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一本好书》豆瓣9.3却一度亏损600万 文化类节目离春天还有多远?

《一本好书》豆瓣9.3却一度亏损600万 文化类节目离春天还有多远?

时间:2021-06-07 01:16:26

相关推荐

《一本好书》豆瓣9.3却一度亏损600万 文化类节目离春天还有多远?

文 | 牛角尖

你有多久没读过一本书了?

今年2月,《新周刊》曾对中国人的普遍读书率做过一篇报道,报道中显示,我国国民人均各媒介综合读书率不超过8本,其中,40%白领全年未读过一本书。这不禁令人联想起网络上流行的一个段子,说“犹太人坐地铁都在读书,中国人却每年除去必看的教科书外,全年无任何「颗粒」可收”。

年轻人的“厌书”情绪,已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当天,国家主席习近平都会“传授”读书秘诀,并亲身前往山东曲阜孔府考察,以告之众人读书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到好书?《一本好书》的总导演关正文曾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好的书籍应该有这样两个价值,一个叫提供鲜活认知,另一个叫激活独立思考”,但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人们太容易被各大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连读书都成了一件“奢侈品”。

正在热播、并被各大媒体标榜为“清流”的文化类节目《一本好书》,却做了这样一件事,让“读书“这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变得有趣。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在文化类节目普遍“赔钱”的当下,它又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成功实现盈利?

文化类节目的“新创新”:舞台剧+第二现场解说

“一本好书,一生之书。我们节目的宗旨就是做大众阅读的试衣间,成为经典书籍的「导读」”,节目总导演关正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比起市面上早期播出的“读书”类文化节目,《一本好书》在形式上做了大胆创新,它采用360度沉浸化舞台场景的“表演”形式,让知名老戏骨,赵立新、王劲松、王洛勇、潘虹等演员“博古通今”——在全世界各大经典书籍中徜徉,为毛姆、赫拉特、刘慈欣等诸多闻名于世的作家“发声”。

在每期节目中,观众都会通过“舞台剧”和“第二现场”的解说方式,来认识不同书籍。第一期节目中,导演给观众推荐的是世界经典读物《月亮与六便士》,老戏骨赵立新时而化身为书中人物,时而又“抽离”出人物本身,化身为叙述者,身份转换间,观众基本对这本书有个“初印象”。

而在第二现场,通过蒋方舟、史航、梁文道等多位作家学者的“激烈“讨论,观众对该本书的核心思想和“舞台”展现有了充分了解,但若想了解后续,还需自己亲自去读。

“每本书我们只做1/3,或者干脆只做它的经典部分,绝不能展现全部。观众如果产生兴趣了,自然就会去读书了”、“任何改编都无法取代原著,也没人任何人能够替你读书”,总导演关正文对媒体说道。

(导演关正文)

其实,之于“读书”节目,近年来综艺市场并不少见。远的如《子午书简》、《华少爱读书》、《天下父母》,近的如《一千零一夜》、《悦读会》等等。它们的表现形式,多为几个作家代表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一本好书”的价值,或推荐给观众一些可读书籍。模式上的“静态”和毫无嘉宾可看的节目形式,往往是这档节目“曲高和寡”的主要原因。

但《一本好书》则明显不同。艺恩数据显示,目前收看这档节目的受众主要在30-39岁,但30岁以下的年轻受众也达到了17%比例,年轻受众的加持,也是这档节目口碑“出圈”的重要原因所在。在豆瓣上,目前已有超5000人为它打出9.3高分,72%网友给出五星好评。

如此“琴瑟和鸣”的一幕,在文化类节目市场中并不多见。

文化类节目普遍“扑街”,“零招商”成发展常态

从去年开始,业内人士曾普遍感叹,文化类节目迎来“春天”。但这点,在导演关正文看来,却是“从未有过”。他表示,一个事物的快速崛起最容易出现一批“跟风者”,而这种“盲从”现象,很容易给观众造成假象,也就是“虚火”。

关于这点,其实有两点为证:一是这类节目的收视率和播放数据;二来,则是综艺节目的广告招商。

由于《一本好书》是一档网综节目,我们只能从当前网播量得出“结论”。骨朵数据显示,《一本好书》当前网播量为3721万,今日播放量为161万,位居今日网综排行榜第三。数据似乎还不错,但若将其与动辄首日破亿、网播量破10亿的主流综艺节目相比,这样的数据并不算好,甚至略显狼狈。

(头部综艺播放情况)

而从节目的招商情况来看,《一本好书》在拍摄前7期节目期间,导演关正文曾对媒体表示已亏了600万,而当初制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曾“卖掉房子”,《一本好书》的“前身”《见字如面》首期节目上线,曾面临着“裸奔”的尴尬,不过,随着“实力文化”的招牌逐渐打出后,《一本好书》广告招商这才迎来改观。

据记者初步统计,当前《一本好书》中除去好酒一坛独家冠名之外,还迎来了当当网、方太油烟机、蜻蜓FM、游族影业4家广告招商,以及BOSS直聘、花生好车等诸多行业赞助,算是迎来了文化类节目的招商“顶峰”。

“春天”依旧未曾到来。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在播出的诸多文化类节目中,有超过52%的文化类节目都不能迎来“招商”,而是依靠着政府的部分补贴进行“生存”。

那为何还要坚持做文化类节目呢?关正文表示,“大概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如果说娱乐节目的存在是因为大众需要,大家总有想放空、不动脑子、嘻嘻哈哈的时候;那他们也一定会有填充精神世界、丰富认知的需求。”

文化类节目的“春天”何时来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类节目的发展也不例外。

尽管当前,无论是大量的数据显示,还是关正文导演的“不看好”,都在极力将文化类节目的“虚火”假象撕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没有出路。

关正文此前在接受自媒体“寻找中国创客”采访中,曾提到:文化类节目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新鲜血液,而不是盲目的跟风。同时,他还表示,制作文化类节目的影视公司不能像制作娱乐综艺那样,变得浮躁和不负责任。

(《一本好书》剧照)

其实,文化类节目的整体发展还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年初,《国家宝藏》借助B站走红,让国宝成为新晋“网红”,掀起了一股古物风;《中国诗词大会2》播出期间,北大才女武亦姝凭借“才华”获网友青睐,成功实现从素人变身“网红”;《我在故宫修文物》则进一步带观众走进了“匠人”们的生活,充分展现了“文物”的生命力;而今晚即将开播的《上新了!故宫》则请来邓伦、周一围这些当红偶像,很有可能凭借“流量”带来新一波热度.......

(《上新了!故宫》邓伦)

一切都正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尽管当前,文化类节目并没有实现大面积盈利趋势,但从《一本好书》迎来五到六家广告赞助商的情势来看,文化类节目的“春天”已经不远了。而在这期间,片方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认真打磨作品,“用内容说话”。

EN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