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中国式家长|寒假给孩子报培训班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吗?

中国式家长|寒假给孩子报培训班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吗?

时间:2018-08-21 03:27:38

相关推荐

中国式家长|寒假给孩子报培训班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吗?

很多问题,看似是孩子的,归根结底是家长的。只有家长想明白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

例如,上培训班的“问题”。

寒假将近,很多家长开始筹划为孩子报培训班。找哪一家培训机构?上什么类型的课?类似的问题让他们焦头烂额,但唯独这些问题他们没思考过:

有必要上培训班吗?

上培训班是为了什么?

01

今年开始,跳绳培训突然火了。

火到什么地步?

且不说层出不穷的跳绳培训班,就连其他跆拳道、武术等培训班,也会穿插着教跳绳。如果不教跳绳,家长就不会报。

这种培训班的学费通常为数千元,更贵的也有——

若要问,花成千上万块就学个跳绳,划算吗?家长们必然笃定地说:考试考啊,算分,当然划算!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以下简称《标准》),“1分钟跳绳”是小学1到6年级的测试内容,1到4年级,跳绳成绩占体育总成绩的20%;5到6年级占10%。在某些地市,跳绳也被纳入了中考体育的可选项目。

跳绳跟成绩挂钩,由不得家长不重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上培训班就跳不好绳吗?在80后、90后的记忆里,跳绳作为课间和放学后的娱乐活动,跳着跳着就会了,还需要学吗?

对此,专业跳绳培训教练表示:

跳绳看似简单,但要跳得好,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

确实,一些家长反馈:有了专业老师指导,孩子学得非常快。但也有家长说:自家孩子所有课程上完了,依旧跳不好、跳不快。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这样,那你就需要从头开始思考问题:

为什么学校要考跳绳?

02

《标准》开篇明义: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

说白了,就是想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

跳绳是一种以下肢为中心的全身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对健康的保持和增进有相当大的作用。

之所以是跳绳而不是拳击、游泳,除了上述好处外,还因为跳绳相对安全,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也不高。最最最要的——

跳绳足够简单,通过自学和稍加练习就轻松掌握。

为什么如此简单的跳绳,有些孩子经过“专业训练”还是跳不好、跳不快呢?

我们知道,跳绳对全身协调能力、体能有一定要求,如果基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体能都欠缺的话,再多的技巧培训也是弥补不了的。

这个时候,问题不再是:

孩子学不好跳绳,给他报哪家培训班?

而是:

我家孩子身体协调性不够,怎么办?

我家孩子体能不足,跳几下就累了,怎么办?

在所有能解决“孩子跳不好绳”这个问题的方案里,“上培训班”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推而广之,各种五花八门的运动培训班,要不要上?上哪一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家孩子离【坚持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身体】有多远?培训班能帮他做到吗?

毕竟,我们要的是一个健康的孩子,而不只是一个“会跳绳”的孩子。

03

相比于跳绳培训课,作文培训算是传统项目了。

从看图说话开始,“写作文”的阴影就笼罩着孩子,家长们也为此操碎了心。

尽管有各种声称“生动有趣、高效速成”的作文培训机构为家长们“排忧解难”,但似乎孩子们上完培训班后,写作能力并没有太大起色。

是孩子不适合写作吗?并不是。

甚至可以这样说,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

畅销书《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写道:

某种程度上,写作跟我们平时说话、唱歌一样,只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手段,源自我们与生俱来的表达欲望。

天才少女蒋方舟(7岁写作、9岁出书)的培养者——尚爱兰(亦即蒋的母亲)也持同样的观点。她在《给我个孩子,他就能成为作家》里写道:

每个孩子,照我的方法,都可以成为写作天才。

语言表达,一定不是某些人独有的特异功能,每个孩子都有语言表达的潜能。

她认为,对小孩子——尤其是刚接触写作的小孩子来说,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有三点:不限制字数、不限制命题、自发的阅读;

总结来说就是:

鼓励孩子表达,不给太多的限制;

鼓励孩子阅读,不限制题材(包括不限于杂志、报纸、小说……)

写作培训班能做到这一点吗?绝大多数是不能的。用各种名为方法/技巧,实为条条框框的东西来培训孩子,反而会消磨他们的表达欲望。

丧失表达欲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往大了说,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素材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

在家长纠结是否要给孩子报写作培训班之前,问问自己和孩子,写不出来是为什么?培训班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

换而言之,你家孩子离“爱表达”、“爱阅读”有多远?培训班能帮他做到吗?

毕竟,孩子总会有不需要写作的一天,但绝不会有不需要表达和阅读的那天。

04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嗤之以鼻:

人家的孩子都上培训班,我家孩子不上,那不是掉队了?

这是一种典型、害怕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别人家孩子都报了,我家孩子不能没有。但跟风式的给孩子报班,蛮横的支配孩子的假期时间,其实只是缓解了家长自己的焦虑。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牺牲孩子的休息和娱乐,砍掉本就少得可怜的亲子陪伴,换来几门不一定用的上的“特长”,这个成本不可谓不高。

也有些家长大倒苦水:

我也想自己教,但没有时间啊!

一位看过本文初稿的年轻妈妈,在赞同文中观点的同时,也提出疑问:确实是没有时间,怎么办?

是啊,实在没有时间,怎么办?

这个客观现实一度让愚夫自我怀疑,但很快又被抛之脑后。愚夫依然坚信:

没有时间是家长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

上培训班的理由可以有千万种,但唯独不能是“家长没时间教”。如果家长自己能教,但没有时间的话,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

我如何抽出时间来教孩子?

05

在这个家长集体焦虑的时代,各种培训机应运而生,备受青睐。但它更多只是让家长感觉良好的安慰剂,而非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万能药。

相比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升家长的认知似乎更为紧迫。

教育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学不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孩子,缺乏沟通;

上培训班不可怕,可怕的是认为该做的都做了,从此高枕无忧;

上一个不合适的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就将影响孩子、塑造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拱手让人。

看完觉得不错?请关注【陋巷愚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