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崔愷 孟建民 聂建国 庄惟敏4位院士忆高考

崔愷 孟建民 聂建国 庄惟敏4位院士忆高考

时间:2020-04-19 20:55:39

相关推荐

崔愷 孟建民 聂建国 庄惟敏4位院士忆高考

高考正在进行中。

今年高考,受疫情影响推迟一个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组织考试,又恰逢暴雨季,这是一次高难度的工作,许多人为这次高考锲而不舍地默默工作,这是激励莘莘学子前行的力量!这一届高三生的“经历”和往届都不太一样。

今天,小编整理了4位来自建筑界院士的高考故事,分享给大家。

崔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

他眼中的“高考”关键词

机缘巧合进了天大建筑

“我出生在北京,从小一直住在我母亲单位的机关大院,是在京师大学堂的院子里,靠近景山,所以从小在那个环境下长大,对古都的历史环境是很有感触的,不过后来学建筑,并不是从小立志的,还是与喜欢画画有关。那时小学放学以后,没有什么事情做,就到妈妈的办公室找一张空桌子,我就在那儿画画或看书,之后就慢慢养成了喜欢画画的习惯。后来到中学时,稍微正规地学了点画画,当时景山学校有个美术小组,老师教得都很认真,小组里教画国画、年画、素描画石膏像等。”

“因为我住在母亲的机关大院里,所以跟我父亲的设计院工作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后来有一年的暑假,我到父亲迁到兰州的单位过暑假,宿舍旁边的邻居是沈三陵建筑师,她来家里看到我在画画,说这孩子有此兴趣挺不错的,又知道我受过一点儿中学美术教育,便建议我可以学建筑。但是她也说,建筑学专业跟美术专业是不太一样的,要讲究结构与逻辑。她画的草图也是很漂亮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中毕业后,我到农村劳动了三年。后来国家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当时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是想报清华建筑系,但是清华第一届没有招建筑学专业,我就报了清华物理专业。第二志愿报了天大建筑。考试时数学错了一道题,没去成清华大学,就到了天津大学。”

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他眼中的“高考”关键词

高中是玩命学参加高考

“1977年下半年刚刚恢复高考,那时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参加高考了,否则没有好出路。1978年下半年我进入了重点高中北京师院附中(今天的首师大附中),我的整个高中生涯就是闷头狠学,其他印象都不太深刻了,只记得天天发卷子做。那时我们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我从他那里借了三大本书猛看,每天晚上熄灯前看,记笔记,基本把那几本书抄下来了,就这样高考凑合考上了。小时候是‘文化大革命’,初中是学工学农学军,高中是玩命学参加高考,但真正的中学时代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初中的‘三学’,所以每次去香山我都感觉很亲切,我跟我儿子说:‘看!这就是你爸学农的地方!’”

“我学建筑还是受家庭的影响,我父亲学结构,他一直对我说结构一定要听建筑的。我问父亲:‘您那时候思想怎么这么先进啊?’他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同济完全是受德国的影响,在德国、在西方,结构和建筑的关系很清楚,建筑是龙头,结构是服务,结构如果能够把建筑师的想法实现是很牛的,所以我爸说我一定得考建筑学。”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孟建民建筑研究所创立人

他眼中的“高考”关键词

两次高考,只为追寻建筑梦想

“接到淮南煤炭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为自己考上了大学而高兴,却并没有发自心底的兴奋。我了解到这所学校里没有我向往的专业。这是因为当年高考并没有报志愿的环节,而是直接根据分数来分配学校。那时候的我一门心思要学建筑学,于是选择放弃入学,继续复习。当我1978年第二次从高考考场走出来的时候,心里有了底,知道自己这次一定能考上。报志愿的时候,我在第一志愿栏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当南京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厂里后,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那时了解建筑专业的人并不多,一些工友对我的选择十分不解,甚至有人还取笑我考了个‘泥瓦匠’专业。现在看来,我很庆幸坚持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专业道路。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我对未来满怀憧憬。我父亲一直比较支持我去考理想的大学,我母亲虽然希望我能留在徐州,但看我这么高兴,也并未阻拦。”

“南京工学院,即现在的东南大学,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学科的发源地之一,大师云集。中国近现代的‘建筑四杰’——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童寯,后三位都曾在这里任教。尤其是杨廷宝先生,他是我崇拜的建筑学家,是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与梁思成并称‘南杨北梁’。就这样,带着对建筑学的钟爱、对大学校园的向往和对大师的崇拜,我踏上了求学的旅程。”

聂建国

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

他眼中的“高考”关键词

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

“1977年10月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尽管当时的公社主要领导劝说我不要去参加高考,还答应尽快帮我‘转干’,因我在公社的确干得不错,各级领导和同事对我的评价都挺高,升迁应该有机会,但我自己还是非常希望能读书,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工程师。”

“打小起,母亲就教育我们兄弟说,只有读书才会有出息。她还经常提起我们老家谁家出了一个工程师,这让我觉得工程师是‘大人物’。正因为如此,我更愿意深造,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工程师。现在看来,我实现母亲和父亲的遗愿了。”

“由于渴望参加高考,我还是坚持请假于10月底去曾经的母校衡阳县四中复习。当时学校不能安排住宿,我只好借住在刘紫石老师(他老家也是我们大队的,属香花组,跟前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刘兆玄老家同祠堂)的宿舍。现在我还时常怀念并感激已故的刘紫石老师当时为我提供的无私帮助。记得那时经常停电,晚上根本无法复习,我们就利用白天的时间如饥似渴地看有限的油印资料、做题练习,还经常做模拟试卷。到复习快结束时,我的成绩在复读生中已名列前茅。”

“1977年12月初,我回到家里,等待参加高考。考试日期是12月17日、18日,我的考点在金兰区,考场里和我同桌的是我的老同学常嵩华(是我小学一年级的同班同学,也是我初中复读的同班同学,我们俩第二次初中毕业前的经历完全相同)。当时考试科目有数学、语文、理化、政治。1978年1月我接到体检通知书,赴县人民医院参加体检,并填写志愿。我在‘是否愿意录取中专’志愿一栏中毫不犹豫地填写‘愿意’,可见当时我是多么渴望能读书。到了2月,我接到了湖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心情真是特别激动。”

“我考上湖南大学的消息给当时金兰区的老乡(约9万人口)留下了深刻印象,听说很多家长和孩子都知道我的名字。我的经历也给后来的高中毕业学子鼓舞了士气,之后,金兰区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