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现在能做的不只有等待着奇迹出现 我们还有面对世间苦难的那份勇气

现在能做的不只有等待着奇迹出现 我们还有面对世间苦难的那份勇气

时间:2022-05-04 22:03:11

相关推荐

现在能做的不只有等待着奇迹出现 我们还有面对世间苦难的那份勇气

1

绝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处于写作之中,伴随着间歇性的情绪,时而澄明,时而恍惚。同时,还有一种无助和恐慌。这种无助和恐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个中年男人“失业”后的破碎与沧桑。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曾似乎为此心理预备了很久,但从未想到会狼狈到如此的境地,就像现在的世界在病毒之墙下如一地鸡毛般。

于是,我就在写作中游荡着,虚拟空间里的各种充斥的信息就像阴郁的风一样,吹皱了我的心,甚至还会撕扯我的心,很痛。

白天写作,晚上失眠,不知不觉间,从1月中下旬到现在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写作成了排遣我孤独、无助与恐慌的一种方式;我居然在头条号上写下了190多篇的文字,获得了小两个亿的流量推荐,以及2200万+的阅读量。这意味着平均每篇文字有5万+的阅读量。看来,人在非常时期,当被逼到墙角的时候,是一种潜力和反弹力的。

无论怎样的文字,只要去写就是了。无论有没有人看,只要去写就是了。写作是一种安眠药,是一粒小药丸,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子的。但这样做也并不代表着什么,它一时之间难以解决我的头等大事:如何活下去。

是的,如何活下去?当世界在焦虑、恐慌与躁动中突然长时间按下了“暂停键”之后,你才知道活着已经变成极其艰难的事情。以往你认为的很容易的事情,如今却变得模糊甚至很陌生。有时候,你会强烈感受到“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灵”的状态。于你而言,这个世界,正在死去。而你自己,也命不久矣。

但就甘于这样子了吗?不是的。相反的,你会逼迫自己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勇敢——如果说从前的自己也是这样的话,如今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学会了如何在糟糕的境遇之下变得谦卑、敬畏与刚强:与其自怨自艾,不如俯下身去,积极行动...这个时候,过去的时间和经验与教训之累积所沉淀的“内功”与“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为稻粱谋的“出路”之一。

所以,欢迎一切有内容写作与营销推广及品牌策划需求的朋友在这个时候给我“下任务书”,互助合作,一起双赢。(广而告之,多谢支持)

不管如何,当一无所有时,依旧对天地万物心存善念。同时,要对所有支持你,帮助你和照顾你的亲朋,说一声“谢谢”,道一声“抱歉”。然后,继续的努力,就像1847年的勃朗特三姐妹一样,不畏风雨,不惧困境。

2

很多人都会孤独,尤其是在此时此刻,我也是。

这种孤独,就像这座城市和这个世界一样,无助和无奈。

莱恩在《孤独的城市》中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孤独是种什么样的滋味?它如同饥饿感:就像你周围的每个人都准备好了要去吃顿大餐,只有你还饿着肚子。它令人感到羞愧和惊慌,渐渐地,这些情绪会向外辐射,让那个孤独的人变得愈加孤立和疏离。它还会像各种情绪一样给人带来伤痛,也会在人体封闭的内腔造成肉眼观察不到的生理上的影响。它会愈演愈烈,这种孤独感冷冽如冰,像透明的玻璃一样包围并吞噬着你。”

新冠病毒以及全球的金融和经济秩序的动荡等一切所带来的压力,使得孤独感变成了更加的不可琢磨。即使你在室内,你似乎也无法躲避来自病毒的某种注视——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两只眼睛瞪的像黄豆粒一般,一想到不确定的未来,内心就会怅然若失。怕的不是日子的艰辛,怕的是未来的不可琢磨。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绝望是没有了希望。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恐慌是没有了安全。

《大卫·科波菲尔》的一句话:“现在所能做的只有等待着奇迹出现。”

3

我们的“心理带宽”,在病毒围墙之下,变得忽高忽低,就像坐高山车一样。

这个时候的全世界,隔离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空间作为一种政治的存在,已经越发危险了。迁徙是发展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病毒实际上是加剧了隔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了自由的流动,就谈不上活力了,这才是最可怕的。空间作为政治的存在,就变得严峻起来。门户紧闭了,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

我想到了全球金融危机之际,世界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格林斯藩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发现了一个漏洞。我不知道它是否严重,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但我为此感到痛心。”

危机可以为我们开启新思想的大门,同时也可以使我们的旧观念变得更加牢固。,《卫报》的一位记者如此感慨道:“就像站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上,看着他们重启了反应堆,但用的还是那套旧的管理办法。”

世界的危机已经不可避免——“危机”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它的本意是“分离”或者“筛选”。因此,危机是凸显真理的时刻,是做出重大选择的那个关键时刻。当我们发现整个金融业在崩溃时,我们其实并没有其他的路可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那条路上继续艰难地跋涉。

但其实,我们更像是进入了全球昏迷状态。这也是一个古希腊语,它的意思是“无梦的深度睡眠”。

全球化就像一个“高速公路”一样,突然从原来的风驰电掣的120码甚至160码、180码降到0码的时候,糟糕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4

即使或被病毒搞死、或被饥饿逼死,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还是喜欢有关宏大叙事的讨论:是否有一种主义或乌托邦能够拯救人类?

“纵观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现代历史,除了那些自信被天启者,前现代式乌托邦的虔信者,没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大型现代社会运动、大型现代制度实践在宣称自己对最后真理的系统拥有,也没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大型现代社会运动和大型现代制度实践在宣布自己已经一劳永逸地发现了人类通向自身解放的正确之路。”《世纪末的追问》中这样一段话我是很以为同的。

理解了这样的“道理”,或许就不难理解霍布斯邦的“良苦用心”——他有段经典名言,尽管他是死不悔改的坚定的信奉共产主义者,也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英国左派史家大师:“20世纪的成就如此奇妙,它的进步历代无双,那么为什么当这个世纪结束之际,却不是在对它的讴歌之中落幕,相反呈现的却是一片局促不安的抑郁氛围?”

现在的世界,一边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之下,一边在面红耳赤的指责,甚至不惜情绪化的反合作与对立。这是很糟糕的情形。

《事实》一书的作者专门就此进行剖析过,认为政治领袖们经常为自己邀功,吹嘘自己做了多么大的贡献,而别的国家则是有问题和责任的。“当我们倾向于归咎他人的时候就会停止思考事情真正的原因,也不会对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全面分析。”

当坏事发生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找到一个清晰而简单的理由去责怪其他人。而当所有坏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似乎总是很自然想到,一定是有其他人故意做坏事。《事实》的作者说,我们总是倾向于相信有人利用权力或者手段,才能够使得事情发生,否则的话,这个世界就会让人感到不可预测,令人困惑和害怕。

归咎他人的本能使我们夸大了个人或某个团体的重要性。这种本能总是驱使我们去找到一个被责怪的对象,而使我们忽略了对这个世界的真相的理解。“当我们过分执着于指责他人的时候,我们就会迷失自己的重点,同时丧失了学习能力。”

《事实》的作者给出的解决之道是:寻找原因,而不是寻找坏人。寻找系统,而不是寻找英雄。

尤其是,“当有人号称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业绩的时候,问问自己,如果没有这个人,是否这件事情仍然可以发生?通常是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使得事情往好的或者坏的方面发展了?”

5

我们作为个体,也是一样:为何会身陷困境?除了客观原因外,主观的原因又是什么?

显然,疫情之下的孤独与恐慌的时刻,其实也应当是内省与反思的时刻。理一理自己的角色和计划吧。同时,这个时候最适合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把此前想做但没有做、或许已遗忘许久的事情,重新捡起来,去做吧。

无论怎样,绝不能丢弃的就是“勇气”,而“勇气”的精髓是活着没有自欺,我们终将发现面对世间苦难的那份勇气…

或许,此前的“我们”已经自欺太许久了,所以,“我们”遭遇了一切的“惩罚”。

现在所能做的不只有等待着奇迹出现:干掉病毒,重建秩序,可以像从前一样出去“撒欢儿”了......但我们必须要有面对世间苦难的那份勇气和刚毅。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顽强的活着。

本文作者:韦三水

图片来源:

文图版权归著作人

严肃阅读,读懂中国

Make A China Again

一个可能不讨好人的公号

这里只与常识和读知有关

韦三水

资深媒体人、财经作家与品牌策划人草根诗人、连续创业者已出版发行多部财经著作曾先后系统性地提出现代新国企论、未来国企分化论所著《大国企》、《谁人不识宁高宁》等书

引发热议曾亲自策划与服务过多家著名品牌企业并在钓鱼台国宾馆获颁中国策划类大奖以及中国国际公关协会案例大奖等

关注本号,都是真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