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广州六岁女童被体罚吐血事件的背后 如何让家校关系不再如履薄冰

广州六岁女童被体罚吐血事件的背后 如何让家校关系不再如履薄冰

时间:2022-11-26 07:11:49

相关推荐

广州六岁女童被体罚吐血事件的背后 如何让家校关系不再如履薄冰

近日,一名ID为“小岛里的大海”的网友在微博发文称其女儿在学校被班主任体罚后哮喘发作吐血,并配图染血的校服及其女儿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场景。当事人还表示自己在家门口被该老师威胁殴打,曾送礼6万元。此事一出,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当事人微博截图

随即,警方开展调查,5月31日,广州市白云警方发布通报,经调查,该网友发布的内容不属实。老师确因学生违反管理纪律,以班规为由让刘某女儿及其余5名违纪学生操场跑10圈,其女儿跑跑停停完成9圈,但在此期间及放学后的监控视频显示身体和精神状况无异。当事人也承认其女儿遭体罚吐血、凌晨2点被老师威胁殴打、曾送礼6万元等情节系为扩大影响而故意编造的谎言,照片展示的血迹实为化妆品和水,其女儿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且据医院反映,就诊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均未提及哮喘病史和吐血情况,本人亦无法提供其女儿哮喘病的病历证明。

广州市白云公安5月31日微博通报截图

不仅如此,通过进一步调查,警方还发现当事人为达到迫使学校开除涉事老师、索要赔偿等目的还雇请人员进行了网络炒作。鉴于其行为影响恶劣,目前警方已立案侦查,并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至此,一场闹剧终于落下帷幕,而闹剧背后暴露的问题,依旧值得我们去深思。

——为什么家长对老师这么不满以至于要冒着这么大的险去做这件事情?老师在其中是否存在处理不当的地方?

根据警方的通报来看,体罚确有其事——让学生操场跑10圈,这也是一切事情的源头。而对于一个6岁的女孩来说,操场跑10圈的惩罚确实过重,老师在此前后也未跟家长进行沟通,导致家长心怀不满,才有了后续事件的发生,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确实是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当然家长后续的一系列做法更加不对)。

随着家长刘某被依法刑拘,事情基本已经告一段落,但如何维持和谐的家校关系值得每一个教育人思考。

对于我们的培训机构而言,也有可能面临因体罚而引起家校纷争。

校长们看到这儿也许会觉得不以为然,认为公立学校可能会发生,但对于客户就是家长的培训机构根本不可能,但事实证明,这种情况确实存在。8月,有网友爆料,重庆某培训机构老师因学生无法解答一数学问题,用教鞭抽打学生长达数分钟,期间孩子不断叫喊疼痛,但该老师置之不理依旧连续抽打,并辱骂让其下跪。视频一出,迅速在家长群中热传,引发了不少家长广泛关注和热议。

后警方经调查情况属实,抽打学生的老师也被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500元,涉事培训机构也被查封取缔。

那培训机构到底应该如何处理或者规避此类事件?在此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培训机构是否拥有教育惩戒权。

培训机构老师是否有教育惩戒权?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惩戒与体罚的区别。未成年人惩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以前计划生育的政策下,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溺爱中长大,老师担心被投诉不敢多管教批评;另一方面家长也担心“惩戒”会变成“体罚”。但其实“惩戒”跟“体罚”虽都属于惩罚,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体罚”,是通过对未成年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通过让未成年人产生痛苦的方式,促使其下次因害怕痛苦重现不敢再犯。

而“惩戒”是指为了避免学生不合规范行为再次重现,通过某些特定方式(语言、表情、活动限制等)对违规学生进行惩戒,从而促使学生态度方向的转变,达到教育的目的。主要目的在制止和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

前者粗暴消极,后者理性客观,两者边界是非常清晰的。

而惩戒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们在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促进因素,适当的惩戒和规劝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加以改正。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由他律转为自律的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没有底线、约束,这种成长是畸形的。

虽然培训机构的老师可能会有续班以及维护家长的任务,但也有责任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所以,不管是培训机构还是公立学校,都应该拥有教育惩戒权,只要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就应该适当的进行教育惩戒,只是尺度需要把握准确。

如何适当“惩戒”?边界在哪里?

惩戒边界在哪里?首先不能对学生进行心罚和体罚。比如对学生冷嘲热讽,进行挖苦或过多的指责;对学生置之不理,当透明人对待或不让其他同学与之交往,进行孤立;不能对学生的身体产生伤害(比如打屁股、打手心、罚站、罚跪),布置根本不能完成的作业等。

那我们可以如何适当惩戒?比如:点名批评、私下批评、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适度罚站罚坐、作业重写、课后留校教导、限制一定时间活动等方式都是可以的。重要的不是方式,而是要清楚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指出此行为的危害性,并告诉他所需要承担犯错的后果,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目的在“戒”而非“惩”。

惩戒与激励相结合。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培训机构,老师在学生的心中一般都有较高的权威性,甚至大过父母,所以老师的激励对学生能够起到特别重要的导向性。在惩戒、孩子承认错误过后一定要进行激励,后期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就要不断进行鼓励与表扬。

如何说服家长配合机构的“惩戒”

惩戒前后的沟通。想要说服家长得到理解和支持,就要赢得家长的信任,而信任的前提就是沟通。广州六岁女童的事情之所以发酵到后面这么严重,除了惩罚过重、家长本身存在问题之外,老师在惩罚孩子前后没有跟家长进行任何沟通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所以在惩戒前或惩戒后,我们一定要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告诉家长,孩子犯了什么错误,为了纠正孩子我们采取了什么方法,孩子可能会觉得委屈,但希望家长理解老师的出发点。这也是为了避免因为老师没有跟家长及时沟通孩子回家告状倒打一耙的现象发生。

有的家长可能比较溺爱孩子,认为太小题大做。那么老师就要从孩子的成长出发,告诉家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在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孩子都是会观察周围人的反应来借此了解自己是否越界,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予一定的惩戒,让孩子知道错误,那么他就会默认为他是对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性格、习惯及是非观养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要告诉家长我们是处于一个教育者的心态,教书育人重在一个“育”,不仅仅是辅导孩子学习,还要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等等,适当的惩罚能够让孩子知道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跟责任意识。

站在家长的角度,维护家长的面子。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观且很要面子,如果方法不对很有可能引起误解,那么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就要注意以下3点:

1. 注意说话方式和场合。不要当着其他家长的面批评教育孩子,特别是在校区放学家长们都来接孩子的时候,让家长下不来台;可以以电话、微信视频的方式沟通,也可以邀请到会议室单独进行面谈。

2. 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在言语上和行为上充分尊重家长。不带主观情绪,以商量的口吻与家长沟通。

3. 适当将孩子的优点放大说,让家长意识到孩子好好教育是能够更优秀的。如果直接说孩子又犯错了哪里做的不好,不仅会挫伤家长的自尊心还会让家长产生不满。

如何预防和处理来自家长的诽谤,颠倒是非?

留存证据: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留存证据非常关键,校区安装监控、在跟家长沟通时录音录像、拍照等等都是有效的防范手段。

做到这些如果家长还存在颠倒是非、恶意中伤的情况。那我们就要第一时间主动对接沟通,了解家长为什么会这么做,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先解决情绪后解决问题,对家长的感受表示认同理解;安抚好家长情绪过后再分析情况,指出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然后告诉家长事情闹大过后,对孩子会产生哪些不好的影响(比如其他孩子家长的眼光),最后再给出双方满意且合理的处理计划。

最后再说一句,频发的家校“斗争”事件将家长、老师双方不断置于对立面,引发各种矛盾,而最终受到最大伤害的却是学生。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管教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改正,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合法合理外,还需要家长老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这才是对孩子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好了,以上内容就是作者针对培训机构应该如何处理或者规避此类事件的一些见解,也欢迎校长朋友们在评论区分享关于本次事件的看法,我们一起进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