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耕地质量提升综合技术

耕地质量提升综合技术

时间:2019-12-01 21:28:53

相关推荐

耕地质量提升综合技术

技术名称:耕地质量提升综合技术

技术概述:耕地质量提升是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质量提升就是采用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农艺等综合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培肥改良土壤、协调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缓冲性能、防控农田生态环境污染,促进作物高产稳产,增强农田持续生产能力。耕地质量提升综合技术推广就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集成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料、酸化土壤改良、补充耕地快速培肥、水肥一体化等培肥改土技术,多措并举改良土壤,提高耕地持续生产能力。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商品有机肥以及土壤障碍因素改良等,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不断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通过3-5年连续高强度综合培肥改土,可提高地力等级0.5个以上。

技术要点:

1.核心技术:

①秸秆还田。主要是实行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全量机械化粉碎还田、覆盖还田、留高茬还田、墒沟埋草还田等。其中,全量麦草还田机械旋耕即通过大动力机械进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并用适量秸秆腐熟剂(每亩2公斤以上)与腐熟有机肥或细土拌匀后撒施于秸秆上,旋耕至耕作层内,同时增施适量速效氮肥,调节碳氮比至25:1左右,加快麦草快速腐熟。墒沟埋草就是在没有大动力机械的地区,对本田部分麦草进行还田多余的秸草,利用麦田墒沟进行埋草,并施用秸秆腐熟剂,利用夏季高温高湿促进麦草快速腐熟,做到一沟多用,腐熟的草泥作为下茬基肥施用于本田。

②绿肥种植。选择净度、纯度、发芽率、水分含量等指标达到国家三级种子标准的紫云英、蚕豌豆、苕子等绿肥品种,适时进行选种、擦种、浸种和拌种,在冬闲田或耕作制度适合绿肥种植的区域进行适时播种。新种植区域用根瘤菌接种。利用稻田种植绿肥的,应适期进行播种,掌握好播量。播种时稻田土壤保持湿润,力争做到均匀。水稻收割后,开好“井”字沟和田边沟,达到沟沟相通,排灌自如,保持田面湿润而不积水,防止渍害。同时适当施用磷钾肥,实现“以小肥换大肥”的目的。

③商品有机肥应用。根据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化系数、土壤有机质年矿化率确定维持耕层土壤有机质平衡的有机肥用量。具体依据当地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作物类型和目标产量,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原理,采用同效当量法,确定亩施用商品有机肥数量,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原则上,粮食作物亩产量不少于150公斤,常年种植蔬菜基地叶菜类每亩每季不少于150-200公斤,果菜类每茬不少于200-300公斤,其他瘠薄土壤亩用量可达1吨以上。提倡机械施肥,深翻入土。

④酸化土壤改良。在土壤酸化严重(pH值在3.5~5.5之间)区域,使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产品,同时,采取增施有机肥等土壤培肥改良措施,调节土壤pH值至微酸性或中性,协调土壤理化性状。具体可根据土壤酸化程度和改良目标,合理确定石灰等土壤调理剂施用量及方法。石灰推荐使用量一般每亩50~75公斤。要求选用的石灰重金属含量低、质量可靠,使用安全。应用的其它土壤调理剂产品须经农业部登记,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限量要求。不得选用可能污染农田、以矿渣等为原料的土壤调理剂产品。土壤酸化调理剂在土壤翻耕前均匀撒施在农田表面,并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

⑤盐碱土壤改良。在地下水位和矿化度较高的沿海及淮北部分灌区,盐碱化是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限制因子,在开沟、排水、土地平整的基础上使用石膏等土壤调理剂产品,并配合土壤培肥技术应用,对盐碱土壤(pH值一般在7.5~9.5之间)进行改良,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盐碱。选用的石膏应重金属含量低、质量可靠,使用安全,其它土壤调理剂产品须经农业部登记,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限量要求。

⑥补充耕地快速培肥。对新增补充耕地(宅基地平整、沟塘回填、土地复垦、围垦滩涂脱盐等),通过深翻整平、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水旱轮作等技术措施,进行快速培肥,在2-3年内实现对土壤团粒结构、pH值等理化性质的改良及土壤养分、有机质等状况的改善,以满足农作物高产优质的需求。深翻整平就是采用适宜的客土覆盖或掺混,并配套好农田基础设施。增施有机肥就是选择当地适宜有机肥资源(腐熟的农家肥、无病菌感染的稻麦等农作物秸秆、商品有机肥等)进行高强度施用,每亩使用量≥2吨/年,机械深翻入土≥20厘米。合理施用化肥就是根据地力等级和种植的作物选用适宜浓度和用量的复混(合)肥。一般地力等级低的每亩年施用高浓度复混(合)100公斤以上,地力等级高的酌情减施。对于具备种植绿肥条件的补充耕地,应选择适宜品种进行绿肥种植,做到适期播种,接种根瘤菌,适施磷钾,促进固氮并适时翻压。对于可种植大宗农作物的补充耕地,应根据地力等级、适宜种植作物和目标产量,选用适宜的肥料品种和施用时间。在具备水旱轮作的地区要使农田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淹水过程,促进投入农田的有机物料能够腐殖质化,形成有机质。

2.配套技术:

①因地制宜,良种良法。因地制宜选用适宜的良种,科学施肥、水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在盐碱地或盐分较高的旱地土壤上严禁种植忌氯作物,慎用含氯肥料。

②引淡洗盐,水旱轮作。对于盐分较高的土壤必须采用明沟工程排水或暗管排水等措施,引淡洗盐,或在实行水旱轮作的淹水过程放水养鱼。

③沟渠配套,保障灌排。沟渠路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确保“灌得上、排得出”。

注意事项:根据区域地形地貌、轮作制度、种植方式、灌溉条件、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状和现有工作基础等,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土壤改良技术并集成推广应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