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美术研究|儒道释经学与中国画创作理论的联系

美术研究|儒道释经学与中国画创作理论的联系

时间:2021-10-09 16:24:25

相关推荐

美术研究|儒道释经学与中国画创作理论的联系

儒释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三大思想体系,中国画植根于这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吸吮着甘甜的乳汁,形成了融汇整个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素养的艺术体系,故而成就了其在世界画坛上的辉煌。深入研究儒道释经学与中国画创作理论的联系,对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道的“本体论”与中国画创作的“一画”说

《周易》的宇宙观是“本体论”,而儒道释之思想与《周易》皆有渊源关系,因而“本体论”也是儒道释的宇宙观。《周易》对其“本体论”表述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周易系辞上》)。意思是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混而为一的元气。这种宇宙根元的元气,主宰着世间万物的生成发展。《老子》将道家的宇宙观概括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道”是在天地呈混沌状态时就存在的一种物质性实体。“道”孳生的“一”为元气,元气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和合产生冲气。阴、阳、冲三气变化为天地人而共生大自然的芸芸万物。

清代中国画大家石涛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意思是说“一画”作为造型之线,乃是画家为天地万物传神写照的根本凭借。从哲学意义上讲,“一画”是一条贯通宇宙—人生—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线,这条线的永恒运动和无穷变化,鸣奏出宇宙芸芸万物生生不息的乐章。

儒道的“本体论”与中国画创作的“一画”说,它们的哲学观都蕴涵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都认为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中国画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画家“以自然为师”,其描绘的自然物如山水花鸟,渗透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寄托着他们的理想愿望,艺术地反映了社会生活。透视“本体论”与“一画”说的联系,我们得到的启示是:画家必须把实际生活作为创作的唯一范本。

二、儒道的“阴阳论”与中国画创作的“对立统一”说

“阴阳论”是易经的中心思想。《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为道”,这里的“道”包含着这样一种思想:阴阳错综变化不已并于变化中生成发展、和谐统一。“道”强调世界的整体性、运动性与和谐性,属于整体平衡的世界观。《老子》的“一气分为阴阳”讲的是阴阳对立;“冲气以为和”讲的是对立统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二章),是在表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恒常关系,告诉人们切不可用片面、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观察事物要看对立的两个面,不仅要看正面,还要反面,特别要通过观察了解对立的那一面,去了解事物的深刻涵义和本质。儒道的“阴阳论”明确宣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变化现象,无不视当时的时间与空间因素,具备阴与阳对立统一的性质。

自然界万象错布,异彩纷呈,是由阴阳对立统一而造成万物变化流转的结果。对立统一是中国画创作的法则之一,既讲求善于用阴阳因素的变化形成物象对比,使虚实、浓淡、深浅、藏露等在映衬中各得其宜以丰富画面的变化,又讲求阴阳关系的平衡统一,运用视觉美感和立意需要来把握阴阳适度,使阴阳在画面上都有自己适当的位置和层次,从而实现和谐和统一,达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真画”之境。

阴阳时时调整方得和谐,任何一方过盛,都要考虑用对立的一方制约。如果画得太实、太板、太条理,则为阳性太过,当在属于阴性的虚处、空白处、清淡处、混沌处多下功夫,以阴克阳,以静制动;反之,则以阳克阴,以动制静。如此,方能求得画面的平衡和谐,造成神奇的艺术效果。

中国画创作的“对立统一”说植根儒道的“阴阳论”,探讨二者的联系,至少使我们得到如下启示: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无对立则无灵动之韵;无统一则无和谐之美。

三、儒道释的直觉思维与中国画创作的“净心”说

《周易》是儒道释的一条根。《周易》为传统文化奠定了基本的思维方式,包括直觉思维方式。《易传》的“观会其通”,是在整体观的框架之内,强调观察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统一关系,这是一种直觉思维。

直觉方法是艺术常用的一种认识方法。西汉精通老庄哲学的严君平指出:“无为之关,不言之机,在于精妙,处于神微。神微之始,精妙之宗,生无根蒂,出入无门,常于为否之间,时和之元。”所谓机、关是人的素朴本性与天道相契合的点。天人合为一体,这时的人是纯粹的人,是充分体现人的本性的人。无言无为,无形无名,心境澄净,则体现出了“生无根蒂,出入无门”的内在力量。

具有素朴本性的体验主体,其精神境界应当是“无形无容,简情易性,化为童蒙,无为无事,若痴若聋,身体居一,神明千之,变化不可见,喜欲不可闻,若闭若塞,独与道存”。从人的外表看,如聋如盲,如醉如痴,这时,人的身心已经进入一个入神入定的境界,经过思维的飞跃,可从整体上模糊而直捷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儒家“一以贯之”、“下学而上达”、“反身而诚”的直觉,道家自发状态下的坐忘,佛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顿悟,都是这样。

关于飞跃,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摘录了黑格尔关于“渐进性没有飞跃是什么也说明不了的”论断。列宁、黑格尔关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中必然出现飞跃,是一条普遍规律,其不仅适用于自然领域、社会领域,也适用于思维领域。思维诸方式中的直觉思维,实际上就是艺术创作中的灵感,而这灵感那是艺术创作的神奇的催生婆和独创性的触媒剂。

艺术灵感的产生,是一种“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亢奋心理状态。周恩来同志在和文艺工作者座谈时说过:文艺创作的经验,可以归结为八个字:即“长期积累,偶然得之”。长期积累,是创作的基础;偶然得之是创作灵感的诱发。

中国画创作十分重视构思。在构思探索中,有的画家由于某种事物的启示而豁然开朗,这就是灵感。灵感的一个特点是爆发式的,实质上是认识过程的飞跃。这是由于作者的苦心探索,达到一定的“火候”,一遇某种机缘,就一点而通。

老子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他要求尽可能摆脱各种烦恼的困扰,清除杂念,保持心境平和、宁静。这就是老子说的“致虚极,宁静笃”。中国画的创作,需要心理距离。就是要排除杂念,静心思考,使身心处于无所思虑的状态,如此,创作者才能将思维从向外寻索万物之理转变到向内寻求素朴心灵,并由净化的心灵和恬淡的身心,而获得与天地共游的心理体验,从而领悟到自然之美,在取舍、提炼、概括以及虚构中创作出“超凡脱俗”、“洒脱出尘”的作品。郑板桥讲,我画竹,眼睛所看到的竹子和胸中的竹子已经不是一回事了。这就是说他画的竹子已经典型化了。

对儒道释的直觉思维与中国画创作的“净心”说进行分析,我们悟出了这样一个理:长期的生活积累,平和宁静的心境,是偶得精妙构思的前提条件。

中国画因负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内涵,故而存在着长于综合而弱于分析的阴性偏向,这就造成了其在与现代艺术体系的交流中保持了一种难以对话、沟通的地域性特色。在中西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我们应当坚持继承和创新,既要引导传统向现代方向变化,使中国画文化精神得以在当代艺术中薪火相传,又要深入探讨儒道释经学与中国画创作理论的联系,以期为拓展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自由往来的创作空间铺路搭桥。作者:刘树允

中国画借物表意,有一定的抽象性,书法以线传神,是完全的抽象性

美术研究|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

美术研究|作画以理、气、趣兼为重,非三者不入精妙、神、逸之品

美术研究|藏品,有了真,才具有悠远的历史,才能让艺术延续!

画与画者内心相关,而修养及人格映带出格局、气魄和胸襟充斥当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美术研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