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论文赏析:生态文明视域下当代哲学的生态转向

论文赏析:生态文明视域下当代哲学的生态转向

时间:2023-12-12 08:32:20

相关推荐

论文赏析:生态文明视域下当代哲学的生态转向

现代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文明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缺陷和人的伦理道德的丧失。生态学是一座巨大的文化资源和理论宝库,基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哲学无疑为当代哲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主客关系、认识路径等方面与当代流行的哲学观点存在差异,显出当代哲学的生态转向。这种转向有利于开阔思路、活跃思维、创新方法,促使人们从哲学层面关注生态、保护环境、护持家园的稳定和宁静。生态系统或者说地球生物圈,支撑着地球上所有生命,也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同时,生态系统内多样而深邃的生态智慧,为哲学观念的创新提供了广泛的理论资源。正如格里芬所言:"它为生态运动所倡导的持久的见解提供了哲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源。"那么,基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哲学,与当下流行的哲学观点比较,存在哪些差异和不同呢?一、研究对象不同当代哲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宇宙或物理世界,其基本品质是普遍性。黑格尔说:"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容,而内容就是整个的存在。" [ [素也说过:"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科学也如此。" "提出普遍性问题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开始。

" [2 这个以整个宇宙、以物理世界为研究对象,以进入抽象概念的王国为最终目标的学问,西方现当代哲学家称之为"物理哲学"或"概念哲学"。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学习的哲学基本上属于这种"概念哲学"框架。基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哲学则不同,生态哲学以自然界的生物、生命和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小到生命个体,大到生物圈,人们看到的不再是简单和僵硬的物质的存在,而是处处激荡生命活力的万千物种和生生不息的生物圈。正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显然,生态哲学的范畴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范畴上,提出系统、层次、结构、过程、 "0" 等范畴,以阐释生命和生态现象,已成为必然的了。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哲学,其研究的对象比物理世界小,但比人类社会大。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介于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之间。因而生态哲学抽离的概念、理念和法则,既不同于物理哲学,也不同于社会哲学、经济哲学、宗教哲学、文化哲学等。生态哲学要思考工业化进程中严峻的生态环境下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权利,以及人类对自然所应担当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的担当将维系着一个完整和健康的地球生物圈的存在,因为这个存在对人类当下、人类世代和人以外万物的生命都至关重要。二、主客关系不同当代哲学对世界万物的看法基本是"主体体"关系。

以我为主体、主导,我以外的世界万物为客体、客观。人(主体)凭着对事物(客体)的认识,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西方哲学把这种关系叫做"主客关系"或"主客二分"。其特征是:①外在性。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是外在的 ②人类中心论。人为主,世界万物为客,世界万物处于被认识、被征服的对象地位。③认识桥梁型。通过认识,在彼此外在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以建立主客的对立统一[3]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向西方学习的就是"主客二分",或称主体性哲学。这种哲学以人为主导,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极大内在动力。而生态哲学则秉承天人合一的基本范式,认为自然或地球生物圈是本,是大系统;由自然派生的人类社会是末,是小系统。人类认识自然,自然也在认识人类。"我看青山如粉黛,料青山看我亦如是。"自然也应是主体,也能审视人类,这就是主体间性,

即从万物一体立场出发的整体性哲学。"一个极其重要的真理被遮蔽了,上帝虽然死了,但自然没有死,无限的、元为而元不为的大自然才是最高的主体。" [4] 当自然被确认作为主体,传统哲学的主客互位,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外在性,而是互为内在性。人寓于世界万物中,世界因人"灵明"而成为有意义的世界。自然万物不再是被征服的、被动的客体或对象。自然与人之间构成负责任的友好共处关系 人生活在天地万物中间,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3 。这就是天人合一或万物一体。当代哲学以人为本,人为主体;生态哲学倡导以自然为本,主客互见 两者看似矛盾,其实只是视域不同。因为以自然为本,维护生物圈的稳定,恰恰在最大程度上和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两者殊途同归。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