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历久弥香 带你走进仪征“老字号”陈集菜油 三六老鹅

历久弥香 带你走进仪征“老字号”陈集菜油 三六老鹅

时间:2019-11-14 06:06:56

相关推荐

历久弥香 带你走进仪征“老字号”陈集菜油 三六老鹅

为进一步加强对扬州传统商贸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引导扬州老字号加快创新发展,去年,扬州市启动“扬州老字号”评比认定工作。

扬州老字号是指那些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仪征共有两家企业首批获得认定,他们分别为陈集菜油、三六老鹅。

这些“扬州老字号”都是仪征的文化符号、历史记忆和商业品牌代表,他们不仅是一个个商业实体,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本版带大家走进“老字号”,感受它们的品牌魅力。

陈集菜油:用优质原料守住最初的味道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印记与味道。在仪征城的北部,坐落着素有“西山小扬州”之称的小镇——陈集。说起陈集的味道,莫过于那香气浓郁的菜籽油香。始建于1955年的陈集油米有限公司,至今仍在为这个味道坚守着,并想要将这座小镇孕育的味道向外分享。

近日,记者来到陈集镇,实地探访了“陈集”牌菜油生产基地。陈集油米有限公司负责人薛基民热情接待。车间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扑面而来的菜油香萦绕在鼻尖。良好的口碑、精湛的工艺为“陈集”牌菜油拓宽了市场。这里生产的陈集菜油,除满足本地市场供应外,近销至苏州、无锡、常州,远销至广东、福建、厦门等地。

这样一个已经走过六十几年风风雨雨的老字号品牌,发展的道路注定是艰辛崎岖的。陈集油米有限公司原名陈集油米厂,1999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陈集”菜油,2002年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前隶属于仪征市粮食局,是国有企业。

薛基民2002年入股进厂,负责外勤。回想起刚进厂的日子,薛基民仍旧记忆犹新:“那会儿我天天在外面收粮,开拖拉机运米,但米还是不够,所以经常四处跑,去调米,夏天最辛苦,太阳火辣辣的,我晒得黑黢黢的。”然而,辛勤的工作却并没有换来等值的回报,低廉的利润导致公司入不敷出,一直处在亏损状态。到的时候,合伙人由5人变为3人,2002年到的九年间,公司亏损了近172万元,但薛基民一直在坚持着,日复一日地收粮,跑外勤,希望通过努力扭亏为盈。

,薛基民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年。另外两名合伙人临时决定中途退伙,这对薛基民一家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劝他也放弃这个厂,但他却毅然决然选择一个人接手这个厂。薛基民告诉记者:“当时,我们的厂还是负资产状态,我很多朋友、同学都不赞成我接手,甚至我一些亲戚朋友都不敢借钱给我,觉得钱肯定是要打水漂的。”面对亲朋好友的质疑,薛基民说:“大家越是质疑我,我越是憋着一口气,我相信我能做好,还好我的妻子一直支持我。”选择背水一战的薛基民,通过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亲朋好友的东拼西凑筹到了一笔钱,并毅然决然卖掉自家的两套房,和妻子住进简易的棚屋里。刚刚接手工厂,厂里的工人不服薛基民,薛基民和妻子一起带着工人们除草,脏活累活亲自上阵,终于渐渐赢得工人们的尊重。

与此同时,薛基民还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不断对公司实行现代化改造,扩建仓储面积5000平方米,建立标准化仓储车间、灌装车间、检测检验室、成品油储备库等,由过去的手工木槌工艺逐步实现生产半自动化。如今,走进陈集油米有限公司,干净卫生、崭新明亮的厂容厂貌已是今非昔比。据薛基民介绍,今年5月,公司又投资建设了新的车间,预计明年8月就可以投入使用。

良好的生产条件只是一个老字号品牌得以源远流长的基础,想要坚守住最初的味道,原料和工艺也很重要。在原料的选择上,薛基民说:“菜油品质的保证关键在于菜籽的源头要选得好。我们收菜籽都是以质量为优先,选用‘双低’(即低硫、低芥酸)菜籽为原料,哪怕价格高一些,我们都有自己稳定的货源供应。”据了解,陈集油米有限公司还和周边的农户本着“诚信为本,合作双赢”的原则建立了合作,既保证了优质的菜籽源头,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公司已带动农户8000户以上。

在制作工艺上,陈集菜油采用“物理压榨法”的工艺技术。薛基民介绍:“物理压榨法是一种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结合的方法,重点在于水化和过滤。主要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的,不添加化学成分,绿色纯天然。”

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努力,“陈集”牌菜油的销路渐渐拓宽,展销会场场火爆。开始,公司营业额每年增幅近20%。 “我们在扬州举办的展销会,门还没开,市民就来排队了。” 谈到这里,薛基民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如今,“陈集”牌菜油的展销会从扬州开到了南京、镇江、无锡、上海等多地。谈到从逆境中走向成功,薛基民表示:“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是心态要摆正,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为了走得更远,陈集油米有限公司也一直秉持这一原则。为了保证质量,公司实行精细化和流程化管理。据了解,“陈集”牌菜油的生产实行“每锅必检”的原则,质量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入库。上乘的品质使得“陈集”牌菜油在周边地区以及邻省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公司先后获得 “诚信江苏、质量服务管理AAA单位”,扬州市和仪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陈集”牌商标、产品获扬州市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扬州市放心消费产品等荣誉。(凌文军夏倩倩)

三六老鹅:诚信擦亮老招牌

凌晨4:30,天还没亮,位于仪征马集岔镇街道24号的三六老鹅店却已经亮起了灯火。老板于国林一家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杀鹅、烫毛、拔毛、烹煮、熬制卤料……

于国林一家祖孙三代都从事盐水鹅制作,他家的盐水鹅在岔镇远近闻名,甚至有外地的客人驱车前来,只为吃上一口他家软烂鲜嫩的老鹅。三六老鹅在今年被评为扬州老字号品牌。记者来到三六老鹅店的时候,还未到饭点,店里没什么人,但是厨房里,大伙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一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不禁令人食指大动。

今年58岁的于国林皮肤黑里透红,憨厚朴实中透着一丝腼腆,但是谈起自家的三六老鹅,于国林的眼睛闪烁着光芒。“我在家里儿子中排行老三,姊妹里排行老六,小名叫三六子。我之所以取名三六老鹅,是因为我想让大家都知道这个老鹅是我做的。”这就是三六老鹅的名字由来,简单而自信。

于国林19岁的时候开始跟着母亲做老鹅。年少时的于国林,都是骑着自行车去拿货的,当周边地区的鹅供应不够的时候,于国林便要去安徽全椒拿鹅。“那会儿条件艰苦,就在自行车后面绑两个篓子,夜里三点就出发了。那时候最怕自行车胎通、链条断,链条断的时候,就只能把鹅先放在河里,自己扛着自行车找地方修,修好了再回来捉鹅,后来我自己用拖拉机的那种链条改装了自行车,不容易断,但特别重,难骑,上坡都要站起来蹬。”回想起年少时的岁月,于国林感叹辛苦却又透着怀念。

谈话间,记者注意到了于国林手臂上的伤疤。“以前都用松香烫鹅,松香滴在膀子上,皮就没了,但现在好了,都用食用松香了。”于国林似乎并不在意,只是云淡风轻地笑笑。

关于做老鹅,于国林有他自己的一套讲究。“老鹅要做得好,食材的选用很重要。我们的老鹅,绝不用速成鹅,选用的都是散养三年以上的体质健康的鹅,这样才能保证肉质的鲜香。”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经营越来越趋向自动化。但是,于国林仍然坚持手工镊毛。他说,只有这样鹅的肉质才会更加紧致,不易松散。在三六老鹅的后厨,记者看到了三口大锅以及在城市里已经难寻踪迹的老土灶。于国林告诉记者:“三口大锅都是用来煮老鹅的,每天都要熬上5个小时。而且我们的老鹅都坚持用木柴烹煮。”老土灶火力旺,受热均匀,能更大程度保持食材最本真的味道,煮出来的老鹅会更香。三六老鹅的另一精妙之处在于它的卤料,刚出锅的老鹅,切成厚薄适中的片状,浇上一勺热乎乎的卤料,好不惬意。“我家老鹅的卤料都是每天新鲜熬制的,每天会加不同的佐料。”

对于今年刚评上扬州老字号品牌,于国林表示:“老字号品牌是对我做的老鹅的认可,有了这个认证,相信大家对我家老鹅的品质也会更信赖。”谈起经营之道,于国林总是把诚信两个字挂在嘴边。“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诚实做人、诚实做事是我的原则。”诚信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于国林始终秉持这一原则。

今年九月,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即将在仪征市枣林湾盛大开幕。在马集镇政府的扶持下,于国林的三六老鹅店也将成为马集镇的省园博会游客定点接待中心。据了解,新的接待中心正在施工,预估投资400万元左右。于国林很期待能让更多外地的游客品尝到三六老鹅。(夏倩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