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优秀获奖作品展示(一)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优秀获奖作品展示(一)

时间:2020-09-18 15:48:53

相关推荐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优秀获奖作品展示(一)

区检察院 黄河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近日,我院摄制一部关于智慧检务宣传片,拍摄过程中,专门采访了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检察院重建时首任检察长袁永德,现场聆听袁检艰难重建的历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已经85岁高龄,经历过抗美援朝的血火洗礼的他,谈起检察事业创业历程,仍然精气神十足,滔滔不绝。原本约好十分钟采访持续了近四十分钟,两位九零后摄影师听完后,十分感慨,没想到检察机关重建历程这么不易。

老人家讲,1979年3月,西市区人民检察院(蜀山区检察院前身)挂牌成立。配一名副检察长王庆富(说到这里,老人家一声叹息,人不在了),后从企业调来一名工作人员,帅兵加起来只有3人。万事开头难,上级只给牌子、位子,不给房子、票子,一切白手起家。由于当时区政府办公室很紧张,楼内各部门都不愿腾出空房,所以检察院办公场所一时得不到解决,正常的办案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在多次找区领导解决未果后,一赌气,袁检干脆称病在家。当时的政法委书记见状,忙协调各方,好说歹说,从区政府办公楼挤出一间不足15平方的办公室,三人总算安上了“家”。

随着检察人员陆续扩增到八人,一间办公室已远远满足不了办案需要。尽快为检察院建起一栋房子,是袁检当时最大的心愿。不仅是检察院,公安分局、法院两家也存在同样棘手难题。公检法三家负责人商量,决定向区里审请建设专门政法大楼。区领导经研究决定拨款20万元建五层大楼。20万元,现在连一套房也买不到,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要知道那时普通公务员月工资只有30元左右,还没奖金。仅20万元,盖五层楼是不够的,果然,盖了三层,钱快用完了。没办法,他们只得又向区里伸手要。区领导对我们摊牌亮家底,称无能为力。扪心自问,那时区财政可怜,没有财源,可支配资金捉襟见肘。眼看工程就要停工,无奈之下,三家单位负责人决定集体到市里“上访”化缘。当时市委书记是郑锐,和现在一样,见大领导要提前预约安排。果然,他们贸然上访,到了市委,就被秘书挡在门外。正当大家失望之际,吉人相助,一位曾本区工作过副秘书长在楼道遇见袁检他们,闻知情况后,热心地把他们三人引见给郑书记。郑书记在得知建房困难后,非常支持,根据工程预算,特批了7万元工程建设款。

经各方不懈努力,大楼终于竣工了。五层大楼中,第三层基本给了检察院,十余间办公室,检察院终于有了自己地盘,办公拥挤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善。

有了自己办公楼,可办案条件相当落后。当时连一台打印机都没有,所有需要打印的文书资料都要到区政府文印室集中打印,每次都要排队且不说,案件既不能保密,更影响诉讼时效。见干警时常为打印苦恼,袁检心里着急。可检察院没有独立财权,全由区财政掌管。区里不可能大发慈悲为检察院特殊照顾一台打印机,要知道还有其他机关正眼巴巴等着配置。好事多磨,一次省检察院领导到该院视察,袁检趁机大吐苦水,省院领导当场拍板给了800元购买一台打印机,问题一下解决了。

回忆完当初蹉跎岁月,袁老感慨道,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蜀山区院四十年来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

“五一劳动节,院里邀请我们这些老检察院回院看看,一看不得了。才一年没回院,这回到院一看,发现办案人员鸟枪换炮,现代化的智慧检察装备随处可见,装有远程提审、智能语音、检务语音输入法等高科技手段,现在检察官都不用亲自去看守所提审,通过远程提审,在院就搞定,真厉害!我们这些老检察们亲眼目睹后由衷欣慰。”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院里五楼智能会议室。这个智能会议系统,开检委会,电子签名,承办人可以在大屏幕前汇报案件,展示争议及关键证据,让大家迅速把握案件全貌,系统把每位委员发言转换为文字,快速形成会议记录,这些当初我们想不都不敢想。”老人家谈起院里变化滔滔不绝,赞不绝口。

我眼中的蜀山

南岗镇 窦晓璐

1984年,我不满一周,随母亲从老家坐绿皮火车一路颠簸来合肥跟父亲一起生活,按说,也算大半个合肥人了。十几年来,我生活的半径基本上圈定在小东门一带,长江饭店的灯火辉煌、四牌楼的熙熙攘攘、包河公园的人流攒动、省政府大楼的庄严耸立……那些时代的具象在我童年投下了斑斑驳驳的光影。记得,当年的蜀山对于许多合肥人来说,无非就是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家人春游踏青的首选。

记忆中,儿时的我每到三四月份总盼着父亲能带我去郊外大蜀山游玩。那时甚至还没有通往大蜀山的公交车,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脚踏自行车。我坐在父亲凤凰牌黑漆带杠自行车上,从后座环抱着他的腰,唱着老师教的儿歌满心欢喜。其实,那时的大蜀山可以供游客们赏玩的地方并不多,盘山公路还未开通,人们登山只能选择最原始的土坡路,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具有吸引力,反而是山下满眼望不到头的桃花林成为了拍照野餐的绝佳胜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粉嫩的大朵花瓣是小女孩最倾心的装点,那红通的小脸蛋堪与桃花媲美,攀在枝头浅笑定格在了一本本厚重的相册里。而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料到十几年后会生活在曾经的这片“桃花源”里。

我有幸,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蜀山。曾经的西市区更名为蜀山区,各类产业带动经济强力增速,科教文卫事业的繁荣发展,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的深度挖掘,大力发挥区位优势,使这里快速成长为“魅力蜀山 首创之区”。而于我,感受最直接的是绿色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蜀山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彰显山水特色,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交通,底正式开通运营的地铁2号线横贯全城东西方向。想当年生活在老城区慢骑至大蜀山哼哧哼哧需要近两个钟头,现如今轻轻松松十几分钟就能达到的速度不禁让人感慨万分!如今的大蜀山铺就了多条登山的游人慢道,沿途的警示标牌和休闲驿站大大方便了游客们的出行,漫山遍野的苍松翠竹和优质的空气成为鸟禽选择栖宿的场所,置身于大蜀山的游客时不时能耳闻虫鸣鸟叫,目睹小松鼠在松林间跳跃穿梭,好不惬意。山下的蜀峰湾体育公园位于大蜀山森林公园东侧,除了配置多功能体育器械供市民们健身以外,洁净的公厕、免费的WIFI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园内花木四季更替,亭台香榭、小桥流水,一个大型的人工湖将大蜀山的壮美身姿完整倒影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群野鸭游过,荡起一圈圈涟漪……到了夜晚,公园里的路灯照亮了林间的小径和夜跑者的塑胶跑道,若在夏夜,还能听到知了的嘶叫和青蛙的聒噪。

改革开放四十年沧桑巨变、斗转星移,蜀山如初生的婴儿历经了一番庄严的洗礼。如今的蜀山,商林密布,高校云集,纵横交错的立交桥、绿色和谐的生态旅游文化休闲区……我相信,随着西部建设的不断推进,蜀山将呈现于世人更具魅力的姿态!

诗二首

笔架山 朱军东

一 访崔岗艺术家村

西北行行三十里,风光渐渐属田家。

房前有树皆藏鸟,路畔存泥便种花。

画友丹青涂院壁,诗朋园圃弄犁耙。

我来已忘红尘事,入座先呼一碗茶。

注:崔岗村原为合肥西北部一默默无闻之小村落,在党和政府领导、策划下,引入艺术家工作室、书店、咖啡馆、画廊等,村落面貌与环境绿化皆得到明显改善。由于众多中外知名艺术家穿梭其中,遂成为合肥文化新地标。

二 随安徽作协采风团赴长丰县造甲乡参观龙虾养殖

鹭鸶数只立河洼,村野青青扬稻花。

不信银行藏水底,请君看取小龙虾。

注:三国时期,曹操在合肥北部屯兵制造盔甲,即今日之造甲乡。该乡稻田养虾,开创小龙虾饲养新模式,虾、稻交替产出,每亩地每年收入大为增加。尤其是小龙虾捕捞季节,傍晚撒网,清晨收篓,日均劳动两三个小时便有几百甚至上千元收入,因此农民称自家的稻田为水里银行。

梦里村城

笔架山 汪 钊

梦里

又见一千个日夜前的故乡

矮屋

泥墙

灶烟缕缕

灰色的脸颊

升起对改革开放的希望

清晨

仍是这片热土

青山

绿水

车水马龙

坚定的步伐中

编织新时代的篇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

区档案局 周芬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4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4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4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4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4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4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4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4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四十年努力拼搏,四十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改革春风吹进门,乡村农民抖精神

区总工会 余潭

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已经坚持了四十周年,而我们九零后却幸运的见证了其中飞速发展的二十几年。这二十几年里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乡村农民的生活也是如同芝麻开花般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常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一看长相二看穿。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物质资源极度匮乏,买布靠布票,穿着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更加令人想象不到的是一家三五个孩子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这样的条件谁会考虑人在衣中晃的时尚感;谁会考虑老穿红、少穿深、中年妇女穿花俏的自信感;谁会考虑休闲又修身、有风度又有温度的舒适感。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我们农民开始考虑自己的衣着。譬如我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我们开始追求舒适大方、丰富多彩的时装搭配;我们开始追求日新月异、张扬个性的新奇理念。

我觉得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吃货的我,一个减肥的我,高喊减肥却总有一张停不下来的嘴。而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靠着粮票、油票吃饭,春天和夏天稍微好一点,一碗自己种的蔬菜吃完一餐饭,到了秋天跟冬天就是咸菜就米饭了。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们的餐桌,我们农村居民对食品的追求也从数量的满足转入对质量的追求。我们的餐桌一年四季都有肉、蛋、鱼、蔬菜和水果,个性的餐桌文化也开始进入生活,以前吃饭是为了活着,现在吃饭是为了生活。

长辈们常常告诉我,以前我们的家乡非常贫困。我们的农民住着破烂不堪的茅草屋和破旧的土砖瓦房,屋顶上的瓦片也是东一片、西一片、有的好、有的坏。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一到冬天到处都漏风,甚至于我们都想到屋外边避避风寒。改革开放改变了我们的住房,农村的高楼大厦拔地凌空,乡村别墅依山傍水。现如今走进我们的村庄,家家户户都住进自建的别墅洋房,我们住房从追求遮风挡雨也转变为追求现代化的舒适感和科技感。

现在许多人向往田园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去寻找诗和远方,而我们小时候就住在远方。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在没有便捷交通的时候,我们没有诗只有远方。以前我们出行基本靠腿,出门也只有老旧的大巴车,进城走的是盘山公路一边是山石林立,一边是悬崖峭壁。改革开放让我们农村的道路从原来的泥泞坑洼变成现在光滑的水泥砼路,一条条高速公路也让我们更好、更快、更加安全的出行,让我们真正的拥有诗和远方,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和舒适恬静的田园生活随意转换。

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风雨兼程;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阔步前行;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见证辉煌;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沧桑巨变。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我们农村的大门,我们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农民科学素养、道德素质提高了;我们农民的衣、食、住、行都随着时代跳动的脉搏、社会前进的步伐向着向往的生活迈进。

审核:马杰丨责编:梅竹丨编辑:沈刚、王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