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想当大学老师 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想当大学老师 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时间:2019-03-25 00:33:48

相关推荐

想当大学老师 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我经常听到很多同学说:老师,大学老师工作稳定又清闲,我也想当大学老师,那从现在起应该怎么努力呢?

今天我就想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大学老师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职业,也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它也有好处和弊端。所以你先要搞清楚自己的性格和能力适不适合从事这个工作。做大学老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有学术热情和水平

想当大学老师,学历是个硬性要求。如今大部分高校都要博士,有些还要求海归名校博士,即使有些地方上的大学暂时不要求博士,但是以后对学历的要求肯定会逐步提升。所以我建议与其工作几年后迫于学校规定再去考博,还不如趁年轻一口气把博士读下来,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且如今的大学里,老师的主要工作不是教学,而是学术科研,即写论文,申项目,拿基金,这些与你的职称、薪资直接挂钩,所以要走这条路就必须要热爱学术科研。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走学术道路呢?比如你要想想自己对文学、历史、政治、文化等有没有兴趣?这个“有兴趣”并不只是说读了几本书觉得很有意思这种程度,而要深入挖掘这些问题,阅读大量资料,并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光有热情还不够,你还得有学术水平。很多想当老师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也就是听话的孩子,从小认真听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考试中总得到高分,从而一路畅通无阻。但进入学术阶段,特别是读到博士之后,就不像在本科硕士期间那样,由老师布置作业或课题,你只要完成就行了,而是要求你自己有独立的意识去查资料,挖掘课题,撰写论文,投稿,另外,还要在学术圈参加活动,积累人脉,这些困难的事都要靠你一个人完成。

如果你只会死读书,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薄弱;或者兴趣很淡,只是硬着头皮做的话,这个过程会是非常枯燥和痛苦的。不如把这段漫长的时间花在你喜欢的事情上,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回报。

加入大家不确定自己适不适合搞学术,可以先读研,在研究生阶段多尝试一下论文投稿,参加学术会议等,多听导师、师兄师姐的建议,慢慢找到未来方向。

能坐住冷板凳,心理素质好

我们经常能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硕士生、博士生因不堪导师压榨而自杀。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导师的错,或者是学生心理素质太差,要不就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却忽视了做学术这件事本身带来的巨大压力。

做学术本来就是非常枯燥无聊的一个过程,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博士生一样,都要从早到晚每天对着书本或实验器材,无休无止地写论文、做实验,有时费尽辛苦也得不出结论,好不容易写出的论文又被拒稿……在这个过程中会渐渐与社会脱节,与原来的朋友分道扬镳。而你内心的苦闷其他人又无法理解,他们会说:“不就是读个书,写个论文吗,有什么难的,至于这样吗?”渐渐地,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和毕业、就业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就容易酿成心理问题。

所以要走学术道路,必须要有坐冷板凳的心理素质,如果自身性格比较脆弱敏感,自尊心强,无法接受失败的人,就要及时注意调整,出现心理问题要积极治疗。

另外,建议大家多考虑一下经济问题,教师的收入比较微薄,家境贫困的学者养家糊口的压力都很大,更别提踏下心来做学术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会好很多。

能适应体制内的生活

国内的大学老师大多生活在体制内,就要遵守体制内的种种规则。要服从上级的安排,不要表现出太多的个人意志,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搞好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复杂的关系,这样才能在体制内游刃有余。

另外,教师工作稳定,这是大家公认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弊端。大学老师的授课内容大多是每年不断重复的,学生也都是水平与你相差很大的小孩子,他们会崇拜或者惧怕老师,所以即使老师讲课水平差他们也不敢反抗。久而久之,老师就会沉浸在这种安逸的氛围里,不愿意再去提升自己,学习新东西了。

但这种生活也会让人失去斗志,所以即使高校待遇差,很多老师也不会考虑去企业就职或者自己创业,他们不愿接触社会,只希望在校园里混日子。当然,那些边当老师边发展自己事业的牛人也有,但总归是少数。

总之,凡事都有两面性,关键看你自己需要什么。如果你觉得高校教师的这样的生活适合你,不妨去尝试一下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