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党旗辉映脱贫路——昌宁县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侧记

党旗辉映脱贫路——昌宁县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侧记

时间:2023-06-02 09:55:34

相关推荐

党旗辉映脱贫路——昌宁县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侧记

昌宁县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边远、贫困为一体的传统农业县,属滇西边境山区56个片区县和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昌宁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62%,达到脱贫摘帽标准,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昌宁县紧紧围绕精准脱贫整县推进战略,始终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坚持党建抓软件、脱贫抓硬件,脱贫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取得了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双推进”“双提升”的成效。

380名干部驻村扶贫

“管路那个来了” “扫地那个来了。”在卡斯镇大塘村,这个被当地孩子称为“管路那个”“扫地那个”的人叫杨子春,是昌宁县农业农村局干部。3月,作为一名工作队员,49岁的他被派驻卡斯镇大塘村任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一干就是三年。

大塘村位于卡斯镇的西部,属于贫困山区半山区,村委会驻地海拔1800米。辖区内的大竹林村民小组有竹资源400余亩,全组54户群众中有47户进行竹器编制,以加工篮子等农具为主。驻村后,杨子春所做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情,找准贫情。

经过了解,杨子春发现,造成大塘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杂乱,无骨干和支撑产业;交通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产生活成本高;劳动者技能底下,不掌握先进的、科学的种养殖技术,以粗放、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劳动效益低。

针对这一情况,杨子春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并逐步实施。

三年来,大塘村新建党员活动室4个,新建特色生态猪养殖场1个,修筑水泥路23千米,架设烟草管网17千米,实施畜牧草原提升改造工程1个……

同时,为确保贫困群众通过扶持能真正增加收入,大塘村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提高群众的劳动技能。

卡斯镇青年先锋党支部党员张国香就是劳动技能培训的受益者之一。今年3月,她被选派到临沧市中山竹艺馆进行培训学习,目前已能独立完成果盘、收纳盒、茶桶、灯笼等工艺品的编制。

杨子春介绍,大塘村现已组建了“昌宁县大塘竹器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不仅覆盖大竹林村民小组47户从事竹器编制的群众,同时带动周边从事竹器编制的农户23户,目前合作社累计发展社员70户,覆盖264人。

杨子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对篮子的市场价是50元,如果用编一对篮子的原料编织灯笼等工艺品,其价值将增加10倍以上。下一步,大塘村的竹器编制将从竹篮、背篓等传统产品向灯笼、竹包、首饰等高工艺、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而大幅提高群众收入。

“党建强,样样强;党建弱,样样弱。”杨子春说,所有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加强,多年来,大塘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和杨子春一样,昌宁县共有380名驻村工作队员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现全县124个村(社区)驻村脱贫工作队和工作队员全覆盖。

党员带头发展特色产业

盛夏时节,位于昌宁县漭水镇明华村澜沧江畔千亩连片的桑树长势喜人,远远看去,一间间蚕房犹如棋子般点缀在桑田间。

站在村外,66岁的明华村党总支书记徐喜浩指着千亩连片的桑田告诉记者,这些桑田过去是“雷响田”,全靠老天吃饭,并且产量低,每亩收成只有1000多元。

从起,明华村开始发展蚕桑产业。徐喜浩说,刚发展的时候,由于群众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总想着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彼时,群众抵触思想严重,蚕桑种植规模小,发展效果差。

为了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明华村曾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27个村民小组长以及党员代表前往施甸县由旺镇、隆阳区芒宽乡、利根丝绸公司等地参观学习,并在平地园支部找了5户党员户示范种植了50亩蚕桑,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示范带动了支部的4个村民小组。

经过几年的发展,明华村蚕桑种植规模已从50亩发展到2500亩,并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以“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运营。徐喜浩自豪地说,明华村目前已成为全市种桑养蚕第一大村,实现产值319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9万元。

漭水镇镇长徐喜瑛介绍,自发展蚕桑以来,全镇累计发展桑园2.1万亩,现有养蚕面积1.1万亩。 截至6月27日,今年全镇春蚕养殖1064张,产茧36.768吨,总产值154.4万元。

“发展蚕桑产业,把明华村的‘雷响田’和贫瘠的土地合理地利用起来,既促进了党建、发展了产业,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徐喜瑛说。

来到共裕社区,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数千亩的茶地一山连着一山。共浴社区长田小组的林子芹家有茶地30亩,其中大田洼子的1.6亩就在隆裕茶厂的背后。林子芹告诉记者,茶厂就在茶地边,交售很方便,像夏茶能卖到4元左右每千克,春茶的一叶茶和两叶茶价格就更高,今年是20元左右每千克。

徐喜瑛介绍,漭水镇现有茶园面积44390亩,其中古树茶12390亩,有茶叶加工企业156个,年生产能力为10000吨,有7家茶叶精制厂已经通过SC认证,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近年来,昌宁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发挥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基础优势,聚焦贫困群体,选好选准产业,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利益联结,形成了贫困村有致富产业、贫困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打造6个人才实训基地

6月28日,卡斯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员代表等80余人来到卡斯镇农业示范园,观摩基地建设,学习体验了种苗病虫害生物防治、种苗嫁接等技术。学员们表示,现场教学收获很大,今后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现代农业。

卡斯镇农业示范园是昌宁县打造的六个农村党员创业就业暨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实训基地之一。示范园秉承现代育苗理念,建设“工厂化”育苗大棚20余亩,采用全自动控温、控水和控肥,可根据地区季节种植的需要,大批量培育优质新品种种苗,为当地做强做大果蔬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针对农村党员群众致富无门、有门无技、有技不精等问题,昌宁县分别在卡斯镇农业示范园、漭水镇中草药种植基地、大田坝镇文沧兴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金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畜牧兽医实训基地6个点打造农村党员创业就业暨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实(培)训基地,为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探索新的途径。

记者来到大田坝镇文沧兴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种植园里,一串串套着保护膜的“阳光玫瑰”葡萄缀满藤条。合作社理事长李丽梅介绍,阳光玫瑰相对其他葡萄品种抗病性更好,也更适合运输,结果季节长,但是在生长期需要进行大量的修剪等日常管理,对于种植技术要求很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来自文沧村下寨村民小组的左鑫是合作社的一名技术管理员,10月,他作为学徒来到合作社学习管理技术。记者见到他时,他和同事正在修理松土的机器。

“虽然学徒期每月才3000元的工资,但关键能学到葡萄种植技术。”左鑫说,比起到外地打工,虽然工资稍低,但学到了技术还是值得的。

据介绍,昌宁县自农村党员创业就业暨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实(培)训工作开展以来,共举办短、长期培训12期330人次,观摩培训10期875人次。下一步,昌宁县将依托6个实(培)训基地,持续抓好农村党员创业就业暨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实(培)训工作,确保年内至少开展现场观摩、短期见习、长期跟班各类培训54期,惠及农村党员群众1300人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