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被毒蛇咬伤的解救方法

被毒蛇咬伤的解救方法

时间:2020-02-09 19:32:08

相关推荐

被毒蛇咬伤的解救方法

毒蛇咬伤预防保健,被毒蛇咬伤的解救方法,今天凉意de冬为大家带来了有关于毒蛇咬伤,毒蛇咬伤怎么办的一些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当然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家能从获得更多帮助,给您和您的家人贡献我们的一份力,还有更多关于疾病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疾病百科频道找到哦。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威胁着十亿人口的广大地区。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10%。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我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有剧毒、危害剧大的有10种,如大眼镜蛇、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腹蛇、竹叶表、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于死亡。

1夏日出游小心毒蛇咬伤

夏天是各种蛇类出洞的季节,由于被毒蛇咬伤,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到郊外游玩时,千万要小心毒蛇出没。根据统计发现,过去曾被毒蛇咬伤案例,其中以青竹丝、龟壳花、眼镜蛇的咬伤案例最多,但死亡人数最多的,则是神经性毒蛇雨伞节。

每年7至9月间,是毒蛇咬伤最多季节,被毒蛇咬伤属于中毒事件,可说是相当严重而且具有危害性的,所以无论被何种特性的毒蛇咬伤,快速而正确的处理是必要的,如果处置方式不正确,就可能导致并发症与并有致命危险。

从以往的被毒蛇咬伤的通报案件来看,雨伞节在六种常见毒蛇中排名第4,但因为雨伞节的神经性毒蛇,毒性最强,遭咬伤后,死亡率也最高;毒蛇咬伤个案中,以青竹丝咬伤个案最多,占了三分之一,其次是龟壳花,占了32.7%,眼镜蛇咬伤的占14%,雨伞节占12%,百步蛇占5%。

为何雨伞节不是毒性最强的蛇类,为何致死率却高于其它毒蛇?医师表示,主要是因为民众被雨伞节咬伤后,症状非常轻微,又不痛,常被一般人轻视其症状,等到症状发作时,往往已侵犯到神经,抑制呼吸系统,造成衰竭,危及生命。

至于青竹丝的咬伤人数最多,主要是因为青竹丝全身翠绿,只有尾端是红褐色,又因为属树上蛇,有保护色不易被人发现,如果到郊外不慎触碰到挂在树上的青竹丝就会被咬伤。从75年到87年间,共有108人被青竹丝咬伤,咬伤时间以早上9点到11点,下午 2点到5点最多。不过青竹丝的毒性较弱,预后多半良好。

此外,被龟壳花咬到的民众也相当多,主要是因为龟壳花喜欢在人类居住处附近、低草丛与杂木地区,夏天居住在岩石洞中。被龟壳花咬到的民众,多半是夜晚在家中或居家附近被咬到,由于龟壳花性情无常,常主动攻击人,夜间较活跃,遇到灯光或黑影就会发动攻击人,所以应特别注意。

遭毒蛇咬伤后的处置正确与否,会影响治疗的效果,不当的冰敷、切开、过度束缚、涂药膏反而会增加危险。民众被蛇咬后要记清楚蛇的特征并尽快就医,以掌握最正确的急救方式。当然要避免被毒蛇咬伤,一定要“打草惊蛇”,看到草丛一定要先用棍棒打一打,确保自身的安全。

2如何防避毒蛇咬伤?

据统计,我国的毒蛇有48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以下种类,眼镜蛇科的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螲蛇科的螲蛇、尖吻蝮(五步蛇)、烙铁头(龟壳花蛇)、竹叶青、蝮蛇;以及海蛇科的十多种蛇类。这些毒蛇多数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湖北、云南、江西、浙江、江苏、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长江以北毒蛇种类较少,以蝮蛇常见;海蛇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

毒蛇咬伤多见于夏秋季节。毒蛇咬伤后,若经及时急救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中毒症状;如延误治疗,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蛇属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毒蛇与无毒蛇最根本的区别是: 毒蛇有毒牙,毒腺, 而无毒蛇则没有毒牙、毒腺。 蛇咬后, 局部能见到明显的成对的牙痕(有时可见到l~4个毒牙痕迹),便是毒蛇咬伤的伤口,而无毒蛇咬伤的伤口,则只有成排的细牙痕。一般来说,毒蛇的头呈三角形,尾部较粗短,色斑较鲜艳。但是,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例如,金环蛇和银环蛇的头就不呈三角形,它们的毒素却能置人于死地。竹叶青是毒蛇,但它的尾巴却很细长。百花绵蛇、两头蛇是无毒的,但它们的身体却很鲜艳。

毒蛇在一年四季中的4~10月间活动,其余的时间冬眠,因而咬伤多发生于蛇活动时,尤其以6~9月最为多见。毒蛇多在晚间活动,所以咬伤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

被毒蛇咬伤后该如何治疗?

1.咬伤后切忌惊慌奔跑,行走要缓慢,有条件者应由他人运送。

2.要立即用止血带或手帕、绳索等在伤口近心端5厘米处进行缚扎,阻断静脉和淋巴回流,减少毒素在体内扩散。但每隔15~30分钟应放松1分钟,以免肢体以免肢体坏死。

3.立即用生理盐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水多次冲洗伤口,如何没有上述药水也可用清洁的冷水、冷茶水、肥皂水和盐水。在野外找不到水时甚至可用自己的尿液代替。

4.用小刀在蛇的牙痕处作“十”或“一”字形切开,切口以连贯两个牙痕为限,深度1厘米左右。然后在嘴上套上塑料布用嘴吸毒方法,边吸边吐并用清水漱口。 口腔有溃疡者严禁!!

5.进行这些抢救措施的同时,还要立即将患者送到医院抢救。

3林间穿行慎防毒蛇咬伤

春夏之际,蛇类开始频繁活动。记者从深圳市中医院蛇伤中心了解到,自今年5月以来,该中心的蛇伤病人逐渐增多,平均每天接收1—2例蛇伤病人。蛇伤中心主任曾仲意提醒市民,到公园、野外或森林作业,游玩,或到荔枝林采摘荔枝时应避免走进茂密的草丛,并随身携带预防和治疗蛇伤的物品。

毒蛇多在清晨傍晚出没

据曾仲意介绍,深圳毒蛇活动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到12月,气温最高的7—8月是蛇伤的高发期。目前,我市最常见的毒蛇约有10种,较为常见的是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眼镜蛇和青竹蛇。其中青竹蛇伤人的发生率最高,毒素最强的是银环蛇,最容易致人死命的则是眼镜王蛇。蛇伤多发在清晨和傍晚时段,草地、溪涧、树丛、菜园是毒蛇最爱逗留的地方。

曾仲意表示,凡是草丛和树林较为密集的地方,都可能是毒蛇的藏身之处。比如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仙湖植物园、石岩湖等地都出现过毒蛇伤人现象,今年“五一”期间深圳大学校园里也发生过两起毒蛇伤人事件,关外的布吉、龙华和石岩等地的野外则是蛇伤的高发地段。据诊治资料统计,被毒蛇咬伤的大部分是长期在野外作业的果农、菜农和绿化工人。曾仲意提醒市民,应尽量避免在清晨或傍晚到草丛和树林密集的地方游玩,长时间在野外作业或游玩的市民应随身携带防护和急救用品。

十大防护急救品随身带

为预防在野外被毒蛇咬伤,曾仲意建议市民可随身携带10件小物品。一是“打蛇棍”,所谓“打草惊蛇”,曾仲意说,进入草丛之前,市民可先用棍子拍打周围的草丛,大多数毒蛇都会受到惊吓而逃离;二是橡皮筋或可绑扎的带子,被毒蛇咬伤后,可将伤口的近心端或上一关节绑扎,防止毒液扩散。三是急救的中成药如季德胜蛇药片等,咬伤后立即吞食。四是小刀,可刮开伤口,使毒血尽快流出。五是注射器,将毒血吸出。曾仲意提醒市民,电视上播放的用嘴吮吸毒血的急救措施是可行的,但如果救人者口腔内有伤口,应避免采用这种方式,以免中毒。六是火柴,将烧过的火柴头烫伤口,高温将使毒素的毒性消失。七是清水和高锰酸钾粉末,可用清水清洗伤口,但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效果更佳。八是笠帽或草帽,戴帽可防止毒蛇从树上偷袭人的颈部。九是照明设备,能使多数蛇“见光跑”,但五步蛇除外。十是硫磺粉,由于蛇类害怕闻到硫磺的刺激性气味,市民出发前可在腿部和手部涂抹硫磺粉末。曾仲意说,除了携带以上物品外,市民最好穿上裹脚的鞋子和长裤。若不幸被蛇咬伤,不管是否是毒蛇,都应按毒蛇咬伤的方式来急救。先绑扎伤口的近心端,再用清水清洗,利用小刀扩大伤口,用注射器将毒血吸出,然后用高温火柴头灼烧伤口,并尽量在2小时内到有治疗蛇伤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

有毒无毒如何区别

毒蛇表皮颜色鲜艳,伴有特殊的花纹,头部多呈三角形,体形粗而短,尾部短钝或呈扁形,栖息时常盘成团,爬行的动作迟缓,性情凶猛。

无毒蛇颜色暗淡,头部多呈椭圆形,体形多细长,尾部长而尖细,爬行迅速,性情胆小怕人。

4毒蛇咬伤症状不明显也可致命

○若不慎被咬又无法判断是否毒蛇咬伤时,按毒蛇咬伤急救

○应在24小时内使用相应的抗蛇毒血清治疗

眼镜蛇、银环蛇、竹叶青……这些能置人于死地的毒蛇在夏秋季节常出没于南方的森林、山区和草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教授李信平提醒,在野外劳作或喜欢到野外旅游探险者,应穿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必要时戴草帽。若不慎被咬又无法判断是否毒蛇咬伤时,应按毒蛇咬伤急救,第一时间烧灼伤口,然后在伤口向心脏方向约3~5厘米结扎, 及时赶往附近的医院抢救,在24小时内使用相应的抗蛇毒血清治疗。

入夏蛇伤患者增多

“每年夏天被蛇咬伤的患者都比较多,特别是广东和广西地区,各种毒蛇常会于夏秋季节出没于森林、山区和草地中。” 李信平介绍,有些病人被蛇咬伤时症状并不明显,但送到医院时已呼吸困难,病情危殆,明显缺乏现场及时急救的常识。

李信平称,我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有些人被蛇咬伤后短时间内症状并不明显,但同样会致命。“被毒蛇咬伤,死亡率高达10%。”李信平分析称,现在除了乡下人,越来越庞大的有车一族会在节假日到野外游玩,与蛇“狭路相逢”时若惊慌失措不懂得应对,很容易出现险情。因此,他建议在野外劳作或旅游者应尽量穿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必要时戴草帽,最好手里拿根棍子,经过蛇类可能出现的草丛、树林、溪畔时,应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如果遇到毒蛇,应采用左、右拐弯的走动来躲避追赶的毒蛇,或是站在原处,面向毒蛇,注意它来势左右避开,寻找机会自卫。若确知会有毒蛇威胁,可在四肢涂擦防蛇药液及口服蛇伤解毒片。

局部症状不明显切莫大意

大多数人对毒的分类没什么概念,被咬伤后出现明显症状者往往较被重视,而症状不明显者则以为无毒而不放在心上。对此,李信平提醒说,被毒蛇咬伤后并不一定会有十分明显的症状,病人出现症状的快慢及轻重与毒蛇种类有明显的关系,大致可从以下三大类进行判断:

神经毒型:主要“元凶”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伤口局部出现麻木,丧失知觉或仅有轻微痒感,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约在伤后半小时后可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神经毒吸收快,危险性大,如抢救不及时病人可迅速死亡。一般受伤后的第1~2天为危险期,及时救治后症状能较快好转且不留后遗症。

血液毒型:主要“元凶”有竹叶青、蝰蛇和龟壳花蛇等,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伤口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淤斑,组织坏死,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病人可伴头痛、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和高热。由于症状出现较早,一般救治较为及时,故死亡率低于神经毒致伤的病人,但若治疗过晚后果则很严重,且治愈后可留有后遗症。

混合型:主要“元凶”有蝮蛇,大眼镜蛇和眼镜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淤斑、血泡、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从全身来看,又类似神经毒致伤。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

1 2 下一页

5被毒蛇咬伤的解救方法

1.毒蛇头部一般呈三角形,身体粗短、颈细,自肛门到尾部突然变细,尾短而钝,身体斑纹鲜艳,休息时常蟠团,较凶猛。无毒蛇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形态均匀,尾巴长而尖细,身体色泽不鲜艳,休息时不蟠团,爬行敏捷,不主动攻击人。

2.毒蛇咬伤后可见到局部有两明显的个大而深的牙痕,也可能因咬歪或连续咬数口而出现1个或2~3个牙痕。4周有或没有(大多数没有)浅牙痕,无毒蛇的牙痕为锯齿状,多而浅。

【蛇伤的局部处理】

第一,延缓蛇毒扩散(不要跑动,保持镇定,避免血流加速致蛇毒扩散)

首先,结扎

1.肢体结扎:这是行之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之一。方法是利用当时就地可取之材,如随身的鞋带、腰带,必要时也可将衣服撕成布条等结扎伤肢口的近心端,以延缓蛇毒吸收扩散的速度。

2.结扎部位:视伤口而定,通常要求扎在伤口肿胀处的上端一个关节处,如:指、趾受伤,可以结扎基节,手和前臂受伤,应结扎上臂;脚部、小腿都受伤,应结扎大腿。

3.结扎的松紧度:以能阻止静脉血回流为止。它既能延缓蛇毒的吸收、扩散速度,又能避免肢体因血流过分受阻而造成坏死的危险。结扎20分钟放松2~3分钟。

其次,局部降温

伤肢在结扎和扩创后,将创口置于4~7℃的冷水中,使蛇毒素和蛇毒酶减轻对组织的损害作用,因为温度过高、过低都能使酶的活性大大降低。有条伴时可选用冰棒、冰块等做局部冷敷用,在农村,用山溪泉水或井水浸泡,都有一定的降湿作用。

1 2 下一页

点击查看全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