车,是日月光购物中心,马路对面便是田子坊的2号出入口。

逛之前在桃源眷村垫了下肚子,冰豆浆味道不错,油条非常巨大,奈何中午的牛蛙面特别扛饿,到晚上都不觉得饿。

田子坊位于泰康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1998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马路集市,自1998年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泰康路的路面被重新铺设,原来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尘的马路焕然一新。

“田子坊”其实是画家黄永玉几年前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曾经的街道小厂,巷子废弃的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现在抹上了“苏荷”(SOHO)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

这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依然有很多居民在这里生活。

田子坊展现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上海亲切、温暖和嘈杂的一面。只要你在这条如今上海滩最有味道的弄堂里走一走,就能体会田子坊与众不同的个性了。

走在田子坊,迂回穿行在迷宫般的弄堂里,一家家特色小店和艺术作坊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跳入你的视线。从茶馆、露天餐厅、露天咖啡座、画廊、家居摆设到手工艺品,以及众多沪上知名的创意工作室,可谓应有尽有。

这家以“PINK”粉色为主题的玩吧,给人沉浸式的粉色空间体验,最楼上的游玩区域只有会员可以进入。

最后从5号口出来,对面就是瑞金社区,可以看到法租界会审公廨旧址。

从建国中路慢慢走回新天地的SOHO复兴广场,只为了去line friends和布朗熊可妮兔合个影。

这次我们的出行目的不在购物,但是这片区域实在太适合逛街了,如果你来的话,非常建议回去的前一天用来好好逛一逛这里的商场——从传统的南京路到新天地,再到兴业太古汇和K11购物艺术中心,购物怎么不是一门审美的艺术呢?

天已经全黑,时针指向8点,夜上海的喧闹却才刚刚开始。住得离外滩这么近的好处,开始体现出来。

通向外滩的路车水马龙,开车在这里行进真的需要勇气和耐力,可是外滩的吸引力总是让全世界的好奇心涌向这里。

从民宿楼下一条直路往外滩走,对面是静谧端庄的和平饭店,路过了双层旅游巴士的站点,但是目测车流和人流前进的速度并没有多大区别,就没有坐巴士,也许巴士上视野会更好一些。

一路上都有辅警在指挥交通秩序,我们从民宿楼下走到外滩情人墙大约花了十几分钟(实际上如果不走人最多的那条路是不用花这么久的)。

情人墙的后面便能看见黄浦江对岸的东方明珠和陆家嘴商业区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

身后矗立着灯火通明的百年万国建筑群,这片租界时期的房子位于上海市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南北全长4公里,是外滩建筑群的精华所在,也是魔都的标志。

仅在1.5公里长的外滩西侧,就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这些大厦虽然出自不同建筑师之手,风格迥异,但是建筑格调统一,轮廓协调,在黄浦江西岸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天际线。

▲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汇丰银行大楼,坐落在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2号。1921-19建造,耗资800万两白银,当时被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解放后,这里曾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

▲大楼尺度壮观,气势恢弘,于浑厚中融汇着精雕细琢:顶部是仿古罗马万神庙建成的穹顶,中部是豪华富丽的科林斯式双柱柱廊,门口铜狮虽为复制品,依然威风凛凛,可以想象当年雄姿。

▲海关大楼建于1927年,建筑风格为欧洲古典建筑和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折衷式。东部沿外滩高7层,用金山石砌筑;西部一直延伸到四川中路,高5层,二层以上用红机砖砌筑。沿外滩大门前为希腊多立克式柱廊,入口为大厅,最高处为钟楼。

▲汇中饭店建成于1907年,砖木混合结构,高6层,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英商玛礼逊洋行设计师司高塔设计,建筑面积11607平方米。大楼的白色砖砌清水外墙与镶红砖腰线,使其与众不同,引人注目。

▲麦加利银行大楼(中间)建于19,高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大楼外墙设计采用“三段式”,底层为花岗石贴面,坚固厚实;一对通贯二至四层的爱奥尼克式大石柱使建筑外观简洁明快。现在顶部的三角形屋顶是后加的。

▲中国银行大楼(右边)建于1937年,主要由建筑师陆受谦设计,是外滩建筑群中唯一一座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大楼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视觉简洁。屋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暗绿色的琉璃瓦和檐部的斗拱装饰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字林大楼建于19,大楼底部一、二层贴以粗糙的大石块,中部三至七层采用近现代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装饰有古典柱式和文艺复兴式浮雕,使单调的平面增加了一丝活泼。顶部南北两侧建有巴洛克式塔楼。1998年5月13日,外滩17号友邦大厦正式启用。

它们见证了上海沦于异族之手的那段岁月,见证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年代,可是,百年沧桑之后,它们仍然矗立在黄浦江畔,却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它们成了上海的荣光。

走上外滩观景大道,隔着江水眺望陆家嘴,远处的苏州河汇入黄浦江,轮渡由远及近,江风阵阵,吹散历史的尘埃。

景观大道下有通向对岸东方明珠的外滩观光隧道,单程票50元/双程票70元,开放时间为9:00-22:00,很多攻略说感受一般,再加上时间不早了我们没有下去参观。真的想去对岸,坐地铁就行。

我们闲逛完便走回了外滩老洋房民宿,房间外的灯亮着,给人一种家的感觉。舒舒服服地洗漱完毕,拉上窗帘安然入睡。离外滩这么近的感觉很奇妙,我做梦梦见自己飞上了东方明珠,大概是航拍的视频看多了的后遗症。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想着再去淮海中路走走,随手记录一些老上海的味道。原本打算地铁坐到上海图书馆,不小心早下了一班车,就和小伙伴佛系地漫无目的往前走。

满街的梧桐树

看得出很有年代感的一栋栋小房子

聂耳雕像

幼儿园也如此复古

上海图书馆

武康大楼

一家叫做乐百年的餐饮店

这里没有特别高的楼,也许所有的城市都有老城区,但上海的老房子却比别处多了一种味道,也许是历史的故事感,也许是对比太强烈。

上海无疑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多来几次也不会觉得腻烦,多看几眼越发觉得它美。虽然有时它就像一个高冷的贵妇难以亲近,但美是无法辩驳的。

欢迎添加客服(aiyeminsu)在线咨询

上海民宿和特色线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