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巡礼】中国地方病的有效控制乃至消除得益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巡礼】中国地方病的有效控制乃至消除得益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时间:2022-08-01 12:35:50

相关推荐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巡礼】中国地方病的有效控制乃至消除得益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地方病是呈地域性发病特征的一类疾病,发病原因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地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我国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

我国曾是全球地方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方病在我国表现出病情重、危害大且分布广的特点。

解放前,我国地方病没有统计数据,也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20世纪50年代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患者的病死率高达80%~90%;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病区的儿童大骨节病检出率达60%~90%;20世纪70年代全国有3 500万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25万人患地方性克汀病;20世纪80年代全国81.2万人患氟骨症、1506万人有氟斑牙。

除上海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都至少流行1种地方病,个别省份(如内蒙古、河北、山西和陕西)多达5种,全国病人总数达6400余万。

经过近7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大多数地区的地方病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或消除。

截至,全国有2622个县实现了碘缺乏病消除目标,比例为93.6%;全国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改水率为93.6%;全国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率为98.4%;全国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村改水率为95.4%;全国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已全部落实了改炉改灶的防治措施;全国97.9%的大骨节病病区县达到消除水平,94.2%的克山病病区县达到消除标准。

目前,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形成了病区分布范围清晰准确、疾病流行变化规律清楚可测、防治措施落实规范有序、现症患者个案数据库翔实具体、防治管理体系完备高效的新局面,彻底实现了以病种和病区基本单元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

一、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地方病防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之时,河北省张家口市北部地区鼠疫流行,东北地区克山病暴发。1949年10月24日,周恩来总理紧急召开政务院会议,决定立即成立国家卫生防病领导机构——中央防疫委员会,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开展防疫防病工作。

1955年,毛主席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提出“请你们研究各省区的地方病哪些是七年内可以基本消灭的,哪些是要延长时间才能消灭的”。

1956年,在编制《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时,毛主席又提出消灭血吸虫病、鼠疫,积极防治大骨节病、克山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疾病的任务。

1960年,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首任组长为乌兰夫。随后省、市、县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

1981年6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改名为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大到28个省份和17个部委。在随后召开的领导小组会议上审定《1982—1985年地方病防治规划》《防治氟中毒办法》等,并重点部署南方地方病防治工作。同时,北方地方病科学委员会改名为全国地方病科学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

地方病领导小组持续工作到1986年3月,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地方病病情明显下降,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全国地方病防治领导工作交由卫生部负责。卫生部成立地方病防治局,随后批准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成立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地病中心)。

1987年,卫生部组建了由地病中心于维汉教授任主任委员,共43名委员组成的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

1990年,卫生部第三届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地方病标准分委会成立。

至此,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形成了从防治管理、技术保障、专家咨询到标准支撑的完备体系,地方病防治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进程。

这一过程历时40年,无一不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地方病病区群众身体健康的关心,无一不体现党和政府对卫生事业的重视。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在那种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社会状况下,迅速扭转地方病广泛流行肆虐的局面,保障了病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生产的有序进行。

二、 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完成地方病防治攻坚的最大优势

地方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专业、多个部门和多个领域之间进行协调配合。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地方病肆虐的现状,要想快速控制地方病的流行,必须打破传统科学研究的方式,必须整合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充分积累科学证据。为此,国家组织开展了数次经典的地方病防治科学会战。

1979年6月, 在北方地方病科研工作会议上,根据有关负责同志的意见,提出了组织永寿大骨节病科学考察的建议,当即得到了科技人员的积极响应, 来自7个省份的20个中国科学院、人民解放军等科研、医疗防治单位的180位专家、教授和科研防治人员参加了本次历时三年的科考行动,组长由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建伯教授担任。在大骨节病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推动了大骨节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考察成果获得了卫生部甲级成果奖。

1984—1986年,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在云南省楚雄州克山病重病区组织开展了综合性科学考察,由于维汉院士担任组长,考察组由7个省、市的10个防治研究单位293名专家组成,研究范围涉及医学、地学和农学等多学科领域,在很短时间内即阐明了楚雄克山病流行特点、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在克山病发病机制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克山病发生、发展规律;进一步规范化了克山病诊断和治疗,极大提高了克山病的治疗效果。

1987—1989年,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农业部在长江三峡地区开展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试点项目。项目历时三年,在重庆市(原四川省)巫山县、黔江县、武隆县和湖北省巴东县、秭归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完成16万户居民的改炉改灶降氟任务,使60万病区人民解除了氟中毒危害。

本项目系统查明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病区环境特征,提出了病区划分标准、空气氟含量标准以及玉米中氟化物含量的卫生标准建议;深入探讨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发病机制,研制出复方抗氟片等氟骨症治疗药物;设计了27种适合病区居民各种用途的炉灶,其中2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在病区大力推广使用。三峡地区改灶降氟试点工作,在组织管理、动员群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为指导后期改炉改灶降氟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该项成果于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全面改革开放后,国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精力和能力针对重点地方病开展防治工作,推动地方病的持续控制和消除目标的实现。

这一阶段更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改换水源,这需要水利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措施主要是改炉改灶,必须由政府出面,协调农业、扶贫等多个部门参与;饮茶型氟中毒防治措施主要是推广低氟砖茶,涉及农业、民族与宗教、商务、市场监督管理、供销、茶叶流通等多个部门;碘缺乏病防治措施主要是合格碘盐的生产和供应,需要盐业、工信、质检等部门的全力支持与配合。

—,国家利用两个五年规划,彻底查明饮水型氟砷中毒病区范围、暴露程度及受威胁人口,并将饮水型氟砷中毒病区全部纳入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中,并由水利部门落实病区改水措施,彻底解决了饮水型氟砷中毒病区的高氟、高砷暴露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

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能够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既包括社会构成诸要素,也包括自然诸要素,不仅涉及社会生产环节问题,也牵涉到规划、动员与组织等全过程的效益问题。上述地方病防治工作种种例证,均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重大国计民生问题的典型案例。

三、 规划引领、统筹兼顾,确保地方病防治工作按照既定目标不断推进

我国最早制定的地方病防治规划是在1981年6月全国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会议上审定的《1982—1985年地方病防治规划》。

1986年,我国制定了“七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增拨了防治专款,广泛开展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食盐加碘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暂行办法》《中国1989—1995年控制碘缺乏病规划》。

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在该规划的指导下,全国开始实施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开启了“政府领导、齐抓共管,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地方病防治时代。

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该规划首次提出到,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防治措施,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十二五”期间,为了推动地方病防治工作,国家有计划地开展了地方病控制与消除评价工作。

3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推动了以县级为单位的地方病消除和控制工作,逐步实现地方病精准防治。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地方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有效举措解决。据此,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9个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对近三年的工作做出了明确的部署。

方案的总目标是,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到底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持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危害,有效控制饮水型氟砷中毒、饮茶型氟中毒和水源性高碘危害,有效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危害,防治目标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

在系列规划的引领下,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有序推进,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推广和群众参与等方面,《规划》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病种全部按阶段实现既定目标,地方病防治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局部病区的重点调查逐步实现全面查清病区范围,从不断寻找防治措施办法到实现所有病区的防治措施全落实,从地方病哨点监测逐步实现控制消除评价的病区全覆盖,从以预防为主逐步形成防治并重、医防结合的地方病防治新局面。

四、 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是我国地方病防控的不竭动力

我国地方病防治伟大成就的取得,也是全体地方病防治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

我国是地方病预防控制体系最为完备的国家,从国家层面上设有地病中心,各省级均设有独立的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或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地方病防治科(所),各市县级也都有从事地方病防治工作的专业机构或专业技术人员。

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地病中心依托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等从事地方病防治研究的高校和院所,为地方病防治队伍培养了大量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不断为地方病防治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青海大学医学院还设有地方病学专业,每年为基层培养大量地方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全国现有地方病防治研究相关的部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多家。

此外,中华医学会早在1984年就成立了地方病学分会,至今已经是第九届委员会,在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在维持地方病防治科学性、标准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地方病通报)和国外医学地理学分册等杂志,为地方病防治工作者提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在地方病防治政策解读、知识传播、经验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地方病防治研究的专家,为我国地方病防治科研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有坚持28个新年、春节在病区第一线抢救、治疗克山病病人的于维汉院士;有30多年如一日,始终投身于大骨节病病因研究,并最终揭示病因面纱的杨建伯教授;有在实践中总结出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疗法可以辅助治疗重症克山病的王世臣教授;有防治研究碘缺乏病取得显著成就的朱宪彝教授、李健群教授等等,不胜枚举。

实践证明,加强地方病防治科研机构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敢于攻关、勇于献身的专业队伍,是全面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技术保证。

五、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成为地方病持续消除的根本性保障

地方病防治事业是一项重大的国计民生工程,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在短时间内筹措到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是不可想象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使国家实力迅速增强,尤其是近30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3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国民收入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投入也显著增加,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仅以饮水型氟中毒防控工作为例,过去国家利用两个五年周期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投资超过2 700亿元人民币,解决了超过5亿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对7万多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进行了改水,这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卫生健康领域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绝大部分病区告别了贫困,这真正保障了我国地方病防治措施持续全面落实,地方病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乃至持续消除,甚至消灭。

回顾过去70年,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乃至消除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于规划引领、统筹兼顾,在于我国广大地方病防治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贫困的摆脱与消除。

作者:孙殿军 高彦辉 刘辉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3(7):745-748.

微信编辑: 王成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